世纪佳缘招来孽缘,杀猪盘诈骗等事件层出不穷黑猫投诉

尽管互联网中“不生育”的风潮日盛,婚恋服务行业却没有如想象中“江河日下”。无论是线下的公园相亲角,还是线上婚恋软件,都仍然“上架”了一批又一批寻找有缘人的简历。

先别急着批判在这样的市场中,人成为了一种类似商品的存在。当目光投向诸如此类的“婚恋中介”时,我们一般会发现,大部分需求者首先需要缴纳一笔钱,其简历才能被上架,被更广泛地曝光。

这也好理解,在一个2023年单身人口规模已经突破2.4亿的国家中,这样的市场不可能被忽视。在线婚恋市场中的几个玩家,也“不负众望”,最终是把市场规模“做”了出来。

比达咨询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规模已经达到72亿元。但可惜的是,72亿的喜人数据背后,并非一个规范的、各自得益的市场。

比如在线婚恋行业中的头部公司——世纪佳缘。

在从世纪佳缘变更为百合佳缘,再变更为复爱合缘的发展过程中,“爱情”这件商品,始终“浸”在客户体验糟糕、管理混乱的泥潭中。

作为传统红娘行业的互联网翻版,世纪佳缘为何会行至此处?

这又是否证明,互联网+婚恋的商业模式行不通?

爱情的买卖,被骗了

和许多踏进世纪佳缘的消费者一样,李园(化名)被门店人员拉进门店的小房间里“畅聊”了两个小时,交了3万块,换回一份电子版格式合同和5个连基本年龄要求都不符合的约见对象。

事后,李园将这两个小时的长篇大论称之为“诱导消费”,同时指出,机构的价格没有任何公示,并不透明。

在见完第5位男士之后,李园发现,无论世纪佳缘的红娘把男士的条件吹得有多优秀,来约见的都“货不对版”。

既然世纪佳缘没有也无法提供有效约见,李园便也决定向机构要求退款。幺蛾子,又出现了。

“他们告知我,3万只能约见4位男士,即使并不符合合同内写的基本要求,也是服务过了,不答应退款。”已经和世纪佳缘缠斗了两年多,但谈起来,李园依然愤怒。

愤怒,是有理由的。

世纪佳缘前后的两种态度,让李园深感自己受骗。双方就如何约见才算履约,来回拉扯。

齐岩冰律师向盐财经解读道,依法成立的合同关系,经双方协商可以调整或变更。

而就机构故意拔高约见对象条件一事,齐岩冰律师也根据民法典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解读道,“婚介机构应当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条件,将其自身储备的符合条件的资源,真实全面地向消费者进行提供,不得故意隐瞒,或虚构事实,诱导消费者同其签约,事后又利用欺诈手段故意造成约会失败或其他消费者不满意的情形,借机要求消费者进行消费升级或增加服务费用。以上违法行为,在金额较大或情节严重的情况下,就涉嫌合同诈骗罪,依法应承担刑事责任”。

尽管此后世纪佳缘方面曾承认错误解读了合同,但李园依然要不回3万元,更别提更多的赔偿。

一开始,世纪佳缘方面告诉李园,机构还在走协商退款的流程,后来对接李园的红娘纷纷离职,新的对接人也把她拉黑。

被世纪佳缘明目张胆晾在一边的李园,几乎是投诉无门。

而简单在社交平台上搜索,如此维权困难的案例数不胜数。关小黑屋洗脑、诱导消费、吹捧约见对象条件等关键词,不约而同地出现在多个维权帖子中。

世纪佳缘,究竟怎么了?

盈利焦虑下的管理变形

2003年成立的世纪佳缘,曾经是作为“中国婚恋第一股”存在于市场之中的。

这个最初在宿舍成立起来的、主攻北上广高校青年的平台,被互联网风潮和单身潮高高捧起,由增长快速的会员数保驾护航,规模迅速扩大并得到资本的几次青睐,成功于2011年赴美上市。

但2011年似乎是顶峰,上市后的世纪佳缘不但没能续写辉煌,反而在各个环节走样,只留下一地鸡毛,股价一路下行。根据财报数据,世纪佳缘的净利润已经由2012年的5890万元,下滑至2014年的2010万元。

2015年,世纪佳缘以砍半的价格从纳斯达克退市,并宣布与百合网合并,尽管彼时百合网还长期处于净亏损状态。2017年,世纪佳缘与百合网正式完成合并,并更名为百合佳缘。

这是世纪佳缘的第一次转身,但似乎世纪佳缘已经不受天命眷顾。在完成合并的同月,因舆论质疑,公司口碑崩盘,世纪佳缘母公司百合网的股价暴跌,蒸发了16亿元市值。

即使没有这次舆论风波,两者合并后的情况也不能称之为好转。2018年,百合佳缘净亏损达到8248万元,业绩依然乏力。

此时,郭广昌的复星国际收购了百合网近70%的股份,正式成为百合佳缘的股东。

这算得上是世纪佳缘在业绩焦虑下的第二次转身,但情况依然是急转直下的,2019年百合佳缘正式宣布从新三板摘牌。一个对比是,作为新型社交软件,2019年,陌陌的营收为170.2亿元,净利润为45亿元。

当然,复星作为股东仍未放弃“自救”,2020年百合佳缘正式更名为复爱合缘集团,把互联网婚恋拓展为婚恋、社区和婚嫁三条赛道,试图建立起一个循环生态。

纵观世纪佳缘过去曲折的发展历程,经营焦虑无处不在。

端倪,早在2010年就显现——世纪佳缘坐拥1.67亿元的营收,却只有1670万的净利润。

互联网产业分析师张书乐告诉盐财经:“婚恋市场是存在的,理论上可以达到盈利,但是现实的局限使得世纪佳缘达成的效果不理想,所以形成盈利焦虑。盈利焦虑下,才会出现线下门店此类红娘乱象。”

要知道,多年来,世纪佳缘的营收主要依靠“一对一红娘”服务。在仅有的几年财报中,一对一红娘服务对总营收的占比也在不断上升,于2015年达到36.6%。

于是,盈利焦虑似乎催生出了一种“只要能签单”的销售心理,线下门店的管理逐渐变形。而红娘服务此类人对人的交易模式,恰恰也给了管理变形的空间。

“世纪佳缘已经不是一个传统互联网模式下的轻公司,是一个拥有大量门店的重公司,它存在管理上的难度。虽然门店都有各自的管理规范,但它不是一种如机械化生产般的标准化生产流程,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道,这就使红娘服务有了很大的隐蔽性,采用什么话术以及如何牵线,都是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这就容易在管理上出现异化”。张书乐分析道。

也就是说,本身消费者从此类交易中获取的,并非一个能够以客观标准去衡量质量的产品,这导致各个环节都有空子可钻。

如果消费者购入一台手机,手机的功能出问题了,商家可以通过约束供应商、制造商等方式,减少不规范情况的产生。

然而,婚恋中介的各个环节,却难以用标准化模块去衡量服务质量,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时而发生。而管理者为了公司和门店的盈利、销售人员为了自身的绩效,无法也不愿做出约束。

这样的盈利模式,是世纪佳缘时而陷入诈骗争议的底层原因。但遗憾的是,这样一个互联网婚恋行业盈利模式缺憾,似乎是无法通过打补丁的方式去弥补的。

且如果依然从公司盈利角度出发,这样不顾声誉的门店管理其实是致命的。艾媒咨询分析师张毅提到:“从婚恋平台盈利的板块来说,机构需要把握的关键环节在于建立用户的信任度,以及此后的用户体验。”

如此,本就是一锤子买卖的世纪佳缘,更难言有一个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没有下沉的空间

另一个问题在于,世纪佳缘等互联网婚恋中介机构的发展制约,不止上述的一个问题。

早年间,世纪佳缘能够崛起,是因为乘上了互联网高速发展的风口。在那个互联网+一切的年代,和互联网沾上边的人都能赚上一桶金。对于世纪佳缘此类互联网婚恋公司,张书乐倾向于将其定义为一个消弭一定信息不对称,实现供需对应关系的平台。

“要说它和传统红娘模式有什么区别,唯一的就是,它通过互联网收集到更多人的需求,而且其实有点像房屋中介,(婚恋)供需几乎是被局限在一城一地。”张书乐告诉盐财经。

这些局限,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此类互联网婚恋机构的扩张范围,难以通过拓店补充盈利。

和其他业态不同,世纪佳缘等在线婚恋平台几乎没有下沉空间。在三四线城市的熟人社会中,陌生人社交平台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熟人社会中,实现方式就可以用相亲了,三线城市世纪佳缘都很难拼下,更别提乡镇。”张书乐进一步解释道。

但目前中国的婚恋市场依然是庞大的,张毅告诉盐财经,“目前中国婚恋服务市场线上线下加起来有大约100亿的规模,客观上来说值得开拓”。

于是,尽管龙头公司争议不断,业绩乏力,但仍有人看好这个市场,选择入局,甚至世纪佳缘自己也仍不愿放弃这个深耕多年的市场,希望通过拓展业务板块在竞争中留存下来。

时至今日,世纪佳缘已经有了许多新对手,如陌陌、探探、soul、青藤之恋等。但它们却都无一例外地难以避开舆论风波,杀猪盘、诈骗等事件层出不穷。

似乎,无论这些主打陌生人社交的婚恋平台再如何尝试塑造一个严肃、高门槛、强约束的平台形象,也难以实现有效的公司内部监管,摆脱畸形的商业生态。

针对市场乱象,齐岩冰律师也提到,“遗憾的是,除上海市等个别地市外,我国至今并未推行关于婚介机构的统一管理规范,也是导致婚介机构乱象丛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就是说,外部监管也有待加强。

尽管在线婚恋行业已经发展了20年,但互联网+婚恋仍遑论是一门甜蜜蜜的生意。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京)-经营性-2019-0026京教研[2002]7号电信业务审批[2001]字第379号

THE END
1.线上相亲被骗婚恋平台是否担责?——中国青年网“一方面,线上婚恋平台的快速发展和低门槛准入导致市场混乱,部分平台为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用户的真实需求和安全保障;另一方面,不法分子利用线上相亲的虚拟性和隐蔽性,故意进行欺诈活动。用户自身缺乏防范意识、过于轻信他人,对潜在的风险认识不足,这也是重要原因。”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律师胡月丽说。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youyue.youth.cn/yw/202411/t20241112_15643042.htm
2.警惕婚恋网站的爱情骗子恋爱心理婚恋心理大心理网大龄剩男剩女的社会,使得婚恋网站迅速走红。在寻找幸福的同时,也存在了很多爱情陷阱。 警惕婚恋网站的爱情骗子 32岁的阮昊是一家小公司的销售,忙碌的工作让他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女友共结连理。2011年6月,他在婚恋网站上的信箱里收到一封昵称为"艾米丽"的女子的来信,信中留下她的qq号,阮昊被她清纯的外表吸引了http://daxinli.com/hunlian/lianai/xinli-86408.shtml
3.安徽合肥骗子开设婚恋网站诈骗60余人被判刑安徽合肥骗子开设婚恋网站诈骗60余人被判刑 新华社合肥12月24日电(记者 鲍晓菁)记者从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人民法院获悉,近日该院审理一起开设相亲网站诱骗注册会员缴纳会费的诈骗案。被告人靳某等骗取60余人缴纳会费等各项费用共计46万余元。 据介绍,2013年12月,靳某注册成立合肥长相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经营婚恋网站https://www.fljg.com/news/385232.html
4.婚恋网站上的实名认证都是假的!“感情骗子”背后的“账号贩子”“感情骗子”背后的“账号贩子”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2月26日讯 高学历、高收入、离异单身,在一线城市从事金融行业……婚恋网站上经过实名认证的信息竟是“诈骗剧本”中精心包装的一环。近日,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检察院办理一起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件。3名被告人向境外“杀猪盘”诈骗团伙出售婚恋网站的“人头账户http://news.hxfzzx.com/daya/2024/0226/309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