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婚恋交友平台三大套路:“女聊手”分成可达40%澎湃号·媒体澎湃新闻

而据上游新闻了解,单身男女在婚恋交友平台寻找“真爱”的过程中,这样的套路还有不少。

套路一:付费聊天

上游新闻注意到,在不少被曝光的婚恋交友平台上,要想与交友对象进一步交流必须付出相当的金钱代价。

张先生说,只要在这个平台聊天,就需要使用“金币”(平台内使用的虚拟货币)。虽然刚注册的时候平台也赠送了一些,但是没聊几句就提示“金币”已经耗尽,需要继续充值。“后来,平台上干什么都要‘金币’,跟她说话要‘金币’,跟她视频要的‘金币’更多。”张先生介绍。

平台聊天页面。新闻截图

在另一案例中,山东的刘杨先生在支付了不少聊天费用后却被对方拉黑。

在某品牌手机应用商店,“我C语音”自称是一款专注聊天、交友、组CP的社交应用,“找游戏伴侣,找恋人伴侣,聊你所聊,见你所见。”

刘杨说,注册软件后,他3个小时刷了三千多元的礼物,对方说可以线下见面交流,但等他再发信息时,发现对方已经把他拉黑了。随后,他向该平台客服投诉,客服让其提供证据,但提交后仍无结果。

在黑猫投诉平台以“充值聊天”为关键词搜索,类似投诉有六千多条,涉及不同交友平台,但都打着“脱单交友”的旗号。

套路二:无效服务

部分婚恋交友平台还会以无效的服务来消耗会员的套餐期限。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介绍,婚恋交友平台上上万元的套餐一般是有一定的服务周期,比如半年或者是一年,根据会员套餐不同,在有效期内为会员介绍4到12位优质相亲对象。

婚托每次见面都能获得500元以内的报酬,只是当骗局被识破会员想要退费时就难了,有相亲网站甚至设置了高达30%的违约金,这就成了“局中局”。

一样的套路在另一位网友身上也发生过。

套路三:虚假承诺

此外,婚恋交友平台为了吸引客户支付更多款项,还采用“全返名额”这样的话术进行诱导。

据“我主良缘”平台用户周先生介绍,所谓的“全返名额”,就是平台要求周先生先行支付30万元的婚介服务费,随后会不限名额地给他介绍相亲对象。一旦周先生经介绍顺利结婚后,平台会全额返还这30万元婚介服务费。面对这样的诱惑,周先生拿出了自己的存款,甚至开通了借贷,签订了两份总价384000元的服务合同。

然而,合同中并不存在“全额返还”的内容,只写明成功结婚后,返还消费者“实际支付的60%”。据周先生回忆,当他自己对此提出疑问时,主管只是说:“你相信我就可以了,这个你不用担心的。”

2023年,周先生终于找到了心仪的对象,并喜结良缘。领完结婚证后,周先生满怀欣喜地找到平台,协商返款事宜。然而,此时主管却改口称只能按合同返还60%。

合同。上观新闻

随后,平台的工作人员还给他算了两笔账。一共见过的16个相亲对象,每见一位都要算钱;其次,合同中明确写明“合同金额的30%为婚姻介绍的基础服务费”,这部分费用不能退还;此外,他们还提供了婚恋服务的增值课程,包括周先生上过的11节形象课、心理课,这些课程也要折抵费用,不能返还。

周先生这才回想起那些让他并不满意的婚恋服务课:“形象课,就是有老师会带你出去买衣服;还有两次心理课,就是有一个心理老师,然后会跟你聊聊星座这些事情。”

按照平台的计算,周先生总共交了38.4万元,但最终只能返款8万元,返款比例约为21%。

盈利模式:“女聊手”分成40%

在上述由央视曝光的一起特大交友诈骗案中,警方摸清了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段,婚恋交友平台与“女聊手”之间的利益关系也浮出水面。

在接警后,民警便以男用户的身份注册成了“微陌”的会员。一进入平台,就有十几个女用户发来打招呼的消息,而那个之前和报警人张先生聊天的女用户也在其中。

新密市公安局反诈大队指导员董涛介绍,所有的女性用户、女聊手是可以自己设定聊天的费用,自己设置“金币”的金额;所有的男用户在平台里聊天都是要付费的。

在侦查过程中民警还发现,有类似嫌疑行为的女用户不在少数。

调查过程中,警方发现这名女用户仅是该交友平台众多“女聊手”之一,这些“女聊手”由平台运营方直接招募,均受公会长管理。

据犯罪嫌疑人徐某交代,该平台有近10名公会长,他只是其中之一,公会长负责招募和管理“女聊手”,并对她们进行话术培训。据他供述,在他的公会里,“女聊手”的人数最多时接近百人,主要任务就是引导男性消费者在平台上充值消费。

资金一旦进入平台,便会立即被瓜分,通常“女聊手”分得40%。新闻截图

处罚案例:多个大型婚恋交友平台被处罚

针对近年来婚恋交友平台在运营中出现的乱象,今年3·15晚会予以了曝光。

据信网此前消息,某企业公开信息系统显示,被3·15晚会曝光的百合网关联公司百合佳缘网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名下累计被处罚37万元,其中因签署《合同解除协议》,未履行退款义务,违反《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被罚32万元。风险信息显示,该公司关联法律诉讼五百余起,其中服务合同纠纷超过56%;曾因诱导消费行为等被政府约谈4次。

此外,珍爱网关联公司深圳市珍爱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也曾多次被政府约谈。该公司还曾多次因软件违规被通报。

今年4月16日,珍爱网(深圳市珍爱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被行政处罚170万元,处罚事由为不正当竞争行为。

珍爱网被行政处罚170万元,处罚事由为不正当竞争行为。海报新闻

其处罚依据显示,深圳市珍爱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章第八条第1款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四章第二十条第1款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对其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珍爱网网站介绍称,深圳市珍爱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婚恋相亲的综合服务平台,通过独创的“网络筛选+人工红娘+线下直营店”的高效婚配服务模式,为会员省时高效地成就姻缘。目前公司有员工千余人,并在全国超30个主要城市,开设超过40家线下直营门店。

公益婚恋服务受欢迎

现在流行的一种模式是:父母来现场替子女相亲。红网时刻新闻

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很多消费者眼里,市场上的婚介中介服务已经陷入信任危机,成为“骗子”“婚托”甚至“杀猪盘”的代名词。2023年,一项由京津冀3地消协联合组织的一项调查证实,背景信息审核不严、“红娘”资质有待规范、实际服务与承诺不符、退款难、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隐患等问题,在婚介服务机构不同程度存在,亟待进一步整顿和规范。

这两年的全国两会上,多名代表委员呼吁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在这方面的作用,把婚恋服务作为民生事业来经营,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婚恋交友服务赋能,提高可及性、便利性、精准性,不失为一种解决方案。

上游新闻综合自新华网、海报新闻、四川观察、红网、上观新闻、信网等编辑向家庆责编谢聘审核戴宇

更|多|新|闻

原标题:《起底婚恋交友平台三大套路:“女聊手”分成可达40%》

THE END
1.风险提示七夕来了小心相亲平台那些“温柔陷阱”“短信电话狂轰滥炸”“不签协议想走难,上厕所都有人跟着”“推荐时说学历是本科,见面变专科了”……近来,有不少相亲者表示,部分开通了线上平台的相亲机构在线下大搞“轰炸式”推销、“绑架式”签约、“凑数式”服务,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 电话短信“轰炸”不断 http://credit.wuzhi.gov.cn/news/content/1565170189970
2.起底婚恋交友平台三大套路:“女聊手”分成可达40%新闻频道单身男女在婚恋交友平台寻找“真爱”的过程中,这样的套路还有不少。 套路一: 付费聊天 上游新闻注意到,在不少被曝光的婚恋交友平台上,要想与交友对象进一步交流必须付出相当的金钱代价。 在央视近期曝光的一起案件中,参与网络交友的张先生介绍,自己在“微陌”交友平台注册登录以后,就会有人主动跟你聊。 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41205/47709013_all.html
3.小心避坑!网络婚恋交友平台套路多转发来自12321受理中心小心避坑!网络婚恋交友平台套路多。【转发】@中国新闻网:【小心避坑!#网络婚恋交友平台套路多#】#你在网络婚恋平台上相过亲吗# 花两万多元购买VIP服务却遭遇不实相亲信息……当下,针对青年“脱单难”的痛点,越来https://weibo.com/1906820667/Oee27zBtV
4.信息不真实见一个相亲对象要4800元……婚恋交友平台上的这些坑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苏宁 江楠)对方身份信息真假难辨,见一个相亲对象要4800元……婚恋交友平台上的这些坑你踩过吗?9月26日,江苏省消保委召开情况通报会,发布《婚恋交友平台服务状况消费调查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指出,婚恋交友收费相对较高,近1/4的消费者在网络婚恋交友平台上花费1.5-3万元,但最终只有https://www.xdkb.net/m1/216694.html
5.小心避坑!网络婚恋交友平台套路多小心避坑!网络婚恋交友平台套路多 花两万多元购买VIP服务却遭遇不实相亲信息……当下,针对青年“脱单难”的痛点,越来越多网络婚恋交友平台推出各式婚配服务。但一些平台利用消费者急于“脱单”的心理,挖坑设套,诱导年轻人花钱购买昂贵的会员服务,却在服务中暴露出会员信息审核不严、实际服务与承诺不符、格式合同显失https://m.gmw.cn/2024-05/14/content_1303736397.htm
6.相亲交友平台套路多吗亲,下午好,相亲交友平台套路多吗?相亲交友平台套路很多的。相亲交友平台营销套路深、消费陷阱多、维权困难大,找对象可谓坑多路险。相亲交友平台的价值在于为双方提供真实可靠的交友信息。近年来,多个平台因违规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被工信部通报。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很重要,找对象是寻找生活的伴侣,而不是https://wen.baidu.com/question/761324015464024844.html
7.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风水大师”靠30多家美容店“精准算命” 诈骗2000多万元2024-05-15 警惕新型电信网络诈骗!什么是云数贸诈骗?如何“避坑”?2024-05-15 怎么吃油更健康婚恋交友平台靠谱吗?2021-12-31 不去查体就没事?45.2%受访青年表示害怕参加体检2021-12-31 警惕!遇到这些人敲门快报警,有人已中招2021-12-31 这种群https://piyao.henanjubao.com/pyfb/mtqz/
8.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转发)常见套路:犯罪分子利用即时聊天软件、各大网络平台、短信等方式广发兼职刷单广告,许诺受害人通过刷单赚取一旦有玩家上当,骗子就会在交易过程中以激活费、验证金、保证金、大额退款保证金等多种名目、借口骗取16.婚恋交友赌博投资诈骗(杀猪盘) 常见套路:诈骗分子在以恋爱交友为手段获取被害人信任后,伺机将其拉入https://webs.nuist.edu.cn/_s75/2021/0609/c3258a178606/page.psp
9.有哪些婚恋交友网站国家推出的婚恋交友平台找不到而你已经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了,因为网络婚恋交友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帮助了成千上万的人实现了“从相识到相爱”的梦想。问题来了:有哪些婚恋交友网站可以让你在茫茫人海中找到那个“真命天子”? 网络交友的迷人诱惑记得曾经看过一个数据:全球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情侣是通过网络认识的。对,不管你是否愿意承认,这个http://www.wedating.cn/hunl/47489.html
10.被坑经历:婚介机构的忽悠套路想了很久,决定再次出山,写下这篇避坑指南,避免更多人被婚介机构坑骗。之前分享过2月份在婚介机构交钱的故事,期待春种秋收,半年多过去了,结果如何? 婚介机构可信吗?是不是真的在骗人? 别急,且看看我的完整经历,真人真事,慢慢品。 人物: 红娘姜老师(女,负责预约到店) https://www.jianshu.com/p/aacf08f9a234
11.网络婚恋平台套路深,花8.8万相亲对象却货不对板网络婚恋平台套路深,律师建议主张合法权益不能助长歪风 付费后签合同 消费隐患重重 “这8.8万元花得真不值。”家住深圳光明区的刘芸和网络婚恋平台签订协议不到3个月,就申请了退款。她说,其间只见过两个相亲对象,都与照片的差距较大,连服务的红娘都换了3个,她认为该婚恋平台“服务完全没有保障”。 https://j.eastday.com/m/1577166674012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