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从社会符号学角度浅谈汉语“一”字成语翻译浅谈进口商品商标的翻译从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浅析弗图纳多之死aninsightintocauseforfemininetragedy--acasestudyofaroseforemily5《莎乐美》中月亮的意象——从原型批评视角进行分析浅析英语原版影视欣赏和英语学习美国个人主义与中国集体主义的比较自然主义在《海狼》中的表现从数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10thesymbolicmeaningsofredinthecatcherintherye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对策研究《鲁滨逊漂流记》的后殖民主义解读中西校园流行语的文化对比欧美电影对英语学习者英语口语的影响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演讲的影响英语听力理解障碍及应对策略网络资源在听力自主学习中的作用研究浅谈我国服装行业的网络营销对《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性格的分析归化和异化在政治文本英译里的运用:以十七大报告翻译为例浅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作品中人文精神的一致性合作性学习在教学中的作用试析美国社会的道德恐慌——从麦田守望者的主人公看美国社会病态对文化差异引起的误译的研究《智血》中主要人物生命历程解读(开题报告+论)浅析爱伦坡短篇小说《黑猫》中的象征手法和心理描写《黛西米勒》中道德冲突的表现分析从中英语言中的幽默表达看中西方思维差异论《教授的房子》中圣彼得教授对自我的追求
《红字》-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混合体
ananalysisofsyntacticalfeaturesandrhetoricinenglishspeech
对《斯佳丽》中生态女权主义的解读
ondisillusionmentof“americandream”--acomparativestudyonfitzgeraldanddickspaner
论《可爱的骨头》中的多重象征
culturaldifferencesandtranslationstrategies
理智胜于情感
对《草叶集》两个汉译本的比较研究
《紫色》中黑人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成长
对中国英语语言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研究
浅谈跨文化视角下的英汉习语互译
ananalysisofthefatalismandpessimisticviewintessofthed’urbervilles
论《傲骨贤妻》字幕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策略
浅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交流
91“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两个概念的区别研究:以公示语为例
thearchetypeoftheuglyducklinginthesecretgarden
从《喧哗与骚动》中凯蒂的悲剧看女性的社会地位
关联理论在中餐菜单英译中的应用
英语委婉语的特点及运用
从目的论角度讨论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
英语中源于希腊罗马神话主要神祇姓名词汇的认知探索
环保宣传语翻译中的文化介入
《野性的呼唤》中巴克形象分析
从模糊性看古典诗词英译
论格列佛人物形象在《格列佛游记》中所起的讽刺效果
《老人与海》中的象征主义
从电视相亲节目看当代中美女性婚恋观差异
《宠儿》的黑人女性主义解读
theuseofbodylanguageinteaching
翻译呼啸山庄的感想(英译中)
论《西风颂》背后的精神力量
非规范性法律文书的文体特征探究
从多视角比较《论读书》的两个译本
studyondieteticculturesindifferentregionsinchina
motivation’scultivationandmaintenanceinenglishlearning
多媒体英语教学的优势与劣势
正面解读《名利场》中的蓓基-夏泼
劳伦斯《马贩子的女儿》中人物与社会的冲突
他者形象:最逆来顺受与最狂野的—中国女性在西方电影中的形象
对《嘉莉妹妹》中摇椅意象的解读
从《道林格雷的画像》看王尔德的唯美主义
从麦琪的礼物中折射出欧亨利对已故妻子的爱
“红”、“黄”汉英联想意义对比研究
从《道连葛雷的画像》角色看王尔德
《我的安东妮亚》中安东妮亚的成长
从王尔德的童话看其悲观主义爱情观
浅析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其补偿策略
从谭恩美小说中“家”的概念看其文化身份认定
thesymbolicmeaningofsettingandcharactersinhowardsend
英汉产品简介的对比分析
女性形象下的女权主义思想——浅析汤亭亭小说《女勇士》
aninterpretationofrebecca’sdualpersonality
跨文化视角中中英颜色词的对比及翻译
“工业小说”《玛丽巴顿》的宗教解析
文化差异视域下英语报刊硬新闻的翻译
ontheabsurdityinwaitingforgodot
狄更斯小说《远大前程》中的批判现实主义特点解读
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之比较
浅谈时代背景对于《飘》中人物性格形成的影响
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对《小妇人》的两个中文译本的比较研究
她们的自我选择—解读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中女性的婚恋观
试论英汉日常礼貌表达的异同
ananalysisofdaphnedumaurier’sfemaleidentityanxietyreflectedinrebecca142对比分析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区别
从惩罚角度看中美育儿观
初中生英语口语常见错误分析及纠错策略
浅析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在商务信函中的运用
论《格列佛游记》的社会意义
从艾米莉狄金森与李清照的诗歌看女性文化差异
探寻《呼啸山庄》的道德意义
国际商务谈判技巧与策略初探
《大地》中赛珍珠女权主义分析
151英语语音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研究
152onthelinguisticcharacteristicsoftheconstitutionoftheunitedstatesanditstranslationskills
153试探吸血鬼文化的起源
154英汉关于“愤怒”隐喻的分析
155《马太福音》对话中语气的人际意义研究
156哥伦布和郑和航海的对比研究——两次航海所反映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157apopularformofsubtitlestranslationbyfansubgroupontheinternet
158acomparativeanalysisofenglishvocabularyteachingbetweenchinaandamericaattheprimaryandsecondaryschoollevel
159asemanticanalysisofthewrittenerrorscommittedbychineseenglishmajors
160思维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161英语名的取名艺术
162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
163元认知策略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164ananalysisoftheproblemsonchineseearlychildhoodeducation
165英汉动物习语对比研究
166非言语交际及其在二语教学中的运用
167afeministreadingoftheportraitofalady
168《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
169《分期付款》中英语长句的分译策略
170英汉招呼语差异探析
171当今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对比
172“黑尔舍姆”教育尝试的失败—析石黑一雄小说《别让我走》(开题报告+论)173从关联理论分析辛弃疾的诗词翻译
174“红”的中英对比及其翻译
175comparativestudiesonmetaphorswithanimalimagesinchineseandenglish176从原型批评理论角度分析威利洛曼的悲剧
177商务谈判中的礼貌策略研究
178中餐菜单英译的归化与异化
179论《大卫科波菲尔》中人物个性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180《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双关语的研究
181非言语交际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
182《鲁滨逊漂流记》中‘星期五’的意义
183在文化教学中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84英语新闻的用词和翻译
185从同化的角度看英语中的中文借词
186论疯女人形象对小说简爱所作贡献
187商务英语谈判的翻译技巧
188《还乡》中哈代的自然观
189
190从莎翁作品透视伊丽莎白时期女性社会地位
191thedilemmaofcareerwomaninthemillstone
192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的文体分析
193从文化差异视角看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
194论英语中的矛盾修辞
195athousandsplendidsuns:fromtheperspectiveofinitiationstory
196英语学习能力与风格的性别差异研究
197从“硬汉”角度分析《丧钟为谁而鸣》中的皮拉尔
198奥斯卡王尔德《认真的重要性》中似非而是的隽语对现实世界的重塑199从《蝴蝶夫人》到《蝴蝶君》的蜕变
200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策略研究
小毛虫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篇童话故事讲述了一只小毛虫化茧成蝶的动人故事,童话用词生动、准确,故事情节生动感人,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教学时我将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在熟读课文中体会课文内容,理解主人公——小毛虫的内心世界。借助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了解小毛虫的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当自己不如别人时,不要悲观失望,而应该做好自己的事情的道理。在字词教学上,着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尽”,会写8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笨拙、羡慕、生机勃勃、竭尽全力、与世隔绝、色彩斑斓、悲观失望、九牛二虎之力”等词语的意思。(重点)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关键语段。
3.了解小毛虫经历了哪些变化。体会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悲观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作为的道理。(难点)课前准备
1.熟读课文,拼读生字,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学生)2.制作小毛虫化茧成蝶的课件。(教师)3.制作生字、新词学习卡片。(教师)4.收集本课作者达·芬奇的资料。(师生)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借助图画,引出课题1.教师借助图片,引生入境。
师:春天到了,和煦的春风为我们带来了浓浓的绿意,带来了阵阵的花香,还带来了一片热闹的景象。(多媒体课件出示春天图片)师:在春天的大花园里,快乐地生活着许许多多小居民。(情景转换,展示图片)你看到了哪些小居民?(蜜蜂、瓢虫、蜻蜓……)
2.学生观察图片,发挥想象,自由回答。
3.这些小居民就是我们常说的“昆虫”。认识生字“昆”。4.这些小昆虫都在做什么?(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师: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昆虫都在“轻歌曼舞”,树上还有一只小毛虫(放大图片),这只小毛虫正做着与大家完全不同的事。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条小毛虫。(出示:小毛虫图片)5.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小毛虫)设计意图:新课伊始,通过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认识主要角色,设置思维悬念,这样更有利于下一步对课文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教师有感情地读文。
学生听读后思考,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谁的什么故事?
2.学生自由读文,读后对照课后字表,圈出本课需要认识的15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
三、再读课文,初识生字
1.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
2.学生自由读文,读后用“○”圈出自己喜欢的词语。3.小组交流,自学本课的生字。4.汇报交流成果。
(1)分四组出示本课15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分小组读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重点强调读音易错的生字。
“任、绒”是翘舌音;“尽”是多音字,在本课读“jǐn”,还有另外一个读音“jìn”;注意“律和愉”在读音上的区别。
(3)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
(4)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8个生字。师生一起研究采用恰当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
如熟字加偏旁:抽、纺、织、编、怎、消。
(5)通过组词等方式,进一步了解8个会写字的意思。
设计意图:由初读到熟读、朗读,使学生更熟悉课文内容,更加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在此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教师引导的方式重点识记生字。
四、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出示句子:一条小毛虫趴在一片叶子上,用新奇的目光打量着周围的一切:……生机勃勃。(强调冒号)(师范读。)2.“新奇的目光”是一种怎样的目光?你能换一个词语来形容吗?(近义词:好奇)3.请几位同学来为大家读读这句话,要求读出“新奇”的感觉。4.小毛虫看到的周围的一切是怎样的?(理解“生机勃勃”一词。)5.对比这些昆虫,小毛虫是怎样的?(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
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地学习。在学文中注意品词析句,通过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五、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出示课件: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
2.指名朗读这段话。
3.从这段话中找出一个词语来表现小毛虫的特点。(笨拙:行动迟缓,不灵活)4.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小毛虫的“笨拙”?用圆圈圈出。(九牛二虎之力、挪动、一点点)5.学生做“挪动”的动作,体会词语的意思。
6.引导思考:小毛虫挪动一点点,轻松吗?你是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九牛二虎之力)7.体会“九牛二虎之力”的意思。思考:小毛虫真的周游了世界吗?为什么这么说?
“九牛二虎之力”就是使尽了全身力量。
预设1:因为小毛虫很小,叶子相对小毛虫来说很大。
预设2:因为前面说它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所以小毛虫感到就像周游世界一样费力。
8.学生自由读第2自然段。读出小毛虫“笨拙”的感觉。
设计意图:这一自然段的两句话凸显了两个矛盾,一个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结果“才挪动了一点点”;另一个是“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觉得“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教学时抓住这两个矛盾点展开讨论,让学生在思辨中
体会小毛虫的笨拙。
六、巩固识字,指导书写1.学生认读8个会写字。
2.本课左右结构的会写字有5个,教师集中指导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3.“整”是上下结构的字,笔画较多,指导书写时侧重上下重心平稳,下面的“正”拖着上方。“怎”字下面的心字底斜中取正,托住上方。
4.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教师指导。5.展示学生写的字,评议,纠错。
6.布置学生课后熟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
设计意图:书写是低年级教学的一个重点,本课针对生字特点,侧重指导左右结构的字,以及难以书写的字,这样就做到了写字指导有重点,有针对性。
第二课时
一、借助图片,复习第1、2自然段
1.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小毛虫在树叶上艰难爬行的图片。2.教师依据1、2自然段的内容,讲述图片展示的情景。
设疑:小毛虫眼见其他昆虫“轻歌曼舞”而自己“步履艰难”,它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设计意图:依据图片,回顾内容,学生会很快进入情境。设疑激趣,在思考中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探索与学习。
二、学习第3、4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3、4自然段。思考:小毛虫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2.学生听到后答疑。预设:
(1)小毛虫心想: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2)小毛虫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别人。(3)小毛虫尽心竭力为自己编织茧屋。
3.思考交流:
(1)举例说明你对“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的理解。
预设:蜜蜂该做的事情是——(采蜜);蜻蜓该做的事情是——(捉害虫);蚕宝宝该做的事情是——(吐丝)。
(2)从小毛虫的“想”与“做”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悲观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4.结合语言环境体会“悲观失望”“羡慕”“竭尽全力”的意思。5.有感情地朗读第3、4自然段。
设计意图:抓住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与具体表现来体会人物特点,从而领悟从主人公身上折射出的处事哲理,做到读思结合。
三、学生自学第5、6自然段
1.设疑引读:小毛虫在茧屋里问了一个什么问题?外面是怎么回答的?2.学生回答前面的设疑。
3.让学生举例说说他对“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的理解。(例如:春种秋收;松柏四季常青;候鸟迁徙等。)4.请猜想一下外面的声音可能是谁说的。(学生自由想象,有道理即可)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读自悟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这两个自然段的内容较为浅显,适合学生自我学习,同时锻炼了学生围绕关键语句进行深入思考的能力。
四、学习第7自然段
1.默读第7自然段。想一想:小毛虫发生了什么变化?它最后变成了什么?(蝴蝶)2.小毛虫是怎样从茧中挣脱出来,蜕变成美丽的蝴蝶的呢?我们一起来看
一段视频。
3.它变成了蝴蝶,现在它又是一只怎样的蝴蝶呢?课件出示:它灵巧地从茧子里挣脱出来……雾霭之中。
4.抓住关键词语体会。(灵巧——文中是说它的“动作”;轻盈——文中是说它的翅膀;色彩斑斓——文中说的是它翅膀上的花纹。)(板书:灵巧、轻盈)5.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7自然段。注意读出惊奇、欣喜的感情。6.回想小毛虫的过去,看看现在小毛虫终于变成了美丽的蝴蝶,谈谈自己的感想。
预设:当自己不如别人时,不要悲观失望,而应该做好自己的事情,这样才能化茧成蝶,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
设计意图:依托课件,展示小毛虫“化茧成蝶”的过程,然后品读重点语句,体会成蝶的美好,再通过联系上文,感悟小毛虫身上蕴含的品质,从而把情感教育蕴含于对语言文字的品析之中。
五、复述故事,课后延伸
1.出示课后第2题,依据提示,指导复述课文内容。2.学生复述故事。3.积累本课的词语。4.课后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设计意图:这篇童话故事情节生动,线索清晰,是练习复述课文的好范本。在指导复述时有效利用课后第2题的提示,进行复述,使学生懂得复述课文的小方法。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以读促讲,以读促思。本课教学充分利用了“读”的功能,在读中明理,在读中生情,在读中悟理。
3.重复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展示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地学习,学生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的调动,在此基础上品读语言就更有亲切感。
[小毛虫]
《小毛虫》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认识生字11个,小毛虫。积累“欢歌曼舞、笨拙、尽心竭力”等13个词语。积累句子1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6小节。
3、巩固复习用查字典的方法并学习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4、使学生初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将按其自己的规律发展,从小学习用哲学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巩固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将按其自己的规律发展。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
1、小朋友,春天到了,很多小动物都回到了我们的身边,你能不能告诉大家最喜欢什么小动物?你为什么喜欢它呢?
(通过列举各种学生喜欢的小动物,目的是调动学生的情绪,并与不起眼的小毛虫形成鲜明的对比。)
2、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认识一条小毛虫。板书课题。你喜欢小毛虫吗?为什么?
(在列举了大量可爱的小动物之后,出现大多数人不喜欢的小毛虫,使学生的情绪从刚才的喜欢一下子转变到不喜欢,甚至是厌恶,这种转变使学生得到了最强烈的情绪体验,这有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引发学生对小毛虫的厌恶情绪并不是教者的最后目的,而是为实现下一个情绪上的转变,即对小毛虫的喜欢作好铺垫。)
3、是呀,胡老师一开始也很不喜欢小毛虫,可不是因为它长得难看。想知道老师为什么不喜欢小毛虫吗?
(学生对小毛虫的认识往往只停留在外形上,这个问题的抛出,自然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好奇心,产生了对后面的学习内容的强烈期待。)
二、学习一、二两节。“笨拙”理解,感情朗读,尝试背诵。
4、投影出示这两个小节,范读,学生思考:老师为什么不喜欢小毛虫?
5、交流。刚才小朋友讲的这些都是围绕哪个词语来说的?板书:笨拙先查字典理解“拙”的意思,再说说整个词语的意思。
6、是啊,这么笨拙的小毛虫,真让人讨厌,你能读出这样的语气来吗?自由读这两个小节。
a指名朗读(随机进行指导)b男女生比赛读c齐读
7、出示小练习。
小毛虫()在一片叶子上,用()的目光()着周围的一切:各种昆虫(),飞的飞,跑的跑,又是(),又是()到处()。只有它,()的小毛虫,被()在旁,既不会(),也不会()。
a指名口头填空b同桌交流c你能背下来吗
4、试背这一节,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小毛虫》
(通过这两小节的学习,复习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方法,完成部分词句的理解与积累,并使学生对小毛虫“丑”的一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更不喜欢它甚至开始可怜它了。当然这还是为下一次的情绪转变作铺垫,即“欲扬先抑”。)
三、学习第六小节。
(先说老师现在却非常喜欢小毛虫,这可是一块能在学生中激起“千层巨浪”的石头,可能使学生难以接受,目的是使学生始终处于好奇之中,再告诉他们是因为老师读完了全文,自然引起了学生学习下文的强烈欲望。好奇心永远是最好的老师!)
1、自读课文后半部分。
有点喜欢吗?如果还没有喜欢就再读一遍。如果开始喜欢了,请说说为什么喜欢。
2、(投影出示第六节)指名说说喜欢小毛虫的原因。随机板书:灵巧
a谁能给灵巧找个近义词?(机灵、灵活)反义词是什么?
b从哪里可以看出小毛虫很灵巧?指名交流。指导朗读。
c这一节有几个词语很难理解,我们可以用刚才的办法来解决,看谁的动作快!
时辰()()雾蔼()()
3、(出示小练习)
时辰到了,它()过来,但它已不再是以前那条()的小毛虫。它()地从茧子里()出来,()的发现自己身上生出一对()的翅膀,上面布满()的花纹。它高兴地()了一下双翅,竟像一团(),从叶子上()。它飞啊飞,渐渐地消失在蓝色的()之中。
---------------------------
(操作步骤同第一小节)
(这一步的学习可谓是水到渠成了,通过反复诵读第六小节,完成对这节内容的理解与积累,了解了小毛虫居然变得那么灵巧轻盈,自然就慢慢地喜欢它了。)
四、那么笨拙的小毛虫怎么会变得这么灵巧呢?学习三、四、五小节。
1、自由读这三个小节,找出写变化原因的词句。
2、交流。“不悲观失望,不羡慕别人”“每个人都有各自该做的事情。”
“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地做着工作”“一切都将按自己的规律发展。”
a读有关句子。解决词语:尽心竭力()与世隔绝
b小毛虫知道要这样做,那我们人呢?(举举生活中的例子)
(这部分学习内容中的有关词句意思比较深奥,对于它们的理解不必强求“透彻”,能到多深就到多深,看学生各自的天赋与基础,并不同程度地加深对小毛虫的喜爱之情,甚至是佩服。)
五、齐读课文。拓展。总结。
原来那条笨拙的小
从惊蛰到惊蛰,从东邪到西毒
是因为什么对《东邪西毒》这部电影一直很觊觎呢?似乎是高一时某一次的写作活动,查资料的时候看到有人用的那么一句话:当你不再拥有的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再遗忘。瞬间被这一句话所折服,后来慢慢知晓出处后,便一直都很期待能完整地看完它。可惜兵荒马乱的高三生活让人变得手足无措,便一直搁浅着。
今天终于点开pps端着一杯白开水坐在电脑前。沉下心气来慢慢品味。
“今年玉黄临太岁,到处都有旱灾,有旱灾的地方一定有麻烦,有麻烦那我就有生意,我叫欧阳峰,我的职业是替人解决麻烦,就是帮助别人解除烦恼。”这是通篇电影的第一句台词。说真的关于欧阳峰这个名字,我的印象还停留在黑白电视时期,小小的自己窝在爷爷怀里吃着吸引力远比电视要大得多的葡萄干。对电视里演绎着的爱恨情仇只是灌了个耳音而已。
《射雕英雄传》后来被各种人马翻拍了不止一两遍。而渐渐长大的我,也终于萌发了关于武侠,关于江湖的憧憬。但是往往年轻的小女孩会被帅气的郭靖,调皮机灵的黄蓉所吸引。提及黄药师,欧阳峰,洪七公,最多也只能在脑海中呈现这样几个类似于苛刻的老爸,奇怪的霸主,以及黄蓉的乞丐师傅之类的词语,便再无其他。
电影由旷远的大漠拉开序幕,落魄的侠客,或许用侠客这个词来形容欧阳峰有太多的的不贴切。他身上有种侠客的助人为乐的自觉,却同时存在着一种类似于现在房地产商的奸诈狡猾和无条件的利己状态。
往往能够同时拥有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的人不是被别人狠狠地伤过就是狠狠地伤过别人。令人意外的是欧阳锋居然是前者。
喜欢的女子最后因为自己从未说过喜欢负气嫁给自己的哥哥成为了自己的嫂子,这剧情似乎狗血出了某个地区的家庭伦理八点档的意味。好在王家卫并不是台湾人,往往能够在恶俗中诞生出不俗的意味来。
初六日,惊蛰。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一个人来找我喝酒,他的名字叫黄药师。这个人很奇怪,每次总从东边而来,这习惯已经维持了好多年。今年,他给我带了一份手信。
《东邪西毒》是一部很奇特的电影,对白少的可怜而且深涩难懂,在这种尴尬的情况下独白就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起码让我这种逻辑思维不怎么好的人清楚地理明白了故事的前因后果。一直觉得黄药师是欧阳峰的铁哥们,也是那个时代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典范。这么多年能够不间断的每年来找远居的兄弟喝酒的人怎可能不重情义。
但逐渐深入的剧情渐渐让我明白如果说欧阳锋是孤单的话,那黄药师便是更上一层的孤独。他是一个看似多情的浪子却在伤害完所有对他含情的人后发现自己还是对那个白驼山上的女子魂牵梦绕。
黄药师相对于欧阳峰更让我觉得值得可怜。欧阳峰孤身一人看似孤寂潦倒却拥有了黄药师根本无法企及的东西。
还记得不久前喜欢一个男生被委婉拒绝后,听到过的一句话:如果说你喜欢的人不喜欢你,那么即使全世界的人都喜欢你,也不值得高兴。
我想这句话用在黄药师身上是何其的应时应景。我不知道一个人要拥有怎样的胸怀才能做出为自己喜欢的女子年年去探望另一个男人的事情。
与自己的情敌称兄道弟似乎看上去让人很匪夷所思,但在也干过这样的蠢事的我似乎很明白。喜欢同样一个人说明你们之间肯定有很多的共同点,能够在情场上做敌人的人在生活中肯定能成为很好的朋友。当然前提是他们都没有得到那个心仪的人。我记得高考前看过一本安如意的诗词鉴赏,书中有提及燕国的公主,也是以《东邪西毒》里描绘的形象来解释的。安如意在书中写到:慕容嫣(慕容燕)缅怀的是遥远的“五胡十六国”时代,追思先祖在那个时代如何建设的声名赫赫的燕国。
刚看电影的时候很是为慕容嫣觉得不值,一个女子,还是曾为帝王命的女子居然喜欢上一个浪子。我想聪明如黄药师早在姑苏城外桃花树下于慕容燕把酒言欢的时候早就知晓与自己相对而饮的人是个妙龄女子吧!想想也真是可笑,往往明知道危险的东西,却偏偏要去触碰,沉沦后又在怨天尤人。就这么轻易的掉入黄药师根本无心便布下的天罗地网中的慕容燕换回女服一番装扮,满心期许地于挑花树下等待的时候,我不可回避地觉得心疼。这世间,傻的女人总比聪明的男人要多的可怕。
黄药师因为自己的得不到伤害了很多得不到的女子,她们或愤怒,或失望,或绝望。如果说欧阳峰身上背的情债还有一丝关于情爱的璇旎的话,黄药师身上背负的情债就只剩下绝望和绝望重生后的释然了。
记得原来看香港警匪片或者赌圣的时候,只要周润发一出场,总觉得他身边的一众人等都自动沦为了配角,比如说梁朝伟。但是在《东邪西毒》里梁朝伟却成就了一个让我觉得主角都黯然失色的配角。如果说《东邪西毒》中值得托付终身的男人的话,那梁朝伟扮演的盲人剑客肯定是当之无愧的首选。
只有懂得原谅的爱才是最深刻的,只有最深刻的爱才能超越生死。我不知道剑客最后有没有回到那片没有桃花的地方看桃花。只能在他短暂的生命结束后淡淡地叹一声,那个名为桃花的女人错过了这世间最深刻的爱情。
如果说《东邪西毒》中唯一一个具有温情意味的角色的话我会首推洪七。在他身上我好像看到了曾今的自己。对于未知的世界充满向往,那种仗剑走天涯,只身打天下的情怀似乎是每个向往江湖的年轻人的写照。
“不值得!但是我觉得痛快,这才是我自己。本来我应该没事,但是我的刀没以前快。我以前快是因为我直接,认为对就去做,从来不会想什么代价。”这是让我瞬间爱上这个后来成为一代乞丐大王的角色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洪七的世界里,自己觉得对的事情就去做,钱和鸡蛋没什么区别。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简单自然。而对洪七有知遇之恩的欧阳峰身上缺少的。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这两人最终也只能背道而驰的原因,好在故事的最后这两人是死在彼此手中的。这也许是众多遗憾中的庆幸。
我们不能指望谁去改变谁,江湖中的人都身不由己,却都有自己的坚持。或正确,或偏执,但都是自己的选择。
最后,要说的便是那个集万千宠爱的女子,欧阳峰的嫂子,这个女子幸运的不像话,在最美丽的年华遇见了自己最喜爱的人。在自己孤单一人的时候又遇到了黄药师这样的蓝颜知己。相较于因为不可得所以崩溃的慕容嫣,因为不可得所以失去世间最爱的剑客妻子。她真是幸运的过分。
“一直以为是我自己赢了,直到有一天看着镜子,才知道自己输了,在我最美好的时候,我最喜欢的人都不在我身边。如果能重新开始那该多好啊!”
还是那句话,喜欢的人不喜欢自己,是何其可悲。但是仔细揣摩了这样一个女子后,才发现更可悲的是,自己喜欢的人也喜欢自己,却因为那年少的一时负气,亲手断送了自己的爱恋。
“人最大的烦恼,就是记性太好,如果什么都可以忘掉,以后的每一天将会是一个新的开始,那你说这有多开心。”如果能忘记,那该有多开心。可是只能是如果不是么?
“当人不再拥有的时候,唯一能做的只有不再忘记。”我想这也是她最后将那坛“醉生梦死”托黄药师交给欧阳峰的用意。她希望所有人都能忘记,不再伤怀不再遗憾。
但她却忘了你越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忘记的时候,你反而记得清楚。
《东邪西毒》中没有赢者,只有成长。纠缠后的释怀;伤怀过的逃避;绝望后的淡漠。
所有的事情都没有向着曾今预计的方向发展,却都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当你不再拥有的时候,唯一能做的事情便是不再忘记。”又是一年惊蛰,桃花又开了。
王璐2015/2/20
从“毛虫”到“蝴蝶”
——读朱永新《新教育》有感
常州市武进区东青实验学校潘丽新
初次听到“新教育”这样一个新名词时,觉得它肯定离我们很遥远。可是当我慢慢走近它才发现,其实“新教育”并没有想象中的高深莫测,而且有很多它所倡导的理念,我们学校早就已经做了。新教育提倡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要营造书香校园,要学会反思,要撰写教育教学随笔,要构建高效的课堂,要让学生学会感恩这一点一滴,不都是我们东实人正在扎扎实实地行走着的足迹吗?所以细读之下觉得新教育其实并不陌生,它就在我们身边,而且很多理念我们每天都在践行着。倒是新教育倡导的“毛虫与蝴蝶”的实验深深吸引了我,看完后让我似乎也经历了一场从“毛虫到蝴蝶”的蜕变。
新教育倡导“晨诵、午读、暮醒”。晨诵,用诗歌开启新的一天;午读,用美丽的童书滋润童年;暮醒,学会反思的生活。
“暮醒”,指的是学生每天在完成学业后,能够思考与反省自己一天的生活,并且用随笔、日记等形式记录下来,同时,师生之间也可以通过日记、书信、批注等手段,相互编织有意义的生活。对我们低年级来说,我觉得还是用“读写绘”的方式更符合这一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可以让孩子们把他们一天中看到的、想到的东西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文字部分则可以父母和孩子合作共同完成。
晨诵经典诗歌、午读美丽童书、暮醒写绘反思,晨诵、午读、暮醒,将教育回归到一个朴素的整体,在一首首经典诗歌、一篇篇儿童故事、一幅幅写绘作品的熏染下,我们的学生将从中感受并学会和平、尊重、爱心、宽容、乐观、责任、合作、谦虚、诚实、朴素、自由、团结、专注、想象、宁静、勇气、敬畏、热忱、感恩、纪律、反思在这过程中,我相信不管是践行着新教育理念的老师们还是沐浴着新教育阳光的孩子们都将会经历一次从“毛虫”到“蝴蝶”的完美蜕变。愿我们在新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共同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在新教育的“大花园”中早日由稚嫩可爱的“毛虫”蜕变为美丽动人的“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