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近在线婚恋诈骗再起,“珍爱”路上如何为个人信息上锁?珍爱网红娘相亲

珍爱网方面向蓝鲸财经记者指出,单身女性容易成为"杀猪盘"骗局的主要目标人群,婚恋平台也因此被不法分子所利用而滋生网络诈骗、"杀猪盘"等乱象,给婚恋行业的健康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不法分子假借婚恋平台名义实施诈骗,涉嫌侵害用户个人信息

据澎湃新闻报道,近日,有多位女性向澎湃质量观投诉平台投诉称,自己在未注册珍爱网的情况下,收到了自称是珍爱网红娘匹配的男嘉宾信息。

对此,珍爱网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这类账号查询大多都是境外的虚拟号码,珍爱网看到类似的情况存在电诈风险的会立刻提醒对方。

记者在某社交平台搜索发现,这类情况不在少数,更有消费者表示有红娘私自把联系方式推荐给陌生人。

这名网友在回信中质疑道:"请问是哪家门店的哪位红娘把我推荐给你的,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就把联系方式给你了?"

在这条帖子的回复中,珍爱网官方账号回复称,官方红娘是通过企微进行业务的,不会未经本人同意就私下牵线,更不会私自暴露个人信息,请各位注意防骗。

黑龙江海闻律师事务所主任李学军律师向记者指出,行为人借珍爱网的名义发疑似诈骗短信,侵犯了珍爱网的名称权,可能使珍爱网的社会评价受到不利影响,进而侵害其名誉权等。不法分子应当对珍爱网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今年8月18日,珍爱网发布了特别提示公告,提醒广大网友及用户防范不法分子冒用本公司名义进行诈骗活动。公告指出,其发现有不法分子假冒珍爱合作伙伴,或者冒用珍爱、珍爱门店、珍爱员工的名义联系网友、用户,利用假冒"珍爱产品""珍爱红娘""珍爱会员"等方式,使用"交友""聊天""刷单""积分提现""网络兼职"等表述,诱骗网友、用户进行充值、转账、理财、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

珍爱网的提醒有迹可循,不法分子除了假冒网站名义对消费者实施诈骗外,也会假借知名度较高的平台名义进行虚假宣传,以此诱导消费者。

虚构"战略合作单位"涉嫌虚假宣传,"金玫瑰"被罚15万元

今年5月10日,珍爱网向重庆市市场监管局举报称,"金玫瑰"在其官网宣称:"金玫瑰婚恋先后与珍爱网、世纪佳缘网、百合网保持战略长期合作,资源共享"。而事实上,"珍爱网"及分支机构从未和"金玫瑰"建立过联系,更谈不上"战略合作",没有资源共享。

10月18日,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对金玫瑰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经核查,当事人在官网中和经营场所内的宣传内容均涉嫌存在虚假商业宣传。

此外,其经营场所内悬挂的32幅锦旗,通过核查,其中三名会员出具了否认赠送锦旗的证明材料,上述3名会员相亲事宜属实,但并未赠送锦旗给当事人。金玫瑰承认锦旗是红娘未经会员同意擅自制作的,目的是为了多拿奖金,同时作为单位的荣誉对外宣传。

值得一提的是,"金玫瑰"官网中有"打造了重庆最强婚姻服务团队,目前80%的同事拥有国家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师,国家婚姻咨询师"等宣传内容。实际上,"金玫瑰"婚姻服务团队共18人,包括红娘及参与红娘事务的管理人员,其中有5人获取了心理咨询师证书、1人获得家庭婚姻咨询师证书,实际持证人员占比为33%,与宣传的数据大相径庭。

最终,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对"金玫瑰"婚恋网站处以行政罚款15万元。

从金玫瑰的案件可以看出,它所采用的虚假宣传手段包括假借政府名义为信誉背书、利用知名婚恋平台名义进行消费诱导、擅自制作虚假锦旗、夸大团队核心人员的背景资质等,而这些行为在企业日常宣传中是常用手段,消费者需要对此加以甄别,多方查找信息以免落入消费陷阱。

从法律层面看,以虚假内容对消费者进行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则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的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为减少诈骗和虚假宣传事件的再发生,婚恋企业不仅需要做好行业自律,还需要与警方达成互通有无的协作,尽最大可能不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

如何为信息加一层防护墙?

在李学军律师看来,假借婚恋平台实施诈骗的现象屡禁不绝,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方面,网络婚恋市场需求旺盛。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网络交友突破了地域、时空限制,尤其现今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大龄单身男女对婚恋交友的迫切渴望与婚恋市场对于优秀未婚者需求量日益增高,很多青年人多倾向于通过互联网寻找精神依托。

据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已于2022年12月1日实施,以电信治理、金融治理、互联网治理等多措并举的综合治理措施,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平台对于客户的个人信息依法负有保管义务。李学军律师指出,当前有些婚恋交友网站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用户身份资料的真实性审核不严、实名制认证有漏洞、泄露客户信息等诸多问题,为不法分子的行骗行为在客观上创造了机会,也为受害人受骗埋下了隐患。

因此,他建议,网络平台应全面履行审核义务。对于来平台注册交友的用户要进行实名制认证,对其所填报的用户资料进行严格审核。同时,应履行对用户个人信息的保密义务,防止公民个人信息泄露。对于发现的违法犯罪线索要及时报案,及时提醒消费者,以避免消费者遭受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珍爱网方面向记者透露,其拟计划与公安部国家反诈中心进行沟通,建立全国反诈预警及线索打击。同时,还会通过短信、人工与智能语音、站内信和安全中心案例等形式加大对用户的风险提醒。

THE END
1.线上相亲被骗婚恋平台是否担责?——中国青年网二是社会共治。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网络诈骗治理工作,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 “鼓励社会公众对网络相亲平台的违规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同时,婚恋交友行业协会应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自律规范,引导会员单位婚恋平台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道德规范。”贺海燕说。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youyue.youth.cn/yw/202411/t20241112_15643042.htm
2.婚托骗子“杀猪盘”婚恋网站“实名认证”了啥?婚恋交友平台常有婚托、骗子出没,在“杀猪盘”电信网络诈骗中,骗子更是潜伏在婚恋交友网站寻找下手目标。此前多部门曾联合发文,推动婚恋交友平台严格执行实名认证和实名注册,严厉打击婚托、婚骗。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很多婚恋交友平台仅凭手机号和验证码即可注册使用,实名认证并非强制性要求,很多个人信息的真实性更是无从https://www.hntv.tv/news/0/1850856431311745025
3.#别让婚恋App成为网络诈骗栖息地##央广网评婚恋App网络诈骗#【#别让婚恋App成为网络诈骗栖息地#】#央广网评# 当前,互联网婚恋交友平台因能够提供快捷、便利的相亲服务,市场规模越来越大,也拓宽了人们相亲、交友的渠道。在手机应用商店,婚恋交友类App数量极多,不少下载量在千万以上。但媒体调查发现,这类App鱼龙混杂,有的存在大量虚假账号,一些不法https://wap.sclztv.com/news_details.html?from=web&id=88563
4.专坑单身女性!荐股平台假扮富商“谈恋爱”涉案近2000万一分钱都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有的诈骗甚至让被害人无从察觉。2019年5月,江苏省南通市警方发布通告,破获一起特大交友荐股诈骗案:警方捣毁虚假股票交易平台及3个诈骗窝点,抓获62名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额近2000万,其中的团伙头目王某竟然还是一名95后。 根据通告,该诈骗团伙在婚恋交友网站疯狂撒网,假扮富商、公务员等中年成功人士https://wap.eastmoney.com/info/detail/202005071476161961
5.重案特大婚恋交友网络诈骗团伙覆灭记网络上飞来一只甜蜜的“爱情鸟”,交往时间很短就主动要求确认恋爱关系,对人嘘寒问暖,看似美好的事情,背后却是骗子们精心布下的“桃色陷阱”。近期,河南省唐河县人民检察院提前介入一起当地公安机关办理的特大婚恋交友网络诈骗集团案,积极引导取证,依法审查办理。 http://www.lawnewscn.com/wap/content/2022-08/10/content_8766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