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时代,把年轻人逼成啥样了?新婚新郎结婚接亲中式婚礼

有种感觉:好像结婚这件事,大家看的更平淡了。

这种「平淡」不只是婚礼从简,更有年轻轻人看待婚姻的价值观变淡了。比如女人三十而立不成家为事业打拼;男人跑外卖,还房贷,供养老人,不敢结婚....

似乎每个人都有理由,去避讳结婚这件事。

2020年-2023年,我国结婚数813万对,离婚373万对;2022年结婚数683万对;2023年一季度仅有214万对,离婚64万对。2024会是怎样看趋势已能猜测些许。相对应「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老龄化危机越发严峻,影响的还有养老金,社保....

数据变化背后,因素多寡,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这一届的年轻人太难了。

或者说这个时代太苛刻。

除个人观念变化,再有是新旧观念碰撞以及不敢结婚,结不起婚现象。如果细细分析会发现,和我们这个社会整体是分不开的。大家可以假设一下,这到底是为什么?

婚礼的新主要体现,取消了七个环节,比如:

删掉传统仪式中常见环节“父亲把女儿交给新郎、长辈上台发言、豪华车队接亲、复杂的接亲游戏、新郎“亲脚”、司仪过度煽情的主持词以及不合时宜的玩笑......”

流程简化,减少尴尬,婚礼极简风。

某种程度上,这种新式婚礼和西方结婚别无异同。说和西方看齐大差不差。

对新人而言减轻负担,而对中国婚礼文化本身,确实是个不小冲击。中国传统婚礼古时讲“排场”,开门八方迎客,繁缛礼节不胜枚举,应运习俗习惯,传说而成的糟粕也很多。

比如跨火盆,喝接亲酒,闹新郎新娘....

有些是恶俗,有些确实是传统文化中的优良继承。比如儿女下跪敬父母酒,新郎掀盖头。如果严格按传统婚庆,现在很多婚礼其实是不中不西。

因此从传统时代意义上,完全删除正规中式婚礼文化确实有点可惜。

但这事对新婚本人,也的确减负流程简单。但趣味性也相应减少,再不负当时热闹模样。如果说中式婚礼未来趋势是西化,那这是喜是悲?

这事的本质就两个关键耻:减负,新旧文化的碰撞。因此衍生出两大不同观点。认同一方认为,结婚省去了接亲,所有人在酒店见面,拍拍照,新郎新娘台上感谢致辞,然后吃好喝好;有人认为:婚礼越繁琐是人在背后的攀比心理在作祟。

刚在山东作为伴娘参加完一场婚礼,早上三点半起来收拾,全程跟亲娘到婚礼结束还在帮忙收拾现场,四点左右回住处休息一小时左右,又去参加感谢宴,到晚上十点才算彻底结束。很困惑,这么劳累的婚礼是为了庆祝还是为了办给别人看的?”

新娘新郎伴娘都累个半死,就为了给宾客们展现全套仪式。

“如果我结婚,想把摆拍也删掉,摄影师只抓取真实的瞬。”

“我甚至都不需要请一大堆人。”

“我当年就是极简的婚礼,把晚宴搞成一个大PARTY,大家过来吃个饭,听听歌,聚一聚,我们又可以收到大家的祝福,多好。”

婚礼越来越像闹剧,不如轻松愉快,大家还愿意祝福。”

婚礼的目的,一是为了体现相互忠诚契约神圣,二是为了广而告之亲友祝福...

看来很多人比较认同婚礼极简化,简单走流程,不必劳心费力画个妆,只请认识的人,婚礼简约化不必攀比搞排场。这一类声音占据绝大多数。梳理分析年轻画像居多。

或者接受新观念新生代这一波人。

老一辈不这样认为:在一众参加婚宴的亲友见证下,新人拜天、拜地、拜父母再加个夫妻对拜就完事了;这个仪式一定要有但不要繁琐或者添加其他乱七八糟的内容,这是法律之外对新人结合的最有效“见证”。

“如果顺利,一辈子就结一次婚,那不得风风光光?该有的排场不得尽量整上?一辈子活的扣扣搜搜穷酸样尽显,我是低不下这头。环节仪式新人觉得怎么好那就怎么来。

重要是新人满意。

“个人觉得繁琐的礼节除了累其他都挺好的,我们国家本就是礼仪之邦,忙碌又充实、喜庆又热闹的婚礼给新人给父母给亲友都能有一段回忆,仪式感满满。再者,新人是会很忙很累,但是值得呀,因为繁琐而辛苦才会更加懂得珍惜。”

由此可见,大多数人更认同婚礼极简,繁复缛节没必要。

若是顺应时代,晓彤婚礼事件很可能开启下一个潮流。这对传统文化冲击非常大。当然极简风也还好,传统婚礼也罢!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人生无悔,是为新人一生幸福。

真正的中国传统婚礼,赋予的诸多寓意是西方婚礼无法比拟的。

我们国家是礼仪之邦,重孝也重礼。

完全摒弃确实可惜,完全西化看似简单相对过于敷衍。个人认为传统应该发扬,保留具有代表性,有寓意,过程简单的传统婚礼仪式适当结合西式简约。

另外关于司仪,办好一场婚礼宾主尽欢,新人开心是关键。

不为挣钱搞过多流程,一个好的司仪,令新婚愉悦,亲朋开心这才是最重要的。那么通过晓彤结婚删除传统礼仪这件事,反映的现象值得我们思考。

为什么大家越来越不想结婚?

里面包含的除结不起婚外,还有彩礼有社会各方面压力。总总因素下,结婚这个过程有人选择极简,何尝不是在向这个时代,说不!

THE END
1.2020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51CTO博客2020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 三丰soft张三丰 近日发布,其中一些颠覆传统的婚恋观点引发关注,如“90后爱情观最保守”,70后“伪保守”等,而对于越来越多的剩男、剩女,调查发现,“宅”成了单身罪魁祸首,而且收入越低越爱“宅”。 数据分析 男生喜欢这样的女孩:性格直爽主动顾家有点个性更可爱 https://blog.51cto.com/u_15065852/2606144
2.2020中国男女婚恋观报告出炉2020中国男女婚恋观报告出炉 2021-01-14 08:26:50 私家车999 责编:韩妮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评论 私家车999 关注 TA的热门作品 河南焦作:90后铁路“灯光师”张大帅 1.8万阅读2024-2-2 红领巾看河南两会 | 河南牢牢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1.7万阅读2024-1-28https://www.hntv.tv/rhh-6366097410/article/1/1413143526210203674
3.高校青年婚恋观研究——基于杭州五所高校数据的分析[2]诚然,受到西方“性自由”“性解放”观念的影响,当代青年不再因传统价值观的束缚而谈“性”色变,对健康、理性的性观念具有一种更为明朗的态度。《2009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粉皮书》[5]的数据显示,对于性观念与性行为,当代青年依然保持着比较理性的认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931786
4.中国婚恋行业调查报告(全文)婚恋问题已经成为单身男女首要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家统计局测算数据表明,在2005年——2020年期间,20岁-29岁适婚年龄的单身男女将形成一个高峰,每年适婚男达到6000万左右,婚姻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焦点问题之一,调查报告《中国婚恋现状调查报告》。 2、 对于单身的原因,其中51%的被调查者表示缘分未到,在寻觅中;19%的被调查https://www.99xueshu.com/w/a6r89lbkil3f.html
5.青年婚恋领域国内的法律政策及其不足2017年6月,共青团浙江省委成立婚恋交友事业部,专门服务于单身青年婚恋交友[9],还设立了“亲青恋”工作室,招募有经验的公益红娘,为线上数据匹配的青年男女安排线下见面;2018年1月29日,共青团贵州省委提交提案建议通过举办公益活动、推动婚恋交友平台实名认证和实名注册、成立社区婚恋成长学院等形式,引导青年树立正确婚恋观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849472.html
6.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实施方案为推动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贯彻国务院《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更好地履行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责,组织动员广大女职工在参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建功立业,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男女http://www.zzpec.edu.cn/gh/info/1012/1273.htm
7.中国70后人口性别比例是多少?中国男女比例是多少?~ 中国人口男女比例现在是多少,多少男人是娶不到老婆的?看完懂了 截止到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http://ye-su.cn/yy/9advetsv.html
8.为什么30岁以上的未婚男性普遍条件这么差,未婚男女学历差太多了调查发现,北京大龄未婚群体中,男女的城乡和受教育程度呈两极分化趋势,男女存在“错位”。数据显示,大龄未婚女性绝大部分集中在城镇 (92.5%),城镇大龄未婚女性中受教育程度在大学专科以上的比重达到81.1%。而大龄未婚男性更多地集中在农村,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比重达53.7%。 2020年上海市人口普查年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9746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