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二级军士长姚振峰红红火火的婚礼现场,记者也跟着松了口气:这位在平凡岗位奋斗23年的老班长,终于收获了自己甜蜜爱情。
“工作常被赞许,情感却是乱麻。”老姚婚礼结束了,“老姚现象”却成为了大家热议的焦点——
在当今这个价值观日益多元的时代,士官这个论年龄有大有小、论身份亦兵亦“官”、论工资待遇不高不低、论个人发展还需“边干边看”的特殊群体,在面临自己的婚恋问题时,存在着许多忧虑和困惑……
年龄老大不小,感情依然没着落。“老姚们”的晚婚折射一个普遍现象——
大龄士官的“爱情鸟”迟迟没来到
“什么时候办什么事,收稻子的时候你还在插秧?像话吗?”
这样的对话,几乎每周都要上演。28岁的马志丹除了当兵前有过一次恋爱外,当兵后工作一直很忙,几次相亲都无果而终,父母为他的婚事愁白了头。
“这个假休得别提多难熬!”马志丹告诉记者,“催婚”逼得自己不得不整天宅在家里。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到了该结婚的年龄,你不急,父母急,亲戚急,朋友也跟着急。马志丹苦笑着说:“你以为我不着急啊?可急有啥用?我也想趁还在部队赶紧找个对象成个家,可总遇不到合适的。”
“我的‘爱情鸟’何时才能来到?”记者调查发现,别人的爱情很“丰满”,可士官的爱情却很“骨感”。和马志丹一样,不少大龄士官到了谈对象的年龄却迟迟“没情况”。
某军械仓库上士廉克颂,入伍就分配在山沟仓库,作为单位的骨干,他多次参加重大保障任务,屡次立功受奖。然而,这名已过而立之年的优秀士官,至今仍唱着“单身情歌”。
“不是‘不上心’,而是‘很上火’。”廉克颂坦言,条件好的看不上他,条件不好的他又看不上人家……在这种现实与理想的彷徨、物质与感性的矛盾中,他渴望的“爱情鸟”迟迟没来到。
有一种军恋,叫“可能交了一个假男友”;有一种军婚,叫“可能结了一个假婚”。准军嫂和军嫂们的心声引出一个热议话题——
士官婚恋到底有多难
士官“众里寻她千百度”,为啥总是踏破铁鞋无觅处?
“说出来你别笑话,长期在部队,不和外界接触,见了姑娘都紧张,一紧张嘴就不好使了,为这谈黄了好几个。”某海防部队上士祝光强挠挠头,腼腆一笑。
在偏远的边海防部队,这类“笑话”着实不少:一名士官陪着女友逛大型购物商场,竟然迷了方向;士官小李第一次约女友去吃饭,竟要了一大盘蘸酱菜……
“饭吃完了,对象也黄了。”面对社会新时尚、新变化,身处部队封闭管理环境的士官不免感慨:一入军营深似海,从此姑娘是路人。
“军官士官有差别,我的柔情无人懂。”“受过伤”的某特战旅修理所上士高麻绪,如今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作为连队的修理大拿,小高入伍12年来,荣立过三等功,各种荣誉证书更是拿了一堆。各方面条件都很优秀,可就是迟迟寻不到意中人。
他见过不少女孩,几乎每个女孩都表示,自己想找个军官,找个士官跟别人说起来没面子。一次相亲,女孩的父亲更直接:“士官再优秀也是一个兵!不仅待遇有差别,以后二次就业还麻烦,还是找个军官更稳当……”
“我爱你,但我不能嫁给你。”回想起前女友写给自己的分手信,某仓库上士王家西特别揪心。
那天,前女友来队,他带着在库区“转了一圈”,从机关到哨所来回三十几里山路,深一脚、浅一脚,两人走了4个多小时。快到山下时,女友突然埋头蹲在地上哭起来……第二天离队时,她对王家西说:“我终于体验了‘长征’的滋味。军人确实很让人崇拜,可这样的生活我受不了!”
距离太远、分别太久,这是军人最普遍也最常见的“被分手”的原因。一般地区尚且如此,戍守高原、高山、海岛、边防等艰苦地区士官的恋爱情况就更可想而知了:他们的爱情注定比别人多一些酸与苦!
在妻子委屈的抽泣声中,李强下了决心:老婆,你再挺挺,年底我肯定撤!
士官是战斗力的“顶梁柱”,他们把最好的青春献给了军营,而军嫂们则用柔弱的双肩给了军人稳固的大后方——
爱河荡双桨,“鱼和熊掌”可兼得
士官婚恋的种种难题,给军营带来不小的冲击波。
事实证明,如果一名士官能在婚姻与事业上找到“黄金分割点”,就能在工作中取得佳绩。某通信站政委于兴生对记者说:“近年来,士官素质越来越高,为赢得爱情打下了坚实基础,作为领导要积极为他们创造条件。”
前不久,某旅上士刘虎在训练考核中出手不凡,连续第3次打破集团军纪录。得知消息,远在山东老家的妻子马芳芳笑得格外灿烂。知情人都知道,马芳芳是县检察院刑事执法局副局长。
一名普通士官,为何能牵手美女公务员?透过刘虎厚重的简历表,记者找到了答案:只要素质好,对象不难找。刘虎当兵10多年来,荣立三等功两次,并自学考取本科学历。
“士官具备的好男人素质,在任何时代都是‘硬通货’!”某旅政治部主任赵广宇告诉记者,“很多优秀的女孩既看你是不是好人,更看重你是不是能人!”他们调查发现,该旅立过功受过奖的25岁以上士官中,爱情和婚姻幸福指数相对较高。
“我是普通士官,她是博士。”如今想起来,某边防部队上士李伟秀依然觉得像做梦:博士王月真的嫁给了自己,把幸福定格在祖国北疆。
“军人的爱情,不是长情的陪伴,而是互相成全,各自成为优秀的自己。”王月说,我骄傲,我是一名边防士官的妻,自己当初看中的就是李伟秀有责任感、有事业心。
“亲自下厨给妻子做顿丰盛的晚餐,还一起看了场电影……”谈起前不久和妻子一起庆祝结婚5周年纪念日,某仓库上士张长青很甜蜜。仓库开展“双亲配偶节日暖心工程”,让他实现了这个愿望。“第二天早上归队时,妻子还嘱咐我好好干工作呢!”张长青说。
“在保证在位率的前提下,家在驻地附近、符合串休条件的官兵,可在结婚纪念日、家人生日等时机申请调休。”仓库领导告诉记者,活动开展带来了“两头甜”,官兵家庭更加和睦,亲人家属也更加支持部队建设。
“大禹治水是怎么成功的?是靠疏而不是靠堵。”沈阳联勤保障中心领导介绍说,改革当前,士官的地位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是他们忧婚恋、忧后路、忧家庭的“三忧”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必须引导他们“爱河荡双桨”,创造条件让婚恋和事业兼得。
“用好用足新政策也是重要一条。”前年7月,经中央军委批准,允许士官家属在驻地打工、居住,允许爱人在驻地居住的士官同干部一样享受周末轮休。这让某部士官刘建感到有些“小确幸”。刘建说,妻子嫁给他时,啥也没要,只提了一个条件:必须在一起。如今,他和妻子基本周周都能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