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说大学生恋爱观现状分析及教育探索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指出要“加强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和引导。将婚恋教育纳入高校教育体系,强化青年对情感生活的尊重意识、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青年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恋观”。而规划中所指的青年界定在14-35周岁,大学生群体几近涵盖于此。因此,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恋爱观教育是事关未来青年朋友们建立美满婚姻、营造和谐家庭,乃至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教育工作。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恋爱是指男女相爱,“观”指“从一定的立场或角度出发,对待事物或问题所持的看法”。

关于恋爱观的概念,学术界迄今尚未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大部分专家和学者皆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手分析,认为“恋爱观”是人们对恋爱问题所持有的基本看法和态度。

由于青年大学生生理和心理趋于成熟,故而恋爱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不能避免的一环,好的恋爱关系和健康的恋爱观有益于大学生思想的净化和人格的提升。对个人、他人、家庭和社会都能产生积极地促进作用,产生蝴蝶效应,反之亦然。本文从大学生恋爱产生的必然性、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多样性、大学生恋爱教育的探索性三个方面展开,简要探讨如下。

邂逅·缘起——

大学生恋爱产生的必然性

纯洁的爱情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美好情感,“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从古至今,九州内外,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逐激荡着历史风云,书写了无数传奇,成就了几多佳偶;从“凡有井水处”到摩登霓虹间,咏叹了诗词歌赋,惊艳了文人墨客。

成长·阵痛——

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多样性

恋爱具有时代属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信息泛滥,有关恋爱的案例和“毒鸡汤”趋向性比比皆是,而大学生群体还不具备完全的辨别能力,很难说不受影响。社会的发展越快,开放的程度越高,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兴文化和潮流风向日益影响着大学生的恋爱观,使得大学生的恋爱观纷繁复杂。在选择标准上,往往重外表,轻内在,在恋爱发心上,常常重感性,轻理性,在恋爱感受上,更是重自我,轻责任。

1、恋爱动机复杂

由“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到现在恋爱“快餐化”的转变,大学生的恋爱开始的更加“闪电化”,造成在对待恋爱问题上简单、幼稚和不成熟。或是大家都谈了,我也谈一个的“面子工程”,或是找个长期“饭搭子”打发孤独感,抑或是“短暂的心动”,“氛围感”到了等等。这样一种不健康的观念,极易造成大学生片面解读爱情,认为“短暂的心动”就是爱情,异性间的生理本能吸引就是爱情,容易造成“短期效应”,导致频繁更换恋爱对象,缺乏责任感,造成所谓“闪恋闪分”的大学生恋爱现象。

2、恋爱交往逾矩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中后期,感情比较丰富,自我意识较强,难以理性地控制情感,在恋爱行为中,往往比较多地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容易错误地理解爱情的内涵,偏颇地认为爱情只有爱的自由和权利,而没有爱的责任和义务。导致婚恋关系轻率,漠视伦理道德,对待爱情忠贞的观念不强,有些过早地做出亲昵动作,甚至是发生逾矩行为。一旦两人感情发生变故,极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甚至逾越道德,更甚者践踏法律,影响他们以后的人生走向,类似的案例在网络上屡见不鲜。

3、恋爱学业失衡

4、“荷包”超负荷

“恋爱不能当饭吃”,但恋爱需要吃饭,大学生恋爱交往中重“仪式感”,有攀比现象,爱“晒幸福”,容易出现物质享受、玩乐的现象,且大学生谈恋爱一般不主动告诉家长,恋爱后支出较多,容易发生生活费短缺,或者向同学亲友张口借款,在网络平台透支信用,超前消费,甚至发生“网络借贷”等问题,这样造成的后果往往是给自己和家庭带来精神和物质双重负担,重物质享受,轻精神交流的恋爱最终也会导致因无共同理想而各自分头走的遗憾结局。

5、情感“CPU”宕机

由于恋爱动机不纯,想法过于简单,以及处理问题不够成熟,加之外界各种因素影响,当恋爱发生不顺时,往往不能冷静和理性处理,容易造成情绪低落,极其影响心情,陷在情爱和情绪里难以走出,一蹶不振,影响学业和生活,更甚者有时不能好聚好散,体面分手,偶有发生网络暴力,或影响人身安全的问题,给自己和他人造成身心伤害。

正观·培元——

大学生恋爱教育的探索性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大学时期是成长成才、涵养品格的关键时期,是恋爱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帮助大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恋爱观,能帮助大学生认识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使他们树立起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并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全力为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使他们能以豁达的态度看待周围的一切,并处理好个人与他人、小我与大我、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始终保持冷静地思维、平和的心态、乐观的情绪和健康的情感。

1、构建积极向上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一个人对世界的认识,它包括自然观、社会观和人生观。因此,在育人之路上,要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使大学生把社会的需要和时代的责任放在首位,以主人翁的态度和时不我待的使命对待生活和学习,开阔眼界、创新思维,学习新知识、锻造真本领,回应时代呼唤、响应国家关切,并从中体验到为社会做贡献的义务感、责任感和幸福感。

2、培养全面科学的恋爱观

“恋爱价值观是指青年在恋爱过程中必须承担的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与贡献以及社会、他人对青年恋爱需要的尊重与满足的统一,是对恋爱问题的一种评价、选择方式的概括,体现了青年对恋爱的理解和目的评价”。恋爱价值观培养是丰富灵魂、完善人格的教育,是让爱情的能动作用激发恋爱双方美好品质焕发、继而携手共同进步的素质教育。作为思政工作者,我们要引导大学生朋友们树立正确的恋爱价值观,懂得恋爱中要追求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把具有一致的思想,拥有共同的信仰和追求放在首要位置,即为志要同,道要合。在恋爱中要承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保持道德感和法律底线,葆有自尊自重和忠贞意识,喜欢是放肆,爱是克制,学会如何自爱,以及如何爱人,才能真正品味到爱情的甜蜜芬芳。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在和狄奥提玛的对话中阐述了自己对于爱情的理解“我们爱的对象是善,我们只爱善的,不爱其他”,归根结底,美好的爱情应该是让我们能够遇见更好的我们。

3、形成由外及内的择偶观

“君子如水,随方就圆,无处不自在。择一人而白头,择一城而终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恋爱伊始,或始于颜值,随之敬于才华,继而合于性格,而后久于善良,最后终于人品。所以恋爱双方要有健康乐观的情感导向,内外兼修的择偶标准,要善于识人,要观其内;要善于做人,要养于内,成之于内,方能发之于外。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变化气质”,我们的气质里,藏着我们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恋人胸怀当如君子般坦荡练达,能够理解包容;情操当如君子般高雅淡泊,能够引领精神;品行当如君子般高洁不染,能够双向奔赴。面对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择偶标准趋向现实,趋向功利主义的现象要勇敢说不,对爱情内涵要有正确的认识,“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要由表及里、由外而内的深层次地修炼自己,识别他人,要理清爱情、婚姻与家庭三者之间的关系,因为脱离爱的内涵的恋爱必将会带来精神上的空虚感,从而影响今后婚姻家庭的稳定性,让爱情回归本质,回归真善美,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貌。

4、练就圆融无碍的通达观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必定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是“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的人。人人都憧憬从校园到社会、从校服到婚纱的浪漫情节,但也要接受“毕业季就是分手季”的现实,爱情是人生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能够圆满固然很好,但倘若没有,也要坦然接受,大学生要学会面对失恋后的挫折感,“爱情是人生最美丽的梦,要用理性的刀刃去解”,当爱情受挫后,要用理智来驾驭情感,调节消极和负面心理,增加积极和阳光因素,学会转移情绪和注意力,摆脱或消除烦恼和痛苦的思绪,在奋发有为中肯定自我价值。

周国平曾说:“未经失恋,不懂爱情”,莫里哀也曾说过:“爱情是一位伟大的导师,教我们重新做人”。每个人的缘分早晚或有不同,但我们对爱情的期待或许相似,都渴望谈一场“甜甜的恋爱”,“长长久久的恋爱”,但在爱情受挫后,更应该收拾心情,冷静客观地分析一下原因,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力和综合竞争力,以待来日“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培养大学生朋友们积极恋爱观的形成要在情感基础上教育其恋爱的审美感、道德感和理智感;在思想观念上培养其树立健康的伦理观、婚姻观和家庭观;在具体行为上引导其文明交往,理性克制,自尊自爱。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缘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真正的爱是心底无暇、相互欣赏、各自精彩又饱含深情;“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真正的爱是我首先是我,你依然是你,各独立、又相依,同甘苦,共患难;“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真正的爱是接纳一切,灵魂契合,相互成全,共赴远方。前路漫漫已灿灿,愿青年朋友们有情人终成眷属,在我们热爱的这片土地上共同唱响奋斗的主旋律。

作者:商丘学院李丹

责任编辑:陆美岑

责任审核:俞峰传张峰峡

手机客户端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主办:中国教育电视台|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170081

THE END
1.当代青年要树立正确婚恋观四是指婚姻对宗族家庭及繁衍后代的作用。《礼记昏义》称之为“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也”。 当代青年应树立正确婚恋观 (一)端正恋爱态度 爱情与事业是矛盾的,但又是统一的,既不能主张爱情至上的个人主义,为爱情而活着,也不能主张苦行僧式的禁欲主义,为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MzI4NTA1NA==&mid=2650297379&idx=2&sn=b57f14744d832054211e4dd62aa5d4ec&chksm=828d3d4da25b11cd9a27e0232338fbbc0de6493d918ffff4e2884202e9e58d2e6ebba9782118&scene=27
2.加强青年婚恋观和家庭观教育主题活动举行,引导青年树立正确婚恋观近日,市民政局组织开展“树婚恋新风·益千万家庭”河源市2023年加强青年婚恋观和家庭观教育活动,进一步教育引导广大单身青年和家庭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家庭观,弘扬社会文明新风尚。 活动以讲座形式开展,讲授内容包括当代青年婚恋观现状、引导青年正确的婚恋观家庭观、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等,授课http://hy.wenming.cn/gdhy06/202311/t20231107_8317127.htm
3.加强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引导营造婚育友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国近年来,年轻人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呈多元发展趋势,不同程度存在“恐婚”“恐育”等问题,以及“过养过教”“不养不教”“不会不善”等家庭教育问题,急需多措并举开展“宣”“导”“建”,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 全方位“宣”,让正确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常态常效可感可知可及。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youyue.youth.cn/yw/202411/t20241101_15619643.htm
4.“大胆说出我的择偶标准”——婚育新风知多少首先,要加强婚恋观教育。一方面,将婚恋教育纳入中高等院校教育体系,引导青年树立理性健康的婚恋观。另一方面,要引导父母尊重子女的婚恋选择,避免走进“读书时禁恋爱,工作后狂催婚”的误区。第二,帮助青年解决婚恋实际困难。探索实施专门面向青年的系统性住房政策体系。整合和规范各类社会化婚恋服务平台,给未婚青年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3703492505302632&wfr=spider&for=pc
5.家庭文明建设源城区妇联举办2023年加强青年婚恋观教育活动为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深入广泛开展传承好家风好家训活动,加强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9月22日,源城区妇联在东埔街道永祥社区举办源城区2023年“传承优良家教家风 培育青年婚恋新风”教育活动,吸引了镇(街道)青年代表近30人参加。区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赖立平参加了活动。 http://www.gdyc.gov.cn/zwgk/ztlm/wmcj/content/mpost_569297.html
6.婚恋观教育:树立正确的婚恋观(通用6篇)教育目的:通过教育,使全体官兵正确认识树立正确婚恋观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保持军人本色、正确处理婚姻恋爱关系的思想道德基础,确保官兵思想健康、文明、稳定。授课要点: 一、培养高尚的婚恋道德 二、陶冶高尚的婚恋情操 三、保持良好的婚姻家庭美德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授课时间:2课时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1aa1kb11.html
7.婚恋观教育范文12篇(全文)针对当代大学生缺乏对失败和挫折的心理体验和承受能力, 可通过心理咨询、热线电话等方式, 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增强心理调适能力, 学会正确对待和处理恋爱婚姻中的问题。另外, 要加强家庭教育,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合力, 创造良好的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环境。https://www.99xueshu.com/w/ikey9zv8i7y7.html
8.论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论文(通用10篇)还有我们一定要定位好我们自己的方向,加强大学生爱情观教育,爱情是人生的重要课题,也是大学生踏上人生之路的必修课。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不仅是青年成才的重要前提,是恋爱成功,婚姻幸福的必要保证,同时也是个人人格完善,成就事业的必要条件。建立在崇高理想基础上的爱情是纯真的、牢固的,使双方愉悦、幸福,人格深化,促使人http://mip.bylw.yjbys.com/qitaleilunwen/112317.html
9.女大学生文化节系列活动之新时代婚恋观教育进高校暨“恋爱成长营为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新时代的家庭观、婚恋观,自觉抵制各种陈规陋习,成为婚恋新风的倡导者、践行者和推动者。2023年3月17日,在这个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的季节里,新时代婚恋观教育进高校暨“恋爱成长营”开营仪式在西安培华学院图书馆报告厅顺利召开。 本次会议由西安培华学院女子学院常务副院长王鹏主持,出席本次活动https://www.peihua.cn/nzxyx/info/1098/2123.htm
10.《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的影响因素问题及应对策略》7300字.docx青年群体婚恋观问题应对措施 7 19886 (一)发挥青年主体作用,加强婚恋观自我教育 7 9253 (二)发挥家庭的基础作用,进行婚恋观正确引导 8 18426 (三)发挥社会的倡导作用,营造健康的社会氛围 8 7484 (四)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开展婚恋观教育工作 8 30695 结语 9 17024 参考文献 9 21782 附录 11 [摘要] 当代青年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1016/8105023044005142.shtm
11.青年婚恋领域国内的法律政策及其不足公共政策与青年婚恋的稳定性息息相关。2017年出台的《青年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25年)》首次明确提出了关注青年婚恋领域,发展目标是促使青年婚恋观念更加文明、健康、理性,青年婚姻家庭和生殖健康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青年的相关法定权利得到更好保障;发展措施包括加强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和引导,切实服务青年婚恋交友,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849472.html
12.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近7成择偶“不将就”国内光明网讯(记者靳昊、常莹)5月21日,团中央“青年之声”正式发布《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该报告从“青年择偶观、恋爱观、婚姻观、生育观、婚恋伦理观以及对团组织开展的青年婚恋服务活动的看法”六个方面对青年婚恋观进行了分析,根据调研结果,提出进一步完善青年婚恋服务的具体建议。 https://politics.gmw.cn/2018-05/22/content_28920090.htm
13.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近七成青年“愿等待不愿将就”本报北京5月21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桂杰)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和“青年之声”婚恋服务委员会今天在京联合发布《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当代青年择偶最看重“健康”和“能力”,近七成青年择偶“愿等待不愿将就”。交际圈小、工作忙和不主动是青年单身的三大原因。https://news.cctv.com/2018/05/22/ARTIQRSfib2mvgGjuoZQcI3o180522.shtml
14.当代青年婚恋家庭观调研问卷以青年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问卷了解分析我国青年的婚恋观与家庭观。本次问卷采 用无记名形式, 主要用于数据统计与分析, 请您如实填写, 我们会对问卷内容进行严格保密。 请在合适的选项打“√” ,真诚感谢您的合作! 一、基本情况 * 您的性别 男 女 您的年龄__岁 * 您的婚恋状况?( ) 单身 恋爱中 https://www.wjx.cn/vm/YIElMIw.aspx
15.大学生恋爱的相关研究成果恋爱心理其次是同辈群体,学校、家庭的影响力在逐步减弱;第二,大学生群体的婚恋观反过来对家庭、学校、大众传媒也产生一定影响,家庭和学校的婚恋观教育在不断变化着,大众传媒所传播的信息也跟随90后大学生群体的婚恋观有所调整;第三,大众传媒、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大学生个体因素之间存在相互关系。各个影响因素之间存在影响和http://www.dyxy.edu.cn/s.php/xl/item-view-id-67276.html
16.浅谈马克思主义的婚恋观马克思主义论文构建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婚恋观,首先应重视家庭、学校的婚恋观教育,其次应加强社会舆论的正向引导,完善婚恋法律机制建设也不可忽视。发挥社会各种力量,彰显马克思主义婚恋观的价值,构建和谐社会。https://www.lunwendata.com/thesis/2019/156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