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公墓,前来祭扫的市民需使用健康宝扫码登记并体温检测合格后方可入园。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郑新洽摄
3月20日是北京清明祭扫接待服务首日。据悉,今年清明祭扫接待服务从3月20日至4月11日,共计23天。其中,祭扫接待高峰日为3月27、28日,4月3日、4日、5日,共计5天。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预计今年全市清明祭扫人数比去年有所增加,各公墓陵园防疫措施和服务进一步细化。
现场1
健康宝扫码登记并体温检测合格后方可入园
清明祭扫接待服务期间,为避免因预约验证等造成车辆、人员拥堵,八宝山革命公墓正南门关闭,实行祭扫群众由八宝山殡仪馆西3门进、西4门出的单向出入措施;八宝山人民公墓仍然采取西门进、西北门出;万安公墓也采取单向出入措施。
今年现场祭扫继续实行分时限量预约。昨日9时许,万安公墓门口前来祭扫的市民渐渐多了起来。据工作人员介绍,早晨6点多,第一组清明预约祭扫家属就到了。
万安公墓副主任李海生介绍,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预计今年清明祭扫期间人数将比去年增加80%以上,为此公墓加派更多人力在门口值班,并将基础业务咨询等服务移至门口,现场解决市民需求,防止人员在办公室等密闭空间聚集。同时,为方便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祭扫,公墓还在现场设置了绿色通道、代为操作智能手机等便利服务措施。
此外为减少人员聚集,骨灰堂等密闭空间实行按时段祭扫,每小时为一时段,每个时段结束后消杀人员都将进行室内消毒。万安公墓、八宝山革命公墓还设置了抒怀园,为来骨灰堂祭扫的群众提供相对宽松安静的环境寄托哀思。
现场2
代为祭扫可提供擦拭墓碑、敬献鲜花等服务
“万安烟缕随云度,香山红叶伴君眠,我是万安公墓工作人员,应您家属要求代为祭扫。”昨日上午11时,在公墓工作20多年的李冬进行了今年清明期间的第一次代祭扫。他从桶中拿出刷子、抹布、拖把等多种工具,将墓碑擦拭干净,随后正立在墓碑前,念出一段祭奠话语,向逝者鞠躬后献上三枝菊花。
记者了解到,不能或者不愿到现场祭扫的群众,可通过清明节祭扫预约登记系统,申请由殡葬服务机构代为祭扫。机构可提供免费擦拭墓碑、敬献鲜花等基本服务。
昨日,八宝山人民公墓祭扫市民近900人,预约代祭1家;万安公墓祭扫市民300余人,预约代祭1家。
现场3
■提示
清明期间气温偏高须防范森林火灾风险
清明期间,北京市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清明期间发生森林火灾的风险依然存在。北京市将对森林防灭火工作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林区散坟烧纸祭祀等情况。
北京市气候中心主任王冀介绍,清明前后,北京市整体降水总量是在3-5毫米,与常年基本持平。平均气温14摄氏度,比常年同期略偏高。其中,山区的总降雨量比平原地区稍多,平均降水量在4-7毫米左右,接近常年同期。平均气温10-11摄氏度,比常年同期略偏高。
王冀表示,由于春季固有的气候特点,大风天气比较多,而且比较干燥,降水对天气整体影响不大。因而,清明期间发生森林火灾的风险依然存在。
3月20日到4月30日期间,北京市森防办将牵头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文化旅游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园林绿化局5个部门,采取联合检查与重点行业部门抽查相结合的形式,分清明节前、清明节期间、清明节后三个阶段,对全市14个有林区的森林防灭火工作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护林员上岗巡护、野外违法动火和林区散坟烧纸祭祀管控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