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teBoutiqueBanks(精品投行)交易规模和BulgeBracket(大型投行)差不多,交易规模通常超过10亿美元,且一般设立比较多的国内或者国际办公室。同时拥有专业化的资深人才精英团队,在针对性较强的业务领域不逊色于大型投行。精品投行服务范围也是主营M&A咨询,有些还提供资管服务、资本结构和资金筹措、restructuring以及其他策略性服务。
金融市场较为发达的美国,其并购市场交易频繁且规模稳定,该市场收入超过股权与债券融资收入,因此成为美国投行第一大收入。其中,Lazard与Evercore是美国精品投行的代表。
另外,Evercore是一家全球独立投行咨询公司。主营业务为投资业务与资产管理。投资业务主要是为客户提供并购重组咨询、资产剥离、杠杆收购等。成立于1995年,至今二十多年的发展中,Evercore通过多次并购重组扩大其规模与业务范围,从房地产、医疗与金融,发展到消费零售、能源及电信媒体科技。在细分领域中更深入地理解产业与沉淀资源,使Evercore紧握专业领域的垂直资源,依托团队精英的专业性驱使业务快速突破与增长,因此Evercore成为规模最大、成长速度最快的精品投行之一。
大型投资银行统治金融服务业的时代可能已经过去,金融科技公司正在革新该行业的运作方式,引发重大变革,并抢夺了曾经的安全利润。
一是对数据整合软件的使用。合理利用一些数据整合软件,有利于投资银行更快、更精准地识别投资者。并且,通过获取对公司数据的访问权限,也能更加轻松地分析标的公司。此外,在并购领域也更容易发现新的战略买家。
二是金融科技的利用。传统上,投资银行在考虑与个别金融科技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时比较谨慎,但这种趋势似乎正在发生变化。投资银行越来越多地采用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来改善其运营并降低成本。
四是建造M&A平台。例如国外的Axial,号称投资者和创业者的“相亲平台”,为市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中间媒介,从而促使交易更快完成。
Axial的业务涉及买方、卖方、咨询和私募融资,但是不同于一般的投资银行,Axial不会从完成的交易中抽取提成。Axial的收入来自订阅费用,根据订阅服务的类型不同,订阅费大概在15000美元到90000美元之间。Axial表示,目前该公司大约有1300家付费企业和20000名会员。大多数收购方都是有意收购小型公司的私募股权企业。
打造科创精品投行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外资投行进入中国市场加剧了内资证券公司的竞争,为应对常态化竞争,内资投行应研究学习全球范围内同业标杆,全面规划投入产出比、发展路径和人才规划,培养全员为资本市场服务的奋斗热情,为占有市场份额做好充分准备。
当前打造科创精品投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伴随准入放开,外资券商的涌入使得内资券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2018年起,证监会对外资券商牌照限制逐渐开放,未来本土券商还将面对外资券商全业务领域的竞争。境外机构带来的威胁也倒逼本土券商加速转型。
此外,券商的投行业务格局验证了证券行业“强者恒强”这一特点。据统计,目前46家成功在科创板上市交易的股票由28家券商负责承销及保荐。头部券商在承揽科创板项目上有相当多的天然优势,从项目筛选和风控方面以及销售和定价方面的能力均相对完善。头部券商将在科创板业务中获得更多的业务机会和更大的话语权。
并且,内地券商资产规模普遍较小,杠杆率低,市场基础薄弱。外加政策严格监管的制约,内地券商的经营模式呈现同质化,包括业务同质化、网点布局同质化、经营模式同质化以及营销策略的同质化。证券行业的发展停滞不前,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再者,本土投行在企业并购业务上发展缓慢,介入企业收并购程度低,只有少数券商公司设有并购部门。本土券商业务收入主要依靠经纪业务和上市承销,但美国等金融资本市场发达国家,投行参与企业并购程度频繁,其并购与财务咨询业务收入比重持续稳定增长。在投行收并购业务深度挖掘方面,分为企业收并购前与后的公司内部优化与整合。本土投行只是扮演收并购经纪人角色,几乎没有涉及企业收并购后的层面,业务标准与深度远没有达到并形成系统。
另一方面只要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市场进入壁垒(资本要求,监管审查,行为风险和长期的客户关系),投资银行就不太可能受到数字颠覆者或其他非行业竞争对手的挑战。
尽管行业整体呈集中度较高的特点,但一些特色券商仍然能够在科创板承销中“分得一杯羹”,在“强者恒强”的证券行业,科创板正成为中小券商投行业务转型的赛道之一。
国内金融科技公司的迅猛发展为打造优秀的科技精品投行提供坚实的后备力量。并且随着国内并购重组市场不断扩大,精品投行也有了更多发展壮大的机会。并且,国内互联网技术人才储备量高,人工成本低于美国,且开发速度快、很多新业务/软件/SaaS等可以在中国很快得到广泛普及推广。为科技赋能投行进程加快脚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外资券商涌入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给本土券商带来了一些成功的海外业务经验与风险管理模式。
具体实施举措及建议
第一,努力实现科技为投行赋能。
公司增强股权融资承销能力,更好地满足科创市场化询价承销机制。进一步完善投行项目管理系统和电子化发行系统。
程序化资深员工沉淀的知识与经验,运用科技将其具有价值的案例转为标准化解决方案,用以解决复杂不常见的非标化交易,实现效率提升与品质一致化。
长期来看,我国证券行业呈头部券商集中化趋势。头部券商凭借较高的综合实力及抗风险能力,其优势地位愈加巩固。中小型券商压力重重,需要对自身进行差异化定位。目前,头部券商也在纷纷与科技龙头牵手,以期借助对方的流量和资本优势,对现有业务进行改造和优化。
因此中小券商也可以通过设立科技金融子公司,来共享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构建金融服务平台,以实现科技投入由成本中心到利润中心的转变。
通过智能投研,利用人工智能来实现数据采集、智能数据建模、智能数据驱动,并依靠强大的计算能力,实现数据之间的智能化关联,大幅提升投研质量与效率。打造企业级数据中台,实现企业级数据统一、整合和共享,促进不同渠道、不同客户联动内在需要。另外可以建立混合金融云平台,充分利用私有云和公有云资源的统一管控,建立规模化,资源池化,高度混合共享的混合金融云平台。以专业化分工为方向重构业务团队设置,重点聚焦优势产业,持续推进业务结构均衡发展。
第二,提供科创企业综合金融服务。
科创业务重点所在,是利用好现有客户和资源做好IPO业务、新三板业务、再融资业务、并购业务。
因此,首先要做到秉持“服务中小企业,打造金融科技投行”的核心价值观,致力于寻求与各大投资机构合作的机会,跟踪B、C轮左右的公司、新三板公司,为其提供咨询、结构再造、M&A等服务。
其次,围绕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和投资者多元化投资需求,依靠股权、债权业务双轮驱动。相对综合性投行,体现出“业务执行‘专而精’”,“聚焦行业‘深而精’”,“借助科技手段提升风控能力”,延伸证券公司全价值业务链,打造精品投行特色。
同时,开拓国际化的道路也不容忽视,拓展海外业务,使自身成为具备全球化能力的科技金融服务商。
第三,致力于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PaulZisman曾说过,“一个小而精且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团队总能打败一个大的但不能够协调一致的团队。”因此组建一个强而有力的团队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设立行业组+区域分部+专业产品部,分工协作提高效率。其中,行业组深耕行业客户,围绕市场竞争格局、产业链分布来做延伸和拓展,形成行业专业化的解决能力。行业组对行业特征、市场竞争格局、上下游产业分布、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总结归纳,进而在不同的细分领域中搜寻龙头企业或者有潜力的企业。
为了提高团队的创造力,成员可以包括艺术家、科学家、新闻工作者、音乐家、作家和学者。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见解使团队能够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来更好满足客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