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警方纪录片这么打码,令人舒适

这个马赛克,看起来加了,又好像没加

这个马赛克,是真的加了

上海警方对马赛克的这个“灵魂使用”

让很多大V及网友点赞了

这就是上海警务侦查纪录片《大城无小事·城市真英雄2021》中的一幕,该纪录片是继《巡逻现场实录2018》《派出所的故事2019》之后,上海警方的又一部纪录片,前两部有多火想必大家都知道,播出后,豆瓣评分一部8.9,一部9.0。

《大城无小事·城市真英雄2021》集中聚焦申城的经侦、刑侦类案件,于今年7月底播出。

事情发生在去年12月13日,26岁的苏小姐在上海虹口分局四川北路派出所报警,称自己遭遇了不法侵害。

苏小姐答应了,谁知,等她再次意识清醒时,已经是凌晨了,当时,杜斌全身赤裸站在她的床边。苏小姐回想起在和杜斌吃完饭时喝得有点多,对方给他吃了两次药,说是醒酒药,还说自己也吃过了,再联系到自己此前告诉过对方自己住在哪里,苏小姐察觉不对。

警方通过调查监控发现,正如苏小姐所说,俩人从餐厅走出来时,苏小姐的状态还是正常,但走到小区附近时,她已经明显意识不清,走路踉踉跄跄,楼道门都是杜斌开的。

等警方找到窦某时,他正在另一个小区和另一名女生准备回家。警方在其住所内更是“收获满满”:上千万的存款证明、上百万的转账记录,P的;牛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的毕业证书,伪造的;大量不同类型的安眠药,用来给相亲女生吃的;

5个硬盘,里面全是他和不同女生拍的裸露视频以及女生们服用了安眠药完全无意识之后,任其摆布拍摄的照片。

目前,窦某因涉强奸罪,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这段视频中,网友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窦某的脸,而受害女性全程都被遮挡。

《大城无小事》中也有这样一个类似案例。

2001年,38岁的女性徐某失踪,丈夫吴某一直没报警,2009年,徐某的娘家人报警时,直接指控吴某可能是凶手。

当年警方找吴某调查了几次,没想到他突发车祸去世,线索又断了。

去年,警察重新盘查这个案子时,发现了一个新线索:当年事发后,吴某曾经装修过房子,他们家里有一南一北两个卧室,但吴某只给其中的一个房子地板浇筑了水泥,导致这个房间跟客厅有了30厘米的落差。这引发了埋尸的质疑。

警方实地探访发现,真正的落差其实只有12厘米,似乎不足以藏匿一个人……

挖?

这种老房子,再往下挖,可能会影响到房子结构,并且,这栋老房子现在已经有了租客。

不挖?

这是重大线索,谁也不想放过。

在跟吴某的孩子商量之后,他们决定愿意挖掘房子。

去年12月20日,房子清空租客,次日,民警带领施工队以装修的名义上门开始挖掘。

水泥地是从中间开始挖的,一个小时过去了,无事发生。

施工队往旁边继续挖,结果在靠近墙角的地方挖到了一个长条形的坑道,坑道的长度正好是一个成年女性身高的长度,继续往下挖,“高能”来了,衣服、鞋子、骨头……一个接一个出现。

死者的颈部缠绕着一团电线圈,真相大白!她是被丈夫活活勒死的。

12月21日,正好是冬至,很多中国人会祭奠家中去世的人。对于他们的孩子来说,要祭奠的有曾被埋在水泥下近20年的妈妈,还有那个杀人埋尸的爸爸……

上月底,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安部新闻发言人张明介绍,2020年全国现行命案破案率达99.8%,命案积案攻坚行动共破获命案积案6270起,抓获命案逃犯5381名,创历史最好成绩。

命案积案攻坚,《大城无小事》里也提到了一起案子。

2008年10月,徐汇区某小区绿化带下发现了一具被包裹在毯子内的女尸,尸体已全部腐烂。

当时,警方通过走访及监控确认,受害的姑娘是租住在小区一个9人的群租屋内,并且回家之后没再出来,虽然怀疑姑娘是在出租屋内遇害,可所有人都提供了不在场证明,加上刑侦技术不发达,案件进度停滞不前。

去年,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终于从被害人的随身包袋中,成功提取出的一枚微小的生物物证,物证信息指向了当年被害人的室友童某与王某。

如今,两个人都结婚了,王某早已离开上海去了深圳,还成为了一名老师,没错,老师!

当年,两个人之所以被排除嫌疑是因为,他们互相提供了不在场证明。

警方抓到了两人后,王某全程装傻:当年租住的屋子内发生过重大命案?不记得;小区里来了很多警察调查此事?不记得;警察传唤过他并且他还做了笔录?不记得;做了伪证?不记得。

童某,看到民警上门,嘴里一直念叨,我要打110报警。问及当年的案子,他就立马闭嘴,啥话也不说。

当网友们纷纷被俩人气到血压飙升、攥紧拳头时,纪录片中给俩人的马赛克直接让大家笑喷了,“这码真不错”“高级的马赛克就是这样,有形似无形”。

在审讯室内,警察一轮轮提审,他俩始终“稳如泰山”,徐汇分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倪新风痛斥:

“花季少女,我告诉你,她(受害人)比你小一岁!”

“你刚才一直在看手,你有没有想过,你这双手做过什么事情?”

“你这辈子再怎么洗手,都没用的,洗不掉的,看看这个人,看到了吧?”

几句喊话,让网友集体破防。

其实,去年年底就抓到了两个人,但直到今年2月,王某才招供,交代了当年的情况,承认杀人、抛尸,并透露了当年的作案经过:王、童两人看受害的姑娘不在家,就去她房间偷笔记本电脑,没想到姑娘突然回来了,俩人就把姑娘蒙上头,生生掐死了……

就为了一个笔记本电脑。

今年3月12日,俩人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上海市公安分局徐汇分局依法逮捕。

他们落网的那天,正好是姑娘的生日,她是家中的独生女,如果活着,今年38岁了。姑娘的父母在派出所泪如雨下,“这么多年,我们晚上经常睡不着,生不如死。”

镜头里,他们的头发都白了,观众直接泪奔。

纪录片里并不都是如此沉重的案件,很多时候,面对不法分子,民警要先默默“看戏”。

女店主一脸“无辜”,啥都不知道,啥也没买过,啥都没注射……

警方拿出证据,她一秒招供。

这个马赛克,保持住!

警方还根据其提供的信息,追踪到了两个供货的微商。

梅开二度,又是几出大戏:《好久不做了》《刚停》《没有(仓库)钥匙》《假发货单》……

最终,警方在其仓库内找到大量非法注射药品,经过调查,两人分别被判2年3个月、1年8个月,并处以罚款。

另一对情侣顾女士和汪先生被举报吸毒后,民警上门检查。

顾女士一个人的戏撑足了全场:

《震惊》:什么?男朋友在吸毒,顾女士震惊地倒吸一口凉气,睁大眼睛、捂住了嘴;

《坦率》:男朋友买毒品的时候,我正好不在国内,你随便查,无辜的眼神+发嗲的声音;

《委屈》:一切都是男朋友骗我的,配上戏中戏《我没有》《我不敢》《我就体验下》……

一出完整的大戏,连办案民警都忍不住感叹一句,“演技”十分到位。

去年12月,浦东公安分局惠南公安处接到市民王先生的报警,称自己的异国未婚妻王娜娜不见了。

王娜娜是个抖音网红,来自东南亚,俩人就是通过网络认识的,王先生是不是“榜一大哥”不知道,反正此前已经为对方花费了不少钱,5万元的结婚礼金还是“花呗12期分期付款”。

确定王娜娜落脚点的一幕有点好笑:警方找到的一段王娜娜自己发布的视频中,她带着浓重的口音说了一句,welcome(wáiāokamǔ)to河(hè)南(nàn),人真的在河南。

弹幕中的河南网友瑟瑟发抖……

警方在出租屋内找到了王娜娜,她真的是偷渡而来,看照片像是一个小姑娘。之后,王娜娜被遣送出境。

50岁的郝阿姨今年单身,她的被骗经历也和感情有关。

她喜欢下象棋,在一个交友网站上遇到了一个同样喜欢下象棋的“朋友”,赢了两盘,对方主动加她,经常嘘寒问暖不说,还说要跟她结婚。

俩人认识没多久,这位热心“朋友”就给郝阿姨介绍了一款博彩软件,她先试水投资了2000元,很快就顺利提现,尝到甜头后,第二次郝阿姨直接充了1万元,“朋友”提醒她,可以充5万,赚得更多,郝女士真的充了。

充值5万后,郝阿姨的这笔反常支出被反诈中心监测到了。

相信很多看惯了诈骗套路的人,都会觉得这样的套路很熟悉。但对于不怎么玩互联网、又陷入爱情里面的人来说,双重盲目buff加持,郝阿姨一开始并不相信自己被诈骗了,还拒绝民警上门了解情况。

原来,她之所以不觉得诈骗是因为,她充值完5万后,想提现,但系统提醒只有充够20万才可以提现,并且得在48小时内充值完成,郝女士非常着急,于是将此事告知了“朋友”,对方说愿意资助一部分,一会说我给你找10万,一会说我给你找2万,前前后后,郝女士充了7万5千元。

在郝女士看来,如此热心的朋友,怎么会是骗子呢?

警察反复告诉她这是常见的诈骗套路后,她仍然将信将疑,并透露和对方有继续相处的打算。

注意,在介绍这个案例时,由于(拍摄时)此案仍在调查中,郝女士“朋友”的脸没有露出。

此前,在“纪录片高级马赛克”一事得到大批点赞时,有网友称不打马赛克是“不文明”的体现,这帽子可扣得有点大。纪录片中对已经被判刑的被告、嫌疑人、受害人的处理完全不一样。

公诉案件中,被追诉者在检察机关向法院提起公诉以前,称为“犯罪嫌疑人”,在检察机关向法院提起公诉以后,则称为“被告人”。

在刑事追诉阶段,对嫌疑人照片打马赛克,是为了刑事追诉能公正开展,尽可能减少对潜在无辜者的伤害。近几年,各方已经形成默契,一般在审判阶段才将被告人照片直接发出,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则对其面部打马赛克。

在一次次的案件背后,《大城无小事》提醒着大家,不要对违法犯罪心存侥幸,无论取证之路多么坎坷,无论物证藏匿多么隐蔽,警方都会披荆斩棘,斩断罪恶的根源。

就像探案过程中,民警们一次次重复的那句“你要记住,公安,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目前,纪录片还没播完,但评分已达到8.9,有网友表示,为城市里的无名英雄点赞,“很棒的普法教育”“闭眼五星好评”。

THE END
1.悲剧!初恋竟是相亲网站的骗子爱的分享初恋竟是相亲网站的骗子 99男 注:以下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之所以特意强调“真实”,是因为它真实地发生在我身边,故事中的“我”是我的同事的同学。之所以要写出这个故事,就是为了警醒那些在网上相亲的女孩子,识破骗子的伎俩,学会保护自己。 我今年25岁,在3月份之前我还一直是单身。学生时代的我对感情并不上心,觉得https://m.mgqr.com/news/24023.htm
2.女子上相亲网站被骗43万民警远赴外地抓回4名骗子来自沙坪坝公安分局消息:6月下旬,家住在沙坪坝区的李女士到覃家岗派出所报警,称自己在相亲网站上被别人诈骗43.5万。对方以“有投资内幕,能赚大钱”为由,让李女士先后给自己转账43.5万,之后便再也联系不上。起典型的电信诈骗案件,沙坪坝区公安分局民警接警后迅速展开调查。 https://www.cqkz.cn/article/article_59712.html
3."东欧美女"的跨国网恋陷阱背后由犯罪集团操作东欧网恋要闻这些美女通常要求对方汇去签证费、生活费、差旅费等信用卡信息,但因互联网上匿名,受骗者不能确定对方的真实信息。 此类手段屡试不爽,受骗者层出不穷。美国驻东欧各国大使馆及美国FBI几乎每天都会接到有关美国公民受诈骗投诉案。 据悉,这些“美女骗子”很有可能是从其他网站盗取的图片,背后实则网络犯罪集团在操作。https://news.hsw.cn/system/2017/0331/709241.shtml
4.国际在线国际在线(www.cri.cn)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通过44种语言(不含广客闽潮4种方言)对全球进行传播,是中国使用语种最多、传播地域最广、影响人群最大的多应用、多终端网站集群。国际在线依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泛的资讯渠道和媒体资源,在全球拥有40多个http://cri.cn/
5.振轩是什么时候爱上三顺的以及振轩绝对不渣!(受够有的帖子说从尽管她也遭遇了癌症的不幸,但她的心灵复杂程度已经远不足以跟上经历了三年终极哲学拷问的振轩。换句话来说,振轩的痛,她治愈不了。 听完语音,振轩听到在三石和三顺都想滚床单了,和女二还没做个了结,包括决心和女二在一起了,总破坏三顺的相亲。这 月上柳梢头 还是挺真实的,人性是复杂的,尤其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477894/discussion/637068970/
6.有人转发了一个聊天记录是某网友爆料自己在相亲网站被拉去当婚托你的富二代男友,可能真实身份是婚托 事情是这样的 某日下午 柴妹正潜伏在群里摸鱼 突然看到有人转发了一个聊天记录 是某网友爆料 自己在相亲网站被拉去当婚托的故事 据说这个相亲网站女多男少 所以大部分顾客都是未婚女性 但是相亲网站光女性可不行啊https://xueqiu.com/9164568977/166352844
7.以为的爱情,可能都是套路当下,一些爱情骗子也玩转互联网,凭着从网上就能买到的所谓“恋爱秘籍课程”,捏造身份将自己包装得光鲜亮丽,通过所谓的话术和流程追求心仪对象,达到骗财骗色的目的。如今,许多网恋和网络相亲通过交友软件及相亲网站达成,由于对信息资料审核不够严密,这类平台往往成为爱情骗子泛滥的重灾区。https://www.qzwb.com/gb/content/2018-06/12/content_5829431.htm
8.那些上相亲网站的程序员,后来怎么样了?于是果断在网站上拉黑并投诉女生,那边骗子也慌了,夺命连环call一个个袭来 后来,路加就不上相亲网了,因为识别骗子,就需要很多时间成本。 而且,相亲网站不止这一种花篮托,还有茶托酒托等等。 所谓茶托酒托,就是骗子带人去高级餐厅喝茶喝酒,事成之后,餐厅会给骗子茶水的回扣。 相亲网站https://blog.csdn.net/csdnsevenn/article/details/87941913/
9.千万不要相信各种刷礼物的相亲网站在那个相亲的网站上你会遇到各种向你打招呼的美女,她们有丑的也有好看的,有年轻的也有老的。 这个是我在百度贴吧里搜出来的答案,看那篇文章介绍说他在那个网站已经找到过相亲对象,(实际我觉得就是一篇广告软文)我看了这篇文章的介绍就下载了那个网站。 https://www.jianshu.com/p/74732fd30b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