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七街道下辖丁岗、洪岗、新华、科企、丁香五个社区,现有退役军人、参战参试人员等3674人,各类优抚对象122人。服务站自成立以来,通实施“1234”工作法,扎实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打造有兵味、有温度、有情感的“退役军人之家”。
一个阵地,夯实工作
街道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为第一站长、分管领导为站长的组织机构。按照“五有”标准,打造了135平方的独立的办公场所和活动场所,配备了5名工作人员,1名专职人员,其中公务员1人,事业编2人,聘用2人。打造了“四室一厅”(办公室、接待室、法治宣传室、活动室),设置了荣誉墙、英模人物等,为服务保障退役军人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和硬件支撑。
两个基地,弘扬传统
打造东至路学雷锋实践基地。南七街道与辖区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签订共建协议,打造“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时代新风”军民携手志愿学雷锋实践基地,依托实践基地开展常态化学雷锋活动。如,免费开放红色书屋,义务为辖区群众理发、家电维修等。截至到目前,集中开展活动10余次,服务群众600余人次。另外,为营造良好的“双拥”氛围,目前街道正配合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区委宣传部对炮兵学院的外立面墙进行改造,及打造蜀山区双拥街区景观墙,目前已制定出设计方案,计划“八一”前完成。
建立黄小国防教育基地。一直以来,黄山路小学高度重视国防教育,专门开设了国防教育课程,聘请60多名炮院官兵担任国防教育校外辅导员,大力开展国防教育,每年学校组织教师和学生走进军营,参观院史馆,开展“军事五项赛”体验军营生活,感受军旅文化。这也让黄山路小学先后荣获“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校”、“合肥市双拥合格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此外,为进一步弘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今年以来开展了“青春同行相约南七-退役军人相亲会”等活动。
三个平台,促进发挥
南七街道通过强化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为退役军人搭建平台,促进退役军人作用发挥,为街道高质量贡献力量。
“兵支书”平台。鼓励优秀的退役军人回乡建设,通过“两委”换届和组织任命,目前共有2名优秀的退役军人担任社区党委书记。他们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了“头雁”作用。如,方华春作为洪岗社区的“兵支书”,他带领社区“两委”班子,打赢了维也纳小区阳性病例封控工作;顺利完成原肉联厂生活区607户老住户北亚安置房分房任务。陈永国作为丁岗社区的“兵支书”,他带领班子一行人,为民办实事,完成华林家园、世纪新城老旧小区5部电梯加装。为优化环境,亮化升级富贵街,使之成蜀山区新晋网红打卡点,并成为激活消费增长的新动能。
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平台。组建了“街道退役军人服务队-社区退役军人服务队-老兵救援服务队”三类7支红耀江淮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开展了爱国教育、国防教育、文明创建、疫情防控、应急救援等志愿服务活动。自成立以来,开展了“老兵故事人人讲,红色基因代代传”、“学雷锋践初心”等活动,志愿服务活动达80余场,惠及群众4000余人次。
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平台。常态化走访5家军创企业,了解企业的需求,主动为企业送政策,为企业纾困解难。依托蜀山区就业创业基地,通过“线上和线下”举办就业招聘会,动员40余名退役军人参加企业招聘,为20余名退役军人安排了就业。
四项服务,提升水平
建卡办证服务。通过上门入户等方式,及时为退役军人办理全要素建档立卡和发放优待证。目前已发放优待证3308人。走访慰问服务。利用“八一”、春节等重大节日对优抚对象、困难退役军人、信访重点人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及常态化走访。为立功受奖的现役军人汪洋等20人上门送喜报。常态化开展“四尊崇、五关爱、六必访”,不断提升退役军人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开展“帮代办”服务。积极为残疾的退役军人办理灵活就业社保补贴,为0-6岁残疾儿童退役军人子女办理康复补贴申请,为残疾退役军人或者退役军人残疾子女申报教育资助资金。化解信访矛盾。对涉军重点人做到一户一包。做好退役军人信访接待,真正实现“矛盾化解在源头、问题处理在基层、关心关爱在身边”,就地就近解决各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