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公布“线上和线下诈骗”,了解电诈四大误区,牢记十二个凡是!校园反诈安全服务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由于这种行为完全不使用暴力,而是在一派平静甚至“愉快”的气氛下进行的,加之受害人一般防范意识较差,较易上当受骗。

以上就是关于诈骗的详解,相信大家对于骗子都是深恶痛绝的。尤其是曾经遭受过诈骗的朋友,对于骗子简直是恨不得抽筋拔骨方能解恨。那么要如何应付骗子的花招和套路呢?

骗子的诈骗方式总结起来分为线上不见面形态和线下见面形态。

线上型:

刷单:

1、此类诈骗受害人主要是在校大学生、公司职员和家庭妇女。

2、犯罪分子先通过建立各种兼职群发布刷单信息、步骤、工资来骗取受害人信任。

3、刷前几单时为了获取受害人信任会如数返还货款并附上佣金。

4、网上刷单99.99%都是诈骗,且刷单是违法违规行为。

网络购物:

1、打着低价促销的幌子诈骗。

2、诱导受害人点击退款假链接。

3、冒充网购客服,误加会员,以解除会员退会员费的名义,骗取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

冒充熟人:

1、犯罪分子通过渠道收买受害人的个人信息。

2、往往以受害人的领导、同学、朋友等面目出现。

4、以各种理由向受害人借钱,称急需用钱。

购物退款:

2、要求受害人进入钓鱼网站,填写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

3、向被害人索要短信验证码。

4、凭受害人填写的卡号、密码、验证码将银行卡内的钱骗走。

网络贷款:

1、未放款却先收费。

2、声称“无息贷款”,以证明还款能力为由,要求被害人打钱。

交友:

1、借婚恋交友的名义频繁联系,急于与受害人建立初步关系。

2、以各种理由拒绝见面。

3、得到信任后,就会以手机没话费,想见面没路费等理由借钱。

4,或者以结婚为借口怂恿投资虚拟平台,完成诈骗后走人(俗称“杀猪盘”)

冒充客服:

1、犯罪分子通过不法渠道获得受害人个人信息,然后一般自称某宝、某东的工作人员,以误操作将被害人化为VIP客户,需缴纳相应会员费,如果需取消会员,需要与银行联系,随后犯罪分子再冒充银行工作人员,要求被害人转钱到指定账户。

2、嫌疑人事先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到受害者的个人信息或者购物信息,在取得受害者信任后,以上述借口要求受害者配合“客服”操作,要么点击链接填写银行卡信息,要么扫描二维码进行转账,要么告知对方手机收到的验证码,最终造成资金损失。

信用卡:

1、犯罪分子多数采用钓鱼短信的方式诈骗,内含钓鱼木马链接。

2、犯罪分子会向被害人索要短信验证码。

网络投资:

1、目前犯罪分子多以婚恋交友平台找寻目标。

2、获得被害人信任后会告诉被害人自己通过某投资平台获利很多,请被害人一起投资。

3、一开始会给被害人正方向的投资建议,让被害人赚一些,随后会请团伙成员介入,冒充“投资指导老师”提供反方向建议,使被害人大额亏钱。

冒充公检法:

2、随后犯罪分子冒充公安局、检察院办案人员,通知被害人涉案,给被害人钓鱼链接,内含“通缉令”、“侦查令”、“冻结令”,进一步恐吓被害人。

3、以核验资金为由,要求被害人办理新卡开通网上银行将所有存款转至公安局所谓的“安全账户”。

5、有时会要求被害人独自到宾馆开房间,操作转账。

冒充领导:

1、多数针对公司财会人员。

4、先要求受害人第二天到自己办公室,受害人相信后,第二天再谎称自己有事,不在办公室,随后声称要给某领导送礼,让被害人准备资金。

网络预测彩票:

2、通过收取会员费,保证金等名义让受害人转账

网络购票:

1、利用低价票吸引受害人群。

2、在购票高峰期谎称能买到抢手的票。

3、要求实现致富保证金、订金等等,利用受害人急于拿到票的迫切心理,诱使受害人追加订金、保证金。

机票改签:

2、当受害者与“客服”取得联系后,“客服”会告知乘客航班因故取消,需要进行退票或改签操作利用受害人急于赶航班的心理而急于改签不会多想,按照“客服”的要求进行操作。

冒充军警采购:

2、受骗人看到商品中存在差价利润而疏于防范,联系后,外地经销厂家以必须先付款后发货为由,骗取受骗人汇款,实际上,所谓的第三方也是诈骗团伙成员。

线下型:

1、迷信型诈骗

这类诈骗一般是打着算命、卜卦、相面以及“替人消灾”、专治邪病等幌子,有的还自称是某地有名的道士、尼姑、和尚、名医等,经常持假证件活动在街头巷尾或集市上,诈骗的目标多是中老年妇女。

2、丢物型诈骗

这类诈骗案件较多,就是我们常说的“拾物平分”型诈骗犯罪。作案人常用的诱饵是假首饰(假金戒指、假项链)。将以上某种物品扔在能让你看到的地方(有时里面还会附上一封信、一张发票、一份鉴定证书和少量的人民币等证物),事后以“见者有份”诈骗钱财。

3、婚介型诈骗

4、中奖型诈骗

5、赌博型诈骗

这类诈骗多用扑克牌、象棋等作为赌具,以是否猜准或输羸为赌码,主要是演给围观者看并引人上当,有的甚至发生多人联合起来骗赌。还有的以做生意为名,将外地驾驶人、客户、业务员骗到某酒店、宾馆,摆设赌局,合伙赢钱、进行诈骗。

6、兑换型诈骗。

常见的有用秘鲁币、冥币冒充美元等诈骗钱财。这种诈骗方式易出现在一些中小型宾馆、长途客车、中巴车、农村集市上。

7、碰瓷型诈骗

这类案件在农村道路上多发,故意与别人行驶中的车辆发生“碰撞”,声称受伤(其中经常会用旧伤冒充新伤,如肋骨骨折)向车主要赔偿。这种诈骗,公安民警到现场时,有时也很难识破。

8、突发型诈骗

9、借用型诈骗

骗子会先和你闲聊,待取得你的信任后,要求借用你的手机或摩托车等,然后就溜之大吉。除此之外,作案人还会利用其虚构的师生关系、远房亲戚关系等,先骗取你的信任,然后以突发交通事故等原因向你借钱,得手后溜走。有的骗子会先购买某商品骗取货主的信任,然后以“回家后一起算账”为由向货主借钱以顺便捎带一些东西为由骗其钱财。

10、调包型诈骗

这类诈骗多发生商店。作案人在购物时通过讨价还价、索要发票等手段分散店主的注意力,然后将所购商品实行调包。另外,“购物者”在购物时先出示真钱让店主看,然后以要再数一遍等借口将真钱要到手,乘店主不注意调包,将真币换成假币交给店主。有的出售废旧物品时,给受害人看的是废铜之类的,但事后到受害人手中的可能就是一包砖土之类的。

11、索贿型诈骗

12、选阵型诈骗

骗子有的持假介绍信或假居民身份证等作为掩护。如在某处租好房后,在租来办公设备,就可以在附近商店赊欠商品或到附近饭店赊欠大吃大喝。还有的骗子在租好房后,先当着家主的面高价收购少量货物(如中草药、蛇皮、黄鼠狼皮),引诱家主事后垫钱高价收购。

13、冒充型诈骗

骗子往往冒充国家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诈骗,有的还自称高干子弟,有的冒充教育主管部门通知解缴各项经费、销售书籍等,有的冒充医生收取患者家属的医疗费,有的冒充群众比较信任的军人以部队有工程需招标等手法骗钱;有的冒充警察骗财骗色;有的冒充记者以帮助搞形象宣传为名进行诈骗。

14、换证型诈骗。

骗子会用假的银联卡或假的身份证件办理银联卡后,套取受害人手中的真卡,再想方设法套取密码后到银行取钱。有的以别人汇款过来、自己无卡为由,借用别人的银联卡,然后调换。有的以须查验对方做生意的能力为由,称要查验或汇款方便为由,用假卡套取真卡。

15、合伙型诈骗

骗子往往是介绍受害人一起做生意,后称资金不足让受害人垫钱先买下一些物品。如近几年发生的家养甲鱼冒充野生甲鱼诈骗案、鱼肝油冒充胆红素诈骗案、清水冒充蛇毒、合伙做电子元件生意、合伙做茶叶生意等诈骗案。这类诈骗案件发生的原因是受害人受利益驱动而导致的。

16、错位型诈骗

骗子会抓住夫妻(或数人)一起做生意的时机,骗走对方丈夫,然后再回到其妻处称事情已办好并直接讲“你丈夫叫我直接来取钱的”之类的话骗钱。有的还声称是某单位领导,需要一批高档烟酒或急用现金等,然后到某经营场所,声称是受某领导指派来借钱或佘欠高档商品。

17、苦肉型诈骗

这类诈骗主要是骗子用自讨苦吃的方法先博取旁观者的信任,然后对旁观者实施诈骗;有的唱“双簧”时,甚至出现“丈夫”故意当着别人的面、打“妻子”耳光的情况。待“丈夫”离开后,“妻子”便以要离婚、回娘家为由,展示假证件后、向路人“直接借钱”。

18、效力型诈骗

骗子会自称能帮助你解决某事情而骗取钱财,这种效力型还表现为顺便(免费)捎带物品、现金等。如帮助在押犯人早日释放、帮助未就业子女安排工作、帮助高中毕业生上大学、帮助招工等,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

19、抵押型诈骗

这类骗局,骗子会自称系某经济效益比较好的单位的招工人员,要到该单位须先交一定数额的押金。作案嫌疑人得到一定数额的押金后便会逃之夭夭,或者要求某人到某地进行实际不存在的“面试”,然后以交服装费、押金等为由,要求受害人将钱直接汇到指定的银联卡上。

20、收藏型诈骗

这类诈骗多以邮票、古董、铜钱、“四连体”人民币、古币等为诱饵。一人充当卖主,几人扮演买主。有的直接冒充考古或石油勘探人员故意到人多的地方进行开采并挖出一些瓶罐之类的物品骗取信任,诈取钱财。

21、保健型诈骗

这类最常见的受害人以老人为主,如以“国际爱心健康教育协会”等名义进行“中国夕阳之春大型健康养生知识讲座”,开始以免费发放某些药品、医疗器材等,隔几天便要求群众购买,声称第二天就会退款。待受到一部分钱后便溜掉。

22、推销型诈骗。

骗子将一些过期的、伪劣产品等,以出口转内销、亏本销售等名义,在城郊结合部和农村地区低价推销,诱使群众购买。

23、租赁型诈骗

用假的居民身份证、房产证等证件,从汽车租赁公司、模具租赁公等处,租得汽车、船舶、钢板、吊车、钢管扣件、摄影器材等,然后低价卖掉或再抵押给别人。

24、返还型诈骗

25、提醒型诈骗

26、伪造型诈骗

这种常见的骗局是伪造熟人或领导的笔迹,以收获某些财物的目的。如伪造教育局的文件,要求农村各学校将所收资金全部解缴到相应的账户。伪造某人的借条,声称其家中有人欠钱,然后到当事人的家中强行索要。

27、乞讨型诈骗

这类诈骗的作案人多是女性和少年,以家境贫穷上不起学、看不起病等理由诱引善良的人捐助钱财,使好心的人上当受骗。有的还以出来找工作、找熟人、找亲人时,路费用完或钱包被盗等为由,称还没有吃饭或没路费回家,向路人“乞讨”小额钱财。

28、报恩型诈骗

29、送货型诈骗

骗子以需要大批量货物为由,将某批发商的货物骗运到某地,并通知货主到某地取款,然后转移走货物;也有的直接通知货主将货物送到农村一些渔塘等地,卖掉后直接将货款收下。有时货主查找起来时,连联系人的身份一点也讲不清楚。

30、充好型诈骗

这里的充好指的是冒充好人。例如一些骗子会将外地的一些黑车车主骗到农村,然后向当地交通征稽部门举报,称该车是黑车。当这些黑车被交通征稽部门查获后,往往会罚款好几万元。在此情况下,“乘客”又扮演起好人,声称自己有亲戚有交通部门,可以帮忙少罚款或不罚款为由,骗取车主钱财。

电信网络诈骗的四大误区!

●误区一:被骗的都是中老年人

中老年人这个群体,因为岁数较大,记忆力、智力、思维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最重要的是,老年人对新鲜事物了解不足,特别是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了解欠缺,这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被骗较多的原因。与此同时,该群体因为前半生的职场打拼,往往积累了一定的家庭财富,如此之下,他们便成为一些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青睐的对象。这样的人一旦被骗,一辈子的积蓄就会付诸东流。

但在实际情况中我们发现,老年人并不是唯一的被骗高危群体,被电信网络诈骗的事主,年龄构成呈“哑铃”状,也就是说,年龄两极化现象比较严重。除了中老年人以外,高校学生以及刚刚步入社会的青年也是易被侵害群体。因为这些人的社会阅历少,对社会风险的认知预估不足,并且又急于追求成功和积累财富,盲目地尝试新鲜事物,所以非常容易掉进骗子设定的陷阱。与中老年受害群体有所区别的是,青年受害群体在个案案值上损失不大,但整体发案数量高。

●误区二:都是因为贪财、智商低,才会上当

关于电信网络诈骗,普遍存在一大误区,人们普遍认为:只有贪财之人,才会上当;上当受骗的,都是傻瓜。可是,实际上并非如此,电信网络诈骗在早期,的确是利用人们心中的贪念来实施犯罪(特别是台湾地区),比如“虚假中奖”“六合彩”等,但随着这种犯罪手段的普及,诈骗种类和花样也在不断翻新。现在,警方从侦查角度将电信网络诈骗归为四十多个大类、一百多个小类。这种种诈骗手段,对人们心理的利用也各不相同,大致可分为贪、怕、慌、缺、善几类,稍微不注意就会中招。

这些中招的受害者中,不乏高学历人士,甚至有个别民警也曾经上当受骗,并向犯罪嫌疑人汇过款。所以,对于电信网络诈骗,我们要重视起来,无论你认为自己社会阅历有多丰富,认为自己智商高还是学历高,如果不能及时了解一些防范资讯,很容易就会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误区三:反电信网络诈骗,都是警察的事

面对电信网络诈骗肆意横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受害者,任何人概莫能外。由于电信网络诈骗的远程非接触性、隐蔽性特点,仅仅依靠警察一家,是难以完成对案件的侦查、破案以及防范工作的。常规的侦查需要金融部门、通讯运营商以及各个职能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共同配合与支持,警察才能成功将这些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

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需要多警种、多部门、多方面的参与配合。而在防范此类犯罪的方面,更需要整个社会全员参与。重拳打击、防范在先,我们希望警察与公众共同编织一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法网,让民众的财产不受损失,未雨绸缪,永远好过亡羊补牢。

防范措施

思想上:沉着冷静,不慌不乱,不贪便宜,拒绝诱惑

行动上:核查实情,辨别真伪,不乱转账,防范风险

3、积极帮助身边人,积极参与,在全社会形成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良好氛围。识别电信网络诈骗牢记“十二个凡是”

四、凡是不认识的人需要您提供短信验证码的,一律是诈骗。

五、凡是网上兼职刷信誉赚取报酬的,一律是诈骗。

六、凡是引诱您在网上购买各类彩票的,一律是诈骗。

七、凡是引诱老人体验并购买保健品或收藏品的,一律是诈骗。

九、凡是非正规银行发售的高息(超10%)理财产品,网络推销、手机下载APP购买的理财产品,一律是诈骗。

THE END
1.闪婚被骗女方外地人,我在本地报警有用吗?针对闪婚被骗的情况,女方作为外地人,在本地报警是有用的。根据《民事诉讼法》,您可以选择向被告的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899665.html
2.遇到婚托,被骗钱,如何维权被婚介公司骗钱可以报警吗遇到婚托,被骗钱,如何维权 2020年,方女士在北京即将步入婚姻殿堂之际,男友突然消失。这是一起精心策划的婚托诈骗案,高某和马某通过假装提供婚介服务,骗取女性的信任和钱财。高某在法庭上认罪,检方建议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一年至十三年,并处罚金。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https://blog.csdn.net/zy5826261/article/details/120553078
3.安徽省六安:男子投诉遭遇婚介所“诈婚”被骗26万已报警投诉信内容里还有一段据称是安姓女子的自述,称“伊恋婚介为‘婚诈’公司,她由伊恋婚介安排‘婚诈’,起初她不愿意,对方扣押了她的身份证,逼迫她去进行‘婚诈’活动,并承诺为她策划婚骗成功后的退路,迫使她就范,达到婚介公司从中敛取钱财的目的”。 https://m.163.com/dy/article/HN4BCGN50545RZXD.html
4.被婚介公司诱导诱骗消费,但手上证据不足,向12315投诉会有效果不?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换一换 大家都在问 婚介公司具体哪些行为可能违法?我投诉12315能否提供哪些帮助?除了12315,还有其他法律途径吗? 您好,找到想了解的问题了吗? 打开对话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被婚介公司诱导诱骗消费,但手上证据不足,向12315投诉会有效果不? https://mip.64365.com/ask/21636377.aspx
5.你的先生婚介公司就是个骗局实实在在的一个骗局公司你的先生婚介公司就是个骗局,骗了我接近三万、找负责人处理也是一直在敷衍了事,一开始是说不收钱的、叫我过去公司看看、结果去到就把你拉到一个小黑屋一顿洗脑、要你写家庭背景收入多少各种各样的东西、还要看你花呗借呗微粒贷有多少钱额度、接下来就是怂恿你用各种方式去消费去借贷消费、事后就随便的叫你去见一https://gd.tousu.sina.com.cn/complaint/view/17362775783/
6.老人为何频频成为婚恋诈骗对象?这些陷阱要谨防老人为何会成为婚恋诈骗的对象,这类诈骗有哪些手法,又该如何防范?近日,记者专访了参与打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的检察官和公安民警,对这类诈骗进行了详细剖析。 案例>>> 开设婚介公司专盯老年人 前面提到的“1.10”专案,是今年城口县破获的一起婚恋诈骗案件。 今年1月10日,城口县警方接到河鱼乡村民邓大爷报警称,自己被https://www.jrcq.cn/Release/txtlist_i15388v.html
7.被婚姻介绍所骗了怎么办?在婚介所签了合同可以退钱吗?被婚介销售欺诈交了十几万的服务费用,保证服务包结婚也是口头保证,说并让男生出这个服务费并未写在合同里,不限时间不限人数面谈答应的都未写进合同,要退费没找到相关的负责人员,7天内可以要求退还全部费用,但是现在找不到相关人员负责。才感觉自己被骗。如遇婚介公司、婚恋平台诱导交费,收集下方相关证据,有希望追回你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965826.html
8.被金凤凰婚介所骗了2万我主良缘征婚交友提供最新被金凤凰婚介所骗了2万信息,我主良缘拥有千万白领会员,十年交友征婚服务品质,找被金凤凰婚介所骗了2万来我主良缘https://www.7799520.com/topic/bjfhhjspl2w/81685
9.被婚介骗钱,要回来太难了!确实姐们有的报警,有的去派出所,那里也只是记录一下,后续进展就不知道了。就这样,姐妹们又咨询律师,律师的建议走法律程序,但时间很长,而且也有可能败诉,拿不到一分钱。 天哪,这就跟那个杀猪盘似的,如果你不警觉,都能骗到倾家荡产,还要不回来,可怎么办,谁来帮帮我们这些被骗的人?https://www.jianshu.com/p/f1e51beea1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