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单身群体数量持续增长,婚介和情感咨询类服务需求巨大,婚介服务行业在“蓬勃生长”的同时也暴露出服务标准缺失、收费不透明等行业经营乱象。同时,会员信息审核不规范、以订制服务收取高额费用、合同条款显失公平、退费难等问题在消费投诉中逐渐凸显,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和选择权。
记者了解到,根据消费者投诉和咨询热点,现阶段婚介服务营销陷阱主要集中为:“洗脑式”营销,诱导签约合同;不明码标价,收取高额费用;滥设返款规则,违背公序良俗;利用格式合同,设置不公平条款。
针对婚介服务消费陷阱,广西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提醒消费者:
选择证照齐全的婚介公司
在选择婚介公司时应注意选择证照齐全的婚介公司,注意查看公司经营地址、法人代表、经营范围是否与营业执照内容一致,明确公司具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经营主体资格。
签订服务合同
仔细阅读合同,在不违背法律和公序良俗的基础上,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对服务价款或者费用、数量和质量、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项和风险警示、售后服务、民事责任等条款要做详细约定。如果属于格式合同,可以根据需要协商增加补充条款。
注意查看各项服务是否明码标价
注意查看收费项目、标准、服务内容等重要信息是否进行公示,做到清楚明白消费。如果婚介机构提供心理咨询、形象设计等有偿服务,注意核实提供服务人员的资质证件,以判断相应服务的质量和资质。
保护个人信息
婚介服务与人身关系联系紧密,消费者更要注重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可通过单设条款约定经营者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责任和保护不利后果。
核实约会对象信息真实性
识别是否存在“婚托”或者其他虚假人设,避免在婚恋过程中因诈骗造成财物损失。
增强留存证据意识
切勿相信涉外婚介
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国,涉外婚介是违法的。国内婚姻介绍机构和其他任何单位都不得从事涉外婚姻介绍业务,任何个人不得采取欺骗手段或者以盈利为目的从事或者变相从事涉外婚姻介绍活动。如果中介推荐涉外婚介服务,不要相信,建议及时报警。
广西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建议消费者树立健康、乐观、理性的婚恋观念,在与婚介机构接触的过程中,保持清醒认识,避免被他人“洗脑”后产生自卑与恐惧心理。不要因为着急“脱单”而丧失理智,高昂服务收费不一定就能换来婚姻与爱情。
编辑|陈钰榕
校对|李冬莉
审核|奚林忠
(作者:苏昭宇陈钰榕李冬莉)
手机客户端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