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共青团中央、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青年婚恋工作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要求推动实名认证和实名注册在婚恋交友平台的严格执行,严厉打击婚托、婚骗等违法婚介行为。
婚恋交友网站之乱,其实早已有之;如今突然将其置于聚光灯下,人们才发现问题早已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盘点诸多漏洞、“雷区”、骗局,问题的根源究竟出在哪?
一言以蔽之,假。婚恋交友网站的“假”,至少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以假乱真。曾有记者在法律检索平台“无讼”上搜索某婚恋平台,发现其涉及法院判决1329起。翻阅这些卷宗,有出狱次月便冒充警察注册的,有前科累累还冒充领导行骗的,有结婚尚未满月就注册相亲的……从约会遭遇酒托到连编剧都想不到的婚骗场景,假用户让人苦不堪言。
《意见》要求推动实名认证和实名注册,可谓抓住了问题的一大关键。那实名制如何落实?从国外婚恋网站的尝试来看,实名并不难——有的要求用户上传7秒的自拍视频,然后客服手动检查,验证视频与个人的吻合程度;有的还开通了这种“操作”,允许每个用户阻止、举报任何“可疑”用户……可以说,落实实名制技术上没难度,关键还是平台的态度。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