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半熟恋人》看“成年人的爱情”。
作者|思涵
《半熟恋人》于2021年年末上线,聚焦30+都市男女的轻熟恋爱,是当下恋综市场上全新角度的开发。节目官宣3天便斩获全网热搜51个,至今播出4期,“大哥大嫂”CP已经被网友单方面锁死,观察员王彦霖还亲自下场为自己支持的CP“巴拉拉能量”P图发博,嗑得不亦乐乎,再次印证了《脱口秀大会》中Rock那句吐槽“人类最大的爱好,就是看别人搞对象”。
图源:网络
恋综内卷现状:
洞察用户需求才能突出重围
恋爱,曾被称为综艺题材中的“超级垂类”。与街舞、剧本杀等垂直品类相比,恋爱可以说是最大众化的垂类题材;但目前各平台恋综扎堆出现、入局者持续增加,恋综想要圈住观众也并不容易。根据云合数据统计,2021年全网14档恋综中有5档播放量过亿,其中只有《心动的信号4》破2亿,以4.7亿的正片有效播放量独占鳌头,一如既往维持住了“恋综天花板”的荣光。
恋综市场竞争加剧,推动了节目内容创作的精益求精。往年的恋综市场虽然热闹,但节目形式同质化严重,而回顾今年的恋综市场,已经呈现出差异化、创新化的向好趋势。
一是在选取素人嘉宾时年龄上的差异化——有展示30+轻熟龄男女恋爱的《半熟恋人》,也有呈现大学生恋爱交友的《怦然心动20岁》;二是在定位恋爱关系阶段上的差异化——有“恋爱发生前”的《心动的信号》,也有邀请分手后的情侣甚至离婚夫妇同游的《做朋友也没关系》《再见爱人》;三是在节目机制规则上的创新,例如引入“X恋人”的《机智的恋爱》等。如果说曾经的恋综市场还不乏“批量生产工业糖精”的粗暴打法,2021年的恋综已经为观众提供了更阶梯化的甜度和更多风味的选择。
以四档综艺为例:根据云合数据提供的恋综受众画像,《心动的信号4》的受众平均年龄是24岁,《半熟恋人》的受众平均年龄则提高到了26岁,后者30岁以上的受众比例高出前者7%。而《再见爱人》30岁以上的受众甚至高达60%,《怦然心动20岁》则是四档综艺中19岁以下受众比例最高的——数据印证,恋综对受众进行精细化分层、针对用户需求定制内容的打法是奏效的。
嗑糖之外,
真实和共情是终极爆款密码
在2021年所有恋综中,《心动的信号4》是唯一在上线期内拿过云合数据综艺霸屏日榜第一的恋综,登顶次数高达8次,正片有效播放量位列网综TOP10。如此能打的成绩,难道只是因为它产出的糖足够甜吗?那么另一档《再见爱人》聚焦离婚夫妇的关系,又为什么能够收获口碑?
一边是“恋爱开始之前”,一边是“婚姻破裂之后”,二者成功的共通之处,是用真实的关系细节唤起观众共情——“嗑糖”只是浅层需求,在恋综中照见自己才是深层需求。早在恋综流行以前,多年来偶像剧的泛滥已经让仅供观赏的梦幻爱情套路不再稀缺。如今观众更希望从恋综里看到现实的投射,想要从他人的情感关系中找到情感参照的样本。而这正是只规定情境、不限制情节的恋综所擅长展现的。
如果说精细划分受众是吸引用户的第一步,那么制造情感共鸣才是留住用户的最终要义。据云合数据显示,《心动的信号4》收官期的受众粘性为111.58%(收官期受众粘性相对于第一集的比值,第一集的受众粘性为1)。观众之所以嗑得“上头”,正是素人的“真情”唤起了观众的“实感”。素人嘉宾认真恋爱的状态让观众信服,观众也在他们身上找寻共鸣。
至今节目已经播出4期,每一期都不断抛出新话题做情感态度拆解,并借由观察员的话题探讨将层面延展、深化,例如薛兆丰提出感情中的“债权”、王子文谈异性成为男朋友的标准等等。年龄不仅仅是身份标签,更深刻影响了节目中恋爱的形态与观点的输出,真正做到了用更透视现实的视角去展现熟龄爱情观的意义内涵。
2022恋综前瞻:
照亮更多情感角落,挖掘更多社会议题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几大视频平台招商会共释放恋综18档,与2021年的14档相比,总体数量进一步提升。除了优质恋综IP的续播,也出现了一些全新的节目创意。
在节目内容上可以看出,2022年恋综选题进一步细分,例如出现了聚焦母胎solo人群的恋综、探讨“友达以上恋人未满”关系的恋综等;恋综的场景也在拓宽,除了演播棚、合租公寓、旅途中,甚至还出现了剧本杀这样的社交场景。另外,婚后独居、全职爸爸等社会问题,也被纳入恋综探讨的范畴之内。恋综节目组与观众都不再满足于“产糖-嗑糖”的简单重复,而是将更广阔的情感体验、更深层的社会议题装进“恋爱这件小事”里,以小见大。当节目中所架构的情感语境与现实中的情感生活语境同步,节目中经历情感成长的每一个人能给屏幕外的观众带来情感上的高度参考与还原,那么观众便能从屏幕内的平行空间里看有所思、学有所得。自然恋综便不再只是简单的综艺休闲,它更是在教会我们去审视和学习一种正确的爱与被爱的能力。
这已经不是可以简单粗暴地将恋综作为题材红利的时期了,创作者们都在不断尝试接近爱情的本质来探讨与表达。作为一种亲密关系,爱情可以被精细地分为诸多阶段,无论是暧昧期的拉扯试探还是失恋后的失魂落魄,都能成为恋综的选题;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爱情里包含着权力关系与经济文化的因素,女性对平等关系的追求、离异人士再寻真爱的困境……这些时代情绪都可以在恋综的故事里润物细无声地呈现。爱本身便包罗万象,恋综也因此可以一直延伸向远方。
随着各年龄层、各种身份标签的不同形态爱情都被纳入恋综的观察视角,对于当下的年轻人来说,冉冉升起的恋综将成为这个时代的“偶像剧”,只不过传递的不再是虚构的爱情幻想,而是真实的情感社交教科书。2022年的恋综市场或将越“卷”越精彩,一切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