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中介套路多,天河严打机构“坑客”行为

在现代社会,婚恋中介机构作为连接单身人士、促进姻缘的桥梁,本应发挥积极的作用。然而,一些不良婚恋中介机构却采用各种套路坑害消费者,给消费者带来了经济损失和精神伤害,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破坏了社会风气。

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天河区市场监管局积极采取监管举措,对婚恋中介机构的套路坑客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有效治理,推动婚介行业健康发展。

深入调研,摸清婚恋企业底数和突出问题。

天河区市场监管局已组织全区21个监管所对全区婚恋中介机构进行全面摸底调查,依托12315、12345政务平台,结合日常监管、实地巡查、双随机一公开、处理投诉举报等方式,深入了解婚恋中介机构存在的问题。调研发现,全区30多家婚恋中介机构中,一小撮婚恋中介机构常见的套路坑客手段有四大类,分别是虚假宣传、诱导消费、随意定价、信息泄露;特别是夸大服务效果、承诺“包成功”、“优质会员众多”现象比较严重,甚至有消费者反映中介雇佣“婚托”的现象。婚恋机构的套路消费手段非常隐蔽,依靠信息不对称的优势,工作人员一对一与消费者沟通交谈时,通过暗示、误导等方式让消费者陷入消费陷阱。

加强宣传,提高消费者防范意识。

畅通投诉渠道,及时处理纠纷。

依托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和广州市12345政务热线,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对每宗投诉举报,做到及时受理、快速处理、限时反馈。建立投诉处理工作台账,对每一起投诉进行跟踪记录,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加强婚恋机构投诉数据的分析,从中发现共性问题和潜在风险,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管执法工作。2024年以来,天河区共处理涉及婚介机构投诉举报856宗,为消费者挽回损失42.68万元。

规范婚介公司合同条款,避免套路坑客。

指导企业制定标准合同模板,明确规范服务的具体内容、服务期限、收费标准和方式、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退费政策等关键条款;明确服务内容,合同中应详细描述婚介公司提供的服务,包括介绍对象的数量、质量要求、匹配方式、约会安排等,避免模糊不清的表述,以可衡量的标准来定义“优质服务”;明确收费标准与退费政策,确保不存在隐藏费用。

THE END
1.风险提示揭相亲平台消费陷阱:"轰炸式"推销"凑数式"服务记者以相亲者身份实地走访几家婚恋平台的线下门店。“你等会儿看看我们给你筛选的匹配对象,咱们再沟通。首次到店签约,我还可以帮你申请VIP,16500元享受28800元的服务。”一名自称“店内相亲成功率排名前三”的工作人员打出“优惠牌”,劝说记者签约,并以查询信用为由询问并查看了记者的花呗、信用卡额度及还款情况,http://credit.wuzhi.gov.cn/news/content/1565312067998
2.我被婚恋公司套路了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因单身多年,去年7月F先生想通过婚恋公司的网站寻找到自己的另一半,但在交了一万多元的会员费后,该婚恋公司安排的几次相亲都让他很不满意,他想退回费用也被拒绝。近日,F先生通过96339热线讲述了他通过婚恋公司找对象被套路的经历。 https://szb.qzwb.com/qzwb/pad/cons/202402/05/content_67372.html
3.世纪佳缘灰黑产业链被曝:网络相亲情不深套路深对此,世纪佳缘官方微博发布致歉声明称,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已经在对报道中反映的问题进行核查。目前公司已经在后台开始去除此功能。 这不是世纪佳缘第一次牵扯到灰黑产业链中,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当我们复盘中国婚恋产业,它一度高光过,之后因为商业模式缺陷,加上灰黑产泛滥,让平台信用体系破了洞,这个洞几乎无https://www.hntv.tv/sehui/article/1/1469202035949694978
4.婚恋平台6大套路,婚恋平台不靠谱主要是人不靠谱在这个信息化、快节奏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婚恋平台来寻找自己的另一半。毕竟,网上交友看起来方便又高效,似乎比相亲、聚会、朋友介绍都来得直接、快捷。可一旦真正踏入你会发现,婚恋平台上的“浪漫”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一系列的套路、伎俩、甚至虚假的包装,让不少人产生了“婚恋平台不靠谱”的怀疑。究http://www.aichao521.com/hunl/27242.html
5.婚介机构里的套路除了消费者觉得婚介机构套路深,有些刚刚结束婚介行业的经营者也被行业内的“潜规则”撞了一下腰。 陈大伟是河北人,常年在北京做生意,因为此前在老家和当地团委一起组织过相亲会,他一直很关注婚恋市场的动向。 眼看着身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单身,他觉得办婚介公司应该是门好生意,于是2023年,陈大伟在北京市朝阳区的http://m.legalweekly.cn/fzzg/2024-05/09/content_8994008.html
6.“女主播”的“恋爱”不仅“甜”,还“骗钱”经查,该公司正式“运营”不足两个月,已非法牟利30余万元。目前,王某等6名犯罪嫌疑人已被黄埔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揭秘网络直播平台诈骗套路 以网络直播平台进行诈骗犯罪看似形式新颖,实则与之前“茶叶妹妹”“支教美女”“重症女友”等假借“美女”实施网络诈骗的把戏如出一辙。 犯罪嫌疑人不断对形式进行包装https://www.gzdaily.cn/site2/pad/content/2020-06/10/content_1290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