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10.11
《诗经》是一部最早的诗歌总集。
我们每一个人骨子里的风雅、含蓄、浪漫在《诗经》里都能找到答案。
我们对情、对义、对人生的寻求在《诗经》里都能看到影子。
它来自远古却也把光照进我们当下的生活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最珍重、质朴的慰藉《诗经》里。
“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这些记录中国早期社会状况和先民生活的诗歌,从语言到情感,无一不美。美到甚至有人说,“如果一生只能读一本诗集,那只能是它了。”
《诗经》:就这样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
《诗经》里有最大胆的求爱
摽【biào】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诗经·召南·摽有梅》
《摽有梅》作为春思求爱诗之祖,先民首唱之音,质朴而清新,明朗而深情。
以花木盛衰比青春流逝,由感慨青春易逝而追求婚恋及时。
女子对爱情的渴望,没有害羞,直白地说出心中所求,发出爱的宣言,提醒男子们赶快行动,不要错过时机,还说出若是真心喜欢,便会以身相许之言。
爱的世界,有勇气去表白,去追求,就已足够,因为结局常常不在自己手里,即使你得到了,也可能再失去,要做的,应该做的,只是为爱尽心用力。
呼喊出来,你的爱;告诉这个世界,你的美不想一场白来,你渴望时光行走时,有爱为伴,一路旖旎,梅果盈怀,与君共数岁月短与长。
《诗经》里有最美的佳人
领如蝤蛴【qiúqí】,
齿如瓠犀【hùxī】。
螓【qín】首蛾眉,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国风·卫风》
手指纤纤如嫩荑,皮肤白皙如凝脂......巧笑的两靥多好看,水灵的双眸分外娇。
中国古代文学中最早刻蘧女性容貌美、情态美的优美篇章,开启了后世博喻写美人的先河,历来备受人们的推崇和青睐。
其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二句对庄姜之美的精彩刻画,永恒地定格了中国古典美人的曼妙姿容,历来备受推崇。
清代的姚际恒直言:“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其右,是为绝唱。”
《诗经》里有无可诉说的怨愤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诗经·柏舟》
看似是一首女子自伤遭遇不偶,而又苦于无可诉说的怨诗。亦可以看作是一个爱国者受到小人倾陷,而主上不明,无法施展抱负的忧愤诗。
爱情婚姻需要忠贞,誓言之所以被称为誓言,是因为不可以轻易改变。诺不轻许,允之必践。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几句最为精彩,经常为后世诗人所引用。
《诗经》里有最真挚的悼亡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国风·邶风·绿衣》
思念我那亡故的贤妻,实在体贴我的心。
看着亡妻一针一线为我缝制的衣裳,叫人怎能不伤怀?
他将衣裳放在手里,细细抚摸,眼色朦胧。柔软的丝线与指尖的肌肤徐徐摩擦,每移一寸,心就悸痛一分。
这种感情直到今日,依然令人动容。
其在中国诗歌史上是否归属悼亡范畴亦有争论,但后世多家注本均点其悼亡之音,同《葛生》均奉为悼亡诗经典。
《诗经》里有最温润君子
有匪君子,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国风·卫风·淇奥》
采用借物起兴的手法,以“绿竹”起兴,借绿竹的挺拔、青翠、浓密来赞颂君子的高风亮节,开创了以竹喻人的先河。
真正的君子,要像切、磋、琢、磨等方法一样精益求精地修养自己的才德。
陌上颜如玉,公子世无双,给今人无尽的遐想和久远的审美享受。
这也成了后世许多人对君子的一个认可标准。
《诗经》里有最高远的目标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舝》
有崇高德行的人使人仰望,以他为榜样,虽然不能达到那种高度,但一直向往着。
做人,如果没有远大的目标,容易一事无成。
志存高远,并一直为之奋斗,即使最后不能全部实现,仍然能无限接近。
坚定追求,任何时候都不忘凌云壮志,才可砥砺前行。
《诗经》有最深刻的感悟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国风·卫风·氓》
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
年轻的姑娘呀,不要沉溺在情爱之中。也许结束时很痛苦,也好过苦苦挣扎。
此诗也为后人留下了当时风俗民情的宝贵资料
《诗经》里有最纯粹的追求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鸟儿轻轻唱,落在河洲上,美丽俏姑娘,青年好对象。
连理枝相连盘根交错,比翼鸟同飞永不分离,世间生灵尚能成双成对,所思之人何时能来到我的身边?
小伙子思念着女子,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青年是最容易萌生爱情的时候,此时的爱情,不掺杂杂质,只是单纯的爱恋。
喜欢一个人,可以如此直白而真诚,我就是喜欢你,每每想起,脸上都会浮起微笑。
正如孔子所说:思无邪。
《诗经》里有知音难觅的苦闷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有些人能够理解我们的内心,而有些人则无法理解。
层次不同的人,注定会形同陌路。人生苦短,我们不必刻意追求身边人都理解自己。三观不同,不必强融。
和志同道合的人相处,惺惺相惜,彼此默契,才是最舒服的关系。
只有心灵相通的人,才有共鸣看人世间的潮起潮落;只有灵魂相近的人,才能看到彼此内心深藏的美丽。
高山流水,知音难觅。二三知我者,足以慰风尘。
《诗经》里有最甜蜜的爱情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国风·邶风·静女》
写青年男女幽会的过程,表现了男子对恋人温柔娴静的称赞以及对她的深深情意,体现出年轻男女之间纯美爱情的美好。
少年的爱恋总是羞涩甜蜜又可爱,偷偷见一面,彼此就能高兴好几天。
那时最简单的幸福,就是你在闹,我在笑。
以男子的口吻来表达爱意,充满了幽默和健康快乐的情绪。
《诗经》里有最专一的情有独钟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诗经·郑风·出其东门》
从东门出来,见着了好多美丽的女子,可是,这些美丽的女子之中,我喜欢的那个却不在。
瞧啊,那个穿着白色衣衫绿色罗裙的女子,才是我的心上人。
我遇见过千千万万的人,唯你是独一无二的偏爱,是“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诗经》里有最浓的思念
彼采萧兮,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热恋中情人无不希望朝夕厮守,耳鬓相磨,分离对他们是极大的痛苦,所谓“乐哉新相知,忧哉生别离”。
即使是短暂的分别,在他或她的感觉中也似乎时光很漫长,以至于难以忍耐。
因为思念,一日之别,逐渐在他或她的心理上延长为三月、三秋、三岁。
《诗经》里有最浪漫的出嫁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周南·桃夭》
桃树随风摇曳,桃花开的好绚烂,你身在其中,却比桃花还让人心醉。想到它以后会结出累累硕果,长出繁密枝叶,我们往后的生活,也必定像这桃树一样,幸福而又美满。
是对新娘的赞美,也是对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祝福她是那个能让岁月静好,将未来都点亮的好姑娘。
这灿烂的桃花,也美丽的新娘子交相辉映,是桃花装饰了新娘,还是新娘灿烂了桃花呢?
最美的爱情,就是成为彼此的家人,把日子过得静好安然,灼灼有辉光。
《诗经》里有最婉转的相思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逆流而上,顺流而下,道路又远又长。泠泠河畔,衣衫褴褛,目光始终温柔又坚定,你啊你,仿佛远在天边,又仿佛近在眼前,我试着从水中游过,跨越山水万水,只为寻找你的身影。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彼此之间隔着山重水复,是那样可遇而不可求。
凡世间所受阻而达不到的种种追求,都可以在这里发生同样的共鸣!
现在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写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
《诗经》里有久别重逢的欢喜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郑风·风雨》
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早晨,这位苦苦怀人的女子,不知道心上人在外面过得好不好呢?
“既见君子”之时,那种喜出望外、欣喜若狂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只化作一句:见到你回来,我还有什么不高兴呢?
真可谓溢于言表。难以形容,唯一唱三叹而长歌之。
《诗经》里有最温馨的家庭生活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诗经郑风·女曰鸡鸣》
丈夫出门打了一只大雁,回家交给妻子做成了美味佳肴。两人相对而坐,对酒当歌,你弹琴我鼓瑟,不亦乐乎。现下岁月静好,心情是那么欢畅,日子是那么美好。多么希望就这样一直到老。
最美好的婚姻生活,是一屋两人,三餐四季的相守。
真正的爱情,只有落实到穿衣、吃饭这些生活的琐碎中,才容易长久。
生活虽然平淡,但是和你在一起,既有柴米油盐的温馨,也有风花雪月的浪漫,就是我想要的幸福。
愿有一人,陪你看世事变迁,细水长流。
《诗经》里有最烟火的场景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七月的时候,蟋蟀在野地里鸣叫;八月的时候,蟋蟀在屋檐下鸣叫;到了九月,蟋蟀就跳进房门来;到了十月,蟋蟀藏在床下。
人在世间栖居,总有幽幽诗意,哪怕是蟋蟀这样的小虫,也能给人带来生活的时序感。
读到这首诗,我们也仿佛对古人这种缓慢悠长的生活方式,有了更深的体会。
《诗经》里有最常念的亲情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诗经·邶风·凯风》
以凯风吹彼棘心开篇,把母亲的抚育比作温暖的南风,把自己弟兄们小时候比作酸枣树的嫩芽,“丛生的”小嫩芽之所以能够健康成长,全是母亲大人辛勤哺育的功劳。
这是一首感念母亲辛劳的歌,清代刘沅说它是“千秋绝调”——悱恻哀鸣,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确实,妈妈这个称呼,只是叫一叫,就触动心弦。
趁父母安康,善待他们,不为美德,只因那份恩太深太重。
《诗经》里有最动人的送别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诗经·邶风·燕燕》
这位姑娘要出嫁,一直把她送到遥远的郊外。望着她的背影渐渐消失,泪珠像落雨一样滚滚而下。
妹妹要出嫁了,是那样的不舍,同时又饱含深深的祝福。
人生也许就是这样吧,不断告别,不断长大,过程中总会有不可避免的痛。
宋代许顗高度评价这一句,“真可以泣鬼神矣。”
《诗经》里有同仇敌忾的战歌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国风·秦风·无衣》
穿上同样的战袍,磨亮长矛与尖刀,背负着乡亲父老的期待与未来,战士们奔向远方的沙场。
网上曾有一封“网红遗书”,能将战场情形体现一斑。那是1937年吴淞会战时,郭汝瑰在留给上司的遗书:
“我八千健儿已经牺牲殆尽,敌攻势未衰,前途难卜。若阵地存在,我当生还晋见钧座。如阵地失守,我就死在疆场,身膏野革。他日抗战胜利,你作为抗日名将,乘舰过吴淞口时,如有波涛如山,那就是我来见你了。”
八千健儿,那是多少母亲的指望,多少爱人的太阳,多少孩子的依靠。
而战士们无怨无悔。他们最后的期待,都只是留下名字,给后来者激励,给家人交待。
“历史要他亲身保证,中国万世必须兴盛。外御强敌每战必胜,长城长城一个尖兵。”
《诗经》里有最直白的宽慰
且以喜乐,且以永日。
宛其死矣,他人入室。
——《诗经·唐风·山有枢》
人生苦短,每天开心一点,欢喜一点,如果你死了,别人就会得意地占领你的家了。
话虽然说得直白,却也不无道理,人生不过三万多天,是好是坏,都是风景;是喜是忧,都是经历。
生命只有一次,在不确定的事上纠缠,在不值得的人那里揪心,只会让自己错过更多的风景。
好好爱自己,因为来世间走一遭不容易;好好照顾自己,因为真正能拯救你的只有自己。
尽量快乐地过好每一天,是我们不负生活、不负自己的方式。
《诗经》里有最伤怀的叹息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当年年少,以为离家旅途踏往自由与梦想,如今成长,才知归家路途才能心安一方。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抒写当年出征和此日生还这两种特定时刻的景物和情怀,言浅意深,情景交融,历来被认为是《诗经》中有名的诗句之一。
《诗经》里有最深的情谊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卫风·木瓜》
你送我一个木桃,我回报你一块美玉,不是为了报答,而是为了我俩情谊永相存。
“木瓜”作为文学意象也就被赋予了多种不同的象征意义。
其中“臣子思报忠于君主”“爱人定情坚于金玉”“友人馈赠礼轻情重”三种意象逐渐成为“木瓜”意象的主流内涵。
真正的情谊与物质无关,而在于是否真挚和真诚。
这句也被评:“千古交情,尽此数语”
《诗经》里有最深沉的爱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邶风·击鼓》
真正的爱情,是哪怕生死也不能阻隔,是牵了你的手,就要和你走到老。
但即使身处无常之中,我仍愿意表达我的誓言
以蓦然一眼为始,以相伴一生为终。
我想牵着你的手,走过春夏秋冬,一起看日出日落,我想牵着你的手,走过朝朝暮暮,一起看花开花谢,从青丝走向白头。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后世也被用来形容夫妻情深。
《诗经》里有最绵长的思念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诗经·子衿》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思绪。在那高高的城楼之上,一个等待恋人的女子四处张望。她那细致又绵长的思念,彷佛一天过去了,就像三个月那样漫长。
从前慢,慢到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去爱一个人,去候一个人。
而在这个过程中,思念虽然折磨心神,却也让感情有了光阴的厚度、酝酿的浓度。
现在,匆忙的你我,可还曾保留这份清雅的纯真?
对任何事物操之过急的追逐,反倒令“情”字减了味道。
文|睿读视界
《诗经》不是来自远古的“语言化石”,它就像在地下沉睡了几千年的古莲子一样。
只要有适宜的阳光、温度和水分,今天的我们仍然可以让它发芽、开花。
无论“今夕何夕”,当我们的思想游走在《诗经》的层峦叠嶂间。
总会发现文字背后似乎裹藏着熟悉而又亲切的灵魂,彰显着勇敢而又坚韧的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