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县是“中国菇业之源,世界菌业之窗”,是中国食用菌之都,食用菌生产历史悠久,早在隋大业年间(公元609年)境内就有人从事菌类的人工栽培。自二十世纪60年代末,古田人就开始椴木栽培银耳;70年代中后期,先后试验成功银耳瓶栽和银耳袋栽技术,在全球首创食用菌袋栽技术,从而在全国掀起了银耳生产的浪潮,古田成为全国袋栽银耳的发源地和主产区,年产鲜银耳35万吨,产值17.2亿元,形成了原辅材料、菌种、栽培、加工、销售等完整的产业链条,并形成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标准化生产古田银耳“县域工厂化生产”模式,对繁荣古田农业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推动银耳产业发展过程中,古田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打造“古田银耳”品牌,全力组织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2001年获准注册“古田银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04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8年再次获准注册鲜品“古田银耳”(第31类)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及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古田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心作为商标注册人积极推动该商标的许可使用,大力提高古田银耳品质和“古田银耳”证明商标知名度,使银耳走上品牌化发展道路。2008年古田银耳证明商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荣誉,2017年“古田银耳”被评为福建省农产品十大区域公用品牌,2020年古田银耳获得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登记。
一、古田银耳介绍
古田银耳淡黄无暇、亮泽通透,朵型圆整,口感滑嫩,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其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钾、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D等,总糖≥8%,蛋白质≥6%,含水量≤15%。古田银耳耳片呈粉白色,形似牡丹花或菊花,朵直径12厘米~16厘米,朵鲜重150克~250克。据《本草诗解药注》谓:“白耳有麦冬之润而无其寒,有玉竹之甘而无其腻,诚润肺滋阴之要品,为人参、鹿茸、燕窝所不及”;“白耳性味甘平,入肺、胃肾之经,功用滋阴润肺、生津,主治虚痨咳喘、痰中带血、虚热口渴、肺萎等症,银耳多糖浆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和治疗慢性原发性心脏病。野生银耳数量稀少,在古代属于名贵补品。但随着新中国成立以来,古田银耳人工栽培技术的成功,特别是70年代袋栽技术发明成功,使银耳走向千家万户,成为人人皆可食用的佳品。
二、征集内容
(一)古田银耳卡通人物
1、银耳卡通人物形象能体现古田银耳主题,样式新颖,人物活泼可爱,有福相,亲和力强。设计图案要具体,各设计元素要具有可操作性。
3、设计方案须给卡通形象取名,便于记忆和传播,同时还须附有卡通形象的设计理念和卡通形象的故事背景等(1000字以内)。
创意新颖、寓意深刻,具有时代气息,富有古田银耳特色,字数控制在15个字以内。标语应附上创意说明,说明其所包含的寓意。
三、征集范围
本次征集大赛面向全国及海外关心和支持古田银耳发展的各界人士,专业背景不限。
1、作品征集:10月22日—11月5日
2、作品整理初筛:11月7日
3、评委会评审:11月8日
4、结果公布:11月9日
五、参赛作品要求
1、参赛作品应是一份完整的设计方案,包括主卡通形象和体现卡通形象的不同工作场景的分卡通形象或卡通形象的衍生产品(如手办、大型人偶服装),同时须附上设计说明。
3、若提交多组参赛作品,以最终提交的作品为准。
六、参赛方式及评选方式
(一)参赛方式:
2、纸质材料彩印胶装3份,光盘刻录1份,邮寄至古田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心综合股(古田县和平路2号4楼)。
(二)评选方式:
3、对本征集公告古田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心拥有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