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个体对于自我唤起没有合理的解释,他就会基于已有的认知来定义他的感情。
如果个体对于自我唤起有某种合理的解释,他就不会基于已有的认知来定义他的感情。
在相同认知的情况下,个体只会基于心理的满足感,对情感经历做出反应。ElaineHatfield&EllenBerscheid(1974)年所进行的一项引发争议的对浪漫爱情的分析认为,激情洋溢的吸引力来自于(1)身体的欲望(2)对方是引起你欲望的人。这一观点被看作是情感两因素理论的应用。同年进行的一项关于恐惧是否会增加性吸引力的研究也有力地支持了这一理论(DonaldDutton&ArthurAron,1974)。他们在温哥华的一个公园的两座桥上做了一个有名的实验,结果证实了恐惧增加了吸引力[2]。
然而,两因素理论容易产生一个曲解,那就是错误归因(misattributions),在解释我们感情发生的原因时会作出错误的判断,即唤起也可以来自错误的源头。当唤起的源头不止一个时,如果忽略了其他令人兴奋的影响时,就会带来错误归因,从而产生错综复杂的问题。
错误归因最典型的例子是激感转移(excitationtransfer),当一个刺激引起的欲望与另一个刺激所引起的欲望结合在一起时,若其中任何一个刺激被忽略时,唤起就会被认为是第二个刺激所引起。我们并不知道究竟是那个刺激引起欲望,或是二者兼有。
2ZickRubin的爱情理论
另外,在浪漫关系中,人们经常将伴侣理想化,对伴侣建立一种善意的、大度的认知,强调他们的美德而弱化他们的缺点。人们经常以一种积极的幻想(positiveillusions)尽可能好地描述自己的伴侣。这种幻想混合了对伴侣的现实认识和完美伴侣的理想看法。他们并不忽略伴侣现实中的缺陷,只是认为这种缺点没有像别人所感知的那样强烈。在浪漫的恋爱中人们对爱人的理想化和赞美程度倾向于顶峰,人们忽略或重新解释那些关于爱人不好的信息。
3爱情的三元理论
这三个成分中,激情被认为是最容易产生变化的,也是最不好控制的,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发现自己对别人的欲望急剧上升,然后迅速消失,很难有意识地掌控这些变化。那么浪漫爱情中高程度的激情的持久性也值得研究。三元理论如此清晰地界定三者,只是为了说明亲密、激情、承诺这三个成分中的同等重要性。而现实中三者往往比三元理论所表现的要更为高度关联,很难把它们划清界限。然而,这一理论为研究不同类型的爱情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分析框架。无论是否完全正确,它确定了许多婚姻中可能出现的不同类型的爱,让我们有更为宽广的视角加以研究。
4依恋理论
早在20世纪60年代Bowlby就对依恋进行过细致的研究。依恋理论最早用来解释婴儿与养育者之间的情感联系。CindyHazan&PhillipShaver(1987)将这一想法用于考察成人依恋关系的研究,提出成人依恋是指个体与当前同伴形成的持久的情感联系(曹亮、马伟娜,2007)。他们在研究依恋关系时仍然使用发展心理学家在孩子们身上得出的三种依恋分类。即安全型(secure)、焦虑矛盾型(anxious-ambivalent)和回避型(avoidant)。安全型的人对情感的亲密和相互依赖感到很自在;焦虑矛盾型的人是粘性的、占有性很强,寻求更多的亲密和安慰,而这常常超出人们所愿意提供的范围;回避型的人则不喜欢依赖和亲近[5]。
随着依恋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认识到这个常规的依恋类型的划分相对于实际过于简单化了。依恋研究专家KimBartholemew(1991)提出了一个更为复杂和科学的依恋类型理论,即四个类别的依恋理论,见表3。
KimBartholemew将这四个经过修改的风格描述成不同依恋风格。从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总体评价的相对积极、相对消极出发,发现这会导致他们在亲密关系中有不同的表现。现在研究人员普遍接受了他的两个观点,一个是关于依恋风格和自尊之间的联系的观点。另外一个是根据“自我”和“他人”的人际交往效果来思考这两个维度是有意义的。即从“对亲近的自在性”和“对遭抛弃的忧虑”来思考人际交往的效果[7],见表4。
依恋理论将四个风格看作是分离的、纯粹的四种类型进行讨论,然而现实中并不表现得那么泾渭分明。这就遇到了与讨论三元理论时相同的问题,在亲密、激情和承诺都表现得非常高或者非常低时,不同类型的爱情很容易被区分开来。但是当三者表现得忽高忽低并且交叉出现时,分类就变得模糊不清了,甚至失去了它的意义。很多时候依恋的四种类型相互间是显著关联的,同一个人可能在安全型和不安全型里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只是更倾向于某一类罢了。
然而,由于这四种分类非常精当,因而仍被广泛使用。20世纪90年代以前,研究人员只提到三种依恋风格,而现在他们常常提到四种,但将其作为“忧虑”和“自在”得分的一个方便的区分,而不是当做其中毫无关联的截然不同的区分。最大的区别可能在于“安全型”的人和不是安全型的人(对遭到抛弃有着较高的担忧或对亲近有着较低的自在性的人,或者两者兼有的人)。
5理论的意义及启示
5.2对于人们重新认识爱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爱情古已有之,不管是古希腊时期崇尚的“柏拉图式的爱情”,中世纪未婚骑士与已婚贵妇之间的“优雅之爱(courtlylove)”,中国封建时期“包办之爱”,还是现代社会的“自由之爱”,都可以发现,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的爱情是截然不同的。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些问题,爱情能否持久,通过怎样改善爱情中的关系来维持更为持久而甜蜜的关系,爱情与婚姻有着怎样的关联,影响爱情变化最为基本的因素有哪些以及怎样影响,爱情世界中有着怎样的亲密关系的博弈等等。这些复杂而现实的问题正是这些理论所涉及和关心的,并且以打破传统的方式进行严密的科学论证,这正是这四种理论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美]莎伦.布雷姆等,著.郭辉,肖斌,刘煜译.亲密关系[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3曹亮,马伟娜.依恋研究简述[J].社会心理科学,2007,3-4.
4Dutton,D.G.andAron,A.P.(1974).Someevidenceforheightenedsexualattractionunderconditionsofhighanxiety[J].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30,pp.510-517.
5BowlbyJ.Attachmentandloss.Vol[M].2.Separation,Pimlico,London,1973/1998.
6HazanC,ShaverPR.Romanticloveconceptualizedasanattachmentprocess[J].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87,52:511-524.
关键词:青年学生恋爱心理培养引导
1引言
安,一些学生甚至做出伤害他人的过激行为,走上犯罪道路,最终不可挽回,害人害己。近些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广泛的热点话题。研究青年学生健康恋爱心理的培养与引导,对于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2青年学生恋爱心理特点
3青年学生健康恋爱心理的培养与引导
4结语
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恋爱心理问题,近年来大学生因失恋自杀或杀人的事件比比皆是,可见加强对青年学生健康恋爱心理培养与引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杨良群.大学生恋爱价值观问卷编制及其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4,04:203-204.
准新郎为保护朋友丧命
2010年1月29日,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23岁的秦丽丽和男友王巍一大早就忙着给亲友们送结婚请柬,并接受亲友们的祝福。窈窕美丽的她牵着男友的手,脸上挂着幸福而满足的笑。
秦丽丽,1987年12月6日出生于云南省保山。2003年7月,16岁的她初中毕业参加中考,被云南省文山州师范学院录取。当年9月,她告别父母,只身来到千里之外的文山学院,成为一名大学生。
大学期间,秦丽丽与一个叫王巍的男孩相知相恋。王巍大秦丽丽4岁,比秦丽丽高两届,来自文山州丘北县,父母都是当地干部,家境殷实。见到秦丽丽的第一眼,他就被她的清纯和美丽深深吸引,便开始对她展开猛烈的追求。而远离父母的秦丽丽,这份爱慕和关心让孤独的她倍感温暖,很快,两人成为一对亲密的校园恋人。
“你交了个长得像天仙似的女朋友,就不怕她飞了吗?”有好多次,在演出现场,当人们知道其貌不扬的王巍是秦丽丽的男友时,都善意地调侃他。
“我才不怕呢!她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王巍笑笑说。
最终,她放弃了做模特的决定,选择了爱情,虽然男友曾一直鼓励她去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可是她认为两个人还是在一起好,于是,她参加了云南省事业单位教育类统一招生考试,并最终以总分位居前列的好成绩,成了一名教师。“亲爱的,你为我的付出,我一定用一辈子来偿还!”王巍深情地说。
2009年暑假,王巍带着秦丽丽来到海南的天涯海角,见证他与女友的爱情。两人在海边,尽情地玩耍,并许下了相约到老的誓言。
“今生有你我就知足啦,我最大的幸福就是做你的新娘!”依偎在男友的怀里,秦丽丽幸福地说。
2009年寒假,王巍决定兑现对女友的承诺,与女友结婚。得知他们的决定,双方的父母都很高兴,开始忙着给他们选日子。2010年1月25日,两人到丘北县民政局领取了结婚证。捧着大红的结婚证书,秦丽丽流下了幸福的眼泪。“亲爱的,我一定要举办一个隆重的婚礼,让你当最美的新娘!”王巍深情地说。
他们婚礼定在2月9日举行。1月29日这天,他们忙完一天后,请几个帮忙的朋友吃饭。饭后,有同学提出来去喝啤酒,于是王巍带着秦丽丽和五六个同学一起去啤酒屋喝酒。
当晚11点左右,他们从啤酒屋出来,相互道别回家,而好朋友徐明喝多了酒,王巍不放心,准备打的先将好朋友送回家。在酒精的作用下,徐明步履蹒跚,嘴里不连贯地唱着歌,不时冲着天空大吼几声。
不一会,一辆白色的面包车从远处驶来,当车驶近时,徐明一下跳到路中间,狂舞着双手又跳又骂,只听见响亮的刹车声划破夜空,车停下来后,从车上跑下来6个人,指着徐明大骂:“,竟敢拦老子的车,不想活啦?”
“你才找死呢!”徐明回骂道。几个人冲过去,将徐明打倒在路中央。
“别打别打!他是我的朋友,喝醉了!”王巍见状,连忙冲上去想把对方拉开,并护住徐明。见有人来阻拦,他们便齐齐举棒朝王巍凶狠砸来,很快将王巍打倒在地。这时,徐明的酒醒了大半,吓得抱着头坐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秦丽丽见未婚夫被打倒在地,不顾一切地冲上去,扑在王巍的身上想护住他,被这几个人强行拖开,她的脚上也被打了一棒,钻心的疼痛。
丘北县人民医院检查发现,王巍脑组织大部分疝气,瞳孔放大,生命垂危,当即决定让救护车将王巍连夜送往医疗条件更好的文山州人民医院抢救。可他终因伤势过重,于2月2日下午不幸身亡。
天堂门前做新郎,
那是痴情女对爱的泣血呼唤
即将开始的幸福戛然而止,秦丽丽恍若梦中一般,她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每天都沉溺于幻觉之中,一次次她打开家门喊着王巍,等惊醒过来才知道只是幻觉,每天以泪洗面的她让父母看着都心疼。
“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娶我为妻,而我最大的幸福也是当他的新娘啊!眼看愿望就要实现,残酷的现实竟然将我们的幸福粉碎!”秦丽丽在心里绝望地喊道。
“不行,我不能让他带着遗憾走了,也给我自己留下遗憾,我一定要让他做我的新郎!”秦丽丽打定主意,便向王巍的父母提出,虽然王巍已经走了,但她和王巍的婚礼还是如期举行。
“孩子,我们感激你和我们的儿子那么相爱,但你想过没有,他已经走啦,而你以后还要有自己新的感情,新的人生啊!”两位善良的老人语重心长地说。在他们心里早已把秦丽丽当成了亲人。
“我不管!让我成为巍子的新娘,这是他最大的心愿,也是我的梦想,我不想让他和我都留下一生的遗憾!你们就答应让我和他举行婚礼吧!让我做你们的儿媳妇吧!”秦丽丽哀求道。
听到秦丽丽这样说,两位老人忍不住悲从中来,抱头痛哭:“儿啊!你看看晓丽对你多痴情,你怎么就走了呢!”
得知女儿的决定,秦丽丽的父母开始坚决反对:“闺女啊,巍子已经彻底离开你啦,你以后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啊,这个婚你不能结啊!”母亲哭着劝道。
“妈,没有巍子我还有人生吗?别让女儿抱憾一辈子呀!”秦丽丽哭着说。父母也深知女儿对王巍的深情,不忍心再反对孩子的心意。王巍的父母也被这个“准儿媳”的真情感动了,也同意为她和死去的儿子举行一个阴阳相隔的婚礼。经过双方父母的协商,决定推迟王巍的葬礼,婚礼如期在2月9日举行。
2010年2月9日上午9时,参加婚礼的人们陆续赶来,一些外地的亲友有的还不知道王巍已经去世,当他们高高兴兴前来祝贺时,却发现李家大门上面贴着白底黑字的“悲”,下面才是一个红色的“喜”字,直到他们进门才知道整个事情的经过,无不为之动容。
王巍的棺材前的一副挽联“坏人猖獗好人遭殃护卫朋友命丧黄泉永不瞑目,大婚将临撒手人寰父母泣血爱妻顿首誓报此仇”格外醒目,现场气氛极度压抑,不时传来人们的叹息声和啜泣声。
之后,主持人大声询问:“秦丽丽女士,你愿意嫁给王巍先生,成为他的妻子吗?”
“我愿意!”秦丽丽用尽全身的力气喊道,紧咬双唇的她忍住不让自己哭出声来。
“王巍先生,你愿意……!”主持人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感情,哭出声来。过了一会,他继续主持婚礼:“在此,我提议,为这对不幸的夫妻、为这一场特殊的婚礼深深鞠一躬!祝王巍老师在通往天国的行程中一路走好!”现场气氛再也控制不住,许多人都哭出声来。
接着,18响礼炮声先后响起,新娘秦丽丽抚摸着婚纱相片上丈夫英俊的脸庞,忍不住放声痛哭,泪如雨下。一旁,王巍的母亲、秦丽丽的母亲,哭得瘫倒在地。前来参加这场婚礼的朋友们,也都被热泪模糊了双眼。
婚礼进行曲刚停,现场就又响起了悲伤的哀乐。“起灵!”哀乐声中,数百名亲友们,默默地抬着花圈,从王巍家门口出发,送王巍上路。
“不!”秦丽丽发出一声撕心裂肺地喊声后昏倒在地,许多人也忍不住放声痛哭。
做了新娘,心爱的人却去了天国,秦丽丽恍惚一切都在梦中一般,秦丽丽的父母和姐姐怕她想不开,时时在她的身边守候着。
告慰我的英雄爱人,
弱女子不惧威胁全力擒凶
婚礼、葬礼结束后,为了安慰王巍的父母,秦丽丽以儿媳的身份,与王巍的父母生活在一起。痛失亲人的三个人,抱团取暖,相互安慰。
“案子不破,巍子的在天之灵也不会安心的!”秦丽丽非常希望自己能为新婚的丈夫做点什么,可是现场缺乏有力的线索,案子迟迟未破。
“看清楚老子的脸,有本事你来找我!”秦丽丽清楚地记得,在歹徒离开时,其中一个歹徒对着她凶狠地叫喊。对其他几人她没有留下什么印象,但这名冲她吼的人,她还清楚地记得他的长相。
她找到办案民警询问案件的进展,并表示虽然是夜里,但有一人离开前冲着她叫喊,她还有些印象。民警一听,立即调出警方记录在案的有过前科的一些资料照片让她辨认,但在数百张不同的照片中,都没有她记得的那张脸的图像。
之后,她又配合警方,多次指认嫌疑人,但都没能见到现场对她吼叫的那个人。案件侦破再度陷入僵局,秦丽丽不甘心自己的丈夫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惨死,她决定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要配合警方将凶手抓住,告慰丈夫的在天之灵。她开始悄悄到县城的一些公共场所,娱乐场所暗访,希望能见到那个向她叫嚣的凶手。
见她这样,有朋友很为她担心,私下里劝她说:“你怎么可能斗得过这些人,还是接受现实吧!相信巍子在天之灵也舍不得让你去冒那么大的危险。”可是一想到王巍的死,秦丽丽就感觉无论如何也要为他找到凶手。
“我的未来是拿钱能买得到的吗?你告诉我,哪里能买到,只有能买到巍哥给我的爱,我一分钱都不要!”秦丽丽越说越激动,忍不住痛哭起来。
让秦丽丽没想到的是,虽然她一直没能找到案发现场对她叫嚣的凶手,但她的举动震慑了对方,屈服于法律的威严,为了争取法律的宽大处理,几名凶手在家人地劝说下,先后向当地警方投案自首了。
经警方进一步调查,涉案的6名凶手是丘北县城郊的张文广、张文才、张辉、张雷、何炳云和罗正震,6人中年纪最大的23岁,最小的才17岁。当晚,6人在附近的一家娱乐场所一直玩到深夜,几人喝酒都有些醉意,然后开车离开,途中遇到喝醉酒的徐明堵在路中间,指着车又叫又喊,几人立即下车教训徐明,结果将前来劝架保护朋友的王巍打死,并将护未婚夫的秦丽丽打倒在地,然后扬长而去。离开时,张辉还嚣张地对秦丽丽叫道:“记住我这张脸,有本事你来找我!”
几天后,从警方那里得知凶手已经先后落网的消息,秦丽丽激动得哭了。“巍哥!你放心,凶手落网啦,一定会受到应有的惩罚的,你安息吧!”秦丽丽来到王巍的坟前,告诉他这个好消息。
10月14日,文山州中级人民法院在丘北县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这起故意伤害致死案,凶手张文广、张辉等6名犯罪嫌疑人悉数被推上被告席。“我和你们无冤无仇,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再次见到几名凶手,秦丽丽不能自已,悲痛地责问这几个人。几名凶手无言以对,低垂着头。他们也在痛悔酒醉后的糊涂行为,可是他们的后悔已无法挽回王巍的生命,他们也将为逝去的生命受到法律的制裁。(文中人物除涉案凶手外均为化名。)
幸福观点:
【关键词】心理理论;抑郁;述情障碍;社交技能
TheCorrelationbetweenDepression、Alexithymia、GregariousSkillandTheoryofMind.WangXiaoqian,WangKai,ZhangLei,etal.PsychologyDepartment,AnhuiMedicalUniversity,Hefei230022,P.R.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sexualdifferenceontheoryofmind(TOM)、depression、alexithymiaandthegregariousskill;andexploretheirrelationships.MethodsFoursurveyswereconductedonninety-eighthealthyundergraduatesfromuniversityinHefei.ThedataiscomputedbySPSS.ResultsThesexualdifferencesinToManddepressionareextremelysignificant(P
【Keywords】Theoryofmind(ToM);Depression;Alexithymia;Gregariousskill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某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共98人,被试身体健康,无器质性疾病。年龄18~22(20.17±1.18)岁。女生40人,平均年龄20.19±0.87岁;男生58人,平均年龄20.15±1.35岁。被试男女间人口学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1.2.1眼区情绪识别(EyeTest)Baron-Cohen等[3]于1997年创造、2001年[4]修订的,从社会知觉的成分上测量成年人根据面部表情迅速判断其意图、情绪等心理状态的ToM能力,灵敏度高。测验内容包括40张脸部图片,被试从4个选项中找出最适合表达图中人物情绪的词语。分数范围0~40分,高分表示强ToM能力。
1.2.3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该量表中文版的信效度均较高[5],报告在大学生中施测获得的Cronbachα系数为0.83,重测信度为0.87。TAS-20包括20个条目以全面正确地评估述情障碍的存在和严重程度,结构上分为3个因子:因子1为情感辨别不能、因子2为情感描述不能、因子3为外向性思维。各题答案按程度分为1~5级:1代表"很不同意";5代表"很同意"。总分范围20~100分,高分表示述情障碍严重。
1.3统计学处理测试结果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2结果
2.1男女间ToM、抑郁情绪、述情障碍和社交技能差异结果表明:男女间ToM能力和抑郁情绪差异最显著(P
3讨论
4参考文献
[1]PremackD,WoodruffG.DoesthechimpanzeehaveatheoryofmindBehavioralandBrainSciences,1978,1:515-526
[2]WatsonAC,PainterKM,BornsteinMH.Longitudinalrelationbetween2-year-olds'languageand4-year-olds'theoryofmind.JournalofCognitiveandDevelopment,2001,2:449-457
[3]Baron-CohenS,WheelwrightS,JolliffeT.Istherea“languageoftheeyes”EvidencefromnormaladultsandadultswithautismorAspergersyndrome.VisualCognition,1997,4:311-331
[4]Baron-CohenS,WheelwrightS,HillJ,RasteY,PlumbI.TheReadingtheMindintheEyestestrevisedversion:Astudywithnormaladults,andadultswithAsperegersyndromeorhigh-functioningautism.JournalofChildPsychologyandPsychiatry,2001,42:241-251
[5]蚁金瑶,姚树桥,朱熊兆.TAS-20中文版的信度、效度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1):763
[6]Peterson,C.C.,SiegalM.Representinginnerworlds:Theoryofmindinautistic,deaf,andnormalhearingchildren.PsychologicalScience,1999,10:126-129
[7]RobertM.JosephandHelenTager-Flusberg.Therelationshipoftheoryofmindandexecutivefunctionstosymptomtypeandseverityinchildreninchildrenwithautism.DevelopmentandPsychopathology2004,16:137-155
[8]B1attSJ.Levelsofobjectrepresentationinanalyticsandintrojectivedepression.PsychoanalyticStudyofChild,1973,29:107
[9]AndrewsB,BrownGW.Self-esteemandvulnerabilitytodepression:theconcurrentvalidityofinterviewandquestionnairemeasures.JournalofAbnormalPsychology,1993,102(4):565
[10]SiegalM,VarleyR.Neuralsystemsinvolvedin"theoryofmind".NatureReviewNeuroscience,2002,3(6):463-471
[11]FirthCD,FrithU.Interactingminds-abiologicalbasis.Science,1999,86(5445):1692-1695
[12]席春华,汪凯,朱春燕.心理理论的神经基础.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005-3611
[13]Sabbagh,M.A.,Callanan,M.A.Metarepresentationinaction:32,42,and52year2olds′developingtheoriesofmindinparentandchildconversations.DevelopmentalPsychology.1998,34(3):491-502
[14]Bartsch,K.,Wellman,H.M.ChildrenTalkAbouttheMind.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95
[15]Leslie,A.M.Pretenceandrepresentation:theoriginsof“theoryofmind”.PsychologicalReview,1987,94:412-426
[16]Baron-CohenS,LeslieA.M,FrithU.Doestheautisticchildhavea"theoryofmind"Cognition,1985,21:37-46
[17]Leslie.A.M.Someimplicationsofpretenseformechanismsunderlyingthechild′stheoryofmind.DevelopingTheoriesofmind.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8
【关键词】自杀;精神卫生;情绪障碍;学生
1.1对象以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式自18个省市(均分好、中、差3个社会经济片)抽样。对象从初一至高三年级共6组,年龄12~19岁;91.7%为汉族,民族学生随校参与。问卷回收率为99.1%,有效问卷97.2%。受试总人数181832人(男生88808名,女生93024名)[6]。
1.2方法和指标统一由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队,按《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研细则》的步骤、方法,在知情同意基础上进行匿名问卷调查。人员事先严格培训,并获得抽样学校积极配合。现场质控符合要求。
指标分2类。第1类按对问题“过去12个月里你考虑过自杀吗?”的3个回答(“想过”、“计划过”、“尝试过”的答复①是,②否)确定“意念”、“计划”和“行动”。3个阶段连贯起来有8种回答:Ⅰ,无意念无计划无行动;Ⅱ,有意念无计划无行动;Ⅲ,有意念有计划无行动;Ⅳ,无意念有计划无行动;Ⅴ,无意念无计划有行动;Ⅵ,有意念无计划有行动;Ⅶ,无意念有计划有行动;Ⅷ,有意念有计划有行动。“行动”对伤害的实际影响大,故将上述回答归纳成4种现象:①“无意念无计划也无行动”;②“有意念或计划之一但无行动”;③“有意念或计划之一但有行动”;④“有意念有计划有行动”。第2类指标由以往12个月中发生的心理-情绪问题组成:“孤独感”、“学习压力”(因学习负担或成绩而心情不愉快)、“失眠”(担心某事)、“伤心绝望”(持续2周以上且停止日常活动)。前3项赋值1~3(“从未”和“很少”=1,“有时”=2;“经常”和“总是”=3);第4项为2分变量,赋值否=1,是=2。
2.1自杀行为现状如表1所示,2005年中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男生为16.7%、女生为24.3%;自杀计划报告率男生为5.6%,女生为7.7%,女生均显著高于男生。自杀行动报告率男生为2.9%,女生为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大多数中学生既无自杀意念计划也无行动(Ⅰ,男82.42%、女74.63%)。自杀意念计划行动俱全者占极少数(Ⅷ,男2.04%、女2.0%),初三年级达高峰。女生有意念、计划或两者都有但未附诸行动者(Ⅱ+Ⅲ+Ⅳ,尤其其中的Ⅱ)为16.47%,显著高于男生(11.17%)。意念、计划或两者都无但有行动者(Ⅴ+Ⅵ+Ⅶ)男、女生都不到1%,其中约50%在既无意念又无计划的状况下贸然行动(Ⅴ)。见表2。
2.2心理-情绪问题报告率除“失眠”外,“孤独感”、“伤心绝望”,尤其“学习压力”女生都高于男生。男生“孤独感”随年级增长,高中尤明显;女生也是初中
2.3自杀行为与心理-情绪障碍的关联个体心理-情绪问题的聚集程度越高,自杀可能性越大。61.2%和59.1%的无自杀倾向男、女生没有明显的心理-情绪问题;加上仅有1项者,分别占83.9%和82.2%。而在自杀意念、计划、行动都有者中,仅21.9%的男生和20.1%的女生没有心理-情绪问题表现;却有64.9%和66.9%的男、女生存在1~3项问题,另有约13%的人4项问题俱全。就“无”或仅“1项”心理-情绪问题者在男生中的比例而言,突然采取自杀行动者(66.3%)高于有意念计划却无行动者(62.8%),提示其自杀行为更具暴发性。女生则“有行动”者比“无行动”者有更多的2项以上心理-情绪问题聚集。见表4。
构筑三级防治网络对预防青少年自杀有积极意义,学校卫生工作者可在其中发挥应有作用。针对普通学生,可开展以学校为基地的预防教育,包括自杀预防教育、识别高危对象、限制自杀工具和场所、危机应对等,还应根据其身心特点提供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提高心理素质,塑造健全人格。应督促学校领导尽快落实素质教育精神,纠正以往只重知识技能培养,缺少生命教育、死亡教育、挫折教育等的不足,引导青少年尽快树立珍惜生命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取向。通过生活技能培训,提高认识自我的能力,对环境的承受、调适能力,以及处理问题、情绪自控、寻求帮助等方面的能力,避免以非正常方式寻求精神寄托,乃至厌倦生命。
[1]SHAINBN.Suicideandsuicideattemptsinadolescents.Pediatrics,2007,120(3):669-676.
[2]MOSKOSMA,ACHILLESJ,GRAYD.AdolescentsuicidemythsintheUnitedStates.Crisis,2004,25(4):176-182.
[3]PHILLIPSMR,LIXY,ZHANGYP.SuicideratesinChina,1995-99.Lancet,2002,359:835-840.
[4]KOLBELJ,KANNL,COLLIRISJL,etal.Overviewoftheyouthriskbehaviorsurveillancesystem.PublicHealthRep,1993,108(Suppl):1-10.
[5]MOYERVA.Adolescentsuicide:riskfactorsandpreventionstrategiesforeword.CurrProblPediatrAdolescHealthCare,2008,38(4):109.
[7]RENAUDJ,BERLIMMT,McGIRRA,etal.Currentpsychiatricmorbidity,aggression/impulsivity,andpersonalitydimensionsinchildandadolescentsuicide:Acase-controlstudy.JAffectDisord,2008,105(1-3):221-228.
[8]EDITORIAL.Suicideandsuicideattemptsinadolescents:Committeeonadolescents.AmAcadPediat,2000,105(4Pt1):871-874.
[9]BRIDGES,HANSSENSL,SANTHANAMR.Dealingwithsuicidalthoughtsinschools:Informationandeducationdirectedatsecondaryschools.AustralasPsych,2007,15(Sup1):558-562.
[10]GOLDSTEINTR,BRIDGEJA,BRENTDA.Sleepdisturbanceprecedingcompletedsuicideinadolescents.JConsultClinPsychol,2008,76(1):84-91.
[11]陶芳标,孙莹,凤尔翠,等.青少年学校生活满意度评定问卷的设计与信度、效度评定.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2)∶987-988.
[12]THATCHERWG,REININGERBM,DRANEJW.Usingpathanalysistoexamineadolescentsuicideattempts,lifesatisfaction,andhealthriskbehavior.JSchHealth,2002,72(2):71-77.
[13]McQUILLANCT,RODRIGUEZJ.Adolescentsuicide:Areviewoftheliterature.BiolAssocMed,2000,92(1-3):30-38.
[14]CHENPC,LEELK,WONGKC,etal.Factorsrelatingtoadolescentsuicidalbeha-vior:AcrosssectionalMalaysianschoolsurvey.JAdolescHealth,2005,37(4):337-342.
[15]PENAJB,CAINEED.Screeningasanapproachforadolescentsuicideprevention.SuicideLifeThreatBehav,2006,36(6):614-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