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90%的中国成年人都是“巨婴”

39岁那个春光明媚的下午,心理学家武志红突然发现自己“坏”到极点,差点就控制不住心中那个深藏的“魔鬼”。

当时,他正在为一个男子做心理视频咨询。他们的咨询已持续3年,彼此都很熟悉。男子谈起性爱经验,谈着谈着身体突然抽动起来,还不停打嗝。武志红紧急处理完他的情绪后,觉得自己也像《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一样变了身,成为一个巨大的黑色魔鬼:面露狰狞,充满破坏一切的力量,但又死气沉沉,无比安静。“武老师,你怎么了!武老师,你怎么了!”电脑那端传来男子惊恐的呼喊,武志红依然保持着端坐的姿势,大概三四分钟里,脑海里一片空白。

“那是我第一次出现幻觉。很多人都说是个灵异事件,非常玄。”3年后,武志红回忆说,那时自己的“黑化”程度也达到顶峰。那天过后,武志红想起一位来访者童年时反复做的梦:宽无边际的屋子里,有一只航母般大的苍蝇,全身散发着金属光泽,一直盯着她看。

在最新出版的第九本心理学作品中,武志红将这类人形容为“巨婴”,包括被撞后讹人的老人,婚恋论坛上遭吐槽最多的“妈宝男”,中国式婆媳大战的制造者,甚至历史上的皇帝与太后……“90%的中国人都是巨婴。我也是,一个活得抽巴的男人。”

“灵异事件”后的顿悟

多年来,武志红也以这样的形象自得,甚至还有微妙的道德优越感。但不知何时起,他又讨厌起自己身上的“懂事”和“不给人添麻烦”,总觉得不自在。他把自己这样的人形容为“中国式好人”,“这是我很不喜欢自己的地方,希望脸上的这种味道能消散”。

2012年夏天,武志红开始有了微妙变化。一天夜里,他接连做了三个梦。层层梦境中,各种坏人形象逐一浮现。他有记录解析梦的习惯,以前梦中主角全是好人。当被最后一个噩梦惊醒后,武志红意识到,日常中的“好”和“讨好”,都是为了压制内心的“坏”。自己成为“中国式好人”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心中住着一个绝望的内在小孩”。

按照弗洛伊德理论,梦可以指向遥远的童年期。武志红出生在河北农村。与绝大多数大人干农活,孩子在炕上散养的家庭不同,他是母亲一手带大的。家庭环境宽松,父母从不干涉他的选择,在经济上也是要10元就给15元,这形成了他自信的性格。可多年后回忆童年生活,印象最深的却是一种令人窒息而压抑的沉默。

2014年,武志红有了自己的精神分析师。一次深度催眠结束后,精神分析师提醒他,对接下来的一番话要有思想准备。“他说,一直以来,童年中母亲陪伴我的记忆都是假想的,我也是在孤独中长大。因为我爷爷奶奶极度强势,在村子里公开欺负我父母,让他们年轻时就有过轻生念头。我父亲一年内一口牙全掉了,母亲患上严重的抑郁症。她是在照顾我,但没有‘看见’我。”武志红平静地讲述着,仿佛在讲别人的故事。重新唤起自己的成长真相那天,他大哭不止。

“魔鬼”释放出来后,武志红一度觉得自己“有点收不住了”。他将这样的心理探索比作挖矿,进入地心最黑暗的深渊后,被强大的恐惧击退,又被迫出来。直到秋天,一切才趋于平静,“这时内心‘白化’过程开始出现,觉得身体好像有一道光。到了这个地步,就彻底明白生命是怎么回事了。”

“有点像禅宗的顿悟。”近年来在中国传统文化上花了很多心思的武志红总结,“‘魔鬼’就是生命力本身,生命是一种被看见。人需要在关系中借助镜子照亮自己。”如果婴儿出生后,与母亲建立起亲密的关系,生命力就被祝福、被看见了,会转化为热情的、好的、五彩斑斓的生命。反之,就转为有破坏性的生命,或对内攻击自己,或对外攻击别人,怨恨、愤怒、鄙视、讽刺等,成为“巨婴”形成的根源。

巨婴最爱世界围着自己转

所谓巨婴,就是成年婴儿。身体上是成年人,心理发展水平却还是一岁以前的婴儿水准。“中国社会90%的问题,或者绝大多数的爱与恨,都和一个基本事实联系在一起,就是绝大多数中国成年人都是巨婴。”

武志红说,婴儿和巨婴都有三个基本心理特征:共生、全能自恋和偏执分裂。6个月之前的婴儿,认为自己和整个世界浑然一体,一切需求都会被母亲满足,“我就是妈妈,妈妈就是我”,不需要沟通就知道你是怎样的。婴儿和母亲构建起一个母婴共同体,这是最原始的共生。

可是,中国人的集体心理发展水平普遍没有超过6个月,还停留在共生期。病态共生的表现,没有界限、以己度人、统一思想等。

“婆媳关系中,很多咨询者抱怨婆婆干预小两口的家庭生活,而丈夫并不反对。其实这里婆婆和丈夫之间的关系是值得研究的。巨婴的一大心理特征就是‘共生’,这意味着没有界限。所以中国的很多小家庭乐于啃老,认为父母的钱就是自己的。老人也喜欢干涉子女的生活。”

至于“妈宝男”,也是与母亲的共生关系没有脱离,妈妈永远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小宝贝,孩子也认可这种状态,导致进入社会、婚姻后出现很多问题,甚至婚姻破裂。

6个月前,婴儿还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世界就该按其意志运转,“否则就会变成魔,恨不得毁了世界,或者毁了我自己。”武志红指出,全能自恋是巨婴最核心的心理,也是中国人人际关系复杂难处的根本原因。“中国男人多有皇帝梦,中国女人多有皇太后梦,这个梦的原动力,就是希望自己拥有无上权力,要整个世界围着自己的想象转。”正因如此,《甄嬛传》、《芈月传》等影视剧才大行其道。

经常见诸报端的老人倒地后反讹好心人的新闻,武志红认为也是巨婴心理的典型体现。“必须要找一个对象去归罪,这样他们的世界才能从失控状态恢复到控制中。所以,谁靠近他们谁最容易倒霉。”

而一旦共生关系破灭,全能自恋的意识被打破,自恋性的暴怒和失望随之而来,婴儿和巨婴都会产生偏执分裂的心理。“中国人普遍喜欢走极端,而且很多时候我们还以为是对的。”

2007年,武志红写下畅销书《为何家会伤人》,谈到原生家庭中可能存在的各种负面影响。此后,原生家庭对人的伤害逐渐得到重视,也推翻了“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这一传统论调,“我觉得我就是那个戳破‘皇帝的新衣’的小男孩。”

《巨婴国》写完后,武志红也认为自己是从心理学角度,对中国社会和中国历史做了解析。“我们就成长在巨婴国。”他说,50后到70后是假成人、真巨婴,80后到00后则从内到外都是巨婴,“不然哪来这么多‘宝宝’的流行语”

不要想着帮巨婴长大

从意识到自己也是巨婴,到2013年提出巨婴概念,再到去年写下《巨婴国》一书,武志红说,他终于实现了1995年的一个晴天,推着自行车走在京郊马路上,看着同学们在前面说说笑笑时,心里突然升起的强烈意愿——弄明白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生命都是要被看见的,而且在生命的最初,是要被别人看见,这样黑色的生命力就会变成白色的生命力。”巨婴倾向越明显的人,通常就意味着早期作为婴儿时,得到的满足比较越少。“所以我觉得中国人都是倒着养的。”在一次演讲中,他这样总结。

一岁前,孩子需要充分满足他的依恋和自恋时,母亲因为工作繁忙或是育儿知识缺乏,导致婴儿早期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有些孩子甚至还遭受过严重的母婴分离,比如一直都是隔代抚养,或者给保姆养等。

等一岁到三岁,孩子自我意识萌发,逐渐进入人生中第一个叛逆期,不断说“不”、“我来”时,父母对他的控制反而增强,“你要听我的”。

六岁后,孩子需要往独立、自由的空间生长时,父母、老师、社会又要求他们“听话”。及至成年后结婚生孩子,父母又干预他们的恋爱问题,有些人甚至在孩子结婚后还放心不下,坚持要和孩子生活在一起。

“做你自己。最初是全能自恋的能量,后来是自恋的能量,再后来是性格攻击性能量——让它们表达出来,真实地活着,才可能把能量驯服。否则,这些能量一直都压抑着。展开自己的心,按照自己的心生活,这样才能成为成熟的人。”这是武志红对破解巨婴心理的建议。“我的很多咨询者刚开始也是‘中国式好人’,随着咨询的进展,他们逐渐变得挑剔、容易不满、充满攻击性,甚至无比嫉妒和斤斤计较,这时反而自在起来。”

至于他自己,也终于明白装好人没劲,还不如痛快点,和别人掐架时,那种感觉“很爽很舒畅”。经过一系列自我探索和痛苦挣扎,武志红自觉这两年的身体和心理,是42年来最好的。

不过他也提醒,不要想着帮巨婴长大,否则就是太自恋了。“成年人之所以是巨婴,一个原因是,希望能有机会再退行到婴儿状态,被好好满足。”

巨婴现象让中国人缺乏妥协精神

第一财经:在《巨婴国》中,你用巨婴理论对中国历史现象做了很多解读。但不知为何,我想起《狂人日记》中鲁迅先生说,历史书上都写着“吃人”两个字。你是否也觉得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巨婴史

武志红:鲁迅的发现,对我来说是一样的。我和你共生在一起,我还要全能自恋让你听我的。共生和绞杀存在于我们文化的各个地方,到处都在讲仁义礼智信,而其实是你要仁义礼智信,而我要武治。就是我来治理你,我来弄死你。我们都知道中国过去统治是儒家为表、法家为里。统治者学习的是法家,法家说“民弱则国强”,这是很恐怖的。我看韩非、商鞅著作的时候,有些话真的让我很害怕。

孝道也是一样的。《二十四孝》里,父母全都像巨婴一样,非常可悲。

第一财经:那巨婴现象是有历史延续的吗现在和历史上相比,“巨婴病”的程度如何

武志红:是有延续,但我觉得现在轻一些,因为受西方爱和自由观点的影响。特别是文化层次越高,巨婴的情况相对越少。因为他们会思考为什么一个人要听另外一个人的。文化层次越低,越觉得孝道重要,什么都听父母的。

另外,中国还是少年老成。特别是老人受孝道的支持为所欲为,反而表现得像婴儿。就算是老人讹人,出于孝道的惯性,也不会惩罚他。我们社会就是老人更有力量。

第一财经:你说巨婴形成的根源是在家庭,婴儿时期没有被充分看见和满足。但中国父母放眼全世界,几乎又是为孩子付出最多的。这种矛盾怎么理解

武志红:这个我们可以做个很清晰的类比。我恰好在看张宏杰的书《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第一张面孔就是朱元璋。朱元璋为所有人,包括子孙后代都操心。他非常辛劳,但同时又规定了所有人怎么生活,而且规定得非常详细,包括三教九流怎么穿衣服等等,非常恐怖。他所谓的操心其实是种控制,用这种操心来换取全能自恋。因为我这么操心,所以你要听我的,这是全能自恋的终极表现。而且因为我是如此操心,所以整个社会都要听我的。

具体到普通人家庭,父母觉得我为你做的这一切,养大你,给你钱买房子,给你带小孩,我为你做这么多,这一切都有一个目的,就是你要按照我的意志来生活。我们整个文化都在鼓励父母怎么做都是对的。

其实中国的父母还是不懂爱。爱是我尊重你的自由意志,尊重你的空间。照我的说法,爱是看见,我看见你本来的样子,这才叫作爱。如果我很在乎你,但你必须听我的,按照我的方式来,这不叫爱,是控制。

第一财经:是否因为巨婴现象的存在,所以中国才在社会转型中出现很多心理问题呢

武志红:转型中确实有很多问题。心理问题在哪里呢巨婴是我们作为一个生命,从婴儿期就不允许做自己,这就导致我们一直没有把自己的生命展开。其实我们的生命应该展开,以好的事情鼓舞自己,以坏的事情淬炼自己,最终成为一个强悍的生命。但我们的社会一直不鼓励人按照自己的感觉去活。

社会转型期,我也有这样的过程,最初是什么事情都骂政府。但2013年的厦门陈水总事件对我来说是个关键转折点。陈水总是反社会的人格,他烧死公交车上47个无辜乘客,没有任何正确性可言,居然最初的时候(在网络上)被大家说成是英雄。当时我觉得非常震惊,说天啊,这么明显的错误为什么还被人认可

后来我开始思考一件事情,我们都是巨婴,我们会找是谁导致的这些事情。在恶劣、贫瘠的丛林社会有明确的加害者和受害者,但在一个正常社会,经常找不到加害者,所以就变成经常是怪政府。政府确实是最容易被怪罪的,因为集中了权力。所以过去那些习惯性的解读,都有一个加害者导致整个社会的问题,但不会承认“我”也有问题。

这两年很多新闻都反转了,变成找不到明显可以怪罪的对象。这是一个机会,我们终于可以反思,我有什么责任,这样一来事情就变得很不同。当所有人都在反思我有什么责任,有权力的人、没权力的人,富人、穷人都在反思,我们才会进入真正反思。当我们学会反思,就意味着我们在学习妥协。我伸展自己的意志,别人也伸展他的意志。实际上很多中国人都缺乏妥协精神。

第一财经:《巨婴国》出版后,也有人认为,用巨婴现象解读中国社会历史事件有点“包治百病”,是把社会问题心理化、简单化了。你怎么看

武志红:确实,我的解释还不够精细。但我还是可以自恋地说,中国当下的社会新闻事件,我认为90%能得到解释。我甚至可以夸张地说,这本书能解释99%的社会现象。但有一点,《巨婴国》对我们有很强的解释力,但对欧美社会主流事件就没有。欧美也有部分巨婴,但他们集体上是成熟的。

至于历史部分,确实,我不是历史学家,有些解读看起来不够成立。以后希望真的潜下心来研究我们文化根儿上的东西。三五年后我会写《巨婴国》的修订版。

“巨婴”是“民哲”概念

刘擎/口述彭晓玲/整理

《巨婴国》的作者武志红先生在书中说,从大学时代起就想追寻人是怎样的,愿意把自己的经历向公众公开,这种情怀、探索精神和坦诚,在中国是可贵的。但我认为,全书还是不太严谨,既不能解释中国古代,也不能有效解释现代。这个概念更像是“民科”或者“民哲”。

一个最关键问题是,巨婴实际上承担的是“中介性的”概念。也是说,首先巨婴现象是需要被解释的,为什么会有巨婴的症状同时,巨婴这个概念,又用来作为解释的概念,来解释其他概念。用社会科学的语言来说,巨婴在这里既不是自变量也不是应变量,而是同时作为自变量和应变量在使用。也就是说,先要解释什么导致中国人的巨婴状态,然后又用巨婴状态或者巨婴的特征去解释这些社会现象。

一般来说,解释一个现象是挖掘源头,比如中国社会老人的碰瓷现象,如果找到新的来由是有意思的。按照武志红先生的说法,巨婴是中国文化的产物,但他又用巨婴这个概念来解释中国文化的现象,这就涉及解释循环的问题。又比如用巨婴来解释孝道,但巨婴人格特点的形成又来自孝道。这也是一个循环的解释,犯了社会科学中基本的错误。

根据《巨婴国》的提法,巨婴概念包含三重特征:共生、全能自恋和偏执分离,相互之间是有张力的。这种提法涵盖了非常广泛的心理征兆或者人格状态。于是,概念可以无往不胜。比如解释中国人讲究集体主义、是孝顺的老好人时,用了巨婴中共生特征的一面;解释唯我是从、桀骜不驯时,又用全能自恋一面。三种特征中“总有一款适合你”,甚至可以解释人类的各种文化。

一个好的解释理论需要做差异化的描述。你能给出什么不是巨婴吗当巨婴概念涵盖太广,没有做差异化分析时,方便地选取其中的三重变量或者维度解释所有现象,这在社会科学上是非常麻烦的。也就是说,这个理论不能证伪,所以巨婴这个概念特别吸引人。

如果能有力地抓住某些特征,让事情变得更容易理解,作为一个终极概念就是有效的。但现在的问题是,解释社会文化的现象是不够准确的,容易出现似是而非的情况。

每个人受到职业限制,特别容易从自己专业的角度来理解人性或整个社会现象,这在学术界叫“还原论”。比如经济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是自利的、理性计算的,政治学家可能从政治的角度有自己的看法,心理学家也容易存在心理主义倾向。

武志红的书中,也有心理主义还原论的倾向。把一切事情理解为心理学的人格特征,以此来把握人性。但心理人格特征本身,是文化影响产生的。所以里面又有个循环的解释,用文化、社会、传统来解释心理人格特征,又用心理人格特征来解释文化、社会现象。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直接从社会学、文化学来解释社会文化现象为什么要这个中介呢既不是自变量也不是应变量,除非这个心理学抓住特别有力的表达或有效的特征。巨婴概念由于内在含混,导致不能有效地分出什么时候是巨婴,什么时候不是巨婴。

确实,相当一部分中国人与其他国家人相比不太成熟,对自己没有非常清楚的责任意识。特别是80后、90后年轻人整体晚熟,比较天真,缺乏成熟的自主能力。巨婴概念抓住了社会现象中大家的某种感知,这也是作品吸引人的重要原因。但一个历史复杂、人口众多的国家的集体心理解释,还要从文化传统、社会教育环境、社会实践结构等方面来理解才更有说服力。作为人格概念的“巨婴”,是过于简单化,也是过于扩大化的解释。

当然,心理学对理解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社会现象是有帮助的。比如80后、90后独生子女现象是中国特定国情形成的,当时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父母也有能力尽可能满足孩子一切物质的需求。而且父母本身也是穷苦一代,愿意过度补偿在孩子身上,就导致80后、90后在很迟的时候都没有形成边界的概念,也就是武志红说的“共生”。

《为何家会伤人(升级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7月版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年4月版

《身体知道答案》鹭江出版社2013年1月版

《为何爱会伤人》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年12月版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

全球首个胰岛素周制剂即将于今年11月底在中国商业上市,用于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标志着我国的胰岛素治疗也与全球同步迈入“周制剂时代”。

今年新加坡参展商中有70%是回头客,30%是首次参展,他们对进博会的兴趣依然浓厚。

伊朗外长:以色列针对伊朗的任何攻击都是越过红线

近年来,随着药品集采政策的推进,国产仿制药逐渐取代了进口原研药在医院中的地位,引发了关于药品选择权、药效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讨论。

THE END
1.做自己有三次,第一次会被讨厌我学习心理学至今十余年,对于做自己的态度也经历了多次变化。 最开始,我觉得人就是应该做自己——只要能展露个性,敢于直言,那么许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但随着我开始做咨询并遇到各式各样的来访者,才发现一切没有那么简单。很多时候,做自己不但无法解决问题,还会引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ODEzMTIxOA==&mid=2654599830&idx=1&sn=1f4082e33bc3ac24485af398326ebc77&chksm=8a1ad325b6d42a712c81b65fc37c95972e09e1825fb4ec3237e5a3774f3cda72daf9daa265cf&scene=27
2.非表面关系小说免费阅读武志红|心理学|完结 知名心理学者武志红继《为何家会伤人》之后,有关自我、自恋和关系的又一重磅作品。独创自我认知工具“人性坐标体系”,帮读者用直观、可执行的方法衡量自己的心灵健康程度,或一份关系的健康程度。通过这一工具认识自我、找到问题症结。深度剖析情绪内耗根源“全能自恋”,引导读者重新审视内心,识别和https://www.qidian.com/soushu/%E9%9D%9E%E8%A1%A8%E9%9D%A2%E5%85%B3%E7%B3%BB.html
3.得到app武志红的心理学课心理论坛得到app武志红的心理学课 2022-05-25 16:55:29 网友哈哈 学习压力大吧 2017-10-06 02:27:42 网友天行九歌 我也特別失眠 2017-10-06 02:27:47 我现在好想哭,一直想哭,崩溃 网友哈哈 别哭,想想开心的事情 2017-10-06 02:31:26 网友天行九歌 憂鬱症 2017-10-06 02:31:28 ? 网友天行九歌 https://www.geilixinli.com/question/228943.html
4.空间11心理断乳的谎言《武志红的心理学课》我们这一周的主题是“与原生家庭分离”,今天是第一讲“心理断乳的谎言”。 众所周知,“心理断乳”这个词说的是孩子在成年后,需要完成与原生家庭的分离。 这个词现在也相当流行,它说的是孩子虽然成年了,但不愿意背负起独立的责任来,还想赖在原生家庭里,继续吃原生家庭的“乳汁”。 https://www.jianshu.com/p/ba6d9a90de68
5.武志红是宣扬伪心理学欺骗读者的伪心理学·家和伪·心理学家:1关于这本书,关于武志红,我有两个重要的看法和两个不重要的看法,下面详述具体看法和理由。先说两个最重要的看法及其理由:1:武志红是宣扬伪心理学的伪心理学·家和伪·心理学家;2:这本书涉嫌欺骗读者;看法1的理由:1.1:武志红宣扬的不是正规的心理学,这一点他在多个渠道表达过,赖不掉。比如最近在微博上自称是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0010595/
6.武志红简介资料介绍武志红,常称自己的猫叫人猫大眼。他的微博中曾提到“为什么叫它人猫,因为它常像人一样坐着。” 1992年入读 北京大学心理系本科 1996年入读 北京大学心理系研究生 武志红,男,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毕业。 曾在《广州日报》社工作,主持《广州日报》每周六见报的"健康 心理"专栏。 https://www.mingyantong.com/jianjie/38396
7.心理学者武志红在B站做UP主,他如何看年轻人的婚恋与生活武志红在B站开设专栏“武志红讲心理”“婚恋市场”的形成很正常澎湃新闻:你入驻B站有想要贴合年轻潮流的因素在,那你是怎么看待当今年轻人的心理状态的?以最近某公司员工关于“过劳”的抗争为例,年轻人应当如何面对这种现状?武志红:我觉得这不是不可避免的。就我个人而言,我从一定意义上也属于715型的工作者,我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9837979927652871&wfr=spider&for=pc
8.[正版]婚姻心理学入门完全图解版彩云心理编婚恋经管励志¥29.50 我战胜了抑郁症:九个抑郁症患者真实感人的自愈故事 查看商品参数 图书 心理学 心理学 心理学入门 中国纺织出版社 [正版]婚姻心理学入门 完全图解版 彩云心理 编 婚恋经管、励志 书店图书籍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https://m.suning.com/itemcanshu/0071487071/12436169496.html
9.武志红心理,相关咨询问题心理知识心理百科武志红心理相关专栏文章更多专栏文章 暂无“武志红心理”的相关咨询师文章 武志红心理相关心理图更多心理图 武志红已被浏览3759次[心理学家]武志红,男,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毕业。曾在《广州日报》社工作,主持《广州日报》每周六见报的"健康 心理"专栏。广州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著有《活出你https://m.psy525.cn/baike/wuzhihongxinli.html
10.武志红是宣扬伪心理学欺骗读者的伪心理学·家和伪·心理学家:11.7:本书海报上说他是心理学家,就算他宣扬的是正规心理学,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学畅销书作家也不能算作心理学家,从这个角度来说,他是伪·心理学家看法2的理由:本书宣称能“帮助读者系统而真切地了解心理学体系的知识”(书的扉页上的原话),海报上宣称武志红是“知名心理学家”(书的海报的第一屏大字),基于看法1,https://zhuanlan.zhihu.com/p/57901373
11.微博正文微博图书:【正版包邮】为何家会伤人(百万畅销纪念版)DFH 武志红经典家庭教育心理学 儿童心理学 家博库:正版预售 为何家会伤人(百万畅销纪念版) 武志红 著 武志红经典家庭教育心理学 儿童心理学文轩:预售 为何家会伤人(百万畅销纪念版) 武志红 著 婚恋经管、励志 新华书店正版图书籍 其凤凰新华:为何家会伤人 纪念版https://m.weibo.cn/status/H0xffbax8
12.巨婴式的婚恋有两个核心特点:一,剥削与付来自武志红巨婴式的婚恋有两个核心特点:一,剥削与付出,即圣母与巨婴;二,更普遍的是自恋,即你不能说我有什么不好,无论是付出者还是剥削者,都不能接受对方说自己及家人有错,因此引出的恨,很难化解。【转发】@武志红https://weibo.com/1417037145/GBBR9wcuO
13.《离婚了就别再来找我/都市婚恋》(费明著)简介书评¥26 为何爱会伤人(珍藏版)武志红解决婚恋难题心理学读本家庭教 武志红 ¥18 我厌男【文轩专享纹身贴】波利娜阿尔芒热揭露父权制陷阱反抗 (法)波利娜·阿尔芒热开本: 纸张:胶版纸 包装:平装 是否套装:否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38521467 丛书名:都市婚恋三部曲 所属分类:图书>两性关系>婚姻重http://product.dangdang.com/8625682.html
14.武志红”家”系列(全4册)商品编号:7912643 ISBN:9787513923514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作者:武志红 出版日期:2019-01-01 开本:16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B84-49 页数:0 册数:1 大约重量:470(g) 购买数量: - + 库存:28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137.9(5.9折) https://m.jarhu.com/book.php?id=6912643
15.武志红心理降测评系统开发专业开发公司视频武志红心理健康测评小程序,武志红心理健康测评APP,武志红心理健康测评软件,武志红心理健康测评系统 所在地 广州市天河区吉邦科技园 联系电话 19867371424 手机 19867371424 经理 潘经理请说明来自顺企网,优惠更多 请卖家联系我 产品详细介绍 武志红心理健康测评小程序系统开发,武志红心理健康测评APP系统开发,武志红心理健康测评http://83441313.b2b.11467.com/product/6530107.asp
16.为你荐书:《为何爱会伤人?》曾主持《广州日报》的“健康·心理”专栏,现为《心理月刊》专栏作家,网络视频节目《跟武志红学心理学》主讲人。并著有《为何越爱越孤独》、《为何家会伤人》、《解读“疯狂”》、《解读绝望》、《七个心理寓言》、《心灵的七种兵器》、《梦知道答案》等知名心理书籍。http://xlzx.xjtu.edu.cn/info/1022/23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