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深圳这座快节奏的城市里面,无论你承认还是不承认,剩男剩女的群体越来越大,而高压力下的生活圈子越来越小,有人选择在网上延伸自己的交际圈子,有人的爸妈焦虑不已,自发在莲花山推销自家儿女,也有各怀心思的男男女女各自介绍自己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当然,也还有人,走进婚姻介绍所,老老实实填上自己的资料和择偶要求,等待红娘牵线。
网络交友风靡,传统婚姻介绍所是否还能继续生存?
现在只有卖不出去的大龄剩男剩女才会选择传统婚介方式?未必。
在深圳这座快节奏的城市里面,无论你承认还是不承认,剩男剩女的群体越来越大,而高压力下的生活圈子越来越小,有人选择在网上延伸自己的交际圈子,有人的爸妈焦虑不已,自发在莲花山推销自家儿女,也有各怀心思的男男女女各自介绍自己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当然,也还有人,走进婚姻介绍所,老老实实填上自己的资料和择偶要求,等待红娘牵线,再在会客室里,如面试官般会见一拨或又一拨人,这些人中,不乏黄金单身汉、高素质王老五,以及亿万身家的富姐。
80年代找“红娘”牵线还要“走后门”
无可否认,在中国婚介是个大产业。古时已有媒婆,五六十岁但铅粉擦得如瓜结霜,衣饰媚得如戏衣,撇式辣嘴,嗲里嗲气,少不了的是口袋里写着生辰八字的红纸,偶尔一把大葵扇,形象深入民心。
介绍的地点就是在介绍所里面的会客室。一位已经退休的老红娘说,上世纪80年代的婚姻介绍所热火到不行,往往工作人员都要加班登记资料,有人为了找到好点的对象,还要托熟人到婚介所“走后门”,一到周末会客室就从来没空过。
到20世纪,婚姻介绍逐步脱离政府成为具有中介性质的服务产业,随即,网络时代来临,网络交友兴起,“网络红娘”开始在深圳的白领中流行,传统婚姻介绍方式似乎已经日薄西山。
深圳市婚姻介绍所仍保留有传统的“红娘牵线”方式,尽管其90年代末就已经开始网络交友的平台,而深圳其他一些较大型的婚介所,例如金凤凰的负责人也表示,他们仍以传统婚姻介绍方式为主。
潘延武介绍说,在婚介所中,还有大约10%的男女,会主动选择使用传统的婚姻介绍方式,大部分的人则传统、网络交友方式都接受,也有近2成的男女,比较偏好在大型相亲活动中结识新朋友。
大龄优质生更偏好传统,规避网络风险
信息公开、快捷、方便,这些优点是大部分年轻人选择网络交友的理由,那么,还有谁会选择传统的线下婚介方式?条件不好不想在网络上公开的?长期推销不出去不想让更多人知道的?还是“剩”得连自己都不好意思露脸的?
红娘英姐说,大部分直接选择线下婚介方式的人,主要原因是,急,“有些较大龄青年,30有多的,急于找个伴的,就会选择登记资料之后请红娘马上介绍,然后见面,对不对眼一相处就知道。”
他们透露,通过传统方式相亲的男女,不乏黄金单身汉、高素质王老五,以及亿万富姐。分析他们的心思,选择这种方式的原因,应该是觉得自己条件不差,但确需要通过婚姻介绍所解决人生大事,“会让自己很没面子。”英姐说,这很正常,因为她们经常收到喜糖,却几乎没有被邀请过去喝喜酒,被她们所撮合的新人,都不好意思告诉别人自己是通过婚介所介绍的。
“红娘”一对一沟通,成功率达3成
英姐属于资格比较老的红娘,在她看来,红娘在传统婚介方式中作用不小,“我们要跟前来求姻缘的男女先聊一轮,初步了解一下,哦,这个女孩的性格是这样的,她比较适合怎样的男生,在有这样的男生来到我们这的时候,我们马上就会想起这个女生,再为他们牵线,这样成功率会大很多。”
她说,以结婚作为成功的标准,传统婚介方式成功率可以达到3成。潘延武则说了这样一个个案,一个29岁的女生,样貌秀丽,身高168,大专毕业,从事金融,“这样的条件一摆上去,第二天就收到了36个人想跟她见面的要求。”
但面试也总有个挑选简历的过程,经过婚介所的专职红娘挑选,为这个性格稍微有点内向的女生初步选出了8个待选,再与她商量讨论过后,确定与其中4个人见面。
“结果第一个与她见面之后,两人就一见钟情了。”潘延武提起这段姻缘还是比较兴奋,原来男方一开始在婚介所透露自己只是业务员,“但红娘阅人无数,一看就知道他不是个平常人,果然见面的时候,他就开了奔驰出来。”
他认为仅凭简单的资料就判断两个人是否适合不大现实,还是实际见面比较实在,反面例子也有,介绍所里面有个“资深”老会员,一直介绍都没法成功,“但他的资料要是摆上网的话,绝对是个黄金王老五。”
这个奔四快到终点的男人头衔很多,诗人、建筑设计师等,项目的提成以十万计。“但我每次都跟他说,如果跟女孩子见面,就算我的条件比你差一大截,但绝对选择我的女孩子比选择你的要多得多。”
原因在于,一旦面对面,许多细节便会暴露于人前,两人是否适合也十分容易判断。“效率比在网络上沟通快很多。”英姐说,曾经有客户先选择网络交友,与对方在网上聊了几个月,但是后来“见光死”,很受挫折,最后还是选择传统的方式,先让红娘判断一下再牵线。
奥一网非常男女负责人陈渔说,传统交友是通过亲戚朋友或专职媒人介绍的,被介绍的双方通常已经由媒人及中间介绍人进行了衡量,基本是半斤配八两,等双方均对媒人表示了可行的想法后,媒人将这个关系摆到桌面上,正式建立了交友关系,传统交友的方式,不应该被全面替代。
传统婚介均衍生网络平台
陈渔说,传统的交友因为地区选择范围小、时常带有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或邻里关系,可选择的机会小,而网络交友可以提供众多的可选择机会,人的眼界不再局限于相同的地域,匹配与衡量直接建立在两个异性之间。他们在多次的选择中,可以不断衡量与比较,不断获得新的经验或知识。
但相比之下,传统方式的可靠性又远超于网络交友。一个已婚业内人士坦言,自己在多家交友网站都有注册,“还不是我自己愿意填啥就填啥。”
但即使是传统的婚姻介绍所,在网络潮流之下,多数也已经开设网络平台。深圳婚姻介绍所、金凤凰等较大型的婚介所,都已经有自己的网站,一些选择红娘牵线的客户的个人资料也放上网,这样可以增加机会。深圳市婚姻介绍所刘主管介绍,无论是选择网络交友还是传统婚介方式,注册会员时都必须亲自到现场登记并验证,对于必要的可以检查的证件,工作人员都要先验证。
陈渔则认为,现在网络上所流行的“花草互换”的交友形式,一定意义上代表了传统交友思想。“单身朋友们将自己身边的其他单身朋友,即所谓的‘花’与‘草’分别带到一起参加聚会,与熟人身边的‘花’或‘草’交流,减少了很多熟悉的过程,熟悉的渠道也多了一面,对异性的认知和了解更加全面。也因各种朋友关系,彼此之间多一点顾虑,增加了道德约束力,这种交友就向传统方式靠近一步。”
■城市围观
习惯网络交友的人很难回归传统
陈渔,奥一网非常男女负责人
一定意义上来说,当处于婚恋交友的单身男女一旦发现了网络交友的自由与魅力,很难再回到传统的交友模式中,毕竟传统的模式可选择性太少,很局限。但也有少数经历了多年的网络交友经历之后的,开始意识到传统交友的好处,意识到很可能必须借助传统的媒人、乡里乡亲的介绍,才能完成自己的婚姻大事。
■七嘴八舌
小周,男,27岁,深圳某杂志记者
我应该还是会先通过网络沟通,互相先有初步的了解之后,再面对面地深入认识。人与人刚认识的时候,会尤其注意别人的一些细节问题,太急着见面,尤其是很有目的性地见面,很难对对方产生好感,而且成功地几率也不高。
卢玮,女,38岁离婚
肖先生,男,29岁,房地产从业人员
至少先要看着照片顺眼再接触,婚介所有照片可以看么?资料也不会像网上那么丰富吧?交友网络上还是自助选择,不知现在婚介所有没有信息化管理?
阿松,男,27岁,建筑设计师
婚姻介绍所里面的红娘应该比网络可靠,如果失败了还可以问下她们的专业意见,例如自己哪些方面需要改进等。但通过网络的话,靠一条网线来维系感情比较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