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爱情”标价卖,网络婚恋诈骗“坑”有多深?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在数字时代,网络婚恋交友平台本应凭借便捷、多元的优势,为单身男女搭建邂逅良缘的桥梁。然而,近日郑州新密警方抓捕了一个特大交友诈骗团伙,这一事件如一记警钟,敲醒了沉浸在爱情幻梦中的人们,也揭开了网络婚恋交友背后隐藏的诸多乱象与黑洞。

据央广网报道,诈骗团伙经营着一个名为“微陌”的婚恋交友平台,男用户在该平台注册后,便会有女用户主动找你聊天,但想继续聊天就需要使用金币。从普通聊天到语音、视频,所花费用逐级攀升。面对对方的甜言蜜语,张先生不由得选择“充值”。当他满心期待与对方进一步发展,索要联系方式时,却被告知需要充值才能解锁手机号。这时,他才发现,自己几百元的投入不过是“入场券”,后续还面临重重转账的“考验”。最终,张先生先后充值了9000多元,得到的却是对方的无尽推脱。直到被拉黑,他才如梦初醒并报警求助。警方经过深入侦查,成功将其抓捕,冻结涉案资金200余万元。

警方调查发现,诈骗团伙组织架构严密、分工精细。所谓“公会长”牵头招募、管理近百名女聊手,向她们传授“套近乎”“诱导充值”等一系列话术。女聊手们依循剧本,伪装成温柔可人的单身女性,虚构相似的感情经历,与这些求偶心切的男性拉近关系,待感情“升温”后,便以平台规则为由步步诱导充值,从百元起步,随着受害者情感投入的加深,充值金额逐渐升高。但当受害者提出见面或索要真实联系方式时,女聊手们总能以各种牵强理由推脱。一旦骗空对方钱包,她们便将其无情拉黑。

这种诈骗行为严重践踏公序良俗,破坏了社会信任根基,侵蚀了网络交友的正常生态。那些参与诈骗活动的人,本应凭借正当职业技能在社会立足,却在利益诱惑下迷失自我。他们明知自己的行为属于诈骗,却依然罔顾道德与法律,配合进行欺诈。因此,我们必须对这一行为保持坚决批判,并遏制其蔓延,同时从自身做起,不被金钱利益腐蚀,坚守道德底线。

社会应及时提醒,个人也要时刻保持清醒。“脱单”的需求不应成为广大单身人士被拿捏钱囊的“痛点”。据民政部门统计,我国适婚单身人口已突破2亿人,在家庭催婚压力和内心情感渴望的双重驱动下,许多人将希望寄托于网络婚恋平台,寻觅真爱。长期处于情感“空窗期”的单身人士,面对虚拟网络中看似美好的“柔情蜜意”,容易放松警惕,忽略潜在风险,从而难以识破诈骗分子伪装。脆弱的心理防线给了诈骗团伙可乘之机,最终导致受害者在情感与金钱上付出惨痛代价。

“微陌”平台只是冰山一角,婚恋交友的海域下仍隐藏着重重暗礁,稍不留神,真心和钱包便会沦为“猎物”。对此,我们必须做到多管齐下,以监管为基、法律为纲、理性为盾,让网络婚恋平台真正为幸福“牵线搭桥”,重塑安全、诚信、有序的网络婚恋交友新生态。

THE END
1.“艾总”背后的诈骗黑幕智天金融背后的诈骗团伙大起底本文将讲述一个涉及退休老人的诈骗案件,从江西抚州王女士的遭遇入手,揭露以“艾总”为首的诈骗团伙的作案手法、诈骗过程以及该类诈骗的特点,同时也介绍了公安部针对此类案件的打击举措。 在当今社会,一些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我们的‘世界银行’很快就会落地了,你把钱放在里面,将来给你无尽的分红,http://www.lovesxw.cn/xuewen/763921.html
2.男子社交平台专挑受挫女性诈骗花言巧语骗4人500万新闻频道男子社交平台专挑受挫女性诈骗 花言巧语骗4人500万 南京的贺女士在社交平台上结识了一名叫朱某的男子。朱某经常点赞并留言夸赞,两人逐渐熟络并开始交往。近两年里,他们多次线下见面。朱某声称做生意需要资金周转,贺女士先后借给他100多万积蓄。然而,朱某一直找借口不还钱,贺女士最终报警。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41130/47680291.html
3.飞赞在飞赞、遇见爱 客户端 iPhone版、Android版 外文名称 Feizan 创始人 凌绝顶 创立时间 2010年2月20日 公司驻地 北京 目 录 1简介 概要 创始人 品牌口号 2手机客户端 iPhone客户端 Android客户端 主要功能 3线下活动 飞赞约会 读书会 厨男大赛 伙影同人 https://baike.sogou.com/v569407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