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武警新疆总队某机动支队紧密围绕“新时代奋斗...
烈士纪念碑前,武警重庆总队执勤第一支队执勤三大队铜梁中队官兵...
青山埋忠骨,鲜花寄哀思。...
导读:近日,在武警重庆总队执勤第三支队营区内,一场辩论赛正激烈进行。双方辩手你来我往、唇枪舌剑,现场气氛热烈。这是该支队深入开展“十个正确对待”专题教育,精准校正官兵价值取向的一个生动场景。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不与人比较,何来成败,何谈英雄”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只有克服自身缺点,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强大。”
……
近日,在武警重庆总队执勤第三支队营区内,一场辩论赛正激烈进行。双方辩手你来我往、唇枪舌剑,现场气氛热烈。这是该支队深入开展“十个正确对待”专题教育,精准校正官兵价值取向的一个生动场景。
围绕“小主题”,组织“大家谈”
“‘触网’要防‘触电’,决不能让手机变成‘手雷’、成为‘手铐’。”前不久,该支队通过线上平台举办以“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为主题的“士兵讲堂”,安排几名入伍前有过“翻墙”经历的同志现身说法,让广大官兵深受触动和警醒。
去年以来,该支队每月聚焦解决一个倾向性问题,通过开展“涉网行为大家谈”、“军人权利与义务”、“军旅有苦更有甜”等主题讨论,让官兵人人参与其中,在启发式、融入式、互动式教育中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提升。
为帮助官兵树立正确的婚恋观,该支队联合地方政府集中组织“侠骨柔情·情定万州”鹊桥会,并配合开展“英雄自有好姻缘”强军微课,让干部、警士、文职人员和官兵家属纷纷上台交流心得体会。
挖掘“小故事”,讲清“大道理”
在开展“十个正确对待”专题教育过程中,云阳中队政治指导员姜督有着自己的思考感悟:用讲故事的形式开展教育,往往能拉近施教者与受教者的距离,更能引发情感共鸣。
以前,姜督在教育内容上花心思不多,把更多精力放到制作精美课件上,换来的却是“台上天花乱坠,台下昏昏欲睡”。现如今,他凭借蕴含真理、饱含真情的小故事,成功撬动了官兵的心灵。一次,姜督组织官兵打卡驻地名胜古迹张飞庙,中队大学生士兵卢焱奇作为编外讲解员,为大家解析“张飞之死”的前因后果,带给他不小启发。
“张飞骁勇善战,但是性格暴戾、鞭挞士卒,最终未能战死疆场,却命丧于部将之手,这从反面印证了以情带兵的重要性……”参观结束后,姜督随机开展了一堂“正确对待革命情谊”教育,赢得大家阵阵掌声。姜督说,“战友把我当兄弟,我把中队当家建”已成为中队官兵的思想共识和行为自觉。
该支队领导介绍,针对青年官兵思想活跃、需求多元等特点,他们注重在教育中把故事讲得深入浅出,讲出思想性、针对性和感染力,让官兵在真实真切、可感可触的教育中感受到温度、品悟出深度。
紧盯“小苗头”,预防“大蔓延”
训练场上,机动一中队政治指导员邹珺恺发现少数同志“磨洋工”。针对这一现象,训练间隙,他组织官兵展开了一堂“今天多流汗,明天少流血”的战地微课,并让“感动重庆十大人物”、二级上士班长覃家缓登台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
“我的秘诀就是苦练,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受别人受不了的罪,最后在自我加码、自讨苦吃中自我超越。”短短五分钟左右的教育,却让官兵们听得热血沸腾。休息结束,大家精神振奋,再度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状态投入实战化训练。
这堂课没有教案、没有准备,却收到意料不到的良效。教导员吴洪林介绍,他们在平时注重鼓励大家从个人成长经历中寻找教育灵感,在生活点滴中汲取教育养分,用兵言兵语讲述身边人身边事,实现人人是教员、事事是教材的同时,也不断增进官兵对教育的认同感和接受度。
“教育好不好,关键是看官兵悟透了什么道理,转化成了什么行动。”该支队领导介绍,他们始终注重把课堂与操场、战场对接,从军心士气、部队建设和完成任务等多个维度,精准检验教育成效。
去年8月,北碚区缙云山突发森林大火,冲天火势迅速蔓延,严重威胁周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正在老家休假的警勤中队战士曾杰迅即奔赴灭火一线,与志愿者并肩战斗30多个小时,扑灭大小火点20多处,开辟隔离带近500米,身边战友纷纷为他点赞,当地政府也发来了感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