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感咨询师为崔文提供的挽回关系课程资料中,包含了一些内容如:有爱的能力,剩女“不愁嫁”;有爱的能力的人“不付出”;让老公甘愿洗碗的一个魔力句型等。然而,崔文按照咨询师和课程指导操作后,并未能成功与男友复合。
近年来,在各类社交与短视频平台上,像崔文一样寻求情感咨询服务的人很多。但这些服务也存在诱导高额付费、咨询师与机构资质不明、合同暗设霸王条款、服务完成度难以界定等问题。
湖北的刘翀透露,今年9月他前后花了约2万元购买情感咨询服务,目的是让情感咨询师帮助追回表白失败的女生,但没能成功。后来刘翀想终止服务并申请退费,对方却威胁称,如果坚持退费,将进一步破坏他和这位女生的关系。
宣称提供“专业情感与心理咨询服务”的从业者可能并不具备专业资质。记者以“需要购买情感挽回服务”为由接触到几个声称提供情感指导的机构和博主。在要求对方提供专业资质证明时,有的表示自己是兼职的心理学专业学生,有的提供的“情感分析师”“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等资质证书均非官方机构认定。
在情感咨询服务合同中,还存在部分约定实为“霸王条款”的问题。崔文签订的合同中写道,该公司的服务内容为“合理努力促使甲方达到与伴侣重归于好”,但崔文不能以婚姻家庭、恋爱关系目的未实现,要求该公司承担违约责任或主张退费。崔文及一些受访者认为,该条款明显不合理。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巍认为,部分情感主播一方面通过提供情感咨询服务敛财,另一方面借助人设收割流量、带货获利,造成不良社会影响。还有一些情感主播通过剧本或人设传递了畸形的婚恋观。
对于寄望情感咨询挽回感情的群体,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吕厚超曾公开表示:“应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不应过分放大感情中的非理性成分。每个人的爱情都是独特的,它因个体自身经历和家庭情况的不同而不同,情感咨询所谓的情感挽回无法做到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