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爱情心理视角构建当代大学生婚恋观,探索优质婚恋的有效途径心理学

“加强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和引导。将婚恋教育纳入高校教育体系,强化青年对情感生活的尊重意识、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青年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恋观。”

当前,我国的结婚率在整体上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并且由于就业形势的严峻,很多大学生从踏出学校的那一刻就一头扎进了找工作的焦虑中。

在此期间,很多东西逐渐成了工作之外的附属,例如一段健康、理性的恋爱,而一个幸福、平等的婚姻似乎更是变成了奢望。

2019年10月,教育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将婚恋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借以引导学生树立文明、健康的婚恋观念,将当代大学生婚恋教育放在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位置上。

长期以来,高校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也会涉及婚恋教育,但取得的效果不明显。

比如,在一定程度上尚未把握大学生婚恋生理、心理特点及需求,教育内容比较狭窄,教育方式比较单一。既不能对大学生婚恋中的共性困惑给予解答,也无法针对个性化婚恋问题加以引导。

在这种背景下,从爱情心理视角探析大学生婚恋心理,构建理性、健康的婚恋观会是解决大学生婚恋问题的有效途径。

爱情心理与婚恋观构建

《西部学刊》曾发表过一篇关于当代大学生婚恋生育心理现状的研究学报,其中采用了调查问卷的形式,对300名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进行调查研究。

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婚恋生育态度呈现出以下几种特点:婚恋行为低龄化、两性知识匮乏化、婚育态度开放化、追求两性平等化、择偶标准内在化等。

从结果来看,不难看出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念已经和传统的婚恋观相去甚远,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不再局限于传宗接代,转而追求个人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

这种转变有好有坏,要想将不利转变为有利,需要对大学生爱情心理进行分析,以及结合当代大学生婚恋教育进行研究。

顾名思义,爱情心理是在爱情过程中个体心理特征的表现。在西方心理学领域,这一心理经过大量的研究,逐渐发展出一套理论体系,即爱情心理理论。

其内容主要包括:爱情生物理论、爱情类型理论、爱情文化理论。

这些理论的主要思想均来自于实证研究的结论,科学性较强。心理学家从不同角度对爱情进行研究,研究范围较广,研究内容涉及爱情的各个方面。

因此,爱情心理理论体系为我国高校婚恋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在社会和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多种多样的价值观涌现并相互作用,婚恋观身处其中,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其他价值观念的影响。

这些影响有好有坏,然而还未踏足社会的大学生并不能很好的分辨,所以他们渴望得到来自家庭或者学校的指导。

以此来解决他们婚恋知识匮乏,婚恋困惑等方面的问题,以及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婚恋观念。

我们都知道大学校园是滋生美好爱情,孕育幸福婚姻的场所,因为青年们到了这个年纪,正是对婚恋满怀憧憬的时候。

所以大学的课程设置里必然有关于婚恋教育的内容,从爱情的内涵、爱情与人生的关系、家庭美德及法律法规等方面设置课程,引导大学生树立婚恋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

不过相比大学生专业上必修的课程,婚恋教育课时短,且被划入了德育内容,以思想道德和法律教育为主,缺乏婚恋生理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脱离大学生的婚恋实际。

这就不可避免的导致大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甚至经常缺课。加上理论知识本身就难以在实际婚恋中应用,婚恋教育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然而,将爱情心理理论融入高校婚恋教育,可以从心理学的视角帮助大学生对于婚恋观的认识。

一是可以让大学生充分了解婚恋。当爱情心理理论被用于高校婚恋教育时,能够对大学生婚恋起指导作用。

同时,又增加大学生婚恋行为的可观察性、可理解性、可预测性和可控制性,避免婚恋行为的盲目和冲动,使大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控制婚恋行为,真正懂得为自己和他人的未来负责。

二是有效建立正确的婚恋道德观。上文所述,网络时代带来了多元的价值观念,其中不乏有冲击大学生婚恋观形成的不良影响。

此时,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并未完全固定和成熟,很容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因此高校婚恋教育不应只是灌输婚恋价值观和婚恋道德知识,还应该注重培养大学生正确辨析各种婚恋观念并做出理性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能力的培养建立在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基础之上,也是建立在对知识传授者和知识内容认同基础之上。

将爱情心理理论融入高校婚恋教育,能让教育者了解大学生的婚恋心态,理解大学生的婚恋需求,尊重大学生的婚恋生理心理特征。

而根据这些生理心理特征,教育者可以因材施教,拉近教师和学生间的距离,从而提高大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提高大学生对教育内容的接纳度。

当大学生能用所学理论对社会上的各种婚恋观念进行准确的辨析时,其就能在婚恋观念及行为选择中理性取舍,真正从内心深处树立婚恋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形成正确理性的婚恋观。

建议

充分了解爱情心理理论对于高校婚恋教育的作用和价值后,针对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进行大学生婚恋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学校是大学生婚恋的重要场所,也是大学生系统接受科学知识的主要阵地,理应承担起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对大学生进行婚恋教育的责任。

除了进行系统的婚恋课程教学,还应充分利用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等形式,帮助大学生消除婚恋心理困惑、培养良好婚恋行为。

家庭是大学生最初接触婚恋情境的场所。父母的感情状况、相处方式、沟通方法、矛盾解决策略等,都是大学生最早、最直接接触到的婚恋现实。

子女通过观察父母婚恋模式形成对婚恋的最初理解,这种理解往往影响成人后的婚恋状况。

因此,父母要注重夫妻感情的维系,要积极正向地解决婚姻问题、采用合理有效的方式沟通,让子女看到父母为了夫妻感情所做的努力,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

新时代大学生要时刻提醒自己身上肩负的时代使命,时刻考虑到婚恋与学业、人生、社会的关系,不可为了短暂的快乐而放弃长远的发展。

在婚恋中不断提高自我监督、自我控制以及自律能力,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内容。

总而言之,婚恋教育事关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事关当今时代的精神文明建设,事关社会和谐发展与稳定。

THE END
1.婚恋观教育范文12篇(全文)因此, 加强人性化的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 应加强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把婚恋观作为人生观的基本部分加以探讨, 增强学生在婚恋观中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 使学生在面对婚恋问题时更加理智和负责。同时科学开展大学生性教育, 引导大学生正确把握两性交往, 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大学生https://www.99xueshu.com/w/ikey9zv8i7y7.html
2.第十一讲大学生婚恋观教育课件20231128191335.pptx第十一讲大学生婚恋观教育课件.pptx,第十一讲大学生婚恋观教育课件; 目录 第一部分:婚姻观教育 第二部分:恋爱观教育 第三部分:婚姻与责任 第四部分:家庭与沟通 第五部分:婚姻与性别平等 第六部分:幸福婚姻的秘诀 第七部分:大学生婚恋观的误区 第八部分:婚恋观和个人https://m.book118.com/html/2023/1128/7146145115006012.shtm
3.当代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研究应对目前存在的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发展难题,我们应该坚持整体性与差异性相结合、发展性与阶段性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原则,着重将择偶观教育、恋爱观教育、性观念教育纳入当代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内容体系中,系统整合榜样示范法、交流讨论法和角色扮演法等婚恋观教育方法体系,通过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12416853.html
4.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女大学生婚恋观教育摘要:现行婚恋观教育忽视了女大学生成长所面临的特定历史和现实环境,内容滞后于社会发展和女生实际,从社会性别视角揭示了传统性别观念对女大学生婚恋观的消极影响,指出应当通过对婚恋观教学内容进行社会性别视角的拓展、丰富教学方法、进一步普及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等路径对女大学生的婚恋观教育进行创新和完善。 关键词: 社会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hnzyjsxyxb201403022
5.女大学生文化节系列活动之新时代婚恋观教育进高校暨“恋爱成长营为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新时代的家庭观、婚恋观,自觉抵制各种陈规陋习,成为婚恋新风的倡导者、践行者和推动者。2023年3月17日,在这个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的季节里,新时代婚恋观教育进高校暨“恋爱成长营”开营仪式在西安培华学院图书馆报告厅顺利召开。 本次会议由西安培华学院女子学院常务副院长王鹏主持,出席本次活动https://www.peihua.cn/nzxyx/info/1098/2123.htm
6.高校青年婚恋观研究——基于杭州五所高校数据的分析作者简介:陈晓玲(1990—),女,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与公共政策。 摘要:婚恋是一种社会现象,当代青年婚恋观包含着所处时代独有的特质,同时融入了独特的个人品格。婚恋观研究需引导大众去理解当代青年的婚恋态度,引导青年婚恋观向积极、健康、正确、理性的方向发展。本研究从四个指标出发设计问卷,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931786
7.婚恋报告(范例10篇)而当代大学生具有正值青春,站在思想前沿,接受新生事物较快,思想活跃,渴望友谊、交往,同时社会阅历浅,从学校到学校的生活使他们的心理素质比较脆弱,在鉴别能力上不够成熟等特点。因而在高校的婚恋观教育中,要围绕社会上婚恋问题的热点和焦点,有针对性的进行主题教育和专题教育,帮助学生分析、理解和认识社会现实问题,https://www.liuxue86.com/a/5006655.html
8.河南共青团当前大学生婚恋情感教育缺失,对感情和性的认识大多停留在生理卫生知识层面,在面对感情和恋爱挫折时,容易出现偏激失控,甚至做出极端行为。学校是除了家庭之外最重要的婚恋教育阵地,要充分明确校园教育在加强青年人婚恋观责任教育中的重要功能,把握婚恋教育的舆论和宣传方向,引导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责任价值体系,以及http://www.hnyouth.org.cn/league/announcement/id/3832/stype/1
9.婚恋PPT模板婚恋PPT模板下载大学生婚恋观动态PPT模板 27214 当代青年大学生婚恋意愿调查动态PPT模板 1989 玫瑰花红色婚礼婚庆求婚恋爱PPT模板 16419 唯美花卉婚恋爱情PPT模板 14314 清新巴黎铁塔爱情旋转木马婚恋电子相册ppt模板 10914 经典之爱的记忆婚恋模板PPT模板 14914 粉色清新风婚恋观教育PPT模板 https://www.tukuppt.com/pptmuban/hunlia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