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百度或google上搜过自己的名字吗?是不是能搜出很多个自己来?你在网上的身份越多,说明你的名字越俗,如果你无力改变现状,那就改变你的下一代。
看到本期这些精心搜罗的稀奇古怪的名字,忍住,别笑!也许,她(他)就是你下一个单位的同事,或是你将来的邻居,而你将来的孩子和他们的小伙伴们,可能会有比这个更各色的名字。
“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在最新一次调查中发现,使用生僻字的人越来越多了,特别是80年代以后出生的孩子,生僻无疑是希望名字有个性的一种表现,可对于那些天天泡网长大的新兴父母来说,名字还有更新的搞头。
追求个性、吸引眼球;讲究简单、随意而起,名字所承载的,可能是比过去更重要的意义——网络时代的父母更重视心理专家的说法:名字将会暗示一个人人格的发展,有着积极阳光的名字的人,更容易变得开朗;也可能什么都不承载——他们不想让孩子像过去一样,用“慧”、“娴”、“勇”这些传统的概念束缚一生。E时代的名字有了前所未有的多种选择,它是宽容的、开放的、多角度的,也是娱乐的、轻松的、强调自我的。
如同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
◎文/王岩玲阮瑛
新趋势一:符号化
谁说中文名不能有@?
符号学说,符号本身是固定的,而其所指的意义却是可变的。
几年前看到@和.com以及ABCD,你能想到的无非是网络和英文字母,而今,这些奇怪的符号已经走进了名字,成了新新人类最喜欢的起名符号!
◎出镜者:
◎支持者:
刘小A:广院应考学生。广院的招生老师对这名学生印象最深:“我当时就想,他爸爸妈妈是不是特别喜欢打牌啊?如果有个兄弟是不是该叫刘小K?”
◎起名心态:名字是最敏感的时代符号,就如同当年叫“建国”、“五一”一样,E时代当然就是@了,显得我们多跟时代潮流!
新趋势二:四字非复姓
谁说四个字的名字就一定是复姓?
过去四个字的名字,大多因为复姓,司马、诸葛、欧阳……但瞅瞅现在拥有四字名字的孩子,可不那么简单,要么体现父母平等,要么有哈日倾向,再则就是为了避开重名。
尹林光子:2006杭州赛区超女。父姓尹,母姓林,之所以取名光子,据说她生于八月某个月光特好的晚上,“光子”意为“月光的孩子”。
◎起名心态:中国古代的复姓就给人一种高贵的感觉。现代的我们当然可以创造新的复姓。四字名既有东方味道又不易重名,还能天衣无缝地嵌进父母的姓名,当然是个好选择。
新趋势三:中文姓英文名
谁说名字不能中西合璧?
早些年牛群还开冯巩的玩笑,要给他的孩子起名叫“冯斯托罗夫斯基”。如今,这种中西混合的名字已经越发流行。这种名字不同于英文名,姓氏一般都是中国的,又带点洋味道。
周密思:学生。常被朋友称作Miss周,刚好是女孩。名字拜老爸所赐,意思是希望周密思考,凡事三思而后行。有不少人觉得这个名字起得挺巧,适合现在的新人类。
张乔治、汤姆、艾丽丝、路易、戴维……
◎起名心态:写字楼里都叫洋名,开始被讥为“香蕉人”作风,但是久了大家都习惯了,文化本来就是杂交的产物。不如干脆起英文谐音名,省得将来还得为起英文名煞费苦心。
新趋势四:无厘头走俏
谁说名字不能恶搞?
深受周星驰“无厘头”电影的影响,现代人什么都要追求无厘头,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发型、服饰可以无厘头,为啥名字不成?于是,一些搞怪的名字就诞生了。有些是真名,有些纯属网络时代恶搞,明知道不会真用在孩子身上,但至少可以娱乐一下。
张伟新鹏:某政府公务员。本名叫张伟,因为总被人编号,感觉不爽,在户口簿姓名旁边一栏增加了一个别名“张伟新鹏”,于是再也没人给他编号了。
哈兰川冰:起名热帖中提到的名字,父亲出生在兰州、长在四川,孩子出生在哈尔滨。
◎起名心态:我们没那么复杂,就想娱乐一下,不可以啊?
恶搞:名人给孩子起名
吴所谓:前些年杨澜出了本书《凭海临风》,书里写她怀孕的时候和老公开玩笑以后要给孩子取名叫“吴所谓”。后来听说,“吴所谓”的真名叫“吴凯文”,看来杨澜也不是什么都“无所谓”,不过让大家都开心了一把。
毕★:网上有个帖子一度火热——《央视名嘴帮毕福剑给孩子起名》。毕加索(王小丫)、毕雷针(崔永元)、毕虎(赵忠祥)、毕恭毕敬(水均益)、毕球(黄健翔)等古怪名字稀里哗啦地冒出来,最后老毕一拍桌子“尊重老婆意见,就叫毕嘴!”当然帖子都是大家恶搞出来的,不知真实生活中,老毕会给孩子起什么名。
新趋势五:生僻字更“生”
谁说中文名你就都能认识?
今年,在换取第二代身份证时,有100多万人因电脑字库里缺少的231个生僻字而无法正常办证。然而,明知道生僻字会带来很多不便,仍有不少父母给孩子起生僻字的名字。
刘吉吉吉吉:虽然陶喆的名字让“喆”字从生僻字走向了大众化,但不少电脑输入法中仍敲不出来。刘喆喆现在已经16个月大了,他还不知道自己的名字用智能ABC只能写成“刘吉吉吉吉”。父母都喜欢“zhé”这个音,不想和大多数的“哲”一样,就选了“喆”字,怕和别人重复,才用了两个“喆”字,相信这样应该没有重名了!
温:(发“云”音):清华在校女生,父母当初起名挖空心思,就是想让她文武双全,又觉得她是宝贝,特别起了大家不认识的字。
赵乾(发“冲”音):这个大名可是父母花钱请起名大师算的,要吉利,还要有时代感。大师算了一下生辰八字,又结合了神五升空的大背景,起了如此大气之名。
◎起名心态:就取个你不认识的,看你还敢不敢跟我重?
新趋势六:改名获得自我认同、追求时尚
谁说名字非要定终身?
改名字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怪异,有的人连姓都改了。一般改名字有三种原因:一是觉得父母给的名字太土,没有个性,不容易让人印象深刻;二是自己的名字读起来有歧义,容易被人误会;三是得不到自己的认同,认为改变名字才能改变自己的运势。
虽然人有改名字的权利,但并不是所有的名字都能改,比如张斌本想改成“大作家张斌”,就没有成功。他想改名的原因是自认为大学时期自尊心受到很大伤害。几年前在一次摆摊售书中,无意中说出了“大作家张斌签名售书”,顿时感觉找到了失去很久的自尊心,于是决心改名,虽然碰壁无数,但至今仍然坚持,他喜欢别人叫他的新名字。
周游列国:原名周超洋,现在已经20岁,一个温州的英语神童,15岁就考取了大学英语六级证书。从小父亲就带他“周游列省”,平均一年半搬一次家。小学毕业时,已经很有主见的他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周游列国”,取义“孔子游学”,立志周游世界。
奥古辜耶:石景山某小学王老师已近花甲,他等了十年,终于在2002年凭借上诉打赢了官司,改成了这个名字。他平时喜欢研究历史,起这个名字是为了表达对古人的敬意。
◎起名心态:改名本来不新鲜,新鲜的是改的人越来越多。觉得不好当然要改,不能像上一代,不喜欢被叫“狗剩”还得被叫一辈子。我的地盘,当然我要做主了。
e时代网名更见真性情
过去的人有字,有号,可以表达自己的爱好和寄托,今天的人有网名,可以表达平日里隐蔽着的,不为人知的内心一面。
当然,跟网络的特点是分不开的,沟通方式的空前便捷,让心与心可以直接接触,没有个真性情的网名怎么行?网名最大的特点就是随意性和自主性。在MSN等新一代聊天工具没有之前,网名受字数限制,撑死不过五六个字。随着技术的进步,网名越来越长,成为一种个性签名。
近来,网虫“冉冉”自己举办了个小型颁奖典礼。这是怎么回事?鼓励那些网名有创意、经典的网民。
获奖结果
◎文/王岩玲
◎最佳整蛊奖:驴是的念来过倒
【得奖评语】看过的100%会中招,没有不倒过来念的。
◎最自夸奖:毛主席夸我帅
【得奖评语】真的是吹牛不上税。
◎最不合逻辑奖:非洲小白脸
【得奖评语】非常遗憾他没有来到现场,我们非常想看看非洲的小白脸怎样白!
◎最痴迷网友奖:卖血上网
【得奖评语】古有卖身葬父,今有卖血上网;一个孝感天地,一个e网情深。
【得奖评语】“听张震讲鬼故事”是有名的午夜惊悚广播,但将人名巧妙一改,更具惊悚效果。自:Club.ChinaRen.com
名字反映你的时代
◎文/阮瑛
七十年代代表人物:徐静蕾
多元化的名字在70年代就有出现,只不过不太明显。1974年出生的老徐就是代表之一,“静蕾”,花蕾预示着希望,在安静中绽放。当时,中国社会正值改革开放,环境有所好转,为人们寻求多元提供了可能。作为时代“反光镜”的名字,很好地体现着70年代的时代背景:重新开始重视文化、重视名字中的文化内涵。
五六十年代代表人物:邓建国
1959年出生的邓建国,如同大多数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名字透着政治色彩。50年代,我们身边出现很多“卫国、建国、军”,基于社会的需要;60年代“振兴、伟华”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在人名中体现。
三四十年代代表人物:张爱玲
1930年改为此名的张爱玲,暗示着30年代的一股起名潮流:女性姓名大打“贤惠”牌。大街小巷的“淑兰、惠芳”,贤惠的名字体现着女人们对自己的要求,也符合好女人相夫教子、三从四德的社会要求。
为了起名,你还在翻字典、查文学名著?别再费劲了,BBS/博客征名、网站起名、软件起名这些升级版的起名方式能给你更多的新选择。当然,新方式带来的是不是一定就是新奇的名字,还要看你自己的选择。
e时代起名方式全面升级
◎文/阮瑛◎插图/史知元
升级方式一:BBS发帖征名/博客征名
新名字诞生记——
过程是痛苦的结局是美好的
自由的网络能让个人的行为变得大众,参与的结果就是大家都来帮你想名字,过去有七大姑八大姨,有左邻右舍,现在都在两梯四户的A园B座,现实的沟通少了,便捷的网上交流就热闹了。看看这位准妈妈,她在BBS一个月的起名历程,过程是痛苦的,结局是美好的。
痛苦的开始:想不重名也不能叫“王八”啊
名字初长成:儿子就叫“王子”,女儿叫“王妃”
征名进行中:“王多一点”、“王CEO”、“王旺旺”
新名字诞生:就不告诉你!你就猜吧!
升级方式二:网站起名
起名字的第二个升级方式,是可以找网站起名。起名网站在这几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
现代技术和古老命理的结合
◎文/王岩玲
“中国起名府”是一家起名网站,在百度网站输入“起名”进行搜索,这家网站排在前几位,CEO王惊涛是学计算机的,却喜欢研究命理。在他的办公桌上有两样东西最扎眼:一摞五行八卦的命理书和一台电脑。
王惊涛介绍,到起名网站起名的一般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对网络比较熟悉,又乐于用新颖的方式解决自己不好解决的问题。因为网站可以方便地让想起名的父母与起名的“大师”对话,也可以方便地查询“生辰八字的代表意义”这种古老繁琐的问题,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浏览起名网站。所以,“最高时该网站一天点击量有六七千”。
王惊涛说,现在的父母一般都会要求给孩子起一个“具有时代感,特别一点”的名字。现在给男孩取名倾向于“知识渊博,开阔大气”,而女孩的名字也摆脱了“桂芬”、“淑芳”等字眼,走向中性化。
升级方式三:软件起名
软件也能给你好选择
◎文/黄荷
这个小女孩儿名叫陈韵泽,马上就要一岁半了,她的名字就是父母通过网络软件起出来的。别看名字不搞怪,可是用了新“武器”,总还有些个性色彩。爸爸陈浩,今年32岁,某国企销售经理,他感觉自己的名字就挺俗,重名率极高。
早在恋爱阶段,陈韵泽的妈妈就认定:未来一旦有小孩,名字就叫“陈雨落雁”,四个字的名字,多少能让人过目不忘,而且更具艺术气质。孩子出生后,爸爸、爷爷、奶奶都无法接受四个字的名字。老人在家里幸福地翻着字典,给韵儿找出了30多个名字以作替补。什么“陈晶晶”,为了纪念韵儿的出生地北京;还有小名儿“灰豆”,那是老家兰州人喜欢的知名小吃……
年轻的爸妈对这些替补名字非常不感冒,韵儿爸亲自动手,下载了取名软件NameKey.V.7.1,先用爷爷奶奶起的名字算了一下,得分不高。又将韵儿所有信息输入,软件便提供了上百个备选名字。用软件算这些备选名字,如果是男宝宝,“陈泊宇”最好,女宝宝,“陈韵泽”最好,两个名字的得分都在95分以上,于是选定了“陈韵泽”。
e时代起名
网络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价值观
◎文/本报记者张正为◎阮瑛
过去的名字,主要是给别人用的,体现的是秩序和流行,于是我们曾经习惯了“姓+名”的普通模式,习惯了按辈分和排行起名,习惯了“伟”、“军”、“国”、“东”的蜂拥而至。而网络时代,名字就是个性的延展,它是你独一无二,让人过目不忘的闪光的个性名片。
从E、A、@到.COM,从自创的复姓“尹林”、“杨虞”到无厘头的“奥迪”,这些渗透着网络时代特点的名字出现在了我们的户口簿和身份证上,而起名的方式也正在从单调的翻字典、依辈分和排行的按部就班中解放出来,网上的起名公司和起名软件代替了爷爷、奶奶甚至爸爸、妈妈的位置,再加上那些灵光乍现的个性化选择,名字,由众口一词的亦步亦趋,到如今的多元开放、生趣盎然。
在也许过于平淡的生活中,张扬的个性和娱乐的精神正一步步挤压着秩序和神圣的空间,网络力量在这里呈现的是对大众精神生活的一种填充,也是对程式化的一种反叛,这是一个名字,也是一种精神。网络改变着我们的名字,我们的生活,还有我们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