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婚介机构被推向市场后,利用介绍婚姻诈骗的事件屡屡发生。这一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是因为政府监管与行业标准的缺位。
“你连个对象都没有,还好意思接受采访?”
苏猛的父亲回到家中,看见他正与记者交谈时便埋怨道。
苏猛家住河北邯郸市丛台区。31岁的他,是当地一家房地产公司的副总,虽然经济状况良好,可至今单身。
从去年3月份,他开始通过婚介机构寻求伴侣,多次遭遇婚托骗局后,他开始主动出击,故意接近该行业,希望能揭开市场乱象。
但苏猛发现,政府部门不仅对婚介市场监管空白,而且还缺乏明确法律规定,多次投诉无门后,开始寻求媒体。
苏猛并不知晓,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专门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特别提出要依法整顿婚介服务市场,严厉打击婚托、婚骗等违法婚介行为。
“会员制”相亲
“分手的原因是当时没房、没车。”苏猛说。通过努力,他去年终于按揭买了房子,但身边同龄的单身异性越来越少,家人安排了无数次相亲,均以失败告终。
“中间也有想和我在一起的,但整天要钱、要礼物。”苏猛觉得这不是爱情。
去年春节后,他发现与家人沟通的话题只剩婚姻。无奈,苏猛接过了父亲上街时有人发放的小卡片,上面是一家婚介所的信息,自称“经国家民政部批准,不成功、不收费”。
苏猛觉得不靠谱,但父亲说非常靠谱,拗不过家人,他只好去了这家叫“缘梦”的婚介所,“在一个破旧小区,脏兮兮的墙上贴了各种征婚信息。”苏猛看到,三个工作人员,都是50岁以上的大妈。
一自称刘姐的人,拿出一本破旧相册,里面有数十张男女合影,她说这都是成功案例。紧接着,刘姐又拿出十几张年轻女性照片,都是相貌与经济条件俱佳。
填写完个人资料后,刘姐让苏猛加入婚介所会员,收费500元,每相亲一次,再缴纳200元见面费,苏猛并没见到公开的收费标准与依据。交完钱后,对方没有开具发票,刘姐只与其签订了一份无限期服务合同,称“直到结婚为止”。
第二天,刘姐就给苏猛介绍了一位女教师,交了200元后,苏猛跑去相亲。见面地点是刘姐安排的,在市中心一家高档餐厅。苏猛说,女孩打开了2000多元酒水后,没聊几句,便借故离开了。
次日,刘姐说,女孩看不上苏猛,没几天又安排了一名护士,同样在那家餐厅见面,对方也在开完昂贵酒水后,迅速离开。
还有一次,苏猛在这家餐厅宴请另一个客户时,遇到了第一次见面的女教师正和其他男孩相亲。渐渐的,苏猛发现,所谓无限期合同,就是让客户自己失去信心。
就在苏猛快要放弃时,刘姐开始推荐他成为高级会员,条件是缴纳1万元,得到的回报是提高相亲对象质量。
苏猛说自己明明知道可能被骗,却仍像着了魔一样,交了这笔钱。但是,刘姐并没给他安排相亲对象,因为高级会员享受的服务是不定期举办的联谊会。好不容易等到联谊会,苏猛又被强制交了100元入场费,而且,他发现非会员也能参加。
连环骗局
屡次失败后,苏猛去找刘姐退钱,可对方不仅未退钱,还埋怨苏猛经济实力差,拉低了他们男性客户的整体水平,“因为是我提出退钱,她说我违约,还要起诉我。”
苏猛也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可向律师朋友咨询后才得知,目前并没有明确的关于婚介行业法律条文。
记者注意到,从2009年12月1日起,国家标准委和全国婚庆婚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出台了我国首部规范婚介服务机构的标准——《婚姻介绍服务》。
按照这个标准,“红娘”需持证上岗、征婚者要实名登记,婚介机构应规定服务期限,不应提供无限期或介绍到成功为止的服务等。但在实践中,由于这些标准在范围和内容上并不详细,也缺乏相应监管细则,从落地至今,收效甚微。
然后,非法婚介还会把所谓征婚客户信息虚夸得天花乱坠,“什么婀娜多姿、甜美靓丽,连倾国倾城都敢用。”苏猛说,这都是婚托。
苏猛对记者说,非法婚介机构除自己培养婚托外,还有些不法分子以征婚名义前去登记,隐瞒身份后单独实施诈骗。
“因为前去登记的人,不要任何证件,交钱就入会,这给违法人员提供了犯罪资源。”苏猛称,“看似不起眼的婚介所,早就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场,有个‘红娘’告诉我,她有2万多会员,这是多么大的收入。”
“不仅男客户被骗,女客户也常被骗。”苏猛在网上认识了一位叫朵朵的山东女性,33岁的她是一名国企职工,在济南一婚介所交了1万元服务费后,对方承诺一年内让她相亲20次。
她见的第一个相亲对象,自称公务员,有房有车,可见面后,该男子一直讨论某直销产品,看朵朵不感兴趣,男子便离开,自始至终,两人没谈论个人问题。
朵朵觉得上当受骗了,就去找婚介退钱,但婚介所不仅要扣除朵朵1000元服务费,还要扣除30%违约金,而他们签订的协议中,并没提及违约金一事。
据记者调查,除苏猛与朵朵的遭遇外,涉外婚姻介绍也饱受公众质疑,很多不法人员,打着介绍和外国人结婚的幌子,行诈骗事实,这种业务收费大多在3万元以上。
按照国家规定,严禁成立涉外婚姻介绍机构,国内婚姻介绍机构和其他单位都不得从事或变相从事涉外婚姻业务。所以,不少涉外婚介机构,打着翻译服务公司的名义发展业务。
如,之前的上海天邦涉外婚介,实际注册为上海市天邦翻译服务公司,收费高达3.8万元,后来由于欺诈嫌疑,不少受骗人士在网上发帖举报该机构。
而非法婚介愈演愈烈背后,也经历了几个阶段。1982年11月,国内首家婚介所“广青婚介”成立,当时婚介所属政府介入行为,随着社会发展,婚姻介绍逐渐脱离官方,非营利性婚介所淡出历史舞台,私人开办的婚介公司开始遍地开花。
2002年,我国取消了民政部门关于婚姻介绍机构的前置审批,由此导致了婚介机构猛增的态势。另外,由于进入婚介市场基本没有门槛,所以非法婚介乱象丛生,而这些机构的生存之道,大多靠骗。
无法认证的婚姻诚信
记者采访获悉,除传统婚介市场饱受质疑外,这几年,婚恋网站征婚诈骗事件也频频发生。不久前,火爆网络的《男博士网上征婚6天被骗7400元》事件就是如此。
小张今年30岁,去年博士毕业后在北京一家知名手机企业工作,虽然学历和工作都不错,但因为个子矮,一直没找到女朋友。去年年底,他在百合网站注册,闲暇时候就上去看看,希望能找到一位如意的姑娘,但没想到厄运才刚刚开始。
对于征婚交友网站上的骗子,小张其实早有防备,“凡是在网站上留的照片特别美丽,美得不像普通姑娘的,几乎都是酒托、茶托。”那些骗子留下的个人资料都特别简单,他都能轻松识别。但5月22日开始的这场“缘分”,却让他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这以后,李婷不停地找小张要钱,饭后李婷说要吃冰激凌,小张就会主动转账给她。李婷还会害羞地回复一句“我们才认识不到6个小时,对我这么好,我会心软的。”
收了钱,李婷会把收款页面发朋友圈,假装炫耀。直到后来小张才知道,那些都是李婷单独设置的,只有他一个人能看到。
最终,小张先后被骗取7000多元,意识自己被骗后,他去了公安局报案,但因记录显示都是小张自愿汇款,所以无法立案。
事后,有网友称,婚恋网站都实名制,建议大家“人肉”李婷。需要指出,早在2012年,百合网就开始推行实名制,但该网站市场副总裁转伊容告诉媒体:“实名制并不是灵丹妙药。”在转伊容看来,婚介行业现阶段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婚姻诚信无法认证。
针对婚姻信息无法联网查询、身份证照片库不全面、手机号不能实现实名登记等问题,转伊容透露说,他们正积极联系北京市人大代表,希望能够通过议案的方式推动国家网络实名信息的进程。
苏猛说,他原本还想通过婚恋网站征婚,现在却惧怕起来,他特别认同转伊容所称的“婚姻诚信无法认证”之说,“本来神圣的爱情与婚姻,现在都与钱挂钩了,这还怎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