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初婚离婚二婚真相,甚至已晚于日韩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年轻人的婚恋真相。先问个直击心灵的问题,你有对象了吗?你身边的同龄人,已婚或者正在谈恋爱的比例高吗?

一、年轻人婚姻现状及趋势

回到主题,这是每年全国登记结婚总数的统计表,可以看到,结婚登记数量在2013年以前逐年上涨,到2013年达到将近1350万对,相当于全国范围内每50个人里就有一个在当年结婚。之后数据一路加速下滑,到了去年只剩下一半多一点。

登记结婚的新人里,初婚,也就是双方此前都没有婚史的比例,2013年时将近90%,到2020年已经下降到了75%,等于说登记的里面,有四分之一是二婚。

另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年轻人的初婚年龄不断推迟,中国的初婚年龄最近十年的增长线幅度是最大的。

根据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中国人平均初婚年龄为24.89岁,其中男性25.75岁,女性24岁。而到了2020年,平均初婚年龄涨到了28.67岁,其中男性29.38岁,女性27.95岁。

10年里,平均初婚年龄大了近4岁。初婚年龄越来越晚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的邻居日本,近两年男性初婚年龄是31.2岁,女性29.6岁;韩国男性是33.4岁,女性是30.6岁。

从各地陆续发布的2021年数据来看,安徽的年轻人平均初婚年龄已经突破30岁,男性将近32岁,女性将近31岁,比日本还晚;而湖北襄阳市2021年登记结婚新人的初婚年龄男性已经超过35岁,女性接近34岁,超过了韩国。所以安徽和湖北的同学们,如果遇到家长催婚,可以给他们看看这组数据,不到30岁结婚根本不用着急。况且,结了婚搞不好没多久也得离。

我们来看看离婚率的数据。

2019年以前,离婚数量是逐年上扬,到最高峰的2019年,有470万对夫妇离婚,而当年登记结婚的只有927万,离婚登记对数与结婚登记对数的比值已经超过一半。

2021年离婚数量下降比较多,是因为当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给离婚设置了30天的“冷静期”,期间只要夫妻双方中有一方反悔,就可以撤回离婚申请。这确实减少了冲动离婚的情况,不过马马哥估计,大趋势不会有逆转,今年的离婚数量肯定要高于去年。

在详细介绍各年龄段的婚恋真相之前,我先给大家总结一下全国结婚率最低和离婚率最高的地区。

每万人初婚登记数最低的是上海和北京,而且还是各自独占一档,要知道每年有大量满怀憧憬的年轻人来到这两座一线城市打拼,很明显,他们在这里或许收获了金钱,但是很难遇到爱情。

而每年每千人对应的离婚总数叫粗离婚率,这个数据最高的几个地区分别是天津、重庆、北京三个直辖市,以及东北三省。

二、年轻人分年龄段婚恋情况

总体呢就是这么个情况,接下来,咱们具体聊聊各个年龄段有什么不同。

2020年,20~34岁的年轻人中,有超过4成还没有结婚。未婚人群里,男多女少,大概是六四开;已婚的里面女多男少,45%是男性,55%是女性,相差的这10%属于老夫少妻的情况。

我们分年龄层来看:

而近年来的大趋势是,这三个年龄段的年轻人未婚比例都在增加,无论男女。比如,2010年,25~29岁的男性中,每100个里有36个未婚,十年后增加到53个,超过一半。这也和初婚年龄推迟的趋势相吻合。

马马哥年轻那会儿,大学毕业五六年不结婚就被叫做“剩男”“剩女”,如今,大城市里30岁还没谈过恋爱的也比比皆是。根据统计年鉴的数据,在35岁到39岁这个年龄段,大概每十个男性里就有一个未婚,和30~34岁年龄段女性未婚比例差不多。

过了49岁依然未婚的,大概率要孤独终老。我们可以看到过去20年这部分男性比例变化不大,一直是4%左右,女性的比例是上升到1.3%,看来还是男性一辈子打光棍的更多。

我这还有一张未婚男女地域分布的表格,和我在现实中的观感差不多,城市里大龄未婚女性的比例更高。

后浪研究所的一份调查报告也很有意思,00后男生里有三成向往姐弟恋;男生的理想女友职业是老师和公务员,女生的理想男友职业是程序员和金融从业者。

三、年轻人婚恋观变化

接下来马马哥再带着大家了解一下数据背后,几个深层次的变化。

第一,男多女少不是问题,但是男多女少再加上出生人数逐年下降就是大问题了。

我国新生儿比例一向是男多女少,但是男性平均结婚年龄比女性大,意味着男性可以与低一个年龄段的女性匹配。但是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时25岁~29岁这个年龄段的人口总数比低一个年龄段的要多出近1700万人,这意味着这个年龄段的男性打光棍的概率要比其他年龄段更高。

第二,结婚成本越来越高。这几年刚刚结婚以及准备结婚的同学们肯定都深有体会,我就不细讲了。总之结婚、养孩子成本高,与“男高女低”的婚姻观念加在一起,直接导致的就是城市里大量高质量单身女性和农村地区大量单身男性这两个水火不容的群体并存的现状。

第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为,“结婚生子”不一定是人生必经之路。

《中国青年发展报告》分析,今天的年轻人更加看重个人成长,更注重享受高品质的生活,而婚姻呢,可能会剥夺他们的个人空间,影响他们的生活品质。

简单说就是“为自己而活”,共青团中央的调研发现,年轻人既看重物质基础,也希望三观契合,既要“颜值担当”,又要“有趣的心灵”,而找不到也不将就。

第四,年轻人的观念更加开放。今天的年轻人找对象时更希望靠自己去认识,十年间靠自己认识找到另一半的比例提升了近10%,相应的,靠亲友介绍的比例下降了近10%。

同时,同居与婚前性行为现象越来越普遍。调查显示,生于1980年~1984年男性的未婚同居率为30%,女性27%;而生于1985年~1989年男性未婚同居率为38%,女性为33%,马马哥没有找到更年轻人群的统计数据,根据趋势来看,比例肯定是逐渐增加的。

当然,年轻的你不论是否单身,大可不必因为成本高等因素就害怕婚姻,查资料的时候马马哥看到《青年婚恋状况调查》里的一组数据,虽然择偶的时候男性很重视相貌体型和教育程度,女性很重视收入、房产等因素,但是不论男女,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的,依然是体贴关心以及志同道合,换言之,这个时代大家依然相信爱情。

THE END
1.部队婚恋观教育——爱在十字街头莫偏向部队婚恋观教育——爱在十字街头莫偏向 恋爱生活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它必然受到社会公德的制约。走过爱情十字路口的徘徊观望,并不意味着爱情就会结出美丽的硕果。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军人,能否正确对待爱情,恋爱方式是否健康、文明,才是缔造美好爱情的关键。 诗歌《矗立在爱情的十字街头》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我!曾经在https://www.wydbw.com/info/11/32025.html
2.我与教育主题征文活动利用报纸、电视等媒体,大力宣传积极健康的婚恋观,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的婚俗观、恋爱观。市婚姻家庭协会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定期在社区、农村、机关举办婚姻文化、家风家教讲座,倡树文明新风。今年以来,全市已经举办20多场文明婚俗讲座。郾城区民政局组织工作人员深入乡村、社区,开展文明婚俗教育进家庭活动,向广大群众https://www.360wenmi.com/f/filei0ci22n1.html
3.讲座通讯稿(15篇).docx讲座于当天晚上19:30准时开始,讲座的主题为“给自我插上翅膀”,讲师为教育系索老师,主要向大家讲授“自我”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讲座讲授了认识自我、发掘自我、保护自我以及大学生婚恋观等知识,索老师用了大量生活实例来说明所讲授的知识点,这不仅使枯燥乏味的专业知识点有了活力,更是让同学们更加贴切地理解心理学与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517/8050036134004101.shtm
4.2021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中获一等奖—四川站—中国教育同时,深挖教材,创新性地多角度解读文本,探索婚恋关系中的本质——有效沟通,培养学生的移情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婚恋观和价值观,实现语言目标与育人目标的有机融合。教学设计构思巧妙,授课安排紧凑合理,充分展现了学院教师的团队魅力和教学风采,获得了评审专家的认可。https://www.eol.cn/sichuan/scgd/202107/t20210724_2139983.shtml
5.树立正确婚恋观,共建幸福文明家丨大泽山镇开展“美满婚姻是事业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婚恋家庭文明建设的新思想,引导机关干部树立正确的婚恋观,11月22日,大泽山镇邀请青岛市人大代表、平度市关工委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团团长孙瑛为大泽山镇80后青年干部讲授“美满婚姻是事业成功的基石”专题讲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MzEyMjU2Mw==&mid=2649857613&idx=1&sn=afd07021b56e5b249df524ca2819cc3f&chksm=f473d921c30450371915464b822879ef966d79b563f623e611f160c06db87e72396ff5bf6675&scene=27
6.传承杂志传承杂志社黄维平9诚信教育;财经类院校;大学生党员;大学生;党 刘国普8意识形态话语权;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统一战 谢芬芳8低碳经济时代;大学生;工潮;婚恋观;农村青年 陈耀雄8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案 主要发文机构分析 机构名称发文量主要研究主题 https://www.ifabiao.com/cc/
7.北海日报这是青学生时代的婚恋观。工作后,青留在大城市。前不久,青谈了一个男朋友,各方面条件不错。青综合考虑后就全情投入了。青这样说:“爱情有一定的保鲜期。婚后会慢慢转变为亲情等其他样式,就像水的不同状态。既然这样,没必要来个马拉松长跑。所谓日久见人心是个伪命题,能知的只是之前的人心,之后的人心谁都不能https://epaper.bhxww.com/bhrb/h5/html5/2024-02/28/content_6_137613.htm
8.青年婚恋观变迁:婚前买套房安全多保障?罗艳珠观察发现,父母在城市居住、受过良好教育的,对孩子提出婚前单独购房的,多能够理解和支持。而另一方面,婚恋的年轻人受过高等教育的这些80后90后更聪明、感性,内心更追求自由和时尚,看重自己的感觉,在对待婚恋、购房方面有着“邻近比较”的趋向,闺蜜、同伴、朋友、网络的影响,强于与父辈的沟通。 https://m.loupan.com/jx/news/201808/3780365
9.李百超:金石不渝初心永在——中共广东党组织创建见证人刘石心幸运的是,师复的好友、同为”香山二才子”的郑彼岸之弟佩刚,一直追随师复的思想,热捧并身体力行地实践着师复的婚恋观。佩刚与师复的妹妹无等相识相恋后,彼此自此厮守终生。牢记并践行着师复”十二不”之中”不结婚”的戒言,没有举办任何婚姻仪式,相爱永远,用行动实践了师复的理想婚姻境界。他们两位的女儿郑德http://m.chinawriteronline.com/show/9402.html
10.大学生未来结婚意愿高于预期,生育仍是部分大学生理想人生的一部分“应该在全社会重塑一种积极健康美好的婚育文化氛围,加强尊重婚姻、尊重生育、尊重家庭的引导与教育。”周宇香建议,从生命历程全周期的角度,在学校教育中增加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的引导,增强青少年对于生命历程各个阶段婚育知识的了解,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倡导两性交友过程中互相尊重观念,塑造新型婚育文化。倡导夫妻共担生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7704&newsId=5012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