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土豪是咋找对象的?

封面图及正文图片:《印度媒人》(IndianMatchmaking)

文/劳拉申

图文:审稿-蟹黄捞饭、制作-七

2022年8月10日,网飞(Netflix)纪录片《印度媒人》(IndianMatchmaking)第二季开播了,这部聚焦印度青年婚恋择偶的纪录片,在印度和美国两国拍摄,一开播就引起印度年轻人热议。

印度次大陆的婚姻制度源远流长,经过千年变迁,持续至今,媒人说媒的包办婚姻(ArrangedMarriage)是印度重要的婚姻形式。纪录片聚焦于包办婚姻前奏:相亲。但对新时代的印度人而言,相亲的目的不仅是婚姻,他们还需要更多。

印式相亲与美式约会

虽是印度式相亲,但片中男女大多是美籍印度移民第二代,即使是居住在印度本土的相亲者,也是曾在美国读书的海归,年龄约在32-38岁区间。

传统印度式相亲,家长全程参与择偶过程

这些美籍移民第二代是中产阶级,做着典型的美国亚裔职业:律师、医生、程序员、工程师等。而印度本土相亲者则是富二代、家族继承人、企业家等。在这种经济背景下,传统相亲中最重要的因素——物质条件,已基本从主角们的考虑范围内排除,开始让位于他们更关心的因素——爱情。

媒人与家长见面是第一步

因此,片中这些“有钱人”相亲虽是“相亲”,可又似乎不那么“相亲”。传统包办婚姻最看重的物质条件发问:几套房、几辆车、收入多少、彩礼如何、生几个孩子,在这里并非重点。

上辈印度人的相亲模式:认识5分钟,结婚42年

相亲者接受一大家子陌生人“面试”是本片“奇观”

这代印度青年,更看重文化匹配、性格取向、观念投合、共同语言、容貌眼缘。

尽管家长、媒人见面在先,但年轻人更想单独相处,希望从短暂的私聊中迸发爱情火花。

印度式的以条件和物质为基础、结婚为目的的相亲,与美国式浪漫爱情、自由选择、自我实现的约会,交替出现在全片中,甚至难以区分。这两种模式,究竟哪个更好,拷问着片中男女。

显然,接受美国教育又成长于印式家庭的年轻人,试图寻找折中办法:在相亲框架中寻找爱情。从印度式相亲制度中,发展出美式浪漫主义,是本片的最大看点,也是最大矛盾点。

媒人为相亲者组织的见面会,降低了相亲气氛,

倒更像个约会交友派对,这也是印度青年青睐的。

这种折中也反映在相亲者的家长身上。片中的家长对子女婚姻的参与已有很大进步,能够平等对话并耐心倾听,按照传统为子女谋婚事的同时,又把决定权交还子女。

儿子陷入迷茫,希望父亲代为决定时,

父亲坚持由孩子自主选择。

意见极强的母亲,在女儿面对婚恋难题时,

也能耐心讨论,加以鼓励。

隐藏于媒人说媒的包办婚姻表面下的,是个人自由与爱情追求的空间。而这个空间也为个人主义、实用价值和绩效主义的胜利提供了舞台。

这个舞台上的相亲者不乏那些自我感觉极其良好、满屏美式成功学的人物。

比如那些自称钻石王老五的家族企业继承人,自诩在婚恋市场很吃香。

有投行金融男自诩相当成功,只喜欢有性吸引力的女人。

自信爆棚的投行金融男

他要求女性既成功又顾家,既性感又贤惠,既有野心又热爱宠物。

对律师Aparna而言,她认为自己有钱还很忙。不仅在休斯顿有豪华别墅,纽约的高级公寓也任她挑,她自认为非常完美,无需改变和妥协。

尽管请媒人给自己说媒相亲,Aparna却对传统婚姻模式深表质疑。

对科技公司工程师Viral而言,她觉得自己非常有钱、财务自由,出差只住总统套房,还开豪车。择偶就是强强联合,先把自己变成老板,再找个老板,一起创造帝国。

对拥有完美身材、姣好容貌、性格随和的Nadia来说,她渴望能从相亲中找到浪漫之爱,她也是派对上备受男性欢迎的女性。

这些完美的单身男女们对自己毫不怀疑,都希望遇到“合适的人”。但究竟什么是“合适”,也没人能解释清楚,尤其从当幻想走入现实的时候。

圈子太小,但很舒适

这部纪录片跨越美国、印度两国,即使在美国本土,也跨越纽约、旧金山、休斯顿、新泽西州、佐治亚州等相距遥远的不同地区。可以说从一开始,所有男女都面临“异地恋”的可能,他们千里迢迢飞往不同城市,只为去和相亲对象面聊几小时。通过说媒的方式在更大的地理空间内寻找伴侣,一是因为经济富裕、可更换城市、选择面很宽,但更重要的在于,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圈子太小”、“认识人太少”、亟需扩大社交范围。

但是扩大圈子能解决问题吗?当圈子扩大后,距离与差异也浮出水面,又产生了新的烦恼:他/她与我怎么如此不同?

首先是不同地区经济差距的问题,不仅在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美国也同样如此,地域鄙视链早已渗入私密的婚恋领域。

住在小地方是他找不到对象的重要原因,

大城市不仅就业机会多,择偶机会也更多

一位美国男性表示,住在俄亥俄州克利夫兰这样的“二线城市”,限制了他的择偶机会。

其次,宗教与地域是印度人择偶绕不过的坎。印度是个宗教信仰深厚且多元的国家,各邦之间文化差异巨大,不仅风俗习惯不同,连语言文字也完全不同,这是印度人择偶的又一屏障。嘴上说着“扩大圈子”,可当信仰不同的人出现时,人们还是更愿意呆在原地、不愿“破圈”。

讲流利美式英语的移民二代(男),与带浓重印度口音的新移民(女)都是医学出身,但宗教、身份与年龄差摆在眼前,能否跨越,全在自己把握。

原生家庭问题也困扰着包括印度人在内的所有人类。单亲家庭、家族犯罪前科等自己难以抉择的事情,如隐形的山,阻碍着亲密关系。

背负原生家庭心理障碍的印度男生

抱怨“我的圈子太小”,可圈子扩大时,又担心被吓跑。相亲者在简历中寻觅,尝试找到一个“圈子之外”的“圈内人”。

他们通过尬聊相互试探,但究竟怎么想,既不会写在脸上,也没有人来翻译。

只有礼貌,没有真心

想要的太多

对自己过于自信,对伴侣超高要求,既想“出圈”又不敢“破圈”,这些男女口中的“基本”要求往往都非常奢侈。

媒人给每位相亲者泼盆冷水,她强调“没有100%,

别幻想,你必须接受你的伴侣只有60-70%”

这部纪录片的可贵之处在于,不仅展示美好,也揭示痛苦。过于自信的相亲者们,在情感缺失和现实挫败面前,一样是空虚、脆弱和孤独的。

自诩钻石王老五的38岁单身男阿克夏,

由于求偶困难,最终决定求助“大仙”帮助,

通过算命、念经、烧香来转运

肤浅的金融男,在拒绝相貌平平的女生、又被他心仪的美女称为“青蛙”后,往往深受打击,怀疑自己是否要从此彻底单身,既没有婚姻,也没有孩子。

律师谢克因为不愿主动、不想表白而错过了心仪的女士,沮丧到落泪,背对镜头孤独离去。

满脑爱情幻想的Nadia,在屡次遇到玩票式男伴后,也反思在人际关系中暧昧犹豫的处理方式是否得当。

不可一世、心高气傲的Aparna也开始自我怀疑,她空虚、迷茫,不知未来方向何在,甚至也找占星师看面相,寻找解脱之道。

这些痛苦经历,似乎揭示了相亲的另一重意义:让人向内探寻、认识自我、调整自我。纪录片也保持了性别平衡视角,无论男女,每个人的困惑、痛苦与迷失都是共通的。

相亲的别样作用:认识自己是谁,做什么样的人,要什么样的生活

安全与自由

据印度教经典《吠陀》记载,公元前500年印度就出现了包办婚姻,至今已2500多年。它曾饱受诟病,是封建落后的象征,但今天,这群受过美国教育的中产印度青年仍然选择这种形式来脱单。

相亲者对媒人非常依赖,仿佛依赖一位上师、古鲁(Guru)。

媒人常劝年轻人要先婚后爱,选择相亲,

“一切等结婚后再说,这样才最好。”

大概是因为,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包办婚姻似乎带来了这个时代稀缺的东西:确定性和安全感。

如果自由恋爱是“创业”,那相亲就像“体制内工作”。

恋爱如创业,需要创造力和冒险精神,它既带来不确定性和风险,也带来成就感和马斯洛需求中的最高级:自我实现。是对内求索。

相亲仿佛在大机构工作的螺丝钉,最稳妥、低风险,大树之下好乘凉。它满足了人类的本能需求:回避风险、减轻自我责任,但也带来了无意义感、空心化、束缚与窒息。是对外索取。

建立于条条框框之上的匹配,稳妥,又无趣。

而今天的印度人,试图将看似彼此对立的两者融为一体,简而言之,我都要。

在相亲中遇到浪漫爱情,是多么幸运

有趣的是,尽管这部纪录片讲的是包办婚姻前奏之相亲,但走到一起、成为伴侣的人们,大多数还是通过自由恋爱实现的。

相亲过100多个女生而无果的富二代型男,

最终与在酒吧认识的女生自由恋爱,找到趣味相投的伴侣

充满魅力的38岁单身女性Shital通过自由恋爱找到伴侣

被媒婆教唆“你的选择不多,不要太挑”的离异女性,

通过自己上社交软件遇到真爱并再婚

孟买富二代型男的婚姻,由浪漫之爱发展而来,

建立在奢华物质、金钱与消费之上

纪录片给出了不同选择下的开放式结局,毕竟,婚恋本身并不存在“结局”。

人类在不断寻找爱、探索爱、创造爱,爱没有结局、没有结尾,始终开放。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人类的根本需求不会改变,所以印度媒人自豪地说:“我是媒人,我来自孟买,我就是那个帮你寻找幸福的人。”

THE END
1.圈子太小怎么脱单找对象还需从这里改变如今宅男宅女不是一般的多,由于圈子小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对象摆脱单身。如果你正处在这种状态,就教你从这里改变尽早摆脱单身吧! 圈子太小怎么脱单 是什么让广大单身人士一直难于“脱单”呢?报告也找到了原因,“罪魁祸首”就是“社交圈子太小”。记者采访了一些市民,其中有80%的人抱怨单身的原因是工作太忙,社交圈子太https://item.btime.com/31jcihtkpag9h1pf8i49qpjhgu9?from=haoz1t2p1
2.#圈子太小怎么脱单#[送花花][送花花][来自佛山月老·脱单【#圈子太小怎么脱单#】你会发现,所有的抱怨自己圈子小无法脱单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固化的生活模式,社交少,整个人的社交范围都拘泥在家和公司之间,偶尔参加一些朋友聚会,但遇到的都是一些熟到无法下手的朋友。就算认识了新的异性又不好意思上前打招呼,总觉得自己情商低不会说话,打招呼了也肯定会被拒绝https://weibo.com/7439856760/M3MmCvuFQ
3.圈子太小脱单不了,怎么办爱问知识人本来聚会的朋友之间是有一个认识的基础,虽然后来交往不是太深了,也许也是第一次照面,但是现在有那么https://iask.sina.com.cn/b/1vXmKmeCXLv.html
4.圈子太小?找不到对象?热门社交恋爱交友软件的优缺点!脱单必看!圈子实在太小?找不到对象?社交软件确实是个很好的工具,用好了,脱单就很容易! CFriends: 优点:学历+实名认证,主打高质量交友 每周组织线下活动,及时推动进度 缺点:学历门槛太高,只有QS500和985能注册 丛丛脱单小程序: 优点:注册门槛高,审核机制严谨,要实名认证(我对象就是在这里认识的) https://blog.csdn.net/qq_39805501/article/details/138708519
5.圈子小该怎么找对象?最近没更新,给你们找脱单渠道去了哈哈找对象00:00/00:00 圈子小该怎么找对象?最近没更新,给你们找脱单渠道去了哈哈找对象真难 脱单 好东西一起分享 奇妙知识在抖音 拳击那点事发布于:江西省2022.11.18 00:00 分享到https://roll.sohu.com/a/607564086_100114195
6.别再抱怨圈子小了聪明的单身男女懂得把小圈子变成脱单利器平时除了上班就是宅在家里打游戏,社交圈小得可怜。每次家里人催他找对象,他就说:“我圈子这么小,上哪儿找啊?” 我听了直摇头。这不是找借口嘛。 直到有一天,小李突然告诉我他脱单了。我惊得下巴都要掉了。 “你不是说圈子小吗?怎么突然就脱单了?”我好奇地问。 https://www.360doc.cn/article/85035545_1132481037.html
7.圈子小?没时间?年轻人脱单到底难在哪儿温暖的BaoBao.677“时间、渠道都有,但还是觉得脱单好难”“你的圈子是很小的,除了学习的研友也没有什么别的朋友”……如今,一些年轻人在谈恋爱这件事上变得越来越“随缘”。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55.6%的受访青年表示自己在交友这件事上不够积极,50.7%的受访青年觉得脱单难是因为“社交圈子固定”。当代青年如https://news.sina.cn/2023-11-07/detail-imzttuza6823519.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