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心理健康赛道独角兽?盘点10+家海外公司58投资笔记

本篇观察笔记约1.7w+字,阅读需要30+分钟,可按小标题直接跳到感兴趣的部分阅读。

科技越来越发达的现代社会,随着信息爆发,媒体鼓吹成功与外貌,人们陷入焦虑、比较、欲望和无力的矛盾当中。根据中科院《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报告》相比10年前,国人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下降,并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此外,世卫组织发布《2019年全球自杀状况》报告中最新估计,2019年每100例死亡中有1例是自杀,自杀是全世界的主要死因之一。因此,心理健康是本世纪人类需面对的核心议题。

发现|海外心理健康市场融资扫描

科普|关于海外心理健康服务二三事

案例|细数那些海外心理市场的“独角兽”

产品|细数那些创新的海外心理健康产品

观点|中美差异、演进趋势和关键成功要素

梳理近五年(2015-2021年H1)海外心理健康投资事件,经整理共153条融资事件。发现如下:

整体来看,海外心理赛道投资金额逐渐走高,2015年-2021年H1赛道累计融资额超过27亿美元,仅2021年H1心理健康赛道的融资额就超过10亿美元。随着疫情刺激、科技与城镇化发展,带来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压力节节攀升,普遍民众心理疏通的需求日益增加。

从轮次与金额来看,2015年属于海外心理健康的起步期,以天使轮等早期投资为主,整体投资金额和事件数目皆不大。2017年海外心理健康开始有成规模化的公司出现,当年融资金额最大的公司分别为Headspace和Talkspace,如今也都成长为独角兽。2020年海外心理健康赛道迎来高速发展期,C轮以上的公司在当年融资额占比超过整体赛道的65%,说明海外赛道开始出现头部化、集中化。2021年海外心理健康赛道迎来第一波收获期,2家公司已在美股上市,分别为LifeStance与Talkspace,同时海外资本市场也积极布局早期具科技属性的心理健康公司,2020年投资A轮以前公司达18家,2021年H1则为15家,每一年都创下历史新高,说明心理健康赛道在海外市场(欧美为主)已热火朝天。

从心理健康赛道的子领域来看,产品模式百花齐放,包括健康管理、睡眠助手、儿童健康等;从各模式融资体量来看,2015年-2021年H1累计融资额的排序依次为心理健康咨询、冥想正念、心理健康(即没有人服务的产品,如HappifyHealth等)。其中,心理健康咨询领域,即有“人”来服务的模式,拿了市场上53%的钱。说明海外投资机构更看重咨询师带来的服务,并且有人的服务能较好的解决问题并有较高的单价。第二,冥想正念子领域获取17%的融资额,主要为HeadSpace和Calm。第三,心理健康领域2020年开始增长较快,此领域的玩家是以数字化产品的方式给用户提供解决方案。

01海外心理服务市场有多大?

2020年全球心理健康市场约1000亿美元,其中北美和欧洲各占约40%,整体增速约3%,其中增速最快为亚州地区,增速超过10%。

市场规模最大的国家为美国,整体市场已经较为成熟,根据IBISWorld数据显示,美国2021年心理健康市场规模约450亿美元,其中非门诊心理治疗(心理健康机构)市场规模190亿美元,门诊心理治疗规模260亿美元,整体赛道与细分赛道增速均在3%。对于心理健康机构赛道来说,从服务形式上看,线上市场目前规模约在23亿美元,CAGR约11%,企业心理服务市场市场规模约68亿美元,CAGR约5%。

美国心理健康增量市场约有200亿美元。主要来自于尚未接受心理健康服务的人群。在渗透率角度来看,美国每年心理健康服务的渗透率从2002年的9.4%,一路上升到2019年的12.3%,覆盖约4000万人,根据BuckeyeRecoveryNetwork机构统计,2019年美国有超6650万人面临精神健康问题,占比超过20%,仍有约2000万人尚未接受服务。拓展增量市场的主要机会来自于服务便利性和用户可负担性。

02疫情过后海外用户如何看待心理健康?

传统心理服务效率低且价格贵,一般单次预约需要等待1个月,单次的咨询费用也在300-400美元。传统的心理健康诊所、心理咨询工作室日益不能满足美国用户的需求,在线心理健康服务凭借高效低价的优势崭露头角,尤其在疫情期间,在线心理健康APP的覆盖率直线上升10%。即使在疫情后期,头部APP也仍然保持了高速的增长,传统心理健康服务逐渐向在线心理健康服务过渡。

03美国心理服务行业痛点?

垂直玩家——已跑出两家美股上市公司

01LifeStanceHealthGroup

模式定位:2B面向健康保险公司出售心理健康服务,以线下心理诊所为载体,提供线上融合线下、精神科医师结合心理咨询师的整合服务

运营规模:2020年营收3.77亿美元,约24.39亿人民币,未盈利。2021年Q1营收1.43亿美元,约9.25亿人民币,亏损0.08亿美元,和2020年Q1同比增长96%,毛利率~30%。2020年覆盖370家心理门诊、3097名心理服务者(包括精神科医师、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等)、200+家保险机构

市值倍数:2021年6月在美股上市,发行价为17美元,21年7月已上涨至28-29美元。目前市值104-105亿,市销率(静)约27-28倍

案例简析

发展脉络:2017年公司成立,以线下心理咨询为载体,打造线上融合线下、精神科医师&心理咨询师的协作网络。从2018年仅覆盖125家诊所,三年增长到370家,服务供应链从794名,三年增长到3097名

案例特点:1)2017年创立的公司,由于非常了解服务者的痛点和诉求(在美国95%的心理咨询师属于独立工作者),透过商保+雇佣关系和强悍的咨询师招聘团队,快速切掉市场上的供应链,其招聘速度在2020年Q2有大幅提升,可能原因是许多个人心理工作室在线下无法支撑,亟需平台帮忙导客和线上看诊工具。2)在美国约有一半的心理咨询师无法接入商业保险,因此C端需要自费,而公司解决支付端问题,因此平台上100%都可以进行商保支付。3)商保爆发的前提也是依赖于2014年美国通过的《心理健康与成瘾平权法案》,赋予心理健康服务和身体健康服务享受同等的健康险报销权益,才有商保介入的可能性。4)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增加服务效率。对比同行,公司相应的速度最快,并且在用户、个案都有数据标签、个案沉淀,进而实现电子病历共享、联合治疗的可能性

02Talkspace

运营规模:2020年营收0.76亿美元,约4.92亿人民币,未盈利。2021年Q1营收0.27亿美元,约1.75亿人民币,亏0.12亿美元,与20年Q1同比增长144.2%,毛利率~63%。2020年覆盖2650名心理服务者(心理咨询师为主),服务~7万名C端付费会员(其中企业端占比~55%)

市值倍数:21年以SPAC形式上市,和HudsonExecutiveInvestmentCorp.合并,合并交易时估值为14亿美金。合并上市后,二级市场价格为11.07亿美元,市销率约14-15倍

发展脉络:2012年由OrenFrank和RoniFrank夫妻创立于2012年,由丈夫负责企业运营、妻子负责产品,以低客单的“文本治疗”产品形式切入心理咨询服务,允许用户不限量短信的方式给咨询师发信息,累计12轮融资,共融资1.13亿美元。

服务产品:1)C端产品,心理咨询师服务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为每周65美元,可以不限量发送文字、音频信息给咨询师。第二种为每周79美元,在不限量文字、音频信息的基础,增加1次视讯咨询。第三种为每周99美元,在不限量文字、音频信息的基础,增加4次视讯咨询。此外,精神科医生的咨询服务为1次125-200美元。2)B端产品,咨询服务按次数收费,为每次65美元。精神科医生的咨询服务为120-180美元。3)商保产品,咨询服务按次数收费,每次70美元,精神科医生的咨询服务为120-180美元

案例特点:1)业内第一家以文字形式改造心理服务产品、大幅降低客单价来吸引用户的公司。因为是异步文字交流,更能使平常没有接触过心理咨询服务的用户来尝试。2)主打线上服务,因此从筛选、匹配、治疗、结果、维护等都有数据埋点,可以进一步进行运营环节的优化和调整,而不同于以线下为主的公司,其过程难以数字化追踪。3)2017-2019年C端增长较为缓慢,可能原因为市面上增加许多心理服务公司来竞争,因此19-21年公司的增长主要来自于B端业务的打开

03LyraHealth

模式定位:LyraHealth是toB的企业的EAP/HealthPlan服务商,通过1年16-25次的线上与线下免费治疗服务,提升公司的员工产出效能并且降低离职率

运营规模:目前LyraHealth服务超过150家以上的大型公司,其中包括Facebook、星巴克、Uber、Ebay等头部企业。共服务超过200万名企业员工,2021年预估年收入2亿美元,平均每用户年贡献100美元

市值倍数:目前估值46亿美元,市销率约23倍

发展脉络:成立于2015年1月,同年10月完成第一笔A轮融资3500万美元,2017年1月成为Ebay、Uber的供应商,2018年5月完成4500万美元的B轮融资,2020年2月完成7500万美元C轮融资,同年8月完成1.1亿美元D轮融资,今年1月完成1.87亿美元E轮融资

团队背景:DavidEbersman,前基因泰克公司CFO,在09年基因泰克公司被收购后出任Facebook的CFO职位,在职5年后离开Facebook创办了LyraHealth

案例特点:1)切入员工因为压力等心理原因生产力低下和离职,导致企业整体成本升高,形成和传统方案的差异化点;2)极强的创始人背景带来极强的BD资源,用户画像基本为大型企业;3)通过对员工提供16-25次免费服务的方式提升服务的使用率,切实从企业和员工的双向角度同时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

04Cerebral

模式定位:2C产品,线上心理门诊,主要面向有严重心理疾病用户,用户可以通过App,完成问诊,治疗与开药的所有流程,业务范围目标覆盖美国全国

运营规模:注册用户数约10万,其中超过80%完成了首次测评,转化率较高。在app端,从2020年12月份上线以来,平均月下载量约1.6万,从七麦存在的监测数据看,每月增长十分稳定,不存在突增的拐点,说明早期的网站流量并没有集中导入app中,网站和app中存在着一定的间隔

市值倍数:估值12.7亿美元,目前766名员工,行业平均员工创造年收入约15万元,对应1.149亿美元收入,市销率约11倍

案例简析:

发展脉络:成立于2020年初期,疫情期间大部分心理健康门诊关停与全民心理状态变差,Cerebral通过网站端快速发展,最开始布局加利福尼亚州与俄亥俄州,在2020年6月完成了3500万美元的A轮融资,并且1年内拓展了其他8个州,在2021年6月宣布完成B轮1.27亿美元的融资

团队背景:创始人KyleRobertsonvute咨询背景出身,从沃顿MBA毕业后,开始做创业孵化器,在20年初成立Cerebral

服务产品:通过30美元/月的首月优惠服务进行引流,然后提供:1)85美元/月的服务,包含每月咨询(咨询师)与送药服务;2)325美元/月的服务,包含每月咨询(咨询师)、每周治疗师服务(有开药资质)、开药与送药服务。药物需要用户单独付费,Cerebral支付运费

案例特点:作为心理健康领域成长最快的独角兽,Cerebral和其他资本“红人”的不全相同:在用户画像上,从药品切入,降低了用户获取处方药的难度,同时一体化了“开药+治疗”的环节;在覆盖范围上,Cerebral相比传统的互联网开药公司覆盖区域更加广阔。即使在商保中覆盖度较低,但是降低了刚需用户(有精神处方药物需求的客户)80%的成本

58产业基金观点

1.服务产品设计是关键要素,回看Talkspace的发展历程,以不限量文字方案切入,确实快速实现用户增长,并且获得大额融资。但是走到后头,文字咨询形式给予咨询师带来较大的障碍,因为在没有视频咨询的情况下,需要给用户回复情绪性、碎片化的语言,比如“我心情差、睡不着怎么办”、“我是不是抑郁了”等,这些文字难以在1-2次沟通里有较完整的回复,且咨询师一天回复次数有限,因此对比语音/视频咨询可能1-2次可以建立共情,但文字形式可能聊1-2周都无法和用户建立共情。此外,从用户角度来看,由于文字咨询背后的供应链接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要回复庞杂的信息,速度较为缓慢,导致异步的设计,没办法马上接住用户的情绪,并且相当于给心理咨询师承担“正式咨询”的转化接待工作

2.目前美股上2家上市公司,基本上都是靠2B(商保/企业端)在疫情快速起量。虽然美国市场上,本来已经有许多服务于商保/企业的综合型远程医疗公司,但是对于B端在选择服务接入的时候,还是会倾向选择垂直品类的公司。可能原因在于心理健康不同于其他疾病,是少数甚至唯一治疗环节线上化的品类,因此对于产品设计、系统开发、服务供应链管理是完全不同的逻辑

综合玩家——依赖收购来延展至心理健康品类

01AmericanWell

模式定位:2H面向医疗服务者和机构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包括软硬件,将工作流程线上化、院后连续远程护理;因覆盖了5000+医疗服务者的临床网络,2B给雇主、保险公司提供远程医疗服务

运营规模:2020年营收2.45亿美元,约15.85亿人民币,未盈利。2021年Q1营收0.57亿美元,约3.69亿人民币,亏0.39亿美元,营收与20年Q1同比增长7%,毛利率~38%。截至21年Q1覆盖美国2000+医院,55个健康险产品,背后对应3.6万雇主,及8000万名C端受保人

市值倍数:2020年9月在美股上市,发行价18美元,2021年Q1曾上涨至38-40美元。目前市值27.60亿,市销率约11-12倍

发展脉络:2006年公司成立,起家以服务于医院的软硬件产品为主,公司爆发点在2013年发布远程问诊平台Amwell直接面向C端用户提供远程医疗服务,最早是用于突然性紧急护理,防止患者向保险公司开具不必要的急诊室账单,因此颇受保险公司喜爱

团队背景:创始人IdoSchoenberg有较强的医学背景,是医疗信息化领域连续创业者,曾创立为医院重症监护室的自动化企业软件提供商iMDSoft,后续加入CareKey担任CEO、TriZetto担任首席战略官,在2006年创立Amwell;目前总部成员有812名,其中以研发人员占比较高达35%、其次是销售和营销人员

服务产品:1)2H,以订阅制收费方式提供Amell平台服务,包括院内管理软件、远程问诊硬件等,按照客户需求添加模块,比如支持专科的工作流程和功能包,比如中风护理等。医院客户可以按照自己的名称/平台进行部署,并提供家庭线(院后护理)、医院线(院内的远程医疗服务)的工具支持,此产品收入占比约40%。2)2B,提供7*24*365的远程医疗服务,涵盖家庭医生、紧急护理、行为健康治疗、哺乳咨询、营养等,服务供应链的5000+名都具有执照、商保报销资格。除了公司雇主,卫生系统客户也是目标用户,给予夜间、周末需求量大的急症医院填补专科医生的空白。此部分收入占比为~50%

02Teladoc

运营规模:2020年营收10.94亿美元,约70.73亿人民币,未盈利。2021年Q1营收4.53亿美元,约29.31亿人民币,亏损1.99亿美元,营收与20年Q1同比增长150%,毛利率~65%。截至20年底,覆盖50%的财富500强企业、5100+万会员和2200+万个人付费用户

市值倍数:15年7月在美股上市,发行价19美元,21年Q1曾上涨至305-308美元。目前市值230.01亿,市销率约21-22倍

团队背景:创始人GeorgeByronBrooks来自空军学院,学术背景涵盖飞行医学、工程科学等,在NASA任职数十年,包括语音开发、空间设计、远程医疗等;目前拥有4400名员工,其中六成在美国、四成在海外各地

服务产品:给雇主、健康险公司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包,其远程医疗服务产品并不仅是单纯的撮合,而是建立100+个循证临床服务指南,提供高质量的远程服务。此外,其远程医疗服务产品集成了医疗服务者、雇主、患者、商保公司,将多方的工作流程打通,包括电子处方、HSA支付、算法动态匹配会员和医疗人员等,解决美国医疗体系复杂的痛点。其收费方式有2种,第一种为会员制,每月缴纳固定费用、不限制问诊次数,由企业为员工和家属购买,或由健康险公司为受保人购买。第二种为按此访问收费,主要针对零散C端

1.综合品类玩家代表企业Amwell、Teladoc都是透过收购的方式,进入行为健康/心理咨询领域,一家擅长H端和商业保险、另一家则擅长大型雇主,都有稳定的C端客户量作为支撑;然而,也由于两家都没有在心理健康领域做为主战场运营,仅是打包到服务包中,做的较浅,因此才有LifeStance、Talkspace等一系列公司同样面向商保、雇主的机会。从业绩来看,反而是专注于心理健康的LifeStance增长迅猛(注:Amwell21年Q1同比增长仅7%、Teladoc21年Q1同比增长虽然有150%但主要来自于合并Livongo的贡献)

2.同样是综合品类的玩家,如果没有明显的差异化阵地(比如Amwell的医疗服网络或者Teladoc的大型雇主渗透率),那么很难在最终的战场上胜出。比如doctorondemand累计融资~16亿人民币,最终被GrandRoundsHealth收购,后者更擅长打造雇主的解决方案,而不是简单进行用户和服务者撮合而已

3.综上述两点,心理健康服务不同于其他慢病管理、紧急护理仅是在护理端,而是少数能将治疗环节线上化的品类,因此具有独立发展为平台的空间,而不是被综合平台完全覆盖掉

面向C端——数字化创新提高服务效率

01AlmaHealth

模式定位:18年创立之初为咨询师共享办公室,20年遇到疫情转型,现以服务咨询师为出发点,提供会员制的咨询师工具和服务

融资信息:18年至今获得3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近2.61亿人民币。近一期融资为2021年2月融2800万美金

团队背景:创始人为哈佛政治学本科,后续获得法学和医学博士,曾在麦肯锡、保险公司任职

产品服务:

模式特色:1)不靠用户挣钱,而是从咨询师挣钱,并且不从咨询师订单上抽成。2)服务供应链不局限在精神科医师和心理咨询师,扩大到心理学家(不要求多年临床经历)、社工、营养师、护士等

02RealCollaborative

模式定位:区别于1v1心理咨询,致力于透过数字化手段(网站、移动端)提供整合的心理健康服务,包括内容、状态跟踪、社群互助等

融资信息:19年至今获得3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近1.03亿人民币。近一期融资为2021年融1000万美金

团队背景:创始人为斯坦福数学与计算机科学本科,后续获得临床心理学硕士,曾在多家非盈利组织研究和设计临床心理项目

服务产品

模式特色:1)主打团体治疗方案,有利于放大咨询师人效。2)将用户面临的生活/心理问题“方案化”,使得Real交付标准化产品。主推方案包括认识自己、情绪焦虑、升级亲密关系、寻找工作意义、了解抑郁等;由于没有人工咨询师介入服务,多是靠用户自助学习内容(类似课程),因此适合本身就对心理服务有认知且自律的人群

03Limbix

产品定位:面向12-21岁的青少年团体,通过数字医疗的方法,治疗青少年的抑郁问题,减少青少年自杀率。产品主要通过医生处方触达患者

融资信息:成立于2016年,2016年11月收到红杉领投的3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2018年4月,完成StormVentures领投400万美元的A轮融资,2020年5月,完成了金沙江创投领投900万美元的A+轮融资。2021年5月APP端正式冷启动

团队背景:CEOBenLewis工程背景出身,曾在谷歌、微软、Facebook担任产品经理。核心团队主要由1)互联网背景的产品与运营团队与2)有临床和医院运营经验的团队构成

服务产品:

2)Limbix在留存率上是行业中位数的两倍,在实验中,30日留存超过30%

模式特色:区别于其他APP,面向更细分的人群,Limbix主切极度细分的12-21岁的抑郁人群,在产品深度上发力,5年磨一剑,研发抑郁症的数字医疗解决方案,在产品效果上建立竞争优势

04Mightier

产品定位:主要针对低龄儿童,帮助儿童提升情绪管理的能力,核心产品为游戏产品集合,同时针对没有移动设备的儿童,提供专门的平板设备,并且提供手环监测设备

融资信息:2016年11月完成种子轮200万美元的融资,2018年7月完成240万美元天使轮融资,2019年5月完成660万美元的A轮融资

团队背景:创始人CraigLund投行背景出身,在1366技术公司工作7年,任职CCO(ChiefCommercialOfficer)

模式特色:模糊医疗属性,切入游戏概念,由于儿童游戏市场订阅制消费习惯早已成熟,家长付费意愿较高,同时通过硬件来提升用户价值

1.创新产品都在透过整合式产品来解决定价高、治疗流程缺乏信息化等问题,然而目前跑出来的Cerebral应该是较为完整的,包括了药品、人工咨询,而非仅是加上课程内容而已

2.以咨询师侧收费的模式在国内不一定适用,因为中美供给侧的技术成熟度、薪酬水平差异较大

面向B端——为企业省钱提高生产效率

01HappifyHealth

模式定位:2B模式,面向企业,作为企业传统心理健康解决方案的线上补充方案,通过接入前期的评估,对适合的人群进行基于AI咨询师的治疗,并且提供心理社区以及数字疗法

融资信息:创立于2012年,累计融资额达1.18亿美元,2021年5月披露最近一次融资,获得DeerfieldManagement的7300万美元融资

团队背景:创始人TomerBen-Kiki,军队背景出身,退伍后开始连续创业,第一家是电子商务公司,之后创立了游戏公司OberonMedia,代表游戏有祖玛、PurblePlace。2012年创立HappifyHealth

模式特色:HappifyHealth主要通过测评定级,为适合的人群提供AI咨询师与数字解决方案,摆脱了重人力成本,对企业来讲,在保证了服务质量的同时,有效的降低了服务成本

02BetterUp

模式定位:2B面向企业提供给员工线上的心理健康、个人成长、职业发展的服务,包括教练咨询服务、员工心理/职业成长追踪和定制化方案等

融资信息:13年至今获得5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近17.43亿人民币。近一期融资为2021年融1.25亿美金

团队背景:创始人为南加大政治学背景,后续任职于迪士尼、VMware等公司,曾负责Socialcast企业社交网络的产品

模式特色:1)员工帮助计划(EAP)在美国已是成熟的服务,拥有数十年的历史,然而公司切入的是精准诊断问题+匹配教练+数字化干预措施来取代和加强EAP。迭代了传统EAP仅是派单给心理咨询师而已,对于过程质量没有把控。2)从B端切入,给企业提供详尽的分析结果,并且透过一系列指标,让企业主(付费端)感知到“效果外化”,而不仅仅是买个套餐帮助员工对接心理咨询而已。举例来说,透过一定周期的使用,领导者的压力和焦虑水平下降了~30%、睡眠质量和休息感提高了2.4X,进而提升了员工的生产效率

03Ginger

模式定位:2B面向企业提供给员工线上的行为健康、心理健康服务,包括移动端内容、24hr实时文字咨询、视频咨询等服务

融资信息:11年至今获得7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近14.26亿人民币。近一期融资为2021年融1亿美金(投资方为黑石集团,并成为董事会成员)

团队背景:创始人来自MIT计算机、机器学习背景,曾任职于微软、MIT的产品和研究部门,现离开Ginger加入Teladoc任职首席数据科学家

04QuartetHealth

模式定位:2B面向健康保险公司出售心理健康服务,搭建C端、健康保险公司、精神科医师/心理咨询师的平台

融资信息:14年至今获得5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近10.3亿人民币。近一期融资为2019年融6750万美金

团队背景:创始人学历背景为沃顿商学院,后续在高盛投行、健康险公司(Aspire、Anthem等)任职首席增长官

模式特色:1)不直接面向C端(用户/咨询师)和企业收费,而是向健康险公司提供服务,使得其C端获客效率高,其模式的成立也有赖于2014年美国通过的《心理健康与成瘾平权法案》,赋予心理健康服务和身体健康服务享受同等的健康险报销权益,才有商保介入的可能性。2)由于要对接商保,因此合规程度高,并且具有往药品延伸,提供整合治疗方案的能力,解决传统方案中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分离导致整体治疗效率和效果低的问题

1.2B公司的增长速度完全不亚于2C,Headspace、Calm、Talkspace等都是在10-12年起家之后发展为独角兽。而LyraHealth、Ginger、Betterup则更晚,在11-15年成立而快速成为独角兽

2.面向企业主、商保的产品方案,都有“人”来参与,并非纯粹的自助产品。可能原因来自于收的上价、以及整合治疗方案效果更好

3.新兴的2B玩家皆主打数字化、科技化,来提升匹配效率以及提供自助训练产品;同时这3家公司的创始人皆为跨界背景,来自计算机、投行等,更能融合新技术到心理健康服务当中,而不会被专业背景所框限

01中美差异——存在近20年的断层

从学术角度来看,心理学属于跨人文和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涉及生理学、临床医学、脑科学等,最初起源于欧洲,后来重心逐渐转移于美国。在欧美国家,心理学具有很强的社会服务性和应用性,从事心理行业就相当于律师、医生,在体系结构、从业人员数量和素质,以及用户接受程度都显著突出我国。举例来说,从心理量表的引进就落后20-30年,比如1943年的明尼苏达人格测验,我国是1982-1985年由宋维真先生引进修订;1952年的艾森克人格问卷,我国是1983年由龚耀先主引进修订。

从行业阶段来看,我国心理健康行业成熟度低,在需求侧、支付端、供应链三个环节都处于早期。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能力提升,科技与信息化发展突飞猛进,再加上疫情提高政府、人民对精神卫生的重视;因此,不论是政策、用户渗透率等的支持,我国心理健康行业迎来发展期,中美差距在未来十年将加速缩短。

02演进趋势——职业化、公共化、信息化

如上图所示,根据欧盟发布的心理健康研究报告,在线心理健康市场按成熟度共分为四级,目前美国心理健康市场整体处于第三阶段,即打通医患数据,用结果导向的方法推动B/G端付费。整体市场成熟,对于尚未成熟的市场,我们可以看到主要的演化路径为:

03关键成功要素——数字化和产品化

根据上文梳理海外10+家心理健康公司,虽然模式/产品百花齐放,但是具备成功要素的共性:

04国内案例——壹点灵

模式定位:15年创立之初为在线心理咨询服务平台,当前提供一站式心理健康服务,包括即时倾诉、心理咨询、心理测评、心理课程等,覆盖情绪压力、婚姻家庭、恋爱情感、个人成长等消费级心理品类

团队背景:创始人具有多年游戏、互联网、医疗产业创业经验,其余合伙人来自电商、医药、游戏行业以及心理专业大学教授的背景,属于跨界互联网+心理的基因

模式特色:1、重视信息化系统与服务数字化,拥有完善的前、中、后台,可以追踪心理服务全链条数据,靠数据优化供给质量;2、由平台的心理管家(机器结合人工)来和C端接洽,担任“问诊/分诊”环节,让咨询师专注于咨询业务,不用负责客户开发

THE END
1.做婚姻介绍所赚钱吗(开婚姻介绍所如何赚钱)加盟商想要让自己门店快速成型,前期一定离不开模仿,既然选择加盟有爱有Ta,那么前期一定要在总部的带领下尽可能去完美复制总部婚恋体系及运作方式。资源丰富的下沉市场将成为婚恋市场的主力战场,现在的而婚恋市场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婚介天下,更多的新型婚介占据了市场。 http://www.meijia2008.com/index.php?id=1704
2.婚恋平台怎么赚钱婚恋平台洗脑话术大全:现代爱情的“生意经婚恋平台聚集了大量的单身男女,每个人的兴趣爱好、浏览习惯、匹配偏好等都被平台记录下来。这些数据对于广告主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资源。婚恋平台不仅通过大数据为广告主提供精准投放,还能通过“情感营销”吸引那些追求品牌效应的商家。一些品牌的婚纱店、珠宝商、度蜜月的旅游公司等,都会选择在婚恋平台上做广告,推销他们的http://www.wedating.cn/hunl/47346.html
3.安卓网址登录官网官方网红嘲讽00后找不到工作,女硕士回怼:我一年工资不如你一条广告费高2、以法治国:韩非著作总结了前期法家的经验,形成了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http://8a4kv.asco.org.cn/blog/11292055263009.html
4.防电信网络诈骗,答题赢奖品!信用卡支付宝骗子银行卡C.婚恋投资类诈骗 答案:C 21.如果你在网上预订了一张机票,随后接到一通自称是票务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告知你交易出现问题,需要申请退款,并随后发送了一条含有退款链接的短信,你能点击链接进行操作吗? A.点开链接,按指令操作。 B.不点陌生链接,直接寻求航空公司官方热线求证。 https://dy.163.com/article/FJSJ7BTF0514KE6U.html
5.怎么投诉婚恋公司?律师普法怎么投诉婚恋公司?2020-06-01 1,486 普法内容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起诉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当事人是单位的,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起诉书正文应写明请求事项和起诉事实、理由,尾部须署名或盖公章。https://www.110ask.com/tuwen/13553193434524185082.html
6.南京灵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灵衍官网MAGAPP支持回帖红包领取支持小程序回帖领取红包,领取后引导至APP进行提现支持接入流量主广告位挣钱支持话题打榜支持独立完成打榜,支持为APP引流支持接入流量主广告位挣钱小程序矩阵支持创建多个小程序,分别搭建不同的业务场景其他细节 28 2024-04 分类信息 V5.0 http://www.magapp.cc/
7.怎么投诉婚恋公司怎么投诉婚恋公司最有效综合法律互联网投诉平台 现在想投诉一家公司非常方便,多都有针对消费者投诉的在线平台,例如消费者投诉网站,或社交媒体平台,比如咱们的微博、公众号等等。 罗利君 2023-12-24 如情感挽回、遇婚介公司、婚恋平台诱导交费,收集下方相关证据,有期望追回你的损失: 1:签署的婚恋服务合同或协议; 2:与平台的聊天记录; 3:转账记录https://www.hezegd.com/lawnews/zh/299306.html
8.婚庆加盟婚庆公司连锁婚庆用品店加盟多少钱婚纱礼服工作室怎么开 开婚纱礼服店挣钱么? 现在的人们结婚特别喜欢穿婚纱,那么怎样选择婚 开个婚礼庆典公司怎么样 怎么做典礼策划方案 每年都有很多对适龄男女成为夫妻,而且随着年轻 百合网世|百合网世纪佳缘婚恋婚介如何加盟 金夫人婚|金夫人婚纱摄影加盟条件有哪些 http://hunqing.jiameng.com/
9.初遇网婚恋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人脉圈怎么样发现1+脉友初遇网婚恋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1名员工在脉脉活跃,他们担任大客户经理等职务,办公地点位于赣州市。https://maimai.cn/mai/HLZn73VXxLxgw2ciVpVqxwDN4hqS8PHQmF0a3FuelRY
10.5月2好成都红婆婚恋公司介绍对象,结婚女会员私下一面都没见到,我不满问题描述: 你好,是这样的,5月2好成都红婆婚恋公司介绍对象,让我交了3000元/月会员费,结婚女会员私下一面都没见到,再次介绍说需要等十天筛选期,我不满意服务模式,想退费他们不让,我怎么维权呢?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https://china.findlaw.cn/ask/question_59170026.html
11.北京婚恋交友网北京婚恋网,是一个免费的婚恋交友服务平台,既可征婚交友,还能发起约会、郊游、看电影等活动,让您在工作之余增添一份意想不到的乐趣和收获。https://www.bj268.com/
12.家好婚恋广州家好婚恋咨询有限公司广州家好婚恋咨询有限公司,家好婚恋专注致力于婚姻挽回、爱情保鲜、修复婚姻、小三劝退、巩固情感、长期关系维护等情感业务咨询。专业解决“如何挽回一个对你死心的人,如何挽回前男友,怎样经营一段感情,分手了怎么挽回死心的女朋友,挽回女朋友感动的话”等等一系列感情问http://www.jhhunlian.com/
13.婚介所一般收费标准国内优质婚介所排行婚礼纪相信大家都知道,只有专业的人才能够做出更加专业的事情。一般情况下,优秀的婚姻介绍所会有一批资深的婚恋参谋团队,这批人员能够从各个方面为你解析关于结婚的任何难题。所以,大家可以查看自己寻找的婚姻介绍所是否有这样的婚恋参谋团队,如果有,就说明它是一家值得我们信任的公司。 https://www.hunliji.com/bai_ke/detail_22191/
14.官网app网址入口地址该公司号称自己是贵阳市乃至全国最大的相亲公司平台笑颜介绍,所有的婚恋公司基本上都相互合作,男嘉宾也都是共享的,只需要找女嘉宾。“哪家找到女嘉宾,这单就是哪家的。”笑颜在婚介公司的工作是负责招聘“客服”,客服主要工作是在交友APP或社交媒体上,用备注为男性的ID和女性聊天,“网站会自动给你匹配女生。”对方http://wap.macintosh.website/021932.html
15.赚快钱的偏门职业(男人赚快钱18个偏门项目)苏州市某月嫂公司首先发布的钟点工服务--“应召驾驶员”不但能为喝醉酒的消费者救场,还出示上班专车接送、家中购置等临时性出行服务项目。 10、创作会计师事务所赚钱 上年三月开业的创作会计师事务所,老总是2位“出海”文人墨客,按字说房,专给机关事业单位及群众编写法律法规、对外经济贸易、广告宣传、婚恋交友等层面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1223/10/32357476_952989261.shtml
16.月赚百万?彩礼当诱饵爱情当买卖,揭秘闪婚闪离背后灰色产业链意识到被骗的方先生立即去当地派出所报了案,最后经过法院的调解两人离婚了,按照合同婚恋公司应该全额退款,但截止到现在对方还有近5万元没还,为此方先生特意去当地监管局反映这件事,却得知这家婚介公司早就人去楼空了。 闪婚闪离一条龙 这些事被曝出来之后,有记者前往贵阳调查发现,这背后竟隐藏着一条异常完整的产业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41462060107432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