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许久之前,曾仕强教授在一档品读《易经》的节目里,讲到中西文化差异。他举例说道:
然而中国的律师没有敢这样做的,如果中国某个律师在当事人进办公室时就开始掐表计费,会被当事人骂死,所有人都会指责律师“死要钱”!
对于这番描述,初听只感觉到好笑。后来投身到律师行业,才体会到这番描述背后所折射出的中国律师的无奈。
突然想起这个话题,源于某位同仁在微博所晒出的一张图片。
作为一名执业律师,看到这番言论,我丝毫不会为将来的饭碗而担忧,相反,我还差点笑出声。
术业有专攻,我们之所以遇到问题要找律师,就是因为律师是专业人士,否则我们为什么不去马路上问路人,而要问律师?
上面这位仁兄把律师的专业服务等同于聊天,其实是在偷换概念。
律师的专业咨询等同于陪聊?对不起,大部分律师们对同陌生人闲聊不感兴趣。如果单纯只是想要找陌生人闲聊,没必要非得找律师,省得您还得担心钱包。
法律咨询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交流。正如曾仕强教授所言,在中国几乎没有律师敢在当事人一迈进办公室就掐表计费。事实上,绝大多数律师也不会采用这种收费方式。
拿笔者举例,当事人前来咨询,笔者会先简单询问当事人的需求,如果事情十分简单,则会告知其解决办法。如果事情较为复杂,需要法律咨询,则会告知其收费的事实与收费的标准,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再进行法律解答。
绝大多数律师只在提供专业咨询时才会收费,咨询收费不等于开口收费。
如果开口就收费,笔者每天会说上千句话,早就成了百万富翁,事实上,没有哪位律师是纯靠着咨询生存的。称律师开口要钱,还言语侮辱律师,完全是自己错误理解咨询收费的含义,充满偏见,自说自话。
对了,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上面的这位仁兄,他要是在马路上碰到我,问我某某法院怎么走,我肯定会很礼貌热情地告诉他,并且不会管他要钱。
资本主义的国家的律师发展了上百年,不但没有消亡,反而群体规模越来越大,总体创收越来越多,社会地位越来越高。
法律健全的社会更需要律师。事实上,法治越健全,社会的矛盾与纠纷依靠法律解决的概率就越大,提供法律服务的律师就越有市场。反正我是这样认为的,不知道上述仁兄是否同意。
律师职业并不亏欠任何人,没有人可以正当的看不起律师。事实上,律师同公务员、农民、工厂工人一样,都是依靠合法劳动挣钱,都是劳动者。具体的工作存在差异,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
你完全可以充满偏见的鄙视律师,排斥律师,但社会上有的是需要我们的人,这就是律师自豪的资本。事实上,我丝毫不担心我将来会丢掉饭碗,我担心的只是不能胜任这个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