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也发微博回应称,今年,汽车人提的最多的一个字就是“卷”,卷技术、卷产品、卷价格、卷营销,甚至都要卷下限了,竞争惨烈抑或是令人发指的程度,是他入行近20年来,未曾见过的。“在很多场景下,比亚迪的技术和产品经常被花样百出的恶心和针对:有在店里直接摆我们车恶意对比的,有销售顾问给客户看剪辑后的黑料恶意抹黑的,有给我们产品配置或品牌车型起黑外号的,更有甚者有其脑残粉买我们车使劲造搞直播和恶意诋毁传播的。”
谁可能是抹黑事件背后策划者
2020年,一份《关于长安汽车攻击我司的情况汇报》的文件传出,称长城汽车监测到异常的、有组织的负面攻击,经深度调查,确认是长安汽车有组织发起的针对哈弗H6/F7等车型的进攻性负面传播。最后收场方式是,长城汽车与长安高层和迪思公司进行交涉“握手言和”。
遭受“黑公关”攻击的车企深受其害,这种现象也不利于行业发展,为反对“黑公关”,2018年10月,长城汽车、奇瑞汽车、比亚迪汽车、东风风神、华晨汽车、陆风汽车、宝沃汽车、东南汽车8家中国车企就共同发起成立“中国汽车行业自律联盟”,呼吁各车企全面自律自查,共同维护中国汽车行业舆论环境。倡导自主车企之间相互团结,共同做大做强自主汽车事业。
车企纷纷开展打击黑公关行为
特斯拉、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零跑汽车等越来越多的车企也开通了自己的“法务部”微博账号,对恶意抹黑公司的行为进行维权。
“车企开展打击黑公关行为是必要的。这不仅可以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还可以打击不法行为,净化行业风气。同时,这也有助于增强消费者对汽车行业的信任和信心,促进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新技术促进分会专家委员解筱文认为,“黑公关”行为对车企和整个行业都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通过虚假信息、造谣传谣等手段,对企业进行诋毁和抹黑,从而损害企业的声誉和形象。尤其在互联网时代,虚假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更广,一旦受到攻击,企业很难迅速恢复声誉。
为何有车企要求道歉又主动叫停
是不是负面、不利的信息都会被认为是“抹黑”,正常舆论监督和“黑公关”的边界在哪里?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表示,认定黑公关或黑稿的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内容是否具有明显的诽谤、捏造或歪曲事实的成分;二是是否存在恶意攻击、抹黑或损害企业利益的意图;三是是否对公众产生了误导或不良影响。
陈晶晶补充称,对于黑公关稿的界定有多种方式,总体而言故意歪曲事实、无中生有、要挟威胁、聚众闹事、谋取不当利益等种种行为都应算是。从内容角度,即是否与事实具有严重出入;二是从经济利益角度,是否先进行负面报道,再进行谋取利益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浙江民生资讯广播一主持人被五菱汽车要求连续15天道歉,道歉第五天后却被五菱喊停的事件引发热议。郭涛认为,这是一个具有争议的案例。一方面,主持人在节目中质疑五菱汽车Nano的充电功率与宣传不符,这是媒体监督的一种形式,有助于揭示企业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五菱汽车将此行为认定为“诽谤、侮辱”,并要求连续15天道歉,这种做法可能过于强硬。最终,五菱汽车发“谅解备忘”,要求停止道歉,这可能是为了避免进一步的舆论风波。
陈晶晶称,没有100%满意的消费者,也没有100%无问题的企业,企业需要正视这一现实,并建立合理的预防机制。企业强硬和缺乏经验的沟通方式导致事件进一步升级,对品牌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也许企业是希望借鉴某车企的做法,但很多时候只是学到了外部的皮毛,而忽视了其内在严格的管理流程和不同职能部门的职责划分。“花式道歉”的视频之所以会火是因为,企业本身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有瑕疵,舆论的特性是负面的消息更容易被相信;道歉内容的策划滑稽搞笑,也迎合了互联网传播的内容偏好;媒体人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带来了巨大的流量。相当于是把企业的缺点最大化暴露在外界面前。主持人道歉5天后,企业又发来“谅解备忘录”要求不用道歉了,又给这个事件添了一把火,不仅完全否定自己之前的做法,再一次成为舆论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