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谟县公安局麻山中心派出所组织警力到辖区召开“警民议事会”,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并现场开展法治宣传。杨海龙摄
近年来,黔西南州公安机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事前预警预防、事中多元联动、事后追踪回访”三个环节,积极探索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新路径,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把风险隐患消除在源头,有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多元联动关口前移
黔西南州公安机关不断加强农村警务站建设,借助其“扎根基层、融入社区”的优势,让警务站成为化解风险的前沿“阵地”。
龙山警务室原是龙山派出所,在警务创新改革的驱动下,安龙县公安局将龙山派出所与笃山派出所警力进行优化整合,建立运行笃山中心派出所并高效运行龙山警务室,全面提升警务效能,更好地服务群众。
“我们把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当成倾听社情民意、服务辖区群众的‘大课题’,哪里有调解需求,警务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笃山中心派出所社区民警舒安森介绍,龙山警务室积极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打造多元调处体系,实现问题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源头化解目标,及时有效地防止“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
将警务服务向13个村前移,治理重心下沉,充分利用村组资源,倾力打造“联调小组”,由警务室牵头,联合镇政府、司法所三位一体开展矛盾纠纷调处。按照各村矛盾纠纷的种类分为镇级调解队伍、司法调解队伍、人民调解队伍,对症下药开展矛盾纠纷调处。
7月2日,安龙县龙山镇的潘某在挖掘排水渠时,因工人操作不当导致邻居王某土地塌陷,两人发生口角。龙山警务室民警得知后,迅速成立联调小组,上门进行高效调解,助力双方握手言和。
风险化解形成闭环
日前,望谟县公安局王母中心派出所接到一起扬言砍人的婚恋纠纷后,通过及时红色预警,与综治、司法、村干部等上门实地联合走访,成功化解该矛盾。事后,民警陆续开展回访6次,为群众做好服务工作,及时跟进调解协议落地,避免反弹。
为巩固好调处化解工作成效,确保案结事了,望谟公安定期进行“回头看”,按照有“民转刑”倾向和重复报警的红色纠纷、存在一般隐患的黄色纠纷、普通矛盾的蓝色纠纷进行分类建档。
群防群治助创平安
“芭蕉湾红绿灯盖子打开了,小孩伸手进去碰电线,有极大的安全隐患呀。”
“警察同志管下财富广场一期,都几点了还在吵。”
……
册亨县公安局者楼派出所作为全县唯一的城区派出所,新老城区交叠,新市民群众较多,治安相对复杂。
“因为看着小孩们用手去触碰红绿灯柱子上露在外面的电线,很危险,就在群里反馈了,没想到交警大队马上就派人去整改了。”册亨县一家托管机构的陈老师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