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观:青年一代所认为的自由与爱单身婚姻婚恋观恋爱结婚

11月22日,女性导演邵艺辉的电影作品《好东西》正式上映,首日累计票房仅5124万元,但电影对女性题材细腻而创新的呈现使它在社交平台上赢得良好口碑,上映次日票房破亿。在《好东西》所呈现的觉醒女性的恋爱观和生活观下,我们不禁开始重新思考,青年一代所认为的自由与爱是什么样的?2021年,未来编辑部·南大新传曾做过一项对青年大学生的婚恋观调查,今日我们以旧观新,重推此文。

采访|刘昕睿敖蔓孙广哲林倩伊王琪

责编|朴智英黄玺澄

排版|王文珊

运营|罗双怡

我们希望以此为切口,探讨青年一代对婚恋的看法。

一、现实:不同的状态

情感状态,是大学校园里无法回避的话题。“谈过恋爱吗?”“今天脱单了吗?”“在一起多久了,感情还好吗?”,我们都或多或少面对过这样的提问。而当逃离了中学“学习为主,禁止早恋”的教条,处在大学开放包容的环境中,我们会试着做出适合自己的情感选择,并且在不同的情感状态下,拥有属于自己的记忆。

相较于月亮无牵无挂的自由,单身对于刚分手不久的杨鹿来说,更多的是如释重负。上一段恋爱使她承受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却无法找出让自己信服的压力源。她只能猜测是一些小事引发了她的排斥心理,从而让她进入无限的倦怠期。恢复单身后,她感受到了无与伦比的轻松,只是在偶尔缺乏陪伴的时候,会不可避免地感到孤独。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模拟了单身情况下不同的心理状态供参与者选择。从数据来看,71%的参与者表示自己习惯单身,并且无法确定自己是否会陷入爱情;而将近50%的参与者持有无所谓的态度,和月亮一样觉得一个人更自在;也有个别表示,会担心恋爱会对自己现有生活和近期规划造成不可控的负面影响。

有人被动单身,戏称自己为“单身狗”,但也有人主动单身,形容自己是“单身贵族”。通过问卷调查我们看到,64%的参与者认为单身主义者独立且强大,他们大多对单身主义者持有正面评价。

无论是享受自由还是忍受孤独,单身人士都在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和感受着自己的生活,而情侣们也正在两个人的相处中改变与磨合。已经恋爱了半年的19级计科男生光光表示,两个人好好在一起的时候很幸福,吵架的时候就会很没有安全感。“但继续磨合,互相理解,度过感情的转折点,就会摸索出更适合彼此的相处模式,感情会慢慢稳定下来。”

是恋爱还是单身,是陪伴还是独行:每个人都正处在自己选择的情感状态里,经历着,也收获着。

二、理想:另一半的选择

谈及自己的择偶标准和对婚恋的期待时,光光提到“长长久久的恋爱”,“可能是因为受小时候看的电视剧影响,我就向往那种一辈子长久的(婚姻)。彼此温柔相待,又不能过分相敬如宾,关键是要彼此尊重,彼此珍惜。相互陪伴和依靠,远比换来换去让我觉得舒服。就像从前慢里的那句诗:一生只爱一个人。”

除此之外,王小汪还特别看重“和谐”,“和谐是最重要的,它建立在双方适合的基础上,甚至可以没有爱情、浪漫、快乐,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我希望两个人能一直相敬如宾地走下去。一开始就明确双方在一起的目的是为了一起生活的、一起柴米油盐的就很好。”

这和月亮有些相似。她坦言,“彼此包容,互相进步,价值观相似又能理解差异,这样的恋爱会让人很舒服吧。”她期待双方之间的包容和温情,“不会因为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背弃对方,可以有善意的欺骗但是不能有恶意的说谎。给彼此一些空间,尊重对方的意愿,多考虑对方的感受,适当在一些小细节里体现爱。”

刚刚步入恋爱几天的19级女生路小茶也认为在恋爱中“需要保留一些恰当的个人空间”。

三、未来:对待婚姻

与恋爱不同,婚姻意味着新家庭的组建,意味着契约与责任。

瑾瑜认为婚姻是恋爱更深层次的发展。在婚姻中,需要面对开销分配、孩子抚养、老人赡养等现实问题,所以婚姻更加实际,更容易受家庭物质、传统观念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说到恋爱和婚姻的区别时,杨鹿认为,恋爱的情感回馈更直接,更单纯也更简单。“但婚姻就需要更多地考虑现实。”王小汪则以法律保障形容婚姻里两个人的关系,即以法律上的契约关系保障对方必须在你的身边。

所以,当对待婚姻时,南大学生会更加认真和谨慎。

方方和圆圆在进入大学以后,他们一个在上海,一个在南京,今年是他们异地恋的第二年。最开始他们会在一起憧憬婚后生活;上了大学之后,他们更多地考虑现实的因素并进行规划,比如多少岁结婚、结婚前要做的事等等。规划可能会有改变,不过结婚这件事始终在他们的未来规划里。

而对待婚姻,他们的看法也并不全然相同。在圆圆看来,结婚是爱的冲动带给两个人的美满,是遵循情感的选择。方方则认为,就目前的状况来看,结婚更像是给长辈一个交代,组成家庭过稳定的生活,“如果不结婚,他们会觉得你一直在漂泊,会有遗憾。”

瑾瑜则认为婚姻是自然而又必要的事情。对人类来说,就像程序设定一样。“我大概28(岁的时候)结婚吧。等我硕士毕业,再打拼3年稳定下来就结婚,家不能飘摇啊。”

然而,也有不少人认为婚姻并不是人生中必要的阶段。杨鹿对婚姻的态度处于摇摆之中。她之前希望拥有普遍意义上的圆满家庭,但现在的舆论倾向,加上自身的经历,令她产生了恐婚恐育的想法。“但我隐隐觉得我还是会结婚,还是比较传统的。”

路小茶则是一个“暂时的不婚主义者”。对于“婚姻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的说法,她认为,一个原因是害怕孤独。婚姻有时候就像搭伙过日子,如果在外面回来之后家里只有一个人,就会想要找一个伴。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为了传宗接代和养老,很多人觉得没有孩子就没有人养老,但她坚信自己的老年生活并不一定需要子女,“我不拥有婚姻,不代表我不可以拥有其他的亲密关系。”

尽管恋爱和婚姻并不是亲密关系的全部,但它们对每个人来说都足够特殊。我们认真地思考并探讨婚恋观问题,因为我们在谨慎地对待感情和规划生活。

但是,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人都是存在差异的个体。无论每个人对婚恋持有怎样的看法,做出怎样的选择,我们都希望大家能尊重彼此,多一份理解与宽容。

本文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WeChina微观中国"项目、未来编辑部一流课程的学生实践作品。

欢迎您通过投稿、提供线索等方式,和我们一起,在宏大叙事里找到微观中国!联系方式:wechinatengxun@163.com。

THE END
1.婚恋观宣传丨拥有正确婚恋观,才能遇见“对”的人婚恋观 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影响恋爱 婚姻行为的价值取向 甚至影响一个人 一生的发展与幸福 近些年 关于婚恋的热议频频发生 “家长相亲” “花式催婚” “天价彩礼” “家庭劳务分工”等话题 引发广泛讨论 加剧了人们的婚恋焦虑 如何才能遇见另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OTA3MTc5Mw==&mid=2661281379&idx=3&sn=3b644d6aec57665791c314805b9da3b0&chksm=f3ace126cee50a91d60b625d474c8464f9c3460541af868a2238e2526c89708edb33086d43e0&scene=27
2.爱情与婚姻一方面,爱情被视为人类最美好和最纯洁的情感,很多人将其视为婚姻生活的必要前提和基础,但也有人认为爱情并不重要,只是一时的感觉和冲动;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变革和个人选择的增多,人们对于爱情的定义和标准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注重个人的情感自主和平等,在爱情和婚姻方面也更加注重个人意愿和选择。http://www.kulasuoluhui.com/zhishiku/43569.html
3.爱情与婚姻感情观(正确的恋爱观和婚姻观)#婚姻观的未来:趋向多元与开放从传统的“责任性婚姻”到现代的“选择性婚姻”,再到今天的一些新型婚姻形式,婚姻观的演变几乎覆盖了每个时代的社会特征和价值追求。随着社会观念的进一步开放和多元文化的交融,婚姻的定义和形式将更加丰富多彩。 在《未来婚姻:从传统到个性化》这篇论文中,学者们指出,随着对婚姻的理解越http://www.aichao521.com/hy/30749.html
4.若妻的:近期热议的婚姻观念变化与年轻人对伴侣选择的新态度引发最新消息:某知名婚恋网站近日发布了一项调查,显示超过60%的年轻人对传统婚姻观念表示质疑,并倾向于追求更为灵活和个性化的伴侣选择。这一现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婚姻观念的转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人的婚姻观念正在经历显著变化。根据《青年研究》杂志的一项研究,现代年轻人越来越重视个人价值和自我实现,http://t.jdsh.cc/yytwx/2826.html
5.新青年,新婚恋观一股由年轻人主导的婚恋清新之风,正在悄然吹拂。 “智者不入爱河”是年轻人常用的网络热梗之一,这既是他们对自身的调侃,也是其爱情观的趣味表达。 年轻人“恋爱难”“结婚难”,不仅受制于一些长存已久的社会顽疾,背后更有许多随着社会发展出现的新问题的影响。 http://www.xinminweekly.com.cn/fengmian/2024/11/27/26447.html
6.媒体评当下年轻人的婚恋观:幸福的定义不止一种——中国青年网近年来,一边是结婚率出现多年连降,一边是虚拟恋人、“嗑CP”等“恋爱代餐”风靡流行,这不禁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看不懂的背后,是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年轻人的婚恋观正悄然改变。 如今,中国有超过5800万人过着“一个人的生活”,其中20至39岁的独居青年达2000万。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独处变为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jsxw/202101/t20210118_12668771.htm
7.从柳舟记看当代婚恋观:如何定义爱情与伴侣的真正价值?首先,值得注意的是,柳舟记中的爱情观强调真诚与理解,这在当前的流行婚恋观中显得尤为珍贵。实际上,成功的爱情不仅仅是外表的匹配,更是内心的共鸣。我们常常以为浪漫的瞬间是爱情的全部,但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爱情的深层次在于两人在价值观和信念上的一致。比如,在选择伴侣时,考虑双方的生活目标和核心价值观是一种成熟https://m.sohu.com/a/825178599_122004014
8.周易第四卦姻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变迁,现代人的婚恋观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传统的包办婚姻逐渐被自由恋爱取代,婚姻的功能也从家族利益向个人幸福转变。尽管观念变化,婚姻的和谐仍然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周易的姻缘卦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更加深入理解和把握婚姻的视角,帮助人们更好地面对和处理婚姻中的问题和挑战。 http://www.qlmzp.com/wenzhang/36962.html
9.新闻路上说说说家庭暴力定义“扩围”,更精准保护受害者新闻路上说说说|年轻人需要怎样的婚恋观? 读特影音 641 02:46 深圳“绿色公交”模式将在189个国家推广你有哪些乘车体会? 读特影音 1029 03:03 深圳中小学拟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你支持吗? 读特影音 1019 03:06 新闻路上说说说|网购“好评返现”,你怎么看? 读特影音 567 02:51 新闻路上说说说|双十一http://pearvideo.com/resource/web/v4/video_1767876
10.贝娄中期作品对美国消费文化的原初书写研究(系列论文)摘要:美国六七十年代重拾的消费文化对女性的婚恋观产生着直接的影响。索尔·贝娄的中期作品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历史背景和氛围展开的,其笔下的女性人物无论是荡妇安吉拉作为享乐式虚幻婚恋观的代言人,还是悍婆莱娜达作为功利式合同婚恋观的活化身,还是善女马德琳作为女权式独立婚恋观的践行者,她们无不重复着消费时代女性们http://www.scdzskl.com/youxiuchengguojiangsandengjiang/625.html
11.2015年度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恋爱起步价,指当今流行的择偶标准,对于对方的月收入的起步标准,来源于《2012至2013中国男女婚恋观调研报告》的文章。在对理想的另一半收入要求上, 90、80、70后女性,对理想男友收入的最低要求为5000元。其中,90、80、70后的重庆女性,对理想男友的收入的最低要求为:4842元,5705元,6451元。最苛刻的是北京https://baike.baidu.com/item/2015%E5%B9%B4%E5%BA%A6%E4%B8%AD%E5%9B%BD%E7%94%B7%E5%A5%B3%E5%A9%9A%E6%81%8B%E8%A7%82%E8%B0%83%E6%9F%A5%E6%8A%A5%E5%91%8A/19395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