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婚介所里,存放女性征婚资料的文件夹明显多于男性。
◎单身写照
办公室6个女孩5个单身“找个有感觉的咋这么难?”
“2009年,我大学毕业后就回到临沂打拼事业。”苏晓倩告诉记者,曾经一度认为校园爱情不靠谱的她,在大学度过了四年单身生活,刚毕业的头两年,更是一心为事业打拼,“眼看着就要步入三十岁的行列了,家里人比我还着急,给我安排了一场又一场的相亲会,可就是找不到有感觉的。”
苏晓倩说,她在公司从事文案策划工作,女性同事居多,“办公室里6个女孩,5个都是剩女,姐妹们都觉得,想找个有感觉的越来越难了。”
如今,像苏晓倩这样的大龄女青年早已不是少数,很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能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单身原因
择偶“年龄差”、恋爱婚姻成本高或为主因
近两年,网上有越来越多名词来形容各个年龄段的单身女性,比如,25-27岁被称为“剩斗士”,28-31岁被称为“毕剩客”,32-36岁被称为“斗战剩佛”,36岁以上的则被称之为“齐天大剩”。名词幽默的背后反映的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
“我们婚介所里登记的女性大约占到七成,她们单身的一个主要原因还是眼光太高,当然也不能说都是女孩的责任,这跟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10日上午,从事婚姻介绍工作20多年的王超英说出了自己的看法,“现在女性越来越独立,有了和男性差不多甚至更高的经济收入,很多女性宁缺毋滥,眼光比较高,找不到合适的,就会暂时选择单身。”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几家婚介所,发现众多女性征婚者的首要条件就是对方要有房子,可一套房子动辄几十万,对一些男性来说的确有困难,过高的恋爱、结婚成本,也成为很多男性单身的一个主要原因。
◎专家观点晚婚是正常现象不必过分担心
针对目前社会晚婚现象,临沂大学法学院社会工作系副教授郭星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这是工业社会的正常现象。
此外,郭星认为,随着社会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对于家庭的责任感等方面也会有过多的考虑,这也是造成大龄青年晚婚的原因之一。面对社会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大龄青年,郭星表示不必担心,“晚婚是工业社会的正常现象,因此不需要担忧。”
摆正恋爱观找到适合自己的
对于许多适龄青年因过分挑剔对象条件而导致晚婚,王超英认为,年轻人找对象,要有正确的恋爱观,“找对象不能太实际、太理想化,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对象,在相处时,彼此相互理解和包容,只有这样,两人的感情才能长久,日子才能过得幸福。”
网恋、非法婚介多不靠谱
大龄青年多了,找对象成了难事,许多青年和家长“病急乱投医”,四处寻找各类婚介机构,只为能早一点找到感情归宿,这也无形中催热了以短平快著称的婚恋网站及各种没有资质的非法婚介机构。
2012年,江苏省东海县19岁的姑娘刘然与临沭县小伙陈强通过网恋相识并同居。2014年,两人未婚先育,生下了女儿,陈强家给了700元生活费后就拒绝抚养,甚至不管不问。无奈之下,刘然到法院起诉,法院判决陈强每年1次性支付抚养费3700元至孩子成年。
虽然诉讼赢了,但是刘然还是输了。19岁,本是享受青春的美好年华,却因网恋未婚生子,成了未婚妈妈的刘然与女儿的路该怎么走,谁都不知道,包括她自己。
2020年中国光棍或超3000万
根据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80后”的非婚人口男女比例为136:100,而“70后”的“剩男现象”则更为严重。有专家预测,2020年中国娶不上媳妇的“光棍”将达3000万至3500万。
过去15年中,全球独居生活的人数剧增,从1996年的1.53亿上升到2011年的2.77亿,上升了81%。在英国,单身家庭占全部家庭的34%;在美国,单身家庭占27%;在瑞士,47%的家庭只有孤身一人;在挪威,40%的家庭是独居家庭;在日本,单身家庭的比例竟然也已高达30%。最新发展趋势表明,中国、印度和巴西单身人群有增加趋势。目前,我国婚龄单身男女数量已经过亿。(张慧张庆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