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花语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的前身是自贡市长山纯碱厂,1984年12月7日,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
在荣县来牟镇,锣鼓喧天,旌旗飘扬,一阵鞭炮声中自贡市长山纯碱厂在当时的踏紫乡鸽子村十组(现来牟镇鸽子村十组)的石碑沟天宫山诞生了。自贡市长山纯碱厂,就是花语化工的母体。
这是改革开放之中开放的一朵艳丽之花。
花语化工自成立之日起,就表现出了对残疾人的一种特别关爱。
一开始招工时,来牟镇、长山镇、留佳镇的村民都踊跃来报名,其中就有部分残疾人,他们抱着试一试的心情来到花语公司,怕公司嫌弃他们是残疾人而拒之门外。但花语公司总是根据厂里情况和残疾人本人的情况,适合地安排做了后勤工,仓库保管、门卫、勤杂工、食堂等工作。前前后后公司共接纳了百多名残疾人,高峰时期有五十多名残疾人在厂工作。
给残疾人工作,不但是给他们找一个饭碗,找一份固定的收入,而且还培训他们,办夜校,许多残疾人无文化,就买来本本教他们写字,学会一门技能。不会电脑,就请电脑技术员给他们上课经过培训,这些残疾人不但掌握了知识,掌握了技能,还找到了自信。
二、让残疾人有尊严的工作和生活
花语公司正门大厅的2019光荣榜前。
二排光荣榜的员工,个个戴着大红花,面露灿烂的笑容,他们是工作上的标兵,他们是技术上的能手。
李美军,这是一位肢体上有残疾的中年人,面部熏黑,显得有些清瘦,但两眼却炯炯有神,仿佛要叙说他自身的故事。
李美军在花语的广州生产基地,辅助生产班,负责投料、装车、卸车,他是一个跛子,每天的工作要行走二万五千多步,他是不脱产的工班班长,个子虽然不高却相当的爱岗、敬业、勤业。若是夏日,他全身衣服都要湿透。
余总深情地回忆说,有那么一次深深打动了他。
在广州生活过的人都知道,那里的台风和暴雨说来就来了,连招呼都不打一个。
有天天黑时,狂风大作,余总放心不下车间,就出来巡查。他看见厂区的路灯下有个人影在晃动,余总用手电一照,原来是李美军,他们刚卸完一个三十多吨的大货车的货,其他工人见风雨来了,纷纷躲避,而作为工班长的李美军却把散落于地上的泡沫板、层板拣来捆起,收拾现场。余总鼻子一酸:啊,多好的工人呀!他忙上前协助李美军收拾,满脸雨水的李美军望着敦厚的余总:你怎么来了?
两人默默的收拾完毕,心与心却在风雨中交汇,最后余总深情地关怀李美军“快回去换衣服,不要感冒了!”
看着消逝在茫茫风雨夜色中的李美军,余总的眼睛湿润了。
在李美军身上还发生过一个婚姻与房子的故事。
残疾人由于先天的原因,往往讨老婆非常困难。李美军也遭遇了这样一个难题。
李美军好不容易花了三万元彩礼,从凉山的雷波讨回一个老婆叫董中兰,由于不够法定结婚年龄,她就用了她姐姐的名字董小兰与李美军结婚了。
人一结婚,就需要房子,李美军结婚时彩礼就花去了一大笔和结婚所花费用,就所剩无几了,这要买房子哪里来钱。
花语公司当时在荣县王家坝开发了一个小区花语苑,专门卖给职工的,职工购房享受优惠200元/每平方米的政策,李美军做梦都想拥有一套自己的住房,那是一个温暖的家。
可是现实又泼了他一瓢冷水。
公司领导层知道他实情后根据他的工作表现特批给他一套123.5㎡的房子,并且公司除了享受优惠200元/每平方米的政策外再送给他一万元,但是他仍然缺少首付款,为了解决首付款必须找银行按揭和贷款。
问题出来了,李美军妻子董中兰的身份证和结婚证是董小兰,名字不符,李美军付款手续这方面又不熟,于是公司派出专人,找妇联找民政局,找银行,经八方联系,四方协调,最后由公司垫付25万元,待二年后从银行贷了款才还公司。李美军一家人才拥有一个宽敞舒适,温暖的家。
李美军常常对人说:我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全靠了花语公司。
三、一个女员工生育的故事
有一个女员工叫胡红,肢体残,手和脚都有点不灵便,是公司仓库管理员。
花语公司不但对有残疾的男员工倍加关爱,不歧视,一视同仁,还对女员工们买了生育险。
关爱,常常体现在一些非常小的细节上。
胡红年龄有些偏大,生二胎有风险,公司为她买了生育险,给她解决了后顾之忧,从心理和生理上给了她极大的支持和安慰,她终于安全顺利的产下二胎,公司给她报销了全部的医药费,并给了生育工资,合计27546.12元。这枯燥的数字,是公司对员工无微不至的爱。
胡红也非常感谢公司的关爱,积极努力的工作。成为了公司党支部委员。
四、不但关心员工,还关心员工的家属
爱,是一种延伸,爱,是一种担当,大爱无疆。
花语公司不但关心残疾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方方面面,还把这种爱延伸到了员工的家属。
花语公司“七·一”在长山搞活动。员工们正在长山街上餐馆吃饭时残疾员工邹开元来了,他来找荣县分厂吴厂长请假,签字,办手续,余总见了就问他:请假干什么?
邹开元说:“老婆生病了,要到市一医院去检查。”
邹开元的爱人叫:老白幺小明。是从大凉山来的少数民族。邹开元怕老婆是癌症,心有余悸。
余总又指示公司的员工帮助邹开元买药跑报销,并给邹开元说,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找公司。
邹开元深深握住余总的手,久久不肯松开。
在花语公司还有一句流行语那就是每次接人的车来了,优先让残疾人先上,其他员工步行或另想办法。
让残疾人先上!
这是一个非常小的细节,但是充分体现了公司上上下下对残疾人员工的一种尊重。
等到残疾人员工上完后,其他员工才能够依次上车,这已经成为了花语公司的一个准则。大家都非常自觉遵守,从不破坏它。
以心换心、换位思考,替员工着想,是余总在对待残疾员工工作上的一大法宝。
俗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你对员工不好,不冷不热,不理不问,残疾员工的自卑心理就会塞你的“冷砣子”。反之,你对员工无微不至的关怀,残疾员工他就会巴心巴肠的为企业工作,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残疾员工刘树华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生动的例子.
有一次,一辆30吨的大卡车送货来了,但刚驶到荣县鸽子村分厂时,由于分厂门口是一个很大的陡坡和弯道,司机不熟悉路况,轰油门时操作不当,一下子就熄了火,后来再怎么发也发不燃.一来一个大卡车堵塞在厂门口,二来当时车间里正急等着卡车上的原料.刘树华很能干,二话不说,找来了架架车,带领着搬运组的员工,三十吨的货物,硬是一架车一架车拖了上去,既避免了卡车堵塞厂区门口又及时保证了生产车间的原料供应。
员工们对刘树华翘起了大拇指.全身被汗水湿透了的刘树华憨厚的脸上露出欣然的微笑。
残疾员工是弱势群体。他们有的眼睛不好,有的肢体不方便.由于身体上的先天不足,他们往往心理上都有障碍,布满阴影,更渴望得到一缕缕人间关爱的阳光。
于是,每逢全国助残日,每年五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余总就会带上荣县分厂10多个生产车间的残疾员工到自贡来看戏,并且与他们一道吃饭,合影,让残疾员工充分感受到公司的人文关怀。
有机会还会带上优秀的残疾员工出国旅游,劳模李美军就到过泰国的普济岛,马来希亚的吉隆坡.出国旅游增强了他们的自豪感.工作与生活的信心。
让他们从内心感受到做为一名“花语员工”的光荣。
公司还先后为8名残疾员工办理了退休,使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拥有一份幸福,满意的归宿感。
还有每逢节假日,公司领导一班人都会专程上门对残疾员工进行送温暖,献爱心活动,送上慰问品和发放慰问金。
余总对此深有感触,这不是送点礼品和发放一点慰问金的问题,而是让这些身体上有残疾的员工感受到花语公司是一个大家庭,人人在这里都能享受到一种家的温暖。身材高大的余总目光流露出一种军人才有的坚定与担当,他恳切地说:就是要让残疾员工有尊严的工作和生活。从这句掷地有声的话中,我们深深看到一个企业家的使命,责任和担当。
01
原标题:《助残企业|让残疾员工活得有尊严——记花语化工助残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