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人群爱尝试“新型恋爱关系”但传统婚恋观仍占主流

线上情侣、虚拟恋人……近年来,不少年轻人恋上“新型恋爱关系”,一些人认为“新型恋爱关系”源于新型社交。18日,复爱合缘集团联合第三方咨询机构艾瑞咨询发布《中国当代新型恋爱关系白皮书》(下称《白皮书》),针对包括黑龙江省在内的年轻人群的新型恋爱关系进行了分析,展示了现代年轻人恋爱形式和婚恋观念多元化和开放化趋势。

记者了解到,在百合网、世纪佳缘平台上,来自黑龙江和注册为黑龙江籍的征婚者已累计超690余万人次。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黑龙江用户更加喜欢新型社交方式,恋爱形式、婚恋观更加多元化。

年轻女性对“新型恋爱关系”接受度更高

与传统恋爱关系相对,大多不以结婚为目的,包括但不限于线上情侣、虚拟恋人、AA制恋爱关系等,被称作为“新型恋爱关系”。《白皮书》显示,年轻人群中体验过新型恋爱关系的人达到73%,其中线上情侣占比45%;对新型恋爱关系表现出较高心理接受度的人达到44.3%,其中女性认同比例达到49.1%,高于男性将近10个百分点。

对于恋爱和婚姻的关系,新型恋爱人群认为二者相对独立,并不互为因果。在《白皮书》的调查中,有36.8%的新型恋爱人群赞同“恋爱和婚姻是独立的两件事”,另有32.8%认为“恋爱是恋爱,不一定要结婚”,两项数据均高于传统恋爱人群。

从黑龙江用户来看,黑龙江省注册用户共计6943900人次,男女占比为男性占62%、女性占38%。虽然女性用户较男性少很多,但她们对“新型恋爱关系”的接受度会更高。

新型恋爱关系受外部环境、个人意识共同影响

新型恋爱关系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其中,网恋摒弃了传统恋爱关系的现实烦恼;AA制恋爱是女性经济实力提升后,对平等恋爱的重新审视。新型恋爱关系的出现,是外部环境刺激和个人意识转变的共同结果。

根据对黑龙江用户分析显示,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单身男女的社交圈变窄了,新型社交有助于单身男女拓宽交友面,激发“新型恋爱关系”的产生。从个人角度看,人们更加忠于个人的尊严和自由,将实现自我价值放在首位。新型恋爱关系的产生,可以看作是人们打破传统,接纳真实自我的探索过程。

《白皮书》显示:年轻人群中体验过新型恋爱关系的人达到73%,其中线上情侣占比45%,AA制恋爱和开放式关系分别占比22%,成为新型恋爱关系的TOP3;而从未尝试过但想要尝试新型恋爱关系的意向人群比例为12%,虚拟恋人等占据这类意向人群最想尝试的恋爱关系前3位。

新型恋爱存弊端,传统恋爱仍是主流

面对传统恋爱,人们渴望真诚与专一,但也惧怕束缚和平淡。调研显示,五成左右的受访者表示,“自由”,“自己的经济、空间更独立”是新型恋爱关系的主要优势。据统计,有44.3%的人对新型恋爱关系表现出较高的心理接受度,其中女性赞同比例达到49.1%,高于男性的39.6%。

新型恋爱关系也存在明显短板,超过五成的受访者表示,缺乏稳定性、专一性,缺乏安全感是新型恋爱关系的弊端。调研显示,超过四成的年轻人群正处于恋爱状态,其中80%的人是以结婚为目的的一对一关系,可见传统恋爱关系仍是当今社会的主流。

与交友相比,黑龙江用户选择婚恋网络平台更多的是想寻觅自己的另一半。专家认为,虽然恋爱不拘泥于形式,但最终还是会回归到传统的婚姻生活中,无论何种恋爱关系终将回归对于纯粹爱情的追求。

THE END
1.告诉儿女:找对象有房有车已经过时,有“新3样”才是王道!告诉儿女:找对象有房有车已经过时,有“新3样”才是王道!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婚姻观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曾经,有房有车是许多年轻人择偶的“金标准”,但如今,这些物质条件已经不再是衡量幸福的唯一标尺。作为新时代的家长,我们应该告诉儿女,找对象时,有房有车已经过时,真正重要的是“新3样”。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6858593244790151&wfr=spider&for=pc
2.青年婚恋观的新趋势总的来说,青年人的婚恋观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转变,年轻人越来越重视精神层面的契合和个性表达。他们拒绝被动接受传统的婚恋方式,积极寻求符合自己内心需求的伴侣。同时,婚恋辅导和高校恋爱课程的兴起,也为年轻人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支持与指导。 https://www.jianshu.com/p/614f82875763
3.亭湖区妇联组织开展新型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宣讲进立铠专场为弘扬新型婚育文化,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充分发挥妇联组织服务群众,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作用,让广大青年早日拥有家的温馨港湾,让更多青年扎根亭湖,为亭湖高质量发展奉献青春和力量。7月3日下午,亭湖区妇联组织开展新型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宣讲——进立铠专场,活动吸引了120余名立铠精密科技https://www.ycjgdj.gov.cn/m/1366/2024-07-04/content-21190.html
4.国办: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措施提到,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加强社会宣传倡导,实施人口高质量发展宣传教育专项行动。加强人口国情国策教育,将相关内容融入中小学、本专科教育。webview?url=https:/https://www.iyiou.com/briefing/202410281684237
5.国办: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国办: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 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财联社10月28日电,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措施提到,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加强社会宣传倡导,实施人口高质量发展宣传https://finance.ifeng.com/c/8e3Ge3HqgLo
6.新型婚恋观倡议书倡导文明婚恋弘扬时代新风一、真诚相爱,筑牢感情基础让我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嫁观,将人品和情感作为选择伴侣的首要考量。在两情相悦的基础上,真心相爱,共同抵制婚姻买卖和高价彩礼等不良风气。通过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成功的事业和美满的家庭生活,成为婚恋新风尚的积极实践者。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MzYzMzk0Ng==&mid=2247515539&idx=1&sn=3322729877dea814479f93b7a65cdb24&chksm=e9d38966dea40070fc0c3a014732abb93f4279e2bbd1fde22a6fd5413af9d69609aea3107fac&scene=27
7.国办: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财联社10月28日电,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措施提到,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加强社会宣传倡导,实施人口高质量发展宣传教育专项行动。加强人口国情国策教育,将相关内容融入中小学、本专科教育。https://www.cls.cn/detail/1839711
8.国办: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国办: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 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措施提到,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加强社会宣传倡导,实施人口高质量发展宣传教育专项行动。加强人口https://xueqiu.com/5124430882/309905540
9.共助学生降成长——校妇联开展“婚恋观教育进校园”系列活动开学以来,学校妇联联合越城区民政局,在校学工部、离退休处(关工委)和相关二级学院的支持下,开展了“婚恋观教育进校园”系列活动,旨在以专家送讲座进校园进书院的形式,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积极培育新型婚育文化,加强对年轻人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引导的要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新时代婚恋观。 https://www.usx.edu.cn/info/1142/44429.htm
10.《新相亲大会》第二季温情归来:在沟通与碰撞中,成为更好的自己(新关于原生家庭与婚姻关系的探讨中,6号女嘉宾蒙宁的爸爸提出“伴侣更重要”的观点,得到孟非的认同:“父母会先我们而走,孩子将有自己的生活,最重要的是选择和我们共度一生的人。”这一新型婚恋观不仅开风气之先,更助力幸福家庭的建立。开明的父母是婚姻的保障,有父母端正的婚恋观作为指南,无疑能让子女的真爱回归本位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0311051/
11.中国拟在中小学和本专科教育倡导积极婚恋观来自还是韦恩中国拟在中小学和本专科教育倡导积极婚恋观生育观《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提到,要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加强社会宣传倡导,https://weibo.com/1840881565/ODGpfxbH4
12.现代婚恋观念下的彩礼购车新选择技术咨询没给彩礼买车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在尊重传统习俗和文化传统的同时,年轻人应该以开放的心态面对新的婚恋观念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在面对给彩礼买车之间的选择时,应该理性思考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经济状况,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没给彩礼买车是一种新型婚恋观念下的选择,反映了现代年轻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https://m.saishenxs.cn/post/21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