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纯线上模式的P2P公司拍拍贷,一直被认为是业界的特例独行者。
央行征信数据不完善、国内征信系统不发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很多网贷公司针对借款人,推出了纯线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征信模型。
2014年P2P业务交易量600多亿的宜信,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宜信CEO唐宁曾表示:中国的信用体系比较落后,现在没有征信局,公民没有信用评分,不可能像美国那样,一些互联网金融机构能够在接到申请人申请之后,提供实时的高质量数据。
拍拍贷2015年3月获得C轮近亿美元融资,最近注册资本提升至1亿元人民币,从2006年到现在经历了几个阶段:
这些发展阶段背后,是互联网金融逐渐火热、用户爆发增长、数据积累越来越多的乐观环境。钛媒体编辑孙骋专访拍拍贷,试图梳理一家典型P2P公司的试错、否认、调整、重构的过程。
国内借钱渠道少,意味着这是一门生意。2006年底,研究了英国的ZOPA、美国的Prosper等P2P平台之后,张俊和他们的伙伴们决定做基于熟人社交的线上借贷平台。
张俊尝试把朋友之间的信贷放到网上,通过朋友的关系链,把朋友、朋友的朋友慢慢纳入信贷网络。“买房买车,熟人之间有借贷需求,在我们的平台上,大家都是匿名借贷,如果还款逾期再公开信息,保护用户隐私。”张俊介绍。
当时周围几乎没有人看好,“大家都觉得这是违法的,金融被高度管制,一说起民间金融,就是非法集资、高利贷,很多人劝我,说不定哪天就进去了。”张俊遇到的问题不只是政策风险。
现实问题是:中国人普遍信用不高,即便借钱给亲朋好友,熟人们都会延期还,把钱的过程放到网络上,如何确保这些人换钱?
一开始,朋友们就是友情支持一下,仅仅是熟人之间用,没有推广开来。
2007年底,张俊决定结束熟人信贷的尝试,他和团队们将业务转向线下信贷。当时团队里有一个创始人在银行工作过,有面审经验,并把面审技巧教给大家。张俊在上海实地接触了很多借款人,发现面审的成本特别高。
“银行不愿做小额贷款是有道理的,银行的人力比我们创业团队贵得多,我们当时面审完了就授信,但是靠面审的第一印象和感觉是不靠谱的,有时候明明觉得对方各方面挺好的,但人家是就是不还钱。”张俊坦言,面审成本高,很难评估一个人的真实状态,真正小额的需求满足不了,靠线下慢慢发展,难以覆盖真正需要借款的人群。
C轮投资方君联资本合伙人刘泽辉金融出身,在传统金融机构工作多年,他不建议互联网金融把线下做得太重:“线上线下结合只是一个说法,现在很多公司的资产端大部分都来自线下,这和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矛盾的。银行局限性在于只能服务周边几公里,互联网可以打破这些障碍。未来线下服务就是做一些跟踪和交流,但要考虑成本,如果大规模开网点,是很难cover成本的,没有避免掉传统金融机构的问题。”
放弃了线下,张俊决定风控要从线上走,这意味着用户在网上提供资料。难点在于:如何确定这些资料是真实的?放多少贷款是合适的?
当时张俊做的是定性研究,因为缺乏数据,所以做了很多现在看来很土的工作,比如辨别资料的真伪,人工地把这些资料数据化。
张俊把所有借款案例翻出来重新分析,为什么有些人信用好、有些人信用不好?他发现大体上来看,就信用这一项,已婚的比未婚的好,女性比男性好,学历高的比学历差的好,住址和手机、银行卡在同一个地区的,比不在一个地区的好……他得出一些定性的标准。
2009年公安部开始开放数据,随后教育部也开放数据,网上公开数据越来越多,未来的基础数据都在逐步开放。积累了足够多的数据之后,风控就可以量化来做。拍拍贷开始做一些回归分析,建立打分系统,形成数据公式、数据模型。一开始这些公式和模型并没有完全用于定价,到了2014年初,拍拍贷的用户量爆发性增长。
“数据模型、风控系统的准确性,建立在巨大的用户量上,用户越多,每个用户借很多次钱,数据越多,系统对用户风险的判断越准确。”拍拍贷风控总监顾鸣介绍。
风险评级分为A到F六个等级,A级的目标逾期率小于0.5%,F级则大于8%。从A到F,风险越高,定价也越高。
顾鸣回国初做了一些调研,觉得拍拍贷的线上数据量积累得不小,这些数据可以马上用起来,产生效果。他不认可纯线下的数据:“做线下贷款,没有数据可积累,纯线下数据的收集模式都是有问题的。
张俊称“魔镜”系统的开发是“逼上梁山”:当年如果有一套类似FICO的系统,我们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互联网应该免费”往往被认为理所当然。
当时张俊非常困惑:互联网借贷业务是离钱最近的,如果这个都不能收费,那互联网还有什么可以收费?如果不收费,业务就很难进行下去。挣息差有法律风险,在当时和非法集资无异,除了息差还能挣什么?
创业需要大家不断烧钱,直到有一天,团队因为资金困顿,处于解散的边缘。
犹豫许久,张俊决定收取服务费,他判断:人们对于金融业务本身就有付费的习惯,用户应该是可以接受付费的,未来互联网服务,收费是大趋势。服务费的标准是六个月及以下收取2%,7-12个月是4%。
2011年底,张俊接触到红杉的一位项目经理,对方实地去prosper考察,认为P2P模式不错,交流很久之后,说服了沈南鹏投资拍拍贷。
2012年完成A轮融资,2013年9、10月B轮,2015年4月C轮融资近亿美元。A轮和B轮融资的60%到70%,投入了风控系统的建设,如今,张俊对“魔镜”系统进行商业化的构想。
“目前已经有一些机构找我们买这套系统,我认为未来可以把这套系统的适用范围扩展开,比如卖给婚恋网站,帮助婚恋网站识别哪些用户靠谱、哪些不靠谱,卖给招聘网站……等等。”张俊设想。
投资机构的看法是:在互联网金融的产业链里,P2P平台是不可缺的一环。
投资拍拍贷是君联资本互联网金融不同领域的布局。君联资本合伙人刘泽辉认为:拍拍贷和以上几家平台在业务模式上有一些差异,位置和角色不同,会有彼此的协同和联动,将来的产品也许可以互换、补充,后台的数据、风险管理模式等方面做一些交流。
刘泽辉的投资逻辑和原则有3点:
一是在一个领域里面,不要投资彼此是竞争对手的平台。
他看中拍拍贷的“魔镜”系统:平台的坏账率是自己可控的,把模型风险调得高一些,坏账率就上来了,同时收益也上来了,反之则收益低一些,相对可以预知,这种平台挣多少钱、赔多少钱,是可以预知的,其它很多平台可能自己都不知道风险是多少。
“最后能活下来的平台,不是发展最激进、最牛的,而是最保守、最稳健的,平台没必要去为了2、3个点冒最大的风险,但凡出现一个风险,平台就没有机会了。”刘泽辉说。
二是发展消费信贷、小额分散。
“中国特色的是小个体店,美国的个人消费信贷很发达,是给穷人服务的,在中国,有一些网贷平台是2B的,单笔交易额几个亿,他们从小贷公司拿来资产包,这么大的交易量应该是银行去做的事情,你没有办法把自己的命运押在别人身上。”刘泽辉觉得网贷平台不能太相信担保公司,最后出现风险,担保公司自己也兜不起,网络借贷应该回归小额、个人生活、小业主的消费。
三是互联网金融归根结底还是金融。
对于传统行业,互联网可以升级、提升、改造和弥补,但对于金融,永远不是革命。金融存在这么久,现在某些宝、P2P泛滥,也逃脱不了风险溢价的管理、赚利差,互联网最重要的还是金融端,投资时首先看P2P平台金融属性如何,同时使用了哪些互联网的技术手段。(本文首发钛媒体)
快报
11:54
中美轨道交通合作交流会在辽宁沈阳、大连举办
11:52
华为参投,赛目科技四闯港交所
11:46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采购物资分类与编码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巴西对华乙醇胺发起反倾销调查
11:40
亚太主要股指午间涨跌不一
11:39
最高检:前三季度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4.7万余人
11:38
A股午评:三大指数震荡走高,创业板指涨0.56%,AI应用方向集体大涨
11:36
朱啸虎再爆Kimi起诉内幕:张予彤隐瞒持有月之暗面14%免费初始股份被金沙江解雇
韩国宣布将启用价值40万亿韩元的市场稳定基金
11:32
国内期货主力合约多数下跌,玻璃、燃料油跌近4%
广东深圳一工地发生路面坍塌致13人失联,应急管理部派出工作组
11:31
美国ITC发布对支持NETCONF的网络设备的337部分终裁
11:16
比特币涨势不止,加密货币概念夜盘持续飙升
11:12
《特种设备重大事故隐患判定准则》强制性国家标准12月起实施
贝莱德高管:越来越多不同财富阶层的投资者将比特币视为对冲工具
11:06
比特币触及10.2万美元
11:03
培育钻石概念股持续拉升,惠丰钻石、沃尔德双双涨停
10:59
最高检:监督纠正违法查扣冻财产及异地趋利性执法司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