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操建议:在审核合同之前与业务人员先沟通业务背景,由其介绍整个业务模式和交易目的,通过其讲述加上审核人员进一步询问,弄清所有的业务背景和交易细节。
二、审查合同签订主体信息
(一)审查主体的真实性
常见错误:合同签订主体错误(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等信息错误)
实操建议:自然人确认其身份证,公司可以上企查查等网站查询。
(二)审查主体的涉诉情况
上裁判文书网查询合同签订主体同类合同的涉诉情况,尤其近期多为被告,且为被执行人,就要慎重考虑与该公司签订合同。
(三)审查主体特殊资质
主要审核该公司的营业范围是否具备进行合同业务的资质,需要审核其提供材料的有效期和该证明文件的许可事项及范围。
例如:建筑施工承包合同中,建筑承包企业分为一级资质(高度200米以下的工业、民用建筑工程;)、二级资质((1)高度100米以下的工业、民用建筑工程;(2)高度120米以下的构筑物工程;(3)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以下的建筑工程;(4)单跨跨度39米以下的建筑工程。)、三级资质((1)高度50米以下的工业、民用建筑工程;(2)高度70米以下的构筑物工程;(3)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以下的建筑工程;(4)单跨跨度27米以下的建筑工程)。
再比如笔者审核废物处理合同中,处理一些废物废液,以及一些化学废液(属于国家危险废物目录的),就需要“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处置综合经营许可证”。
实操建议:审核合同之前要求交易方提供详细的营业执照、资质证书等一系列材料。
三、审查合同标的
常见错误:有些使用车、批次等不确切单位。
审查合同标的是否明确且准确。有些合同标的的单位使用车、批等不确切单位,有些合同标的价格出错,大小写不一致,分项金额与总金额不一致等。
四、审查质量条款
常见错误:质量标准不明确,只写参照国家标准,并未注明具体的国标号。
五、审查权利义务条款
审查此类条款,应当遵循合规性、周延性、公平性和可操作性。具体而言,合规性:自不待言,要符合法律规定;周延性:审查权利义务条款是否全面,是否覆盖业务进行以及交易双方对应的权利和义务;公平性:即审查合同义务双方是否对等,同时结合市场地位和交易话语权的强弱进行权衡。可操作性:比如一些明显不合理,基于客观情况无法实现的,如遇到质量问题应当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等。
六、审查违约责任条款
常见错误:有些违约责任过于严苛,比如:一旦出现违约行为就要支付100万元违约金等。还有定金合同中,违约责任超过了法律规定双倍返还定金的规则,要支付剩余所有费用。
实操建议:(一)对应性,有义务必有责任,前面的义务条款和后面的违约责任条款应当一一对应;(二)可操作性,违约责任应当是明确而具体的,不宜含糊或过于笼统,如果是赔偿损失,应当进一步明确损失的范围以及损失的计算方式,如果是约定违约金,应明确违约金的数额和计算方式;(三)合法性。违约金不宜过分高于或低于实际损失,一般违约金的比例不高于合同标的金额的30%为宜。
七、审查其他程序条款
(一)审查争议解决条款
常见错误:同时约定诉讼和仲裁
实操建议:一般约定诉讼或仲裁,约定诉讼管辖,法律有特殊规定的不得违反,比如租赁物的诉讼管辖应当约定在不动产所在地,另外约定管辖不得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原则。约定仲裁的应当明确具体的仲裁委员会,不能同时约定诉讼管辖和仲裁管辖。
(二)审查合同效力条款
常见错误:有些补充协议与原协议失效日期不一致,改变了原协议的失效日期。
(三)审查附件条款
常见错误:有些在上文中提到的附件却在尾页缺失。
实操建议:法务在审核一些复杂合同时,应当将文中提到的附件标黄,待最后审核完成后,查询附件是否将所有提到的附件附上且是否对应。
(四)审查签署页信息
常见错误:尾部签署页与首页甲乙方不一致,且有些尾部落款无签署日期。
实操建议:在签署页前应当注明“以下为本合同签署页,无正文”,法务在审核签署条款时,应注意签署主体信息是否与首页一致,另外签署页还应当包括合同主体名称、签字栏和签署日期等信息。
作者介绍
冯世民
法律硕士,具有近千余份合同审查经验,同时专注于企业刑事合规、法律咨询及纠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