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找到了一个有钱的老公,给我买了8000万以上的房产?”;
“没有爱情脑的女人,不会被男人善待”;
“女人要学会折磨男人,他才会更爱你”……
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一些主播给出的答案是——找一个“好”的男人/女人。
受访专家认为,此类直播或短视频宣扬的言论将特定性别群体物化,违背性别平等理念,违背社会主流价值观。要加强视频平台管理,从优化推荐机制、优化流量分配机制、加强审核管控等方面对此类问题视频进行管理。广大网友应擦亮眼睛,谨防上当受骗。利用情感作为赚钱手段的营销是不可信任的。
以情感辅导为由
教女人如何对付男人
其中一位博主,“兄弟互赠一幅展望未来的‘画’,结束语是‘帮助你们提升情感认知’。”整个视频没有提及情感,而是“教育”女性如何成为“女孩”,通过“吹牛”和“包装”引导女性实现所谓的阶级跨越。
另一位男博主则以自己的“做男人”为例,称“我愿意为自己喜欢的男人做任何事,但他却常常得不到善待”。“对男人好的女人都是‘舔狗’”,中国短视频教女人如何真正“搞定”男人。
记者梳理这些直播和短视频发现,这些博主的共同点是,他们自称是经验丰富的情感导师或心理咨询师。有些是“数十万平台认证的专业情感导师”,帮助大量女性实现了目标。向上打破社交圈子,教导女性在情感关系中向男性“借力”,获取财富和资源。
记者就这一现象采访了多位短视频网友。他们都表示,这样的情感主播在短视频平台上很常见,经常能被“刷屏”。目标对象是女性和男性。女性大多被教导如何“抓钱”和“金钱大师”,而男性则被教导聊天技巧和“性感技巧”。“而且,有些博主会直接谈论PUA。”不少网友直言此类视频“非常有损三观”,认为此类主播会偏见社会现实、扭曲价值观,呼吁加强监管。
一些平台已经注意到此类账户的不良影响,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处罚。去年12月,“微博管理员”公布了一起典型处罚案例,称情感V“曲×”的账号违反规定,因为“他多次宣扬不良爱情观以博取人气,并以此兜售商品”。为个人利益而开设课程,传递错误的价值取向。”
排除对爱情的不良看法
卖情感课程
记者注意到,利用“爱情观差”来导流、推销情感课程或产品,是这类主播的“商业逻辑”。
一位被誉为“商业流量领军人物”的女主播在谈到自己“有资格谈情感”时说道:“因为我找到了一个有钱的老公,能给我买一套价值超过8000万元的房产。”佘何介绍自己“离婚后嫁入豪门,养育了孩子”,“三观很端正”,“社会地位向上”。直播中,她讲述了自己如何从一个低学历、离婚、在农村养育孩子的女性,成长为跨社会阶层的“大老板的女人”。她还宣称,“在我的直播间里,过得好的都是……离婚生子的”“美丽就是资本”。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进入直播间,主播也成了明显兴奋:“和我处境相同的女性正在购买课程,以实现像我一样的阶级跨越。”
“聊天的知识点和信息太多了,一个视频不可能涵盖方方面面。比如如何潜移默化地考验他,让他向你表白,如何奖励,如何惩罚,从而培养他对你的爱、服从。包括如何培养他为你付出的习惯,提高你自身的价值,这些在我的课程中都有详细讨论。”上述女主播说道。
在主播的另一条短视频中,有十几张聊天截图,表达了对主播的感谢。内容大多是“多亏听了你的话,他才能主动回到我身边,你是我的救星”。主播趁势引导:“遇到情绪问题,千万不要着急就医,找凯哥进行情绪辅导,点这里1V1。”
还有情感主播在直播中兜售“舞蹈课”。他们实际上教女性如何通过性感行为甚至性交来控制男性,同时保持微妙的优势。
据一些情感咨询博主的自述,“情感输出赛道是直播平台创业非常好的赛道,利润高,投放效果出色,不易爆款。”“一个月收入超过30万。”赚2500万元。”
业内人士指出,这类主播因“同理心”而具有快速的流量吸纳和变现能力,其受众往往是一群消费能力较强的人群。主要变现路径包括销售情感课程、问答、私域咨询等。、社交陪伴等
平台应严格审查
优化治乱机制
为什么这些情感咨询师如此受追捧?记者采访了多位经常观看此类直播或短视频的网友,发现这些主播“在经历婚姻失败、创业失败、走出低谷后,主动曝光伤疤,帮助女性成长”的经历引起了共鸣。他们。
在北京工作的辛女士已单身多年。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她会经常看这样的直播或者短视频。在她看来,这些主播能够为她提供一整套的价值观和理论体系,她愿意为主播付费,而且“很多个夜晚,当我感到孤独,想找人聊天时,这些主播可以也帮帮我吧。”提供情感价值”。
“有些主播很励志,你可以在他们身上看到希望。”湖南长沙的赵女士举了一个例子。一位博主称,经历了一次失败的“豪门婚姻”,负债千万元后,他靠的是自己的生意经。学院接触到的“大佬”资源不仅还清了债务,还成为了上市公司的CEO。“这不是女性的榜样吗?”
但现实中,这些情感咨询师提供的咨询服务真的可靠吗?
中国互联网协会法律事务委员会副秘书长胡刚表示,个别情感主播传播错误婚恋观,灌输不良价值观,故意制造性别对立,助长索要财物等行为。以婚姻、爱情为借口,违反了民法典中“男女平等”的规定。禁止通过婚姻索取财产”违反了《网络安全法》关于“国家倡导诚实守信、健康文明的网络行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要求,违反了《妇女权益保障法》关于“鼓励“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背离了《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条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道德文化”的要求。和时代精神,充分展现中华民族昂扬的精神风貌。”
胡刚认为,治理此类乱象的关键是加强视频平台的管理。比如,优化推荐机制,着力解决平台算法价值取向偏差问题;优化流量分配机制,防止“重指标轻质量”现象;加强平台审核管控,着力解决平台审核机制不规范、审核标准不够等问题。严格执法:对造成恶意传播违法有害信息的平台、主播责令改正,处置账户,并给予相应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