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骗至缅甸的中科院博士”再发声,曝光诈骗团伙内部“聊天教材”

??近日,被骗至缅甸诈骗园一年多的中科院博士张先生再次发声,向总台中国之声记者提供了两份从缅甸诈骗团伙手中获得的材料,一份是16页的所谓“业务专业知识”,另一份是21页的“聊天范例”。

??透过这两份材料,能梳理出哪些诈骗套路?远离诈骗,张先生有哪些建议?一起看↓

??诈骗人员多伪装高学历单身女性

??并根据国内反诈宣传“不断学习改进”

??张先生表示,自己被骗的经历中,还有更多可以提醒大家远离诈骗的内容。因此,他将两份在缅甸时通过电子邮件转发才留存下来的“学习文档”发给了记者,其中,16页的“业务专业知识”有11000多字。

??“这份资料是今年8月份的版本,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诈骗的人也会每天学习新知识,还会针对国内宣传反诈的案例改进自己的诈骗资料。诈骗团伙会要求我们记下那些资料的内容,如果记不下来,会被罚用笔抄,除此之外还会有考试。诈骗时的聊天特别看重细节,细节做得不好容易露馅。”

??△“业务专业知识”部分内容

??张先生所在诈骗团伙主要实施金融诈骗,会先从什么是加密货币、为什么数字货币会成为主流等知识学起,同时要对公司的软硬件系统十分了解,为后续电信诈骗铺路。

??在这一套“业务”中,最重要的是打造人设。张先生表示,文档中详细列出了这些诈骗人员要塑造的“女性特质”。

??“塑造的形象一般是30多岁的白领女性,单身或离异,兴趣爱好会包装成健身、高尔夫等高端项目,身高一般在170厘米左右,体重大概50公斤。学历方面得是名校毕业,在比较知名的公司里担任白领。”

??诈骗文档显示,诈骗团伙的目标群体偏向中老年男性,诈骗人员会把自己塑造成特定的完美女性形象,除了年龄合适、形象好、气质佳,性格上还得积极阳光。比如,尽管是离异状态,但在婚恋观上,要充满正能量——文档里明确“两个人要相互理解、包容、尊重,给彼此空间”。??

??△“业务专业知识”中关于人设打造的内容

??“聊天范例”中先聊感情再谈投资

??“欲擒故纵”让受害者主动上钩

??如果说“业务专业知识”只是掌握了理论,21页的“聊天范例”文档,以具体的聊天截图展现了如何“实战”。

??“聊天范例”展示了一位“女性”和一位60多岁退休男性之间的对话。诈骗分子伪装成女性,首先发给对方一张颜值颇高的照片,介绍自己是一位38岁的网络技术公司白领,言谈间十分注重展现温柔的一面。

??张先生说,“聊天所用的照片是从网上偷的,诈骗人员相当于一个演员,演得越像越好。我们要学习女性感兴趣的话题,比如护肤、美容、瑜伽等。‘实战’中还会分析聊天中存在的问题,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就是为了让人设形象显得更加真实。”

??在年龄、身高等基本信息之外,诈骗“专业知识”文档还要求团伙人员将祖籍、才艺、经历、生活故事等细节设置好,其中需要塑造一个“近亲”的形象,可以是叔叔、阿姨、舅舅等等。

??“‘业务员’只负责聊感情,获得客户的信任,等聊到金融投资的话题,会跟对方说自己对这方面不了解,给他介绍自己的叔叔或者阿姨,让叔叔阿姨给他们讲解投资知识。”

??诈骗人员会同时与几位受害人聊天,经过大量的对话套取受害人的工作、住址等信息,判断对方是否有钱、是否容易上当,并梳理每个受害人的特征加以标注。这个过程讲究“要么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聊天范例”截图

??例如,在“聊天范例”中,诈骗人员伪装的女性询问对方:“我从你的照片里看到了很多漂亮的花,是你自己种的吗?”张先生说,其目的就是想判断对方的居住环境。

??等到双方的信任建立,就可以从感情话题转到金融投资,诈骗团伙前期的目的也就基本达到。

??张先生表示,“根据‘业务专业知识’,常见的办法是,在跟客户聊得热火朝天的时候,突然终止聊天,过一会儿告诉对方,‘刚刚我的老师突然告诉我,有一个市场不错,让我去交易,您看,我赚了不少钱。’”

??复盘整个所谓的“业务专业知识”及“聊天范例”,其中的套路并不新鲜,但精准锁定目标客户后,通过“欲擒故纵”来打消受害人的警惕性,是他们的常用策略。

THE END
1.线上相亲被骗婚恋平台是否担责?——中国青年网今年,央视3·15晚会在线曝光线上婚恋平台的套路:抛诱饵吸引客户进店,筛选出“有钱”客户,用话术让客户把婚恋平台当成唯一希望,最后诱导客户购买数万元的会员服务。 笔者调查发现,线上婚恋平台之所以频繁导致诈骗案件,与此类平台用户注册审核漏洞有较大关系。据业内人士李华(化名)透露,线上婚恋平台不少“优质客户”是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youyue.youth.cn/yw/202411/t20241112_15643042.htm
2.聊天曝光!深圳男子网恋一年被骗8万,“妙龄女友”其实是在这期间,全体员工把聊天对象发到团伙成员微信账号上的借款、生活费、红包、赌资等费用全部上交给公司,再由姚老板支付固定工资和按照1%的比例抽成奖金。 以该团伙销售员邹某文为例,其2019年入职某互联网公司时,公司发给他的微信账号“安信”的通讯录里有500多个好友,其中就包括受害人钟某。 http://yecyd.com/detail/71242.html
3.找对象被骗百万征婚网站“白富美”竟是诈骗团伙新闻频道新华社福州9月28日电 题:找对象被骗百万元,征婚网站“白富美”有的竟是诈骗团伙!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郑良 厦门市民王先生在一家知名婚恋网站上注册找女友,很快就有“条件优秀”的会员主动联系,并通过网上聊天建立“恋爱关系”,但最终女友没谈成,王先生被骗走22万元。 https://news.cctv.com/2018/09/28/ARTIM0Q9dDN9FxcVtr5rVBrE180928.shtml
4.女子网恋被骗近百万!聊天记录曝光……汪某在从事工程建设、房屋装修等工作,家里也在卖装修材料,平时项目很多,家境很富裕,思想很上进,并且还是单身,汪某更是时不时的向刘女士暗示性地吐槽:“28岁了,很想找一个女朋友。”随着交往的深入,刘女士与汪某的互动更加频繁,考公务员、考教师、拿证、如何拿到更多的工程项目等“正能量”话题充斥着两人的聊天https://m.gmw.cn/2022-11/24/content_1303204206.htm
5.国际在线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 学习强国丨央企逐梦丨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 2024网络中国节·中秋丨2024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城市远洋 “机遇中国 ‘泉’在济南”泉水文化展亮相巴黎 陕西 百塔寺古银杏树将迎来最佳观赏期 水稻田育“儿时味道” 山脚下见“人生旷野” http://cri.cn/
6.付费聊天为爱“充值”?全是套路!揭秘网络婚恋温柔陷阱家住新密的张先生今年32岁,家中一直催着单身的他赶紧结婚,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他在一家名为“微陌”的婚恋交友平台上注册了会员。很快,平台上就有女用户发来了好友申请。 被害人 张先生:注册登录以后,就会有人主动跟你聊,刚开始聊天不要钱,后来聊天都要钱。 https://m.jstv.com/news/2024/11/29/1312102904711077888.html
7.30余人上当砀山警方破获婚恋交友诈骗案大皖新闻讯通过微信附近的人添加为好友,聊天不到一个小时就想奔现,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对话框里,随着一个个红包不断送出,幻想着对面的“美女”能成为自己的女朋友,殊不知最后会落得人财两空。近日,安徽省砀山县公安局成功破获一起婚恋交友诈骗案,专门诈骗男性的犯罪嫌疑人周某被抓获归案。 http://www.ahwang.cn/anhui/20240301/2646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