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翟某某事件”背后的法律问题普法说法

近日,微博ID“苏享茂的哥哥苏某龙”发文称,翟某某已被逮捕,羁押在看守所。据红星新闻、中国青年网等报道,目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已经依法对翟某某批捕,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已对翟某某执行逮捕,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随着翟某某被捕,曾经全网刷屏的“翟某某骗婚案”再次回到公众聚光灯下,引发热烈讨论。翟某某是否构成敲诈勒索罪夫妻之间什么样的情况会被归为敲诈此外,检察院未以诈骗罪批捕翟某某,隐瞒或捏造个人信息是否算骗婚法律上如何界定骗婚行为……针对大家关心的问题,本网记者邀请北京盈科(泉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冯礼桉律师从法律的角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一:敲诈勒索

问题①:翟某某是否构成敲诈勒索罪

律师解答

冯礼桉律师: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他人实施威胁、恐吓,索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索取的行为。敲诈勒索罪既遂状态是,行为人对他人实行了威胁、恐吓的行为,该行为使受害人产生恐惧心理并基于恐惧心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

翟某某在协议离婚期间,以举报苏享茂经营中存在违法,将使苏享茂人身、财产遭受不利实施胁迫,使苏享茂陷于恐惧、恐慌,在违背真实意愿情况下签署《离婚协议》,放弃房屋所有权并承诺给予翟某某1000万元。该行为虽披上民事的“合法外衣”,但翟某某的胁迫行为违背了协议离婚过程中财产处分自愿原则,具有违法性质。被害人将大量证据保留了截图,也可以作为数据证据予以证明翟某某的行为有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

我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同时,《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一款之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至五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翟某某索取的1000万元现金及海南房产,远远超过了“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

综上,翟某某涉嫌敲诈勒索罪,应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且翟某某逼迫苏享茂,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其自杀,应酌定从重处罚。

问题②:夫妻之间什么样的情况会被归为敲诈

冯礼桉律师:夫妻之间或家庭成员之间的敲诈勒索行为,也是可以适用敲诈勒索罪进行制裁的。判断夫妻关系中是否存在敲诈,最核心的便是审视财产交付的“自愿性”和背后的依据,具体来说要从索取金额大小、目的、手段、依据等方面收集证据进行论证。

同时,有足够证据证明行为人对受害人使用了“胁迫、要挟”等手段,使受害人精神受到压制并达到足以让其放弃反抗而满足行为人非法占有财物之目的,在该财物发生转移后,则很有可能行为人被认定构成敲诈勒索罪既遂。

问题③:以形式上合法的内容勒索他人财产是否属于敲诈勒索罪

冯礼桉律师:敲诈勒索胁迫对方的内容不要求具有违法性,以形式上合法的内容非法勒索他人钱财的,也成立敲诈勒索罪。

行为人行使权利的行为是否构成敲诈勒索罪,应从行为人目的的合法性和手段的合法性两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如果行为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个人权利,例如为自己讨薪,使用具有一定威胁成分的语言,催促公司加快支付工资的,则应当认为不存在胁迫。但如果行为人目的是为了索取讨要本不应得的财物,例如以检举揭发对方的犯罪行为相威胁,索取对方财物的,则认为存在胁迫,成立敲诈勒索罪。

问题④: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遭遇敲诈勒索该如何处置

此外,作为朋友或近亲属发现身边人有类似遭遇的,也可以及时代为向警方寻求帮助,以免事态恶化而产生悲剧。

关键词二:骗婚

事件回顾:据苏享茂遗书内容显示,他与翟某某于婚恋网站相识,结婚前为翟某某花了几百万元,领证前一天才被告知曾有短暂婚史,翟某某还通过诉讼从前夫处获得20万元分手费。

苏享茂离世后,其家人向警方报案,控告翟某某诈骗和敲诈勒索。2023年4月5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作出民事一审判决,要求翟某某退还苏享茂家属现金、汽车等共计约1000万元,并撤销她在海南和北京的两套房产的所有权。翟某某对此判决不服,提出了上诉。在5月初,其又联系法官撤回上诉,并按照判决返还660万元给苏享茂家属。

根据法院审理查明的情况,翟某某与苏享茂相识至协议离婚仅110余天,其间收受苏享茂赠与的车辆、物品等价值超过300万元,婚恋过程具有明显的经济特征。

问题①:隐瞒或捏造个人信息是否算骗婚

冯礼桉律师:单纯为了博取交往对象好感,促成缔结婚姻而选择隐瞒自己的不利情况或者捏造、夸大自己职业、收入的,一般不属于法律意义上的骗婚,行为人目的并没有骗取、占有他人钱财的故意。

法律上并没有“骗婚罪”,但“骗婚”有可能构成诈骗罪,骗婚一般是指缔结婚姻为诱饵,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例如比较常见的利用结婚索要见面礼、结婚彩礼,骗取受害者的钱财后,又迅速以各种理由“闪离”,以此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还有一种则是利用婚恋关系,诱导对方投资、炒股的“杀猪盘”式骗婚,按照既定话术,迅速和对方谈恋爱构建网络亲密关系,之后透露自己掌握一些投资理财平台技巧或者赌博网站漏洞,引导对方在其搭建的博彩、投资网站进行下注、理财后,直接后台修改数据,以此骗取受害者钱财。一旦受害者没有资金再进行投入或者发现端倪后,就会被拉黑,网站、平台也都直接关闭。

总之,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以婚姻为诱饵,隐瞒事实真相,假借婚姻骗取财物,事后携款潜逃,数额较大的,将涉嫌诈骗罪。

问题②:婚恋中的欺骗行为和诈骗罪的界限何在

冯礼桉律师: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的成立需要满足特定的行为结构,即行为人实施欺骗行为、受骗人产生或维持错误认识、受骗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或第三人取得财产、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害。

在恋爱关系中,一方自愿赠与对方大额财物的;在婚姻关系中,一方家庭意识淡薄、对婚姻不负责,或者是以共同生活为目的,只是借婚姻索取了较多财物的,不属于诈骗的情况。

如果一方具有非法占有他人钱财的犯罪故意,且在客观行为上,采取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了被害人的信任。通过欺骗手段获取被害人的婚前财产或是与被害人有关系的其他人的财物之后,将财物用于个人挥霍,则构成诈骗罪。

在类似案件中,案发后,参考被害人的态度,司法机关可以考虑是否有追诉犯罪的必要,以达到法制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问题③:骗婚者需要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冯礼桉律师: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如果在婚恋期间,一方连续编造种种理由骗取巨额钱财,涉嫌诈骗罪,根据诈骗数额最高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问题④:以婚恋为名实施诈骗,婚恋平台要担责吗

冯礼桉律师:婚恋平台或中介机构是当事人相识的重要媒介。对于专门的婚恋交友平台来说,由于其本身就以促成婚恋为目的,因此有审核信息真实性的义务。一旦用户与婚恋网站成立了中介服务合同,平台收取服务费后未尽到审查义务,因提供虚假信息造成用户权益受损,网站理应承担因未严格推行实名制和未尽到风险提示义务相对应的过错责任。

问题⑤:在婚恋过程中,如何防止落入骗婚陷阱

律师提醒

选择婚恋交友网站时,应挑选正规、有信誉、有监管的平台,提高警惕,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和财产,遇到虚假宣传被套路消费的情况要及时举报投诉,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自己的损失。如果不慎遭遇“杀猪盘”等诈骗行为,应立即向公安部门报案,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同时,婚恋网站应负起用户实名认证审核责任,履行与其服务性质、服务内容相对应的义务,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防范网络违法犯罪活动。有关部门应当定期进行市场排查,对存在违法经营行为的婚恋网站严肃处理,强制整改甚至吊销执照。

THE END
1.线上相亲被骗婚恋平台是否担责?——中国青年网无独有偶。以金融交易、投资理财、资金周转等为名向相亲对象借钱,成为此类案件的常见套路。据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披露,近年来,婚恋交友诈骗刑事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通过互联网结识进而诈骗的行为凸显,专门的婚恋社交平台和社交类软件成为滋生此类犯罪的主要原生地。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youyue.youth.cn/yw/202411/t20241112_15643042.htm
2.警惕“婚恋”骗局诈骗团伙以婚恋为幌子骗入窝点后再诱骗投资编辑:司晓颖 责任编辑:焦健 “婚恋”骗局 诈骗团伙 返回央视网首页 返回财经频道 分享: | 更多精彩 《央视财经评论》限制中国网联车 美国怕 特斯拉汽车 各类基金上半年盈亏揭晓 债基领跑股票基 公募基金 基金定期报告再现错误漏洞 多家基金公司 公募基金 黄金涨不停,相关ETF吸睛又吸金,新高https://finance.cctv.cn/2024/01/03/ARTIXyUC7QUfvJMuxfmltdvW240103.shtml
3.微信暗藏代收验证码服务,被用作APP虚假注册诈骗—新京报目前,不少接码平台已“入驻”微信公众号,通过他们,可以在短时间内注册多个APP的账号。接码平台的下游包括“薅羊毛”和电信诈骗等多种黑灰产。前者,曾让不少大型企业损失惨重;后者,则常见于备受关注的网络“杀猪盘”等恋爱赌博骗局。 买卖微信、探探、婚恋网账号,黑产爱盯“婚恋粉”https://www.bjnews.com.cn/feature/2019/12/03/657021.html
4.千台手机同时刷流量,贵州公安机关成功打掉一“网络水军”犯罪团伙婚恋交友App里藏着多少“灰色地带”? 近年来,网络婚恋交友用户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增速明显,手机应用商城上多个排名靠前的婚恋交友App下载量过亿。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平台用户信息审核不严,伪装身份诈骗钱财,甚至衍生出平台账号买卖等“黑灰”产业链。 https://www.77169.net/html/324990.html
5.“云相亲”靠谱吗?起底互联网婚恋交友平台乱象近年来,网络诈骗事件层出不穷。其中,关于婚恋交友受骗最为显著,基于认识不清、情感寄托等种种因素,活生生被当成“猪”宰了,也就是所谓的“杀猪盘”。 据报道,山西太原警方梳理今年一季度案件发现,网络交友诈骗案件呈高发态势,特别是网络交友诱导投资、赌博类案件较多,案件量占全市电信诈骗案件的近10%,涉案金额占全部https://www.gzdaily.cn/site2/pad/content/2020-08/26/content_1359921.html
6.网恋需谨慎一骗毁所有:警惕“电话黑卡”诈骗!对于围绕手机“黑卡”所产生的黑色产业链,云南省公安厅高度重视,成立了“3.15”专案组,先后抓获了盗卖微信账号的“黑兔子”工作室6名犯罪嫌疑人,以及购买微信账号实施电信诈骗的5名犯罪嫌疑人。 物联网卡监管缺失 实名制被架空 专案组调查发现,之所以有大量未经实名认证的物联网卡被网络犯罪团伙利用,除了像亚飞达这样http://m.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5mq09agnxqUZa6oSsAyU191116
7.英语新闻词汇:“婚恋诈骗”用英文怎么说?英语新闻词汇:“婚恋诈骗”用英文怎么说? 近日,“程序员自曝被前妻逼自杀”事件持续发酵,引发舆论对婚姻中介以及婚恋时知悉对方真实婚姻信息情况的关注。 9月18日下午,民政部官方网站公布,为贯彻《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推动服务青年婚恋工作,共青团中央、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http://skill.qsbdc.com/mobile/index.php?aid=18762&mid=3
8.今年315晚会,这些企业被曝光,有品牌全部下架天下网商利用报废手机主板疯狂制造水军、劣质“槽头肉”化身预制菜、万元白酒声称回春壮阳功效、新型AI换脸诈骗猖獗、婚恋APP红娘套路满满、宝马车频频发出异响 从报道的违法侵权乱象来看,食品安全、产品质量、互联网数据与信息安全是“3·15晚会”聚焦的几大核心问题。 一起来http://www.iwshang.com/articledetail/270197
9.婚恋诈骗立案标准\\\想了解如何证明诈骗行为?婚恋诈骗立案标准\\\想了解如何证明诈骗行为? 一键咨询 抚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盘锦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78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718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361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67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沈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辽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https://m.64365.com/ask/36606723.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