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网络诈骗犯罪典型案例

2014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批捕未成年人犯罪案件32838件56276人,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45169件77405人。在涉及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中,以往大多只是盗窃、故意伤害等案件。这些年,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类型出现多元化,特别是诈骗犯罪越来越呈现出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网络的普及在给我们带来便捷、高效生活的同时,也因其平台开放化、信息碎片化、传播便捷化、身份虚拟化等新特点,逐渐成为未成年人诈骗犯罪的新领域。

【案例一】诈骗30余宗,骗子大多十六七岁

刘先生于是立即报警。3月12日,羊某政、羊某能等13名犯罪嫌疑人被警方抓获,当场缴获赃款人民币2万多元、作案用小汽车4辆及银行卡、手机等涉案物品一批。

经初步审讯,这个“机票火车票改签”特大电信诈骗团伙,其诈骗窝点设在海南,却“承包”了包括广东河南、福建等省的30多宗“机票火车票改签”电信诈骗案,团伙成员大多十六七岁。

【案例二】17岁少年背着伪基站发诈骗短信

2015年9月4日上午,陕西省汉中市公安局汉台分局民警接到报警,称不少人收到诈骗短信。民警根据信号源,锁定其位置在汉中市中心广场附近,随后对犯罪嫌疑人实施了抓捕。民警在犯罪嫌疑人龙某(17岁)随身携带的背包里发现电源、主机以及信号发射器(伪基站装备)。

【案例三】彩票预测,少年因诈骗获刑

2013年7月间,被告人许某某与卢某某共谋利用网络诈骗他人钱财,由卢某某提供笔记本电脑、银行卡等作案工具,并租赁某酒店式公寓等处作为诈骗窝点,许某某负责在婚恋网站诱骗女性被害人投资“彩票”实施诈骗。

【检察官说法】网络诈骗往往从信息泄露开始

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互联网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产的行为。网络诈骗案件中的未成年人既有“个体户”,也有“集团”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也有部分未成年人是被他人教唆行事。

一、网络诈骗的主要类型与手段

网络诈骗大部分以网络购物、网络兼职、网络投资等方式出现,根据作案手段不同,一般分为利益诱惑型和危机恐吓型两类。

1、利益诱惑型是指利用受害人贪图便宜或者渴求获取经济利益的心理,让受害者陷入错误认识,通过互联网骗取财物的行为。比较常见的主要有:网络购物,以出售商品为名,骗取钱财,如案例一中的犯罪嫌疑人以出售机票为名行骗;小额网络贷款,即允诺为受害者提供小额贷款,但先以收取手续费或保证金的名义骗取钱财;注册虚假网站,例如假借婚恋、职业中介等名义设立网站,收取低额手续费骗取钱财;彩票预测,即以提供彩票中奖信息为幌子,骗取钱财,如案例三中的犯罪嫌疑人先是通过网络物色对象,进行感情投资后,通过虚构中奖信息,骗取15万元。

二、网络诈骗为何受骗子“追捧”

网络科技日新月异,不法分子的诈骗手段也“与时俱进”,不断翻新,并日益“集团化”、“职业化”,往往令人防不胜防。那么,网络诈骗为何会受到诈骗嫌疑人的“青睐”呢

1、低成本赚大钱:仅需一台连接互联网的电脑,制作设置钓鱼网站和在互联网上发布虚假信息,即可完成犯罪的前期准备。其利用现代网络和移动通讯,猎取物色的犯罪对象不计其数,积少成多的犯罪收益往往让犯罪分子不择手段。而目前多数小额网络诈骗犯罪侦破率极低,司法手段很难有效及时打击该类犯罪,导致犯罪嫌疑人无视法律,疯狂作案。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THE END
1.法治故事丨始于网恋终于诈骗警方揭秘网络交友投资骗局宿豫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 吴子辉:通过我们前期大量的工作,通过对涉诈的App、涉诈的网站侦查工作之后,然后初步发现了这个诈骗窝点,应该是位于阿联酋迪拜。 警方经过调查取证,发现有九人参与实施了对王女士的诈骗,然而此刻的九名犯罪嫌疑人都身在境外,案件一时陷入僵局。但侦查工作并没有停止,围绕着九名犯罪嫌疑http://news.cnr.cn/native/gd/kx/20240704/t20240704_526777968.shtml
2.警方提醒市反诈骗中心公布10种多发通讯网络诈骗类型冒充“公检法”办案诈骗 案例:9月15日,市民范先生接到自称是公安局民警电话,以范先生涉嫌洗黑钱犯罪等名义,要求范先生将所有存款转入“安全账户”以证清白。范先生被吓住,按对方要求转账160万元,后发现被骗。 利用婚恋关系诈骗 案例:今年8月,市民刘女士在“某佳缘网”结识一名自称香港人的男子“张鹏”,后互加微信http://czwj.jsjc.gov.cn/yw/201810/t20181031_671776.shtml
3.揭秘美国人婚恋网站上的骗局,教你如何防范风险防骗指南2. 金钱诈骗:诈骗者通过婚恋网站与受害者建立信任后,会以各种理由向受害者索要金钱,如家庭生活费、医疗费等。 3. 情感诈骗:诈骗者通过婚恋网站寻找情感寄托,在与受害者建立感情后,利用受害者的同情心和信任进行诈骗。 4. 身份诈骗:诈骗者冒充美国人,通过婚恋网站与受害者建立联系,进而进行身份诈骗。 https://www.iouclub.com/fangpian/detailed_219.html
4.婚恋交友型诈骗难立案的原因及报案技巧婚恋交友型诈骗难立案的原因及报案技巧 (刑事律师谈报案之三) 尹海山 最近两年接连遇到几个婚恋交友诈骗案,受害人均为女性, 案例一、受害人是某公司法人,与骗子在国内某婚恋网站相识,并交往,其后,骗子以做生意为名骗走她八十多万款项,将其一辆奔驰https://www.falv119.net/lvshijieshao/benzhanwenzhang/n5690.html
5.警惕“情人节”变“情人劫”,检察官提醒谨防婚恋诈骗小编盘点了江苏省连云港市人民检察院近年来办理的婚恋诈骗常见的几类案件,希望广大网友能够引以为戒。 案例一 谈恋爱吗?好看的“越南新娘”那种 来自云南的杨小甲投靠嫁在灌云县南岗镇的亲戚,意欲谋取一份工作。连云港市灌云县南岗镇大龄青年李某请托其介绍对象,正愁赚钱无门的杨小甲觅此“商机”,便马不停地赶回老http://www.jszf.org/yasf/202005/t20200521_44254.html
6.山西警方结合近期“婚恋”诈骗典型案例,精心制作反诈手册~莫让山西警方结合近期“婚恋”诈骗典型案例,精心制作反诈手册~莫让美好的七夕节变成糟心的“七夕劫”https://cj.sina.cn/articles/view/5812119316/15a6de714020019ao2
7.10个+高质量脱单国际婚恋交友网站干货1.保护自己,谨惕网络“浪漫”诈骗 注册交友网站前,必须深入学习豆瓣上“你所经历的网络诈骗小组”分享的案例,或其他类似内容,把基础的骗术领会了,做到心中有数。骗子招数会更新迭代,但是万变不离其中,多是骗财骗色骗陪,尤其是谈“钱”、“投资”的,直接拉黑,绝不留恋。我有空也整理些网络诈骗案例分享给大家。https://m.douban.com/note/766149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