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案例教你防范诈骗套路:有人冒充公检法诈骗警惕AI换脸等新型诈骗凤凰网江西

婚恋交友类诈骗、冒充亲友类诈骗、冒充公检法类诈骗、教育退费诈骗……近年来,随着各类诈骗案件的发生,群众反诈意识不断提高,但电信网络诈骗手段迭代更新,套路层出不穷,反诈形势依然严峻。众多真实案件警示我们,学习反诈知识、增强防骗意识刻不容缓。

以高考录取、保送为诱饵实施诈骗

案例:“爸爸,我要保送清华了”

冒充公检法实施诈骗

案例:“检察官”来电,七旬老人凌晨筹钱

冒充培训机构实施诈骗

案例:主动联系退学费?男子被骗97.4万元

在群聊里众多“好友”的怂恿下,李先生多次投钱。之后对方又以操作失误导致账户被冻结等各种理由让李先生继续充钱,李先生才逐渐感觉到不对劲,意识到被骗,遂报警,此时已累计被骗97.4万元。

以相亲交友名义实施诈骗

案例:“网恋女友”竟是男人

套路揭秘:诈骗分子通过网络社交工具,以与被害人发展恋爱关系、婚姻关系等方式,虚构各种生活困难需要用钱、购买礼物等理由诱导被害人转钱,实施诈骗。

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

案例:骗你“高回报”实则“杀猪刀”

近日,南昌市公安局新建分局民警在乡镇了解村民参与网络投资情况时发现,村民王女士在4月通过朋友介绍,在一款名为“欧力士”的App进行项目投资。该项目声称最高回报率接近50%,投资额度越多,回报率越高。起初,王女士仅投资几百元试水,成功提现后,王女士投资金额越来越大,累计投资10万元。最终,仅退回3万元,被骗7万余元。

套路揭秘:此类案件中,有的诈骗分子通过多种方式将受害人拉入“投资”群聊,然后冒充投资导师、金融理财顾问,以发送投资成功假消息或“直播课”骗取受害人信任;有的通过婚恋交友平台与受害人确定婚恋关系,再以有特殊资源、平台有漏洞等可获得高额理财回报等理由,骗取受害人信任。随后,诈骗分子诱导受害人在虚假投资平台开设账户进行投资,并对受害人前期小额投资试水予以返利,受害人一旦加大资金投入,就会出现无法提现的情况。受骗人群多为具有一定收入、资产的单身人员或热衷于投资、炒股的群体。

冒充电商客服诈骗

案例:“客服”来电要退款小心存款被骗光

前不久,南昌市公安局西湖分局刑侦大队六中队接到两起报案,受害者分别被诈骗6.5万元和11万元,且诈骗手法如出一辙。通过询问,民警了解到,两名受害人都是在网购时遭遇了“迷魂阵”。

“我接到了一个自称是某购物网站客服发来的信息,说订单没成功,让我申请退款,还发给我一个退款网址。”受害人称,当他点击网址后,输入了银行卡号、密码及身份证号,并将手机验证码一并告诉给了客服。没过多久,受害人发现,银行卡里的钱被人转走了。

套路揭秘:诈骗分子冒充电商平台客服,谎称受害人网购的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或售卖的商品因违规被下架,以交易异常需要退款为由,诱导受害人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和手机验证码等信息,进行诈骗。受骗人群多为经常在电商平台网购的消费者或电商平台的店铺经营者。

警惕AI换脸等新型诈骗

案例:AI换脸迷惑人,上饶一男子陷“不雅视频”圈套

胡先生反复看了几遍视频,发现画面中的房间环境自己完全不熟悉,他隐约意识到视频中的人可能并不是自己。正在胡先生犹豫是否转账时,对方直接威胁他,如果不立刻转账就把视频在网络上公开并发送给胡先生的家人、同事。想到这个视频一旦公开可能对自己的名誉造成影响,胡先生惊慌之下选择了转账。不料,对方并没有就此收手,很快再次要求其转账2万元。胡先生这才清醒过来并报警。

套路揭秘:近年来,AI换脸技术被广泛应用,一些不法分子也动起了歪心思,AI换脸诈骗便是其中极具迷惑性的犯罪手法之一。嫌疑人收集目标人群姓名、照片、联系方式等信息,再用AI换脸技术,把受害者的人像合成“不雅视频”或“艳照”,通过软件发送给受害人,以要举报、散播、告知家属等手段进行威胁,诱导受害人转账或提供银行卡号、验证码等,从而实施诈骗。

裘莎莎、邓敏、黄建恒、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周珺/文、肖文忠/策划

THE END
1.相亲诈骗多少金额可以立案相亲诈骗多少金额可以立案:在我国,相亲诈骗一般达到3000元及以上就可以刑事立案。但需要注意的是,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在不同地区可能会有所差异。有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立案标准可能是2000元。如果遭遇相亲诈https://www.66law.cn/question/answer/72835418.html
2.投诉杭州相遇婚恋公司虚假介绍相亲对象,存在欺骗行为,并且未履行经过销售人员的推荐接受公司的黄金套餐服务介绍相亲对象,总金额6666元,在当天经过协商先交2000元预付金、经介召先见一位、半月内满意后再补齐4666元整。 但是公司人员在实际服务过程中并没有旅行承诺并且在服务过程中还一直崔着交钱。 以未交齐服务费为由拒绝服务。 同时在见第一位相亲对象的时候还发现了虚假相亲,https://tousu.sina.com.cn/complaint/view/17370088067
3.上海警方通报“网络红娘”诈骗案:客服扮相亲女,2888元包同居4月13日,上海警方通报了第一季度案件办理情况及典型案例。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在上海闵行警方办理的一起诈骗案件中,共抓获了8名“网络红娘”,而与男会员相亲的是婚恋平台的客服工作人员。 2月26日,上海市民何先生向闵行警方报案称,1个月前他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看到有主播在线上帮人介绍相亲,就添加了主播的微信,支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sh/202304/t20230414_14453776.htm
4.真实案例:婚恋网站重重陷阱,被骗财骗色骗感情最近接到几个粉丝私信,称他们相亲被诈骗了,给大家将两个真实案例。第一个案例是优质女相亲遇到假高富帅被骗钱的。主人公王某年龄35岁,身高160,体重150斤,年入50万,多年来因忙于事业一直单身。一天她在婚恋网站注册个人信息不久,就有一男子便主动联系她,男子年龄30岁,看照片又高又帅,自称在某跨国公司担任高管,年https://www.jianshu.com/p/296fde750ce9
5.刷礼物见面地摊红娘?理性选择婚介服务,谨防“脱单”路上的案例7:“打赏”可联系,“刷礼物”能见面。 小王和小赵注册了某婚介公司会员,并参加了该公司网络平台直播的视频相亲活动。该公司“红娘”诱导称,某女嘉宾条件较好,追求者较多,需要通过“打赏”“充值”“刷礼物”的方式来获取女嘉宾的联系方式和见面机会。小王和小赵分别多次给女嘉宾“刷礼物”。小王“刷了”7万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726468
6.亲家相亲揭秘高级团伙骗婚的套路在这个信息化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寻找伴侣的重要渠道。然而,随着网络交友平台的兴起,一些不法分子也利用这一平台实施诈骗行为,其中甚至出现了以婚姻为诱饵的高级团伙骗婚案。本文将通过一起典型案例的分析,揭示这类团伙的骗婚套路,以帮助广大单身人士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https://www.xyxqjxq.com/detail?id=20240422150646365000pcrrir
7.上海警方通报“网络红娘”诈骗案:客服扮相亲女,2888元包同居4月13日,上海警方通报了第一季度案件办理情况及典型案例记者了解到,在上海闵行警方办理的一起诈骗案件中,共抓获了8名“网络红娘”,而与男会员相亲的是婚恋平台的客服工作人员。 2月26日,上海市民何先生向闵行警方报案称,1个月前他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看到有主播在线上帮人介绍相亲,就添加了主播的微信,支付了一笔服https://m.gmw.cn/2023-04/14/content_1303342596.htm
8.中国法院网我是本次发布会的主持人,海淀法院新闻发言人戴国,欢迎大家参加破解“‘甜蜜圈套’ 助力诚信建设”海淀法院婚恋交友诈骗典型案例发布会。 [09:50:28] [主持人]: 今天,受邀出席发布会的领导和嘉宾有:北京市人大代表王玉梅;海淀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贾柏岩;海淀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徐进,以及刑事审判庭张鹏、覃波、吕海菲https://www.chinacourt.org/chat/chat/2021/08/id/5285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