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避坑!网络婚恋交友平台套路多

会员信息审核不严、实际服务与承诺不符、格式合同显失公平

版次:A072024年05月16日

当下,针对青年“脱单难”的痛点,越来越多网络婚恋交友平台推出各式婚配服务。但一些平台利用消费者急于“脱单”的心理,挖坑设套,诱导年轻人花钱购买昂贵的会员服务,却在服务中暴露出会员信息审核不严、实际服务与承诺不符、格式合同显失公平等诸多问题。

花两万多元购买VIP服务却遭遇不实相亲信息

2023年12月23日,韦萍来到门店,一位红娘表示,珍爱网拥有丰富的会员资源,服务非常专业,可在短期内为她找到合适伴侣,并称珍爱网是严肃的婚恋平台,会通过学信网、个人所得税等平台对会员的婚姻状况、学历、工作单位、收入等基本信息进行把关核实,非常可靠。在红娘的极力推荐下,韦萍购买了为期5个月的VIP服务,价格为24960元,折合下来每个月4992元。

5天后,红娘向韦萍推荐了男会员王彬(化名)。韦萍看到珍爱网页面显示,王彬的个人资料已通过双重身份认证和多项资料审核,为“美国太平洋大学硕士研究生”及“公司高管”。见面后,王彬声称自己“清迈大学博士在读”。

在红娘的撮合下,两人开始了热恋。在男方的催促下,两人见了双方父母,还去医疗机构做了婚检。但在交往过程中,韦萍越来越觉得不对劲,王彬的言谈常常自相矛盾,有时出现明显漏洞,引起韦萍的怀疑。

相处47天后,在韦萍的要求下,王彬出示了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显示其毕业于广西当地一所专科院校,目前在重庆某高校接受本科阶段的网络教育。通过朋友核实,韦萍得知,王彬的职务也并非珍爱网显示的公司高管,实为某企业劳务派遣人员。

韦萍在与另外几名珍爱网男会员见面中了解到,该平台的VIP服务费存在很大差异,“一个月的会员服务费折合下来,有的人两三千元,我却被收了近5000元,销售红娘还说给我优惠了不少”。韦萍认为,珍爱网没有按法律要求公示收费标准,明码标价,服务收费是根据客户收入水平“看人下菜”,“看客户收入高,就多收点儿”。

网络婚恋交友平台问题频发

根据韦萍与珍爱网签订的合同,会员应当为珍爱网提供真实、有效、合法、完整的身份信息,若会员信息存在欺诈,除受害者追责外,会员要向珍爱网赔偿违约金5万元。若因其他会员或第三方故意隐瞒、恶意欺诈等行为对会员造成损失,珍爱网会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与援助,但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后果和责任。

“会员欺诈平台,会员要赔平台5万元;平台给会员介绍基本信息造假的相亲对象,却没有同等的赔偿。”韦萍认为,平台的格式合同有违公平原则。

今年2月,韦萍向珍爱网讨要说法,珍爱网表示将在服务期内继续提供婚介服务,但不愿赔偿违约金。

3月1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15”晚会曝光了珍爱网存在资料审核不严、价格不透明、虚构人物吸引会员消费等问题。韦萍感到自己的遭遇与央视“3·15”晚会曝光的乱象非常相似,她认为自己是“掉坑了”,随即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投诉。

4月7日,在南宁市青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东盟市场监督管理所介入下,珍爱网向韦萍退还了与王彬交往期间以及剩余服务期的服务费,但拒绝退还多收取的差价,未赔偿违约金。

记者通过“天眼查”平台查询发现,珍爱网涉及多起法律诉讼,案由包括劳动争议、委托合同纠纷、肖像权纠纷等。

随着网络婚恋交友兴起,婚恋交友平台问题频发。据媒体报道,2021年12月,陕西一女子刷信用卡在某婚恋交友平台购买了8万元相亲服务,疑遇“婚托”相亲接连失败。其后,平台又以形象有问题为由,诱导她买下两万元的形象课程;2022年10月,广东一女子花费6.88万元购买某婚恋交友平台“婚保”服务,平台承诺一年内保证结婚,但一年后女子仍未结婚,平台拒绝退款;2024年3月,贵州一女子发现自己照片被某婚恋App盗用;2024年3月,媒体报道了某相亲交友平台用专业“聊天员”冒充单身女性,吸引男用户打赏、刷礼物。

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发现,针对各类婚恋交友平台的投诉多达数万条,涉及诱导消费、虚假信息、拒绝退款、不平等条款等内容。

应提高网络婚恋平台准入门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网络婚恋交友平台在合同和服务环节挖坑设套,涉嫌违法违规,消费者遇到权益受损的情况,应勇敢拿起法律武器,向监管部门和司法机关寻求维权保护。

对于韦萍反映的平台格式合同问题,广东诺臣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杨治东认为,根据民法典第496条和497条,这种明显加重会员责任且对平台所应承担责任进行不合理的免除/忽略情形,应属无效条款。

“平台应主动承担起相应责任。”杨治东说,一方面,平台不能以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主提供为由,忽略自身审核责任:平台应该尽到基本的审核义务,例如对于消费者提供的违法违规或者显然不真实、自相矛盾的信息,不予通过或要求用户进行补正。另一方面,平台方掌握信息和资源,与消费者处于不对等地位,平台方更要秉持诚信原则,不应该用虚假信息欺骗会员,对此应承担更多违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该法第二十条对经营者的违法行为明确了处罚标准。

4月15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据该法,以不正当竞争行为为由,对珍爱网所属的深圳市珍爱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处以行政处罚170万元。

对于婚恋平台“看人下菜”的定价方式,杨治东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第(五)项规定,经营者不得在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务时,对具有同等交易条件的其他经营者实行价格歧视,否则应按照《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四条第(二)项,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对于网络相亲交友平台应履行的法律义务、应禁止的行为,我国现有法律已有较为明确的规范,监管部门对于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不可谓不大。”杨治东说,现在依然乱象频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价格歧视、婚托等违法行为过于隐蔽,很难为外部所感知。有时,消费者明明上了当,却并不自知,监管、处罚难以启动。即使消费者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当事人、监管者有时也难以查明具体的违法行为,更难以对违法行为进行取证。

THE END
1.网络婚恋如今,很多80后都因为工作忙,交友面变得狭窄,很多人甚至没时间谈恋爱,便慢慢地开始向网络婚恋发展,比如网友见面、婚恋网上模拟相亲、MSN谈情说爱等等都已经成为了普遍话题,并且不断演示着成功案例。 在互联网刚刚普及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网恋被人们冠以“欺骗”“虚无”等负面标签,以至于很多人都谈之色变。然而随着互联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610/16/389306_126036745.shtml
2.世纪佳缘联姻百合网,网络婚恋进入2.0时代?在2003年世纪佳缘便宣告成立,成为网络婚恋的探路者,2005年珍爱网与百合网纷纷上线,这三大平台成为PC时代的婚恋三巨头。世纪佳缘当前市值约为2.4亿美金;百合网则在新三板挂牌;在2012年冲击IPO失败之后的珍爱网则表示收入超过2亿美元再考虑上市,在许多人印象中,婚恋市场已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尽管已经出现合并现象,https://www.36kr.com/p/1721090408449
3.网络婚恋市场网络婚恋需求婚恋网站的现状分析→MAIGOO知识中国网络婚恋服务行业发展近20年,行业整体发展进入到新的阶段,无论是移动端的快速崛起,企业业务布局的改变,还是资本市场的运作,都不断影响着中国网络婚恋服务行业的发展。 本报告将从市场发展概况与现状、核心企业分析、线上和线下网络婚恋用户行为和行业发展趋势等维度,对中国网络婚恋服务行业进行系统分析,希望对行业的https://www.maigoo.com/goomai/192352.html
4.婚恋网站能遇见幸福吗?2019互联网婚恋交友行业洞察界面互联网婚恋交友行业目前可分为四大类,主要包含异性征友、同性征友、情侣互动、婚筹策划等。 2. 行业发展历程: 我国互联网婚恋交友行业经历了从PC端到移动端,从异性婚恋平台到各个领域探索发展的过程。1998年,我国出现在线交友网站;2003年后,网络婚恋交友网站逐渐成立,主要聚焦PC端,以异性婚恋交友平台为主;2011-2014https://m.jiemian.com/article/3005929.html
5.互联网婚恋行业发展前景所以,无论是从中国婚恋人群基本规模,还是从社会生活方式等方面来看,中国婚恋市场均存在较大的发展潜力。中国网络婚恋服务行业发展近20年,行业整体发展进入到新的阶段,无论是移动端的快速崛起,企业业务布局的改变,还是资本市场的运作,都不断影响着中国婚恋服务行业的发展。 https://blog.csdn.net/gc_2021/article/details/127554165
6.婚恋平台乱象丛生"杀猪盘"致人财两空“其次,婚恋网站或交友平台疏于管理,导致虚假会员信息泛滥,使诈骗分子有机可乘;最后,我国现阶段关于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缺乏针对网络征婚诈骗的相关条款,比如注册会员维权的法律依据、婚恋网站或交友平台的责任承担与赔偿方式等,这导致用户在遭遇网络婚恋诈骗后,难有适用的法律予以维权,导致婚恋网站更加有恃无恐。”张显显http://news.hnr.cn/xwrd/article/1/1336145340235124736
7.网络婚恋交友类诈骗诈骗分子通过在婚恋、交友网站上打造优秀人设,与受害人建立联系,用照片和预先设计好的虚假身份骗取受害人信任,长期经营与其建立的恋爱关系,随后以遭遇变故急需用钱、项目资金周转困难等为由向受害人索要钱财,并根据其财力情况不断变换理由提出转账要求,直至受害人发觉被骗。 https://www.bjhd.gov.cn/ztzx/2024zt/fzfxj/fzpt/zplx/202408/t20240826_4667268.shtml
8.三部门联合整治网络婚恋市场:须严格执行实名制9月18日,民政部网站发布了共青团中央、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青年婚恋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婚恋交友平台需严格执行实名制,促进网络婚恋市场规范发展。 针对婚恋平台注册新造假等乱象,《意见》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婚介婚庆服务机构的行业标准体系和监测评估体系,完善婚恋交友http://www.chinatt315.org.cn/rdgz/2017-9/22/92127.html
9.七夕节情侣“狂欢”网络婚恋市场如何“拯救”单身群体?据艾瑞咨询日前发布的《中国网络婚恋服务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网络婚恋交友行业市场营收为34.4亿元,在整体婚恋市场中渗透率为36.5%,预计到2018年网络婚恋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总营收超40亿。现阶段由于行业内核心企业调整战略布局资本运作频繁,整体市场营收增长放缓,但从长期来看,一方面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https://item.btime.com/40lgrav66g18nkbhmcttnof87ov?from=haoz1t2w41
10.网络婚恋平台套路深,花8.8万相亲对象却货不对板“这8.8万元花得真不值。”家住深圳光明区的刘芸和网络婚恋平台签订协议不到3个月,就申请了退款。她说,其间只见过两个相亲对象,都与照片的差距较大,连服务的红娘都换了3个,她认为该婚恋平台“服务完全没有保障”。 千里姻缘一线牵,本该是一桩美事,可小心牵不来另一半,还要牵走你的钱。记者了解到,目前婚恋平https://j.eastday.com/m/1577166674012089
11.婚恋交友App里藏着多少“灰色地带”?近年来,网络婚恋交友用户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增速明显,手机应用商城上多个排名靠前的婚恋交友App下载量过亿。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平台用户信息审核不严,伪装身份诈骗钱财,甚至衍生出平台账号买卖等“黑灰”产业链。 法律人士表示,要督促平台加强信息审核把关,通过技术手段清理整顿虚假注册等乱象http://www.xinhuanet.com/20240315/99f7cd3963c14ea295c7fe5e24270cbd/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