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例大学生受骗案例让你认清骗局(附防诈骗指南)

不要以为诈骗离我们很遥远其实骗子就在我们身边!不信你看↓↓↓↓

案情警醒

01家教赚钱,原是骗局

湖南某大学学生吴某在赶集网上看到家教信息,在与发布信息的家长取得联系后,对方称请吴某去一家高档饭店吃饭,边吃边聊家教问题。涉世未深的吴某没有多想,中午赴约。对方点了一桌酒菜之后,中途借口去卫生间不辞而别,临走还捎了几条名贵香烟,留下一直等待的吴某和“天价”未付的账单。

02信网络,不挂科?

陈某是某温州高校大三学生,眼看要毕业了,可是大一时挂的几门课还没补过。上网之时陈某认识了一名自称是黑客的人,称能侵入其校园网络,帮助陈某修改成绩。陈某轻信了该“黑客”的说法,先后共给该人汇款2700元。在发现成绩没有变动后,陈某联系该“黑客”,“黑客”却已人间消失。

2010年,上海某大学大四女生A在网上投简历找兼职,一名自称“电信业务员”的男子杨某主动联系A,称其公司推出“39元畅聊卡”急需兼职人员“冲场”,如你能帮他提高业绩,花半个小时办5张卡,就可获劳务费120元。并解释称其内部有人,此卡当月无手续费,月末自己能通过关系把卡注销。次月,A等14名办理了此卡的大学生去电信公司查询发现手机卡并没有注销,且每人的通信费已经高达4000余元。杨某从14名大学生手上骗到畅聊手机卡70张、产生话费达4.57余万元。

05快件短信暗藏陷阱

06女大学生爱美,淘宝买裙子受骗

女大学生A看中了淘宝上的一条裙子,讨价还价后以440元价格成交。卖家给A发了一条链接,要A付款。A点开后没发现异常就付款并确认支付,可是一直未成功。卖家提示多刷新几次就好了,A刷新了几次一直付款不成功就下线了。第二天A发现银行卡里少了2640元,原来每刷新一次就是付款一次。

07“中奖”信息莫轻信,十有八九是骗局

08玩游戏“中大奖”大学生受骗1000元

09赴美酒店就业是骗局,大学生被骗20万

10子虚乌有的中介,实实在在的“坑爹”

某大学毕业生在网上看到一家自称是北京某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很多兼职信息,便到该公司应聘兼职。他交了150元会费后,接到了一家自称是五星级酒店的面试通知,面试合格,告知回家等候上岗通知。等在家呆了几天,打开该酒店提供的网址后发现网页上边是乱七八糟的培训信息。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11打字兼职万字600,揭开真相原是骗局

南京某高校大三女生A在网上看到一家出版社招兼职打字员,报酬是1万字给600元劳务费。A与对方联系后,对方称由于是保密文稿,需要A先交40元文稿邮寄费用,后又以文稿保密为由向A提出要2000元保证金。2040元汇款过后,对方就再也没了音讯。

13网上买“狗”受骗一大学生钱货两空

小李爱玩CS游戏、CF游戏、战地2,游戏高手已用装备武装自己,包括仿真枪。于是小李在网络上多方查找联系,查到一买狗(“狗”是网络上对仿真枪的叫法)帖子,联系1335426****,王先生。经联系预订了一把电动仿M4突击步枪。付款方式款到发货,100元运费。小李马上将1200元汇入王先生的账号。在等待的日子里,王先生要求增加运费,因为是特殊货物,运费贵些。小李仍汇了款,之后苦等15天仍无消息。小李通过论坛,发现网上已有很多类似欺骗案例,结果他没买到狗,钱也没了。

14校园代理需谨慎,看清骗局防上当

15网上买机票,被骗9852元

蓝莓草莓蔓越莓

预防诈骗听到没

为大家总结出了

诈骗“五大招数”及“应对招式”

请同学们务必“认真修炼”

↓↓↓↓↓

套路一:校园贷诈骗

校园贷是指一些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它实际就是翻版的高利贷,以“手续简单,放款快”为吸引点诱骗学生上当。

不法分子要求学生提供身份证、学生证等信息,小额贷款随借随还,没有繁琐的手续,贷款金额从几百到几万不等,立即可取。许多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接受了校园贷,但结果往往是深受其害。

一方面,同学们应树立理性消费观,在自己的承受能力范围内适当消费,不盲目攀比。

另一方面,同学们应掌握金融贷款知识,提高对不良借贷的防范意识,谨防落入校园贷陷阱。如果不幸落入不良网贷陷阱,同学们应及时向学校报告有关情况,并寻求公安部门帮助。

套路二:网络交友类诈骗

诈骗分子将自己包装成优质单身女性或男性的形象,在聊天中使用各种诱导语言及暴露照片,并发来二维码,诱导被害人扫码安装带病毒的APP,该软件实则可获取手机通讯录等信息。

骗子把通讯录的截图发给被害学生,抓住其心理弱点,以不雅照片或视频敲诈勒索。当金额太大,学生承受不了时,诈骗分子便指导学生通过一些贷款平台贷款。被害学生一旦转账,骗子的胃口就会永无止境地增长。

同学们要加强防诈意识,远离“桃色陷阱”;提高自身网络信息素养,学会更好地分辨网络信息真伪,增强网络伦理道德观念;培养健康向上的爱好活动,远离不良嗜好,丰富学习工作生活,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套路三:电商客服物流诈骗

同学们要提高警惕,保持良好购物心态。网上购物一定要在正规网站进行,购物聊天一定要用正规网站的客户端,不要随意点击、登陆对方发过来的链接,进入购物网站时尽量核实网站域名。快递单要妥善处理,不要随意丢弃,以免造成个人信息泄露,一旦被骗,一定要及时报警求助。

套路四:刷单返利类诈骗

刷单返利诈骗是指骗子通过网络途径发布以“零投入、高回报、日清日结”为噱头的刷单兼职信息,在前几次刷单后立即返还本金、佣金骗取被害学生信任后,诱导其加大本金投入,随后以打包任务未完成等理由拒不返款,最终将被害人拉黑。

任何要求垫资的兼职和刷单都是诈骗,同学们千万不要被蝇头小利迷惑,交纳保证金和押金。网络刷单违法违规,切勿因小利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远离网络刷单,我们一起营造公平、公正、健康的网购环境吧!

THE END
1.女子网上交友被骗60余万元常见套路您可要留意新闻中心眼下,不少人希望通过网络寻找人生的另一半,但需要注意的是,网上交友须谨慎。市民陈女士通过某交友平台认识了一男子,对方自称是某单位公职人员,先后骗取陈女士60余万元。目前,民警已将犯罪嫌疑人朱某抓获。婚恋交友类诈骗属于高发案件,民警梳理了几种此类诈骗的常见套路,提醒大家谨防上当。 https://news.lyd.com.cn/system/2023/10/09/032430848.shtml
2.各类诈骗套路解析交友 1、借婚恋交友的名义频繁联系,急于与受害人建立初步关系。 2、以各种理由拒绝见面。 3、得到信任后,就会以手机没话费,想见面没路费等理由借钱。 4、或者以结婚为借口怂恿投资虚拟平台,完成诈骗后走人(熟称“杀猪盘”)。 No.7 冒充客服 1、犯罪分子通过不法渠道获得受害人个人信息,然后一般自称某宝、某东的https://www.ahjzu.edu.cn/bwc/2021/1215/c9511a182872/page.htm
3.“杀猪盘”有了新套路不谈感情直奔诈骗从认识、交友到婚恋,最后被骗,这是传统“杀猪盘”的套路。不过,最近“杀猪盘”有了新的变化,为了尽可能提高诈骗效率,骗子对于感情的“投入”越来越少,在有的骗局中,骗子甚至基本不谈感情。10月27日,太原公安万柏林分局向社会发布信息,专门讲讲不谈感情的“杀猪盘”如何实施诈骗,又该如何进行防范? http://news.sxrb.com/GB/314086/9640542.html
4.网络诈爱——你以为的爱情,可能都是套路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泉州市公安机关共接到此类警情逾百起,其中有个别受害人深陷骗局不能自拔,被骗金额高达数十万元。本期封面纵深,早报记者经过暗访,揭秘一些混迹于交友平台和婚恋网站男女的套路,提醒市民朋友,网上交友需谨慎,在未充分了解对方的情况下,切勿与对方发生任何借贷关系。 ■本期执行 李菁 傅恒 https://www.qzwb.com/gb/content/2018-06/12/content_5829431.htm
5.海淀法院召开“破解甜蜜圈套助力诚信建设”婚恋交友诈骗典型案例本次发布会,我们选择了六个婚恋交友诈骗的典型案例,分别从不同角度释明此类犯罪的特征,包括冒用女性身份与男性交往行骗,通过网络游戏、顺风车等方式结识交往行骗,利用直播打赏等方式行骗,同时与多名被害人交往行骗等案例。我们希望通过此次发布会,帮助大众了解此类诈骗案件的惯用套路,提高防范意识,为营造诚信社会环境做出应https://www.chinacourt.org/chat/chat/2021/08/id/52851.shtml
6.黄江反诈直播间网络交友花了6万元却还见不上面,是诈骗!又该如何规避风险?7月5日起,“写意黄江”公众号、视频号正式开设“反诈‘直播间’”栏目,在每日中午12点,通过“典型案例分享、反诈街坊说、反诈小剧场”等内容,揭露诈骗套路,分享反诈知识,提升大家的防骗意识,帮助群众练就“火眼金睛”,护好人身财产安全。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12/14/c8401857.html
7.美女加你为好友背后的“套路”:先搞网恋再出车祸1月15日下午5时许,一辆大巴缓缓驶进江苏省泗阳县公安局院内。全副武装的民警押解着22名涉嫌诈骗的网络“高手”走下车。另外22名同伙将和他们一起在泗阳县看守所度过一个“特殊”的春节。至此,“2016.10.19”特大跨省通信网络诈骗案画上圆满句号,一个遍及全国20余省市、传销式的网络交友诈骗犯罪团伙覆灭。 https://news.cctv.com/2017/01/22/ARTIV3S8mRNYTaDdXWr0xor017012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