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1月20日讯“真是孩子大了不由娘,都过30岁了,咋就不着急找对象呢?这个春节假期说啥也得给你介绍一个!”
“不是当爹的说你,赶紧找个人成家吧!你在南方老单着,我和你妈头发都急白了,放假赶紧回来相亲”……
儿女的终身大事始终是中国父母的心结。春节快到了,随着外地的子女陆续返乡,很多家庭又开启了“每逢佳节被相亲”。让孩子回家过个团圆年、给未婚子女找到靠谱的伴侣,成了不少父母的新年愿望。可是,经过这几年春节父母的“折腾”,很多青年男女已经不愿意单独赴会,自己看上的父母不满意,父母相中的自己不喜欢,今年相亲时,还要不要带上父母或者是否要参加父母安排的相亲会?近日,记者对此事进行了采访。
故事1
春节要参加五六个相亲会父母牵线不成要断绝关系
夏雪今年33岁,仍是单身。看着女儿岁数越来越大,夏雪的父母更加为她的婚姻大事而焦虑。离春节还有半个多月,父母已经给她安排了五六个聚会。虽然母亲并未说明到底跟谁聚会,但夏雪心知肚明,这是母亲拜托七大姑八大姨安排的相亲会。
“好好的一个假期又要过得稀碎。”夏雪叹息道。
18日,夏雪告诉记者,去年大年初二,父母带着她与父亲的朋友孟伯伯一家吃了顿饭。“小时候,我家在大庆,跟孟伯伯住在一个院里。两家非常要好,谁家做了好吃的,都会给对方送一半。他儿子孟博比我大两岁,嘴甜,我父母也非常喜欢他。”夏雪说,11岁那年,父亲因工作变动,把家搬到了哈尔滨。夏雪和孟博也多年未联系。
多年未见,孟博已长成一个高大俊朗的小伙子,如今他是哈尔滨一家网络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吃饭时,他不停地给夏雪夹菜,对她嘘寒问暖。回到家里,母亲问起夏雪对孟博印象如何,“还不错吧。”听到夏雪的回答,母亲开门见山地说:“我们四个老人的意思是,希望你俩能走到一起。”
“如果有钱就能无视规则,社会不就乱套了吗?我俩即使结婚了,也不会长久。”两个月后,夏雪毅然决然地提出了分手。
但令夏雪尴尬的是,父亲认为孟博的问题,并不是原则性问题,他希望女儿能继续跟孟博在一起,妈妈更是以断绝母女关系相威胁,弄得夏雪十分郁闷。
故事2
全家齐上阵觅得如意郎君今年要给表妹也找一个
与夏雪相比,沈思应该是幸运的。沈思今年31岁,是哈市一名公务员,老家在齐齐哈尔。去年春节回家,沈思的舅舅安排了一场聚会,沈思一家和舅舅的朋友董叔叔一家都来了。席间,沈思注意到,董叔叔的儿子董磊,文质彬彬、话不太多,一直忙着为大家端茶倒水,沈思也忙着在厨房给舅妈打下手。两天以后,沈思的母亲请吃烤肉,舅舅一家和董叔叔一家都来了。
沈思告诉记者,她的表妹已经26岁了,舅舅舅妈也开始为她张罗相亲,“今年春节,舅舅和舅妈打算给表妹安排几场相亲会,也是全家总动员。”
故事3
父母苦劝三年没去相亲今年不想回家过年
“你们今年别再给我安排相亲了,要是还那样,我就不回去过年了。”对于在北京工作的王佩琦来说,这几年的春节简直是煎熬,不回家吧,父母就自己一个孩子,回家吧,每次都闹得很不愉快。
佩琦说,他今年32岁了,在父母看来找不着对象都没脸见人,因为亲戚朋友家和自己同龄的都结婚生子了,可在北京像他这样的“大龄”青年很多,大家都忙着创业,不着急找对象成家。
对此,王爸爸很难理解。他感慨道,这三年佩琦过节还没回来,他就已经找老同事、老邻居物色好了对象,就想让儿子回来见上一面,可儿子每次不是说自己感冒了,就是说同学聚会或者单位开视频会议,总以各种理由拒绝相亲,给人家姑娘放鸽子,弄得周围都没人愿意给他介绍对象了,自己和老伴也挺不好意思的。
“佩琦,今年赶紧回来给我相亲。”王爸爸说,这事不能光听孩子的,不达目标绝不放弃。
数据:
冰城“家庭相亲会”兴起咨询案例比去年同期增两成
19日,记者走访了哈尔滨一家婚姻家庭心理咨询工作室,它也被称为“婚姻医院”。婚姻家庭咨询师、高级心理督导师徐磊表示,近几年,随着“家庭相亲会”的兴起,每逢春节前后,因父母参与儿女相亲导致失败,一家人组团来接受咨询的案例,明显增多。其中,今年要比去年同期增了将近两成。
徐磊坦言,由她经手的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种类型,是因为父母过度插手儿女相亲、甚至是恋爱过程,无视儿女自身的感受,从而导致儿女相亲或恋爱失败。另一种类型,是因为儿女对父母依赖性较强,在相亲时,欠缺一定的社交能力和独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