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线上”相亲逐渐成为许多单身者求偶的主阵地,然而一些不法分子瞅准了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和难以溯源的特点,盯上了那些急于“脱单”人士。那些大龄、处于感情空白状态的单身女性,较易陷入诈骗分子的圈套,成为不法分子的作案目标。
80后林女士保养得当,面容姣好,靠着自己连年的努力打拼,事业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经济条件比同龄人高出一截,美中不足的是感情上的空虚。在经历过一段失败的婚姻后,林女士越发觉得找到合适的人是多么重要,渴望“被爱”的心情由来已久。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一直找不到如意郎君的林女士多少有些“愁嫁”。由于自己生活圈子窄,很少有机会遇到优质男性。网络征友的兴起,让林女士看到了希望。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她在一婚恋网站进行了注册,期望遇到一段美满的爱情。
没想到,这段“爱情”说来就来了。2016年9月,林女士在婚恋网站认识了王某。单从照片看,王某似乎比同龄人更显年轻,但生活阅历却很丰富。他在网站上标榜自己是80后、离异,有车有房,月薪5万元以上。面对这位同样是离异、但相貌堂堂又“多金”的男士,林女士心动不已,便开始与王某热聊起来。在与其接触中,林女士得知王某是多家公司的法人,个人年收入在800万以上,在外地有三套房产。王某还大方地将其中一套房子的产证图片发给她看以表明自己的实力。在看过房产证、查验过其中一家公司的法人的确是王某后,林女士觉得世上真有“缘分”一说。王某对其关爱有加,总是嘘寒问暖,不断以甜蜜攻势追求她,声称未来会给其购买名表、奔驰车等,哄得林女士很是开心。十足的好条件、细心周到的处事作风让缺爱已久的林女士确信自己遇到了久违的“爱情”,觉得王某就是那个自己可以依靠的人。于是没多久俩人就确立了恋爱关系。
不过这位“多金”男却没有表面上那么“光鲜亮丽”。交往不到3个月,王某便向林女士“借钱帮忙”。王某称自己公司资金周转有200多万的缺口,想问她借钱急用。在得知林女士有一套在抵押房产后,王某便开始打这套房产的主意。他鼓动林女士将该房产作二次抵押以解“燃眉之急”。深陷感情的林女士禁不住情郎的半催半哄,为了男友的事业,便找来中介公司办理房产的二次抵押,得到了抵押款人民币80万元,并将其中的75万转账给了王某。保险起见,她要王某写了借据,每月还款,期限6个月。然而没过多久,王某自称在外有其他女人,要与其分手。林女士觉得难以置信,向王某讨要说法,但王某却玩起了“失踪”,断绝与林女士的一切联系,对之前的借款也能拖就拖,迟迟不予还清。
林女士开始回忆与王某接触的细节,发现王某处事老练,但为人谨慎,很少提及自己的过往经历。在与其交往过程中总是遮遮掩掩,而且财务状况没有他在婚恋网站介绍的那么殷实,实际借款不断。林女士逐渐醒悟过来:自己可能遭遇到了“感情骗子”,遂向公安机报案。原来所谓的“多金”、事业有成的成熟男不过是对方标榜自己进行诈骗的手段。王某真实的身份是一个1990年出生、离异,实际经营一家小企业的私营业主。不仅身份作假,其在与林女士交往过程中,还与多名女子“有染”,以同样的“金主”身份结识有钱的单身女青年,在取得她们的信任后,借机以各种理由向她们借款实施诈骗。最终,徐汇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王某依法批准逮捕,等待王某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检察官提醒
网络交友,存在风险,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细辨别。面对各类婚恋网站的交友信息,广大单身青年要认真核实对方身份和信息,同时注重个人隐私保护。面对不明缘由的借款、金钱交易等一定要三思而后行,防止陷入“感情骗局”。另外,人与人之间交往本来就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无论是现实传统形式还是网恋虚拟交友都需要有自我责任感,本着诚信、真诚的态度,以欺诈、谎言换来的交友终将陷入“罪恶的泥潭”,受到法律的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