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正清明,最美四月天。2024年清明假期,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市场热度延续、高潮迭起。三天假期,河南省接待国内游客1906.9万人次,旅游收入112.5亿元。按可比口径,与2023年同期相比,接待人次增长9.9%,旅游收入增长20.6%。与2019年同期相比,接待人次增长32.7%,旅游收入增长26.2%。
全省各级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含设在文化馆内的非遗展馆等)、美术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中心)进馆168万人次,举办线上线下惠民文化活动2793余场次,线上线下观看和参与群众140.7万人次,“文化豫约”上线人次46.9万人次。
追思缅怀,红色旅游成主题
确山杨靖宇将军纪念馆、新县许世友将军纪念馆、兰考焦裕禄纪念馆、新乡史来贺纪念馆,前来瞻仰祭拜的游客络绎不绝。郑州烈士陵园、二七纪念塔等地,群众自发前来祭扫参观,缅怀革命先烈,重温红色记忆。安阳红旗渠景区进入旅游旺季,红旗渠干部学院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延续到七一前后,红旗渠研学家庭组团游占到65%以上。信阳各红色旅游景点迎来客流高峰,红二十五军出发地、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革命博物馆)、大别山干部学院等地旅游团队接连不断,游客们纷纷追寻先烈足迹、培育红色基因,“将军菜”“红色记忆酸辣粉”等红色文创产品销售火爆。
清明也是传统祭祖追宗的节日,各类祭祖游、返乡游、探亲游占比较高。周口淮阳太昊陵、新郑黄帝故里、鹿邑老子故里、漯河许慎故里、汤阴岳飞故里,纷纷举办“祭拜先贤”“致敬英雄”“云上祈福”等主题活动,人们以各种方式表达对先贤往哲的敬仰之情,祈求国泰民安,激发家国情怀,央视多次报道河南省各地纪念、祭拜盛况。
踏青赏花,春季旅游正当时
清明假期,中原大地百花竞放、千里如茵,人们在祭祖、扫墓之余,纷纷到近郊、乡村踏青赏花。到洛阳看牡丹,到南阳看月季,到驻马店看海棠,到荥阳看樱花,到宁陵看梨花,遍地是花香鸟语,到处是人海车流。
郑州郊外及荥阳、新密等地吸引大批游客踏青,品农家美食,体验乡村劳作,采摘时鲜野蔬,各个乡村旅游景点累计接待人数均在上万人次。新乡各大景区抢抓赏花旅游热点,围绕“漫步春山,闲赏花颜”主题,策划举办赏花主题活动20余项。
清明前后是中国十大名茶信阳毛尖开采上市之际,茶园观光、茶叶采摘、茶文化体验等旅游活动持续不断,全国各地茶商、茶友、游客汇聚信阳,赏春光、采春茶、品春味,文新茶村创下一天接待游客6万余人纪录,南湖山居、开元观堂、山茶花酒店等民宿酒店入住率达90%以上。
三门峡豫西大峡谷、陕州地坑院、渑池仙门山等多个乡村旅游景点,以“花”为媒将趣味休闲、民俗传统元素深度融入旅游产品,吸引众多游客在景区内赏花拍照、品尝春盘、体验乡野风情。商丘芒砀山春日踏青季用各色鲜花装扮整座园区,开展大型室内实景演出《大汉礼乐》《梁王迎宾》等汉文化主题演艺。漯河沙澧河、神州鸟园、雪霁花海等景区三天假期接待游客123.4万人次,接近历史峰值。云台山景区十里桃花竞相绽放,青龙峡景区万亩连翘花开正盛,焦作乡村旅游接待游客87.59万人次、占游客总数45.1%。信阳南湾湖、辉县宝泉游客逼近景区接待极限,启动临时限流措施。
活动助力,线上线下相衔接
清明假日期间,全省文旅系统精心策划近百场特色文旅活动,把河南文旅线上热度向线下延伸、各地游客向景区引导。
2024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开启“来趣宋潮”27个水陆方队踏春大巡游,《清明春》《宋潮涌》《武林风》《大河情》展开一幅盛世画卷,清明版大型演艺《大宋·东京梦华》通过八首经典宋词描绘新时代的《清明上河图》带给游客全新体验,以“开封四月最清明”为主题策划推出网络热点话题传播“宋式生活、宋式美学、宋式文化”,全网直播数据100万、阅读量达5200万以上。
第41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以“牡丹花开又逢君”为主题,先后举办“相约神都·漫步花海”“国风耀隋唐·盛世满天香”“东方博物馆之都奇妙游”等40余项活动,王城公园、中国国花园、隋唐城遗址植物园等景点举办“相约神都·漫步花海”沉浸式赏花活动,再现了牡丹花城、千年帝都“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盛唐气象。
第十届中国(鹤壁)樱花季打造“一轴六线”赏樱布局,为赏樱者提供多重互动体验。新乡八里沟、万仙山、宝泉、郭亮等景区举办江湖春景活动,以桃花、郁金香渲染春景氛围。
同时,许昌“许一路繁花”春季文旅消费季,推出12个赏花景点、8条赏花线路,“赏花经济”掀起假日旅游热潮。2024嵖岈山西游文化节,以西游记故事为背景推出多场沉浸式实景演出。安阳组织春日“花朝节”活动等12项,同步开启洹河夜游等夜娱、夜购、夜宴活动,全市重点酒店平均入住率达到90%以上、民宿入住率达95%以上。南阳、商丘、焦作、濮阳、平顶山、济源及西华、西峡、淇县、孟津、武陟、襄城各个景区景点,纷纷举办赏花、踏青、登山等节会促销活动,吸引成千上万游客前来打卡。
网红引流,品牌效应更明显
清明假期,河南各地积极探索“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方式,通过创新创意助力城市文旅出彩出圈,优化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不断提升河南省文旅领域的新质生产力、优质供给力、特质品牌力。
开封万岁山武侠城景区演出爆火,景区附近的酒店、民宿天天爆满,假期首日接待游客6.5万人次,不少游客从全国各地赶来相亲交友,现场人山人海、气氛热烈。许昌市胖东来3家门店人气火爆,除了络绎不绝的顾客购物,平时在景区才能看到的“旅行团”“研学团”也是一波接一波,成为难得一见的“风景”,同时也带动许昌周边景点红火起来,曹魏古城日均客流量在15万人次,50多家汉服店门庭若市、人气爆棚,三鼎、瑞贝卡、芙蓉园等酒店入住率达100%,其它酒店入住率也高达90%以上。
游客至上,提升服务暖人心
河南省各地各单位着眼解决游客出行难点堵点,推出各种为民惠民便民措施,全方位满足市民游客需求。
郑州开通至开封旅游定制专线,郑州至焦作云台山直通车免车票。安阳新开通三条博物馆公交旅游专线,串联多家博物馆和旅游景点。洛阳市上线“一码游洛阳”智慧旅游服务平台,106家机关事业单位的3060个停车位限时免费对外开放。开封市龙亭区实施文旅为民六项举措——旅游服务“一张图”、住宿餐饮“明标价”、共享单车“随心骑”、外地车辆(公共单位)“免费停”、轻微违章“不处罚”、游客诉求“帮到底”,全力保障游客吃得好、住得好、玩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