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孤注一掷》热映,带动了一波“全民反诈热潮”,不少朋友也开始担心自己或爸妈被骗子盯上。
主要内容如下:
电信诈骗险,顾名思义,能在我们被“电信诈骗”坑了钱后,给我们补偿。
接下来咱们用几款代表性产品,来进一步认识它们,如下表:
比如买了第2款产品5万保额的版本,假设被骗3万块,它们能赔(30000-3000)*0.7=18900元;但要是被骗10万块,最多也只能赔5万。
看起来很简单,但大家要注意这些理赔细节:
除了这些共性的问题,有的产品可能还有其他限制,比如仅赔付同次事故中前48小时内的损失。
而且它还有资金盗刷、盗用、胁迫转账等保障,比如被犯罪分子用高科技复制了“伪卡”,产生的资金损失也能赔。
看到这,大家可能对这种保险有了一定认识,但前面说,它很多场景不能赔,那在实际生活中,它真的实用吗?是否值得买?
据公安部刑侦局通报,目前的电信诈骗犯罪中:
最高发的是刷单返利类诈骗,占发案的1/3左右;造成损失金额最大的,是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占造成损失金额的1/3左右。
但这两种电信诈骗,市面上产品一般都不能保,所以说,电信诈骗险还是有较大局限。
但咱们也别因此就一票否决,在公安部刑侦局的报告中,共提到10种高发骗局,我们整理了电诈险对它们的保障情况:
可以看到,这10种高发的诈骗类型中,其实大部分都有机会赔偿,而且考虑到骗子手法也在不断升级,很多时候是防不胜防。
所以,如果家里有人属于某类易受骗人群,或者单纯担心被骗,也可以考虑花上几十块钱,给全家上一份电诈保障,不过千万记得看清保障细节。
另外也提醒大家,这种保险只能止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大家还是得注意防范,从源头上避免被骗。
像爸妈他们,很容易因为误触或软件捆绑等,给手机弄上一堆乱七八糟的软件,建议帮他们装好反诈app,或者换系统封闭性高的手机。
比如很多医疗保健、养老休闲等骗局,就是从免费领鸡蛋、测血压开始,一步步把他们骗入坑的。
我们之前也整理过3种常见的针对爸妈的骗局,以及3种安全守护资产的方法,感兴趣可点击文末卡片,联系我们。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电信诈骗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要是担心被骗,除了多小心,也可以考虑花几十块钱给全家上个保障。
男
女
获取验证码
风险评估
疾病、养老、教育财务等风险刨析
方案规划
根据个性化需求,从全网范围内的海量产品中优选适合您的保险